硬核學霸來了:渤海大學2020年研究生「學術之星」出爐!

2020-12-27 科教頭條

為促進研究生學術文化交流,營造濃鬱的學術文化氛圍,通過選拔和宣傳研究生中優秀的學術典型,充分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學校開展了2020年研究生「學術之星」評選活動,評選出了渤海大學2020年研究生「學術之星」10人。

他們有勤勉刻苦的習慣,他們有執著堅韌的品格,他們有縝密靈活的思維,他們有深刻獨到的見解。他們是踏著知識的針尖起舞的舞者,他們是踩著科學的浪頭奔跑的弄潮兒!現在,就請大家一起跟隨小編的鏡頭,看一看他們的事跡吧!

01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 吳穎

吳穎,女,漢族,1995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專業2018級研究生。

該生自入學以來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等獎項。在國際權威SCI中科院一區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發表學術論文3篇,EI檢索論文1篇,單篇論文最高影響因子 11.079,影響因子總和為33.237,研究成果被多次引用評價。曾主持渤海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以及省博士科研啟動基金計劃項目1項。

她在碩士期間刻苦努力,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拼搏,銳意創新,奮戰科研,在自適應控制領域具備了較好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

02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張丹

張丹,女,漢族,1995年7月出生,共青團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專業2018級研究生。

該生自入學以來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等獎項。發表SCI論文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曾榮獲第二屆遼寧省研究生海洋食品創新大賽一等獎,曾主持渤海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蘋果多酚對人淋巴癌細胞氨肽酶N(APN)的抑制機制研究》。

她在學習上認真刻苦,了解自己的實際能力和知識儲備量,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知識技能的同時,通過大量閱讀英文文獻擴展其它方面的知識面。

03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劉潔瓊

劉潔瓊,女,漢族,1995年2月出生,中共預備黨員,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凝聚態物理專業2018研究生,曾擔任班級團支書和院研究會主席團成員。

該生學習成績優異,專業排名第一。曾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等獎項。曾榮獲優秀研究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幹部等榮譽稱號。主持了渤海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和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該生在研究生期間,在《Sustainable Energy Fuels》、《Electrochimica Acta》、《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等知名SCI刊物上發表7篇論文,包括2篇一作,5篇二作(導師為一作)。

04 數學科學學院 劉思文

劉思文,男,漢族,1996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數學科學學院應用數學專業2018級研究生。

該生曾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二等學業獎學金等獎項。曾獲得優秀研究生榮譽稱號。在DDCLS』8發表會議論文1篇和在《Information Sciences》和《Neurocomputing》等國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2篇。作為參與者,在DDCLS』9發表會議論文1篇,在《IEEE Transations of Fuzzy Systems》和《Nonlinear Dynamics》等國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2篇。主持渤海大學2020年學術性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一項和參與遼寧省教育廳項目一項。

在生活和學習中,該生踏實進取,盡職盡責。該生具有創新思維的科研能力。

05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王晨

王晨,男,漢族,199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2018級研究生。

該生曾榮獲一等學業獎學金、三等學業獎學金等獎項。曾以第一作者在《渤海大學學報(自熱科學版)》發表文章《基於剛性配體2,3-萘吩基-苯並吡嗪的兩個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結構及性能研究》和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發表文章《Multi-functional photoelectric sensors based on a series of Isopolymolybdate-based compounds for detecting different ions》。

該生在校就讀期間工作認真,態度端正,科研嚴謹,尊敬師長,經常與老師探討實驗方面的問題。科研路漫漫,時刻保持嚴謹的學習態度。

06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朱哲辰

朱哲辰,男,漢族,遼寧營口人,1996年10月出生,共青團員,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級研究生。

該生曾榮獲一等學業獎學金和優秀研究生幹部等榮譽稱號。曾在國際權威期刊、SCI一區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一篇。

他在科研學習中踏實肯幹,認真負責,擁有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廣泛的專業知識,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認可,能較好的將所學的知識與科研任務實際結合起來,具有良好的學術修養和獨立研究問題的能力,能開創性的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在國際權威期刊中以第一作者發表過論文,是一名品學兼優的研究生。

07 外國語學院 王靳

王靳,女,漢族,1990年5月出生,中共預備黨員,外國語學院課程與教學論專業2019級研究生,班長。

該生曾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及渤海大學優秀研究生稱號。2020年獲批了渤海大學學術型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她在國際《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檢索期刊發表了學術論文;參與了省部級及校級多個項目。該生還是劍橋商務英語BEC初、中級及劍橋通用英語五級考試KET、PET口試考官。

