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
我將從技術層面為突破點
手把手教大家
在製作作品集的過程中
新手「小白」如何結合運用
電腦設備和手繪兩種方式
最快速度,最高效率
來生產出高質量的設計圖片
什麼是視覺傳達?
視覺傳達設計,是以結合「符號」、「圖片」還有「文字」,藉此作用來傳達訊息的視覺表現。其內容包含了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和插畫(illustration),將文字、內容、故事或思想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兩者都是以「圖片」作為媒介的視覺傳達設計。
一般來說,視覺傳達設計以「圖片」作為媒介,因此,你的設計作品必須讓你的觀眾「看得懂」。通過視覺的方式傳遞出最強烈的信息,你的作品必須具有「大眾性」和「傳播性」。
by 墨西哥藝術家Analeovy
因此,在製作作品集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是為了展現一張張精美的視覺設計圖片給考官,更是將自己文字的編排、空間的表現、線條的變化這些非常重要的能力展現給考官,以「視覺(visual)」的形式來傳播「語言(verbal)」的深層涵義,才是視覺傳達設計最重要的目的和內涵。
by Abiyasa Adiguna Legawa
PART I 敘述性繪畫
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插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之一,所以在這個part中,我們就以這種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表現形式為例子,來講講如何快速高效的完成一副「視覺傳達設計作品「。
什麼是敘事性插畫?
插畫(illustration),也被稱為「插圖」,且其文字的敘述性(即「敘事性」)就是其非常重要的設計核心。
所以,一副好的圖片設計作品,就是即便沒有文字,觀看者也是可以通過其來讀出一個故事的。那麼,在製作作品集的過程中,很多設計師會選擇使用「連環畫」這樣的視覺傳達藝術形式,來表現作品的「敘述性」。
(左圖:敘述性繪畫; 右圖:一般風景畫)
「連環畫「,即「敘述性繪畫」,不同於其他繪畫作品,其構成必須要有「場景」、「人物」和「情節」這些元素。
如何製作敘事性插畫?
Step 1
構思故事
既然是「敘述性」繪畫,那麼肯定是要將這故事的「起點」、「轉折」、「結尾」敘述清楚。簡單來說就是,每一個格子都表達了「一個行為」和「小故事」,而這些格子組成的一幅「敘述性繪畫」,則是一個「大故事」。
大家在構思這個故事的時候,需要用紙筆把關鍵的「時間」、「環境」、「人物」等等信息個記錄下來,越詳細越好,這樣有助於你將這個故事「視覺化」。
舉個例子
我們要通過「繪畫」來敘述一個「三隻小豬」的故事,那麼所記錄下來的內容如下:
-時間-
從中午到夜晚(故事起承轉合的各時間點都需要詳細說明),根據故事的進展來分配繪畫所佔的篇幅。
比如該繪畫一共有「6個格子」,故事主要是發生在中午,那麼在繪製中,我將分配3個格子給「中午」的場景(因為中午發生的故事在整個故事篇幅中所佔比例最大),2個格子給傍晚,1個格子給夜晚(作為結尾)。
-環境-
該故事發生的場景是什麼環境,比如在森林中有一棟紅色的小房子,森林有無花果樹,有河流,有一些小動物等等,將自己腦海中的場景悉數記錄下來,為插畫作品提供詳細的素材。
-人物-
三隻小豬的穿著打扮,外貌特點來進行構思(大家可以去找一些參考插畫,找一找這些插畫作品的人物服裝,配飾等有趣元素,可以作為自己的插畫作品的細節)。
Step 2
構圖
對於視覺傳達作品來說,強烈的「視覺性」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構圖的規劃和設計,成為了傳遞作品的「視覺性」的重要因素。
構圖:一幅畫紙,把它劃分成n個格子(等分與否視個人而定),再以每個格子作為單一的畫紙,進行構圖。
老話說得好,「作品好不好,還得看構圖!」。大家在構圖的時候一定要謹記,突出繪畫主體!
