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傑本的唐卡藝術精神與思想

2020-12-23 焦點收藏

唐卡已逾千年,是中華文化的絢麗瑰寶——藏族獨具特色的宗教繪畫 藝術形式,題材涉及宗教、歷史、政治、人文、科技等方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是藏族人的精神圖騰。2006 年, 唐卡被列入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傑本八歲開始學習唐卡繪畫,經過數十年潛心鑽研、博採眾長,創作 出了大量經典作品,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作品內容涵蓋甚廣,其創作的唐卡作品達到構圖新穎、層次分明、 形象逼真、色彩豐富、人物鮮活、技藝考究的藝術佳境,極具藝術審 美和收藏價值。

二是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吸收多種外來藝術元素。在傳承熱貢特 有的傳統技藝基礎上吸收現代國畫、西方繪畫營養,融入其他畫派的 藝術手法,形成了胸懷大氣、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令本土風格明顯 的熱貢藝術體系更加民族化。

三是獨具個性審美品味及精神性文化內涵。施色濃重,對比強烈,畫 面富麗堂皇。其繪製原料由礦物質、植物等自然界天然物質配製而成, 純淨珍貴,又能保持畫作色澤的美感與持久性。

四是發揚傳統文化,聚焦新時代中國夢。他組織創作的長 56 米巨幅 唐卡長卷《一代宗師十世班禪》,歷時五年,以藏民族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 形式,結合熱貢藝術的特色表現手法和傳統技藝,充分體現了「中華 民族一家親」的偉大中國夢,極富正能量。

傑本先生為人厚道,訥言謹行,誠信有嘉;內卻修行善良,慈心惠願。 直如他的唐卡繪畫那樣構圖嚴謹一絲不苟。他是典型的西北青藏高原 的樸實漢子,而他的唐卡繪畫藝術所表現出來的卻是璀璨奪目、金碧輝煌!傑本的唐卡繪畫藝術,一定會在廣袤的藝術天地裡開出絢爛的新花,結出豐獲的果實!