本次獲得研究生「學術之星」稱號,她深感榮幸。今後會將以此作為激勵,一如既往地勇於探索,奮力前行,在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全方位發展自己,提升自身能力。

08 文學院 張淑坤

張淑坤,男,漢族,1987年6月出生,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2018級研究生。

該生在研究生期間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等榮譽。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3項。在《渤海大學學報》發表2篇論文《王小波作品對知青文學的承載與溢出》、《整體性的批判觀--讀劉廣遠〈莫言文學論〉》,在《棗莊學院學報》發表1篇論文《苦難敘事中的自救與他救》。

他自覺幸運,在渤海大學遇到許多治學嚴謹、博學多才的專家、學者,課上引導、課下指點,使他開闊視野、拓展思維。他把握機遇,珍惜時間,尋求新思路、探索新領域,力爭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貢獻自己的力量。

09 教育科學學院 魏慧慧

魏慧慧,女,漢族,1994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學原理專業2018級研究生。

該生曾連續兩年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和學業獎學金,2018年至今先後獲得「優秀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幹部」、「優秀團幹部標兵」、「優秀共青團幹部」等榮譽稱號。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教學與管理》以第一作者先後發表《分層走班制教學的價值定位與路徑選擇》和《閒暇教育的反思與路徑重構》兩篇學術論文,在《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表1篇論文,主持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並作為主要參與人參與錦州市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等。

她的人生信條是:人,是未完成的存在,前路漫漫亦燦燦!

10 美術學院 姜璐

姜璐,女,漢族,1996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2018級美術歷史及理論方向研究生,曾任院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院研究生黨支部宣傳委員。

該生曾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二等學業獎學金等獎項,曾獲得渤海大學「優秀研究生」、「優秀團幹部」、「優秀團員」等榮譽稱號。

該生學習成績排名第一,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一篇,受邀學術研討會2個,曾赴長安大學參加學術探討並作為學術代表發表演講。參與科研項目省級、市級十餘項,主持渤海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並順利結項。她保持著嚴謹的學術態度,為成為優秀的學術研究者不懈努力。

以上便是本次評選出的研究生「學術之星」

大家是否和小編一樣看的心潮澎湃呢?

希望同學們向身邊的榜樣學習

讓更多的同學成為科研路上的參與者和踐行者

青春有志,研途報國

作為當代研究生

我們應當

見賢思齊

不斷突破自我

不斷努力創新

堅持科研之路

勇攀學術高峰!