舉個例子
你想表達的是「小紅帽在一大片森林裡面行走時的恐怖」這一信息,那在你的構圖中,就要突出「恐怖的氣氛」,即「這一大片森林」,所以森林在構圖中佔的比例非常大!!小紅帽只佔構圖小小的一部分,通過二者的對比,來凸顯「恐怖的氛圍」!
大家開始構圖時用簡單的幾何廓形來粗略勾出繪畫物體的位置即可(方法如下圖所示)。不需要去仔細地描繪每個繪畫的物體,這樣做只會費時又不省力,無法達到高效率的出稿目的。
以下是幾種在繪畫中常見的構圖方式:
1. 對稱構圖法
2. 「/」 「|」字構圖法
3. 「金字塔」構圖法
4.「鋸齒形」構圖法
5.「O字形」構圖法
對於繪畫基礎較好的同學來說,可以多嘗試一些有趣的構圖方式,多多試驗從而找到獨特的構圖風格;
而對於新手「小白」來說,則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研究構圖方式上面(畢竟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完成作品集,拿到offer!)。
我們可以參考一些藝術家的構圖方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一些與你的idea相關的藝術插畫,把它們的繪畫主體,換成你的繪畫主體即可。簡而言之就是,用你的繪畫主體套進這些作品中去。
PART II 高效率繪圖方法
所需工具:photoshop、procreate、手繪(可選)
對於基礎和能力較薄弱的新手小白來說,想要以繪畫的方式做出好的視覺設計圖片作品,並不需要太多的軟體。我們儘量以最簡單的方法達到高質量的設計圖片。因為對於2D圖片來說,媒介並不能決定圖片作品優秀與否,並不是你會的軟體越多,就能代表該作品的視覺效果越好。
視覺傳達設計的核心在於:
傳遞信息
因此,對於製作作品集時間比較緊的同學,如果想臨時學習Rhino,Blender等軟體建模,會消耗掉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最簡單的製圖方式來表達圖片設計的強烈視覺效果,才能夠節省時間,在申請截止前遞交作品集,最終拿到心儀院校的offer!
二十世紀著名愛爾蘭插畫藝術家 Harry Clark作品
Step 1
找參考材料(Reference)
在PART I中,我們已經告訴大家如何構建一幅「敘述性繪畫」。那麼在「非敘述性繪畫」中(也就是一般的2D設計圖片),我們仍然可以沿用PART I的方式,將「設計圖」所要傳達的信息用紙筆記錄下來,並查找與你的設計圖相關的圖片資料。
記住:
前期的調研(research)非常重要!
調研做得越充分,你就能夠更好的運用圖片來表達信息!!
調研得太少就毫無素材可表達,設計出來的圖片再華麗也是空洞的!