馮大中 2020.12.16.於草堂

相關焦點

  • 對話唐卡大師桑傑本:揭秘56米唐卡創作歷程
    唐卡大師桑傑本(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李保華)2017年3月24日下午,由海南省佛教協會主辦的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一代宗師十世班禪」巨幅唐卡藝術精品展覽在博鰲亞洲論壇成立會址隨著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蔣堅永宣布展覽開幕,56米《班禪大師》巨幅唐卡正式亮相博鰲,本次展覽也是博鰲亞洲論壇首次展出大型唐卡繪畫藝術,開幕式吸引了大批媒體及各國友人,中國古老的唐卡藝術在博鰲論壇的國際舞臺上引起全球矚目。以下是鳳凰佛教專訪《一代宗師十世班禪》巨幅唐卡總設計師桑傑本,視頻實錄文字如下:    記者:《一代宗師十世班禪》巨幅唐卡的創意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 在唐卡藝術中呼吸心靈的芬芳 「雪域丹青·匠心築夢——青海唐卡...
    在這個如母親懷抱般的巨大半圓中,誕生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熱貢藝術」的精髓——唐卡。  1月17日下午,中國美術館流光溢彩、美輪美奐,我省31位唐卡畫師的48幅手繪精品亮相國內美術藝術最高殿堂。  絢麗的色彩、細膩的工筆、生動立體的造型……刻畫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獨具風格的無限魅力,充分展示了我省唐卡畫家的整體實力,為參觀者帶來一場驚豔的視覺盛宴。
  • 「火一樣的安多唐卡」:中國美術館展示青海唐卡藝術
    1月17日,「雪域丹青·匠心築夢——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青海唐卡藝術,發源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地區,歷史上這裡稱作熱貢。藏語「唐卡」,意為捲軸畫,唐卡與彩塑、堆繡、木刻等,統稱為「熱貢藝術」。唐卡又是「熱貢藝術」的代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左手宗教 右手藝術|熱貢唐卡的獨特魅力
    唐卡是藏語譯音原意是平面捲軸畫與藏族壁畫同為藏畫藝苑中的兩顆璀璨明珠。隨著藏學日漸升溫。尤其2006年唐卡被納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古老藝術瑰寶日益受到更多藏家關注。近年拍賣會上,不少明清時期的唐卡屢屢拍出天價,不少當代唐卡大師作品動輒亦數萬甚至數十萬。
  • 「雪域丹青•匠心築夢——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在京開幕
    中國西藏網訊 1月17日下午,由青海省委宣傳部、中國美術館、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共同舉辦的「雪域丹青•匠心築夢——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圖為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致辭。圖為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西明主持開幕式。
  • 「雪域丹青·匠心築夢——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
    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個具體行動,1月17日下午,由省委宣傳部、中國美術館、省文化新聞出版廳攜手舉辦的「雪域丹青·匠心築夢——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拉開帷幕。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生,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建軍,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出席開幕式。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西明主持。
  • 三分鐘了解唐卡為什麼那麼貴
    熱貢唐卡善於用色彩、圖像說明宗教真理以便於想像,擅長營造出佛土境界的美妙景象。在上千種佛教造像中,佛臉威嚴端莊、表情慈祥;菩薩婀娜多姿,引領著芸芸眾生解脫世間的煩悶與苦難;護法神赤發獠牙,以其無堅不摧的威猛和蠢蠢欲動的暴虐性格護衛佛法的同時,給作惡者一種精神上的威懾,用駭人的威懾力使得眾生在驚懼中誠服於佛理。
  • 青海:筆尖藝術唐卡 繪就脫貧致富路
    央廣網同仁1月3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喇文軍 王夢鐲) 唐卡作為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作為唐卡的故鄉,不但讓精美的唐卡傳承了優秀的傳統藝術,更讓它走出窮鄉僻壤,為當地的貧困群眾叩開了脫貧致富的大門。
  • 家庭作坊的唐卡藝術 製作工藝讓人震撼[圖]
    原標題:家庭作坊的唐卡藝術 第一次了解唐卡藝術,是在藝術史的教科書上,那時候的印象只是唐卡製作的精細及其宗教色彩。後來在北京的一次唐卡展覽會上,參觀了幾十幅唐卡藝術作品,無論從主題還是製作工藝,都非常震撼,被其藝術魅力所徵服。
  • 雪域丹青·匠心築夢——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
    東智才旦 極樂世界 105×180cm 原標題:美術報 數字報紙   近日,由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中國美術館、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共同舉辦的「雪域丹青·匠心築夢——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
  • 「百科全書」式的佛教藝術,唐卡是一種「信仰」之上的收藏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瑰寶,其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民俗生活等諸多領域,故又被稱為了解西藏的「百科全書」,而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本教作品。
  • 唐卡藝術的起源及內蒙古五當召唐卡繪畫——嘉木揚·凱朝
    唐卡繪畫的特點在於雍容華貴,富麗堂皇,造型嚴謹,用色強調對比,善於瀝粉堆金,筆畫細膩,技法豐富全面,層次鮮明。用金藝術獨到是一個尤為突出的特點。這在「熱貢唐卡藝術」中顯得非常突出明顯。會畫師們特別注重將就用金技巧,繪畫塑像重視金身,即通體塗金金粉,繪畫唐卡更講究繪金藝術手法,使唐卡金光閃耀,富有高貴雅賞。如金盆等器物上不加別的顏色,也能在金上繪製出金色圖案。
  • 叄德悟新文化引領·唐卡的藝術價值與魅力
    自幼在藝術環境的薰陶下,童年時就對唐卡繪畫顯出濃厚的興趣,師從家師祖父、父親學習唐卡繪畫技藝,在佳士得指點下,唐卡繪畫技藝進步很快,二十餘歲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唐卡畫師,周邊僧俗群眾專門慕名邀請前去繪畫。其本人不滿足唐卡藝術傳播現狀,深知學海無涯的道理,因此在近20年的唐卡繪畫生涯中,遠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宗教聖地繪製各類唐卡,與各地畫師切磋技藝,相互交流虛心學習。
  • 藏族獨特的繪畫藝術 釋迦牟尼佛唐卡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鬱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太陽的味道」唐卡藝術展在深圳弘法寺盛大開幕
    本次唐卡藝術展為期兩周,於10月2日至10月15日在弘法寺經堂開展。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海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法師出席並致辭。此次展出,有四十多幅精美絢麗的唐卡和十多尊技藝高超的佛教造像。古老傳統的唐卡藝術近距離的展現在眾人眼前,引起眾多的信眾及愛好者前來觀賞。
  • 別只會說「唐卡好看」了!看完後你就知道唐卡為什麼好看
    熱貢唐卡構圖形式多樣,基本繼承了傳統藏畫藝術構圖飽滿,畫面充實的特點,主尊多居於中央。由內容決定形式的特點久而久之衍生出了其獨有的敘事構圖法。這種構圖法能在有限的構圖空間內提供最多的信息量,從而給觀看者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認識和印象。
  • 【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線上教學之:「探索工藝美術—唐卡課程線上授課新模式」—藝術學院關卻傑老師唐卡課線上教學側記
    作為一名藝術學院的教師,關卻傑老師在開學季認真研究和探索如何開展唐卡課程適應線上教學模式。他提前做大量的線上調研工作,即了解和安撫學生疫情期間思想情緒、家裡網絡覆蓋情況、掌握學生的是否具備線上教學所需的工具、材料。首先建起課程qq群,充分了解和徵求學生對於線上教學模式的意見建議,紮實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和學生思想動員。
  • 揭秘唐卡背後的秘密與禁忌—— 你為什麼需要恭請佛像唐卡?
    藏族積累的文字典籍浩如煙海,數量之巨僅次於漢文典籍,壁畫、塑像、唐卡等佛教藝術,散發著雪域高原上獨有的魅力。最驚豔的莫過於雪頓節上哲蚌寺的「曬佛」,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唐卡的壯觀和魅力。如果大家有時間的話建議在西藏的雪頓節,即藏曆新年去感受下它的魅力。每年雪頓節展開的唐卡不一定是同一副,去年升起的是一幅度母,2016年哲蚌寺建寺600周年展開的一幅釋迦牟尼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