來源 | 渤海大學 研究生學院排版|崔馨元校對 | 楊雨晗 吳倩責編 | 於姿琰

相關焦點

  • 硬核學霸來了!交大頂尖大牛「學術之星」最新出爐
    2019年12月13日,第四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評選活動圓滿落幕。 研究生「學術之星」評選作為交大一項重要品牌活動,自9月下旬啟動以來,通過19個院系推薦、自薦74名高科研工作水平的研究生候選人參評。
  • 上海交通大學:硬核學霸來了!研究生「學術之星」名單出爐!
    2019年12月13日,第四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評選活動圓滿落幕。  研究生「學術之星」評選作為交大一項重要品牌活動,自9月下旬啟動以來,通過19個院系推薦、自薦74名高科研工作水平的研究生候選人參評。  經過材料審查後,進入專家通訊評審階段。
  • 同濟大學「我心目中的好導師」、本科生「學術之星」、研究生...
    同濟大學「我心目中的好導師」、本科生「學術之星」、研究生「學術先鋒」揭曉 來源:校團委、科研管理部   時間:2020-12-10  瀏覽
  • 還能說啥,上海財經大學2020年「學術之星」:把優秀打在公屏上!
    2020年研究生「學術之星」奮鬥的我,立學術志業承博學之志最美的國,聚育人初心寫奮進之筆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旨在通過評選工作,發揮朋輩引領的作用那麼,今天就先跟隨小編的介紹,粗略的了解下SUFE「學術之星」們的風採吧!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12月17日的2020年「學術之星」頒獎典禮哦,歡迎大家現場參與或通過直播觀看,將大牛學霸們的寶貴經驗收入囊中!
  • 第四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分享會舉行
    9月25日下午,第四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分享會在閔行校區李政道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學生處處長侯士兵,校團委副書記周琳琰,學指委研工辦主任張碧菱出席。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特聘教授張文明、物理與天文學院長聘教授金賢敏作為導師代表參加活動並分享。活動由學生處副處長龔強主持。
  • 學術啟航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20年「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
    「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Guanghua Future Scholars Development Program,以下簡稱「學術之星」)啟動報名,歡迎對學術研究感興趣的同學報名參與。本科畢業於南開大學,碩士、博士畢業於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她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期刊上,如培養成果成立以來,「學術之星」共邀請50餘位光華教師作為學術導師,為報名參加的學生進行專業指導,並從不同學科入手,選取多元主題,結合豐富案例,分享學術研究的經驗與苦樂,受到了同學們的歡迎與好評。
  • 交大第五屆研究生「學術之星」答辯會圓滿落幕!
    本次答辯會由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和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主辦,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會承辦。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徐學敏、研究生院院長王亞光、研究生院副院長歸琳、學生處副處長龔強等21名評審嘉賓以及24位「學術之星」候選人參加了本次會評答辯會。
  • 第五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會評答辯會舉辦
    12月9日下午,第五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會評答辯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圖書信息樓8號樓報告廳舉行。本次答辯會由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和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主辦,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會承辦。
  • 第三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會評答辯會舉行
    2018年12月5日下午,第三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會評答辯會在閔行校區圖書信息樓8樓報告廳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研究生院院長王亞光,學指委副秘書長蔣立峰,學生處副處長張新安,特邀評委專家以及23位「學術之星」候選人參加大會。部分候選人導師來到現場。會議由王亞光主持。
  • 渤海大學2020年考研成績已公布
    渤海大學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查詢系統現已開通,附帶查詢入口,考生亦可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成績查詢欄目進行查詢,中公考研小編整理「渤海大學2020年考研成績已公布」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 第五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專家會評審議會舉行
    11月27日下午,第五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專家會評審議會在閔行校區陳瑞球樓333會議室舉行。評選學術委員會王亞光、歸琳、汪雨申、董豔、鄭世寶、鄭思珣、井潤田、李志勇、車生泉、鄔劍波、孔令體、薛雷平、谷國迎等13位專家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研究生院院長王亞光主持。
  • 渤海大學2020年第二學士學位招生簡章
    渤海大學建於1950年2月,是遼寧省政府主辦的綜合性大學,位於渤海之濱歷史文化名城遼寧省錦州市。學校佔地2250餘畝,總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校園湖光山色,建築典雅,林木蔥蘢。設有19個二級學院,48個本科招生專業,擁有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經、法、教等11個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在校碩士研究生、本科生21900餘人。
  • 2018上海交通大學學術之星出爐:做科研、發論文,都是頂尖學霸!
    近日,第三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評選活動圓滿落幕。評選工作從9月下旬開始,共72名同學申請參評,經過材料審查,72名同學進入專家通訊評審階段。專家分別從學術成果綜評、學術成果創新性、代表作學術水平三方面,確定了23名候選同學進入會評答辯。評選分為匿名形式開展的專家通訊評審以及現場舉行的會評答辯評審兩個階段。
  • 年度| 2020年「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
    年度 | 2020年「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 2020-12-24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渤海大學2020年考研成績查詢時間:2月10日
    渤海大學2020年考研成績查詢時間:2月10日 2020-02-09 16:53:22| 來源:渤海大學
  • 年度|2020年「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
    學術之星 「光華未來學術之星」培養計劃於2014年啟動,是為具有學術興趣的優秀本科學生定製的學術訓練計劃 他們走向世界頂尖院校 2017年 第一屆「學術之星」成員、2013級本科生梁淑淑被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幾乎所有美國名校的經濟學博士錄取,刷新了中國本科生申請海外博士紀錄。
  •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名單出爐
  • 中國計量大學2020級研究生新生大數據,2020級研究生新同學來了
    2020級研究生新同學來了校園注入了新鮮血液2020級研究生有哪些特點?哪個學院的研究生男女比例最均衡?……讓我們一起看看新出爐的新生大數據>2020年我校錄取碩士研究生1313名,其中全日制學術學位437名,全日制專業學位821名,非全日制55名。
  • 五名優秀研究生獲評復旦大學第十一屆「學術之星」特等獎
    日前,第十一屆「學術之星」特等獎答辯會舉行。經過文、理、醫科三個專場的評審答辯,10名特等獎候選人從獲評「學術之星」的31名優秀研究生中脫穎而出。答辯會以「潛心科研、追求卓越」為主題,彰顯復旦學子的科研追求與創新精神。
  • 渤海大學2006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查詢系統開通
    渤海大學2006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查詢系統開通 http://kaoyan.eol.cn      2006-03-14  大 中 小   渤海大學2006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查詢系統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