在這裡我們說說如何查找相關參考圖片資料。
舉個例子
我們要做一張傳遞「Peace and Love」的反戰信息的設計圖。
查找Reference的方法如下:
1
查找歷史背景
既然主題是「反戰」,那麼背景肯定是與「戰爭」有關,我們可以查找一些有關「二戰」的圖片。
2
獲得相關信息
除圖片信息以外,我們還可以以歷史背景為基本主題,查找相關文字,甚至是音頻信息,查閱途徑可以通過文獻(如知網)、新聞網站等(比如有關「反戰運動」的社會新聞、政治宣傳海報等)方式渠道來獲得有效信息。
3
整合信息,提取可運用於圖片來傳遞的信息
提取參考圖片的顏色和構圖,甚至是設計元素和圖案,可直接運用於你的作品中。
4
根據所整合出來的文字信息,查找相關的圖片設計的參考
雖然這幾個步驟雖然都是查找reference,但前三個步驟主要是對設計進行「調研」,而該步驟的目的則是對你的最終設計作品尋找「參考物」。
每個藝術家都會收到前輩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沒有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和風格是憑空創造出來的,所以,參考得好叫「巧妙借鑑」,沒有思辨性地參考叫做「抄襲」。
前文中說到,在完成了「調研」步驟,查閱了大量的文字以及圖片資料後,我們在腦海裡應該有個大概的關於我們設計圖的廓形(至少知道要表達些什麼,運用什么元素,偏好用什麼風格來表達等大概信息)。
我們根據這大概的廓形,再去查找跟你表達過大概差不多的元素的圖片設計師或插畫家,可以看看他們的作品,覺得對你的設計有幫助的構圖方式或者色彩表現方式,都可以存下來。
我們再以前文所提到的主題「Peace and Love」為例,
歷史背景:「二戰」
主角:蘇維埃聯邦
元素:社會主義(紅、黑色)、槍枝武器、坦克、戰時宣傳海報等
藝術形式:蘇刺藝術Sots Art(與時代背景相關)
以下是我找到的參考圖片:
Step 2
提取與運用
如何提取和運用優秀前輩的元素,就是除了設計師本人的「idea」以外,決定新手小白的設計圖質量的最重要因素了!
接下來,我將向大家展示一下「提取與運用的」整個流程和步驟,以前文所提供的「調研信息」和「參考圖片」作為例子。手把手告訴大家如何處理插畫「肌理」,提取參考圖片「材質」等信息。
方式1 電腦軟體
第一步:
製作背景肌理
將下圖分為三個部分, 灰色部分為圖片的背景,我們可以用PS直接提取其肌理。
step 1
打開ps,選擇「矩形選框」工具
step 2
用「矩形選框」工具「框」出需要消除的內容,提出一張有完整肌理的背景圖片
step 3
填充圖片,內容選擇「內容識別」選項,模式選擇「正常」,不透明度填寫「100%」
step 4
將你認為有必要通過「消除」的圖片元素內容「框住」後,通過「內容識別」填充完成後,得到右圖
step 5
使用PS的「截圖」功能,截出背景
step 6
建立背景為透明的新圖片文件,複製截下來的背景圖片
最後
我們得到了一幅完整的背景圖片文件,然後再根據你的設計idea作出相應地調整,應用於你的視覺設計作品~
第二步:
提取構圖
將圖片的構圖布局分為PART 1(人物),PART 2(人影), PART3(背景)。可以看出這張圖的構圖非常有層次,所以,「層次感」是該構圖的關鍵。
第三步:
換元素
1. 在前面兩步驟中,圖片的背景和圖片的構圖我們都已經提取完成了。提出的元素如下圖所示:
2. 將我們自己的元素套入提取出來的背景和構圖中即可。
簡單來說,就是將自己在「調研」步驟中收集到的素材作為自己的設計元素放在已經提取完成的圖片裡。
比如,我收集的設計元素有「反戰標誌」、二戰時期的蘇聯士兵圖像、反戰slogan、作戰武器等,如下圖所示:
蘇聯士兵
反戰Slogan
戰爭武器
3. 對設計元素進行設計和整合:
將元素的位置、大小、構圖
針對於自己的設計idea和風格來進行調整
4. 又回到了原來的參考圖,我們接著操作。
step 1
我們用取色筆直接提取它的顏色,學習該圖設計師的元素的紋理運用,加入其背景,選擇性地運用到我們的作品中。
step 2
用「矩形選框」工具框出需要填充的部分,並且根據參考圖片的顏色(用ps的取色工具提取顏色),以來填充自己設計元素的顏色
step 3
框出所需要運用同一種表現方法的元素,並歸為同一個圖層,方便一同加工處理,得到統一的藝術效果。
