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5日下午,第三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會評答辯會在閔行校區圖書信息樓8樓報告廳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研究生院院長王亞光,學指委副秘書長蔣立峰,學生處副處長張新安,特邀評委專家以及23位「學術之星」候選人參加大會。部分候選人導師來到現場。會議由王亞光主持。
王偉明致辭。他代表學校對入圍「學術之星」會評答辯的同學們表示祝賀,對參與評審的特邀專家表示感謝。他強調,研究生應當堅持學術追求、承擔時代使命,不要辜負自己的潛質,爭取在學術之路上走得更遠。他希望同學們在面對挑戰時激發創新活力,勇於迎接挑戰。他推薦了馬克思·韋伯的《學術與政治》,鼓勵同學們在勇攀學術高峰的同時,學會思考學術內在志向的來源。
張新安代表「學術之星」評選組委會作本屆評選工作匯報。他介紹了往屆 「學術之星」的畢業去向、本屆報名及評選情況。今年評選工作自九月下旬啟動,累計收到報名材料72份,經專家通訊評審、專家會評審議確定了23名候選人進入會評答辯環節。現場評委將綜合考量候選人的以往學術成就和未來發展潛力投票產生10名「學術之星」和10名「學術之星」提名獎。
23位候選人依次上臺答辯,向評委和觀眾展示了自己在學術領域中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評委針對答辯者的研究內容進行了提問和點評,為候選人後續科研方向提供了更多思路和靈感。答辯候選人均是來自各個學院的佼佼者,他們或在世界各類頂級期刊中發表高影響力論文,或申報高創新性發明專利。經過現場激烈的角逐,專家評委綜合候選人申請材料和現場答辯情況進行投票,最終評選出10位「學術之星」和10位「學術之星」提名獎。
現場觀眾紛紛表示,本次「學術之星」的評選活動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將激勵自己在科研學術道路上不斷探索、奮勇前進。
據悉,獲獎名單將於12月7日至14日進行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結束後,還將舉行「學術之星」頒獎典禮、「學術之星」分享會及人物專訪等活動,向更多的交大研究生傳遞學術精神、引領學術追求,引導更多的研究生成為「學在交大」的參與者和踐行者。
附:第三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會評答辯結果
「學術之星」:
王煥彬 | 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
劉方輝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王杉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張從陽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王超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
李汶柏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陳文龍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劉卓 | 物理與天文學院 |
蘇慧 | 化學化工學院 |
張倬勝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學術之星」提名獎:
黎雨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王博翔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孫紹勇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黃琳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
呂海敏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於躍龍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趙謖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王國情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楊朔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柴佩韋 | 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公示期:2018年12月7日—2018年12月14日
聯繫郵箱:hzs@sjtu.edu.cn、zbl@s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