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本報駐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青木 本報記者 張雪婷
「中美衝突的新戰線!」德國新聞電視臺指出,儘管沒有證據,但美國還是以「安全」為由撤回上千名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的籤證。教育以往是中美合作、人才交流的主要渠道,但如今卻成為美國所謂科技競爭的前線。「不能去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下一站會定在哪裡?」這也成為眾多海外媒體關心和熱議的話題。
「美國政府並不明智」
目前約有37萬名中國學生在美國求學,未來他們是否將面臨更艱難的處境,成為多國媒體的關注焦點。「無論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如何,在美國學習科技的中國籍人士,尤其是接受了中國政府資助的人,將面臨更嚴格的審視」,英國廣播公司(BBC)5日引述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公共政策助理教授錢喜娜(Sheena Greitens)的話說,美方對技術經由學術渠道、被轉移到中國的「憂慮加劇」。
瑞士《財經報》則說,美國政府切斷中美之間的文化、教育和新聞聯繫,對美國來說是不明智的,並且適得其反。如果美國人將中國學生排除在美國STEM學科(自然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之外,美國將在這一領域損失大量人才,反而促進中國的進步。有才華的中國人將前往其他發達國家或回國學習,美國將失去成千上萬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在2015年至2017年期間,美國所有STEM學科的31052個博士學位中,中國學生佔16%,約90%的中國理工科學生在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至少10年,這是所有國籍中比例最高的。
目前在慕尼黑工業大學主修計算機工程研究生專業的陳同學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看到關於赴美留學生的相關新聞時感到很悲傷,「想到如果自己在美國學習,可能也會被取消籤證,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陳同學說,這幾年,留學生常遭到一些西方國家情報機構的無理指責,甚至被說成「間諜」,但他們根本沒有提供什麼證據。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就讀的林同學則表示,美國大學一直以開放著稱,美國政府隨意取消對中國留學生的籤證,嚴重損害其形象。
赴美留學前三甲均出現下滑
當地時間9月3日,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發布2019年度國際學生和訪問學者數據報告。這份基於SEVIS系統國際學生註冊記錄的報告顯示,2019學年分別有152萬持F-1(全時留學生)、M-1(職業培訓學生)籤證的留學生和53萬持J-1籤證的訪問學者在美國學習和進修。其中,亞洲留學生共有1137419人,雖然比上一年度下降2.4%,但依然是美國留學生市場最大的生源地。
相關報告顯示,以國家與地區分布來看,中國(474497人)、印度(249221人)和韓國(84071人)依然佔據赴美留學生生源前三甲,其中中國留學生人數佔2019學年美國總留學生人數的1/3。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國家的留學生人數在2019學年都出現下滑。
在大學及以上的高等教育留學以外,低齡留學(高中及以下)近些年來也成為美國留學市場的大頭。根據本次報告數據,排名前五的生源國分別為中國、韓國、越南、墨西哥和巴西,其中中國學生佔比高達47%。
其他國家緊盯中國學生計劃
儘管絕大多數學生的留學計劃沒有取消,但這些學生已不再將美國當作唯一的選擇。除了美國的強硬對華政策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的疫情控制得並不好。不久前在倫敦大學完成市場管理專業研究生學習的畢同學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在年初曾將美國兩所商學院鎖定為自己的下一站目標,但現在每天的新聞讓他感到,如果自己再堅持留學美國,就顯得不明智了。他已經改變計劃,選擇德國和荷蘭的兩所高校,繼續在歐洲學習。「之前一年的學習生活,我感到自己在看待世界,尤其是西方社會方面還不夠」,因此他並不打算馬上回國,而是留在歐洲繼續了解當地社會。畢同學說,最近和自己有相似學習規劃的同學有不少,不僅是華人,印度等南亞國家同學也有這樣的看法,「大家都對美國多少有些失望」。
同為留學大國的英國等一些國家,則在抓緊時間吸引生源。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稱,英國大學招生服務中心發布的《2020年英國本科申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申請英國大學本科的中國學生,比去年同期增長23%,人數達到2.4萬。英國女王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等英國10多所高校更準備包機來中國接留學生返校。還有一些大學將為國際學生提供更多的助學津貼,比如埃克塞特大學今年將向新生發放2000英鎊的獎學金,格拉斯哥大學工程學院則為該校新生準備了1000英鎊的獎學金,還將為返校學生發放高達700英鎊的津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英國移民局在9月10日發布最新移民法修訂通知,其中主要針對學生籤證,給予了更為方便的申請政策。從今年10月5日開始,來自歐盟成員國的留學生將與非歐盟留學生一樣,必須申請相應的學生籤證,才能到英國學習,這意味著英國原先每年的非歐盟留學生申請配額已經不復存在。此外,學生籤證持有者具備更大的自由度,可直接在英國境內申請轉籤,這包括從一類學生籤證轉換至另一類學生籤證,或是從學生籤證轉換成其他類別的籤證。學生籤證申請人只需要曾經向移民局提供一次英語能力證明,往後每次申請都不需要再重複遞交。英國移民局現在也接受電子形式的銀行信審核申請者的籤證。
對於英國來說,在明年1月脫歐過渡期結束後,外界預料歐盟成員國留學生將有所減少。為了能夠吸引更多國際留學生來到英國,英國政府在相關的政策上,勢必也需要釋出更多利好,才能確保留學生市場能夠延續下去。這對於本來就需要申請籤證的中國留學生來說,將享有更多優勢。
林同學表示,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中國留學生選擇到歐洲國家留學。「畢竟,龐大的中國留學生團體也能為當地經濟帶來好處,而且歐洲國家現在也對科技人才敞開大門,留學生畢業後也可以在歐洲國家工作幾年。」陳同學認為,目前歐洲的大學對中國留學生基本還是友好的,幾乎沒有聽說過有留學生因為所謂的安全問題被取消籤證。但他也擔心,如果美國一直如此,並向歐洲施壓,不知一些歐洲國家是否也會出現取消中國留學生籤證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