step 4
處理圖層,達到效果。點擊「調整圖片」,選擇「漸變映射」,並且選擇合適的顏色。
step 5
針對「漸變映射」後的圖層,在濾鏡庫尋找合適的濾鏡,進行深入調整,濾鏡的調整得儘量貼近你所想要的參考圖片的效果。
第四步:
完成作品
加入背景元素,對背景做出適量的調節,得到最終的,屬於你自己的設計圖片。
這種「簡單快速」的方法只是為了給同學們作為一個「高效率出圖」的例子。只要把前期調研做好,運用這種方法來參考優秀作品的構圖和元素排列方法,還可以快速地產出很多不同風格的視傳作品。
方式2 手繪
比如二十世紀的藝術家Harry Clarke的風格,我們也可以運用到先前例子(「二戰」)的這種圖片設計題材中去。
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他的藝術作品是由黑白二色構成,且著重於刻畫細節,並且是採用「手繪」的方式。所以當我們學習這些作品時候,要知道其繪製方式,以便達到最佳的效果。
接下來,我將「手把手地」帶領大家設計出高質量的「手繪」方式的視覺傳達作品。
我們以之前排列好的各元素的圖片為例子,Harry Clarke的插畫一般採用「豎構圖」的方式,所以我們將之前的圖片調整放入「豎幅」紙張中。
1. 用PS或Procreate軟體,那麼導入該圖片作為「背景圖層」,將背景圖層「解鎖」;
2. 在該圖片上新建一個圖層;
3. 選擇「畫筆工具」,並且調整筆觸,筆觸的選擇儘量纖細一些;
4. 在新建圖層上,勾勒出背景圖層的大概廓形,並且列印出來。
5. 以Harry Clarke的繪畫風格為參考,根據自己的設計idea來用針管筆補充好所有的細節,塗上背景。
這樣一副20世紀的「新藝術運動風格」的手繪視傳作品就完成了~
這種藉助電腦軟體先拼貼出圖片設計元素的雛型,再勾畫出廓形,最後勾畫細節的方法,對於造型能力較差,時間又比較緊張的新手小白來說,是讓他們的視覺作品能達到「大師」作品的藝術效果的捷徑。希望該方法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創作靈感,通過「舉一反三」,一定能繪製出最獨特且具有魅力的作品!
PART III 網站
在這裡,給大家安利幾個瀏覽優秀的視覺設計作品的網站,希望大家能夠通過瀏覽優秀作品得到自己的作品創作靈感,最終產出獨一無二的設計作品!
ISSUU
一個搜尋portfolio的網站,這個網站有很多來自UAL、Parsons等名校畢業生的用於申請學校和畢業設計的作品集。
ZCOOL站酷
該網站除了能夠瀏覽優秀設計師的作品,還有一些免費的「零基礎」視覺設計課程提供給新手小白。
DRIBBLE
這是一個專門針對於「平面設計」的網站,該在國外擁有大量的用戶,除了po一些設計師的作品外,也有免費的平面設計模版提供給用戶。
PART IV 總結
除了我們目前所「熟知」的電腦和手繪的2D圖片,作為視覺傳達設計的藝術形式以外,我們也可以用其他的藝術媒介和表現方式來製作我們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比如絲網印刷、銅版畫等。
【「銅版畫」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在當時是可以複製量產的,其功能是作為書裡的「插圖」,也就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插畫」】
左:丟勒的「銅版畫」
右:清朝時期的「宮廷」銅版畫
絲網印刷插畫作品
其實對於設計師來說,除了設計必需的「idea」以外,最重要的還有「知識的積累」,建議大家平時多多關注、多看一些優秀的「視覺傳達設計」的作品,多揣摩和研究藝術家的創作媒介、手法、以及顏色的運用、構圖方式等,這樣在製作作品集的時候才能快速找到「參考材料(reference)」,為高質量高效率的「作品集」打下基礎。
2020年的申請季在即,各大院校將在九月份的時間開啟「申請通道(application portal)」,希望大家都能夠收到心儀的offer!進入夢想的學校學習!
持續關注,下期更精彩!
排版編輯/Amber
本文章為原創,受版權保護,
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