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網際網路創業的N種「活路」與「死法」

2020-12-13 創客100

TO BE OR NOT TO BE,網際網路創業的N種「活路」與「死法」

李智勇 |2014年12月26日 10:27評論()


雷軍近來講未來五年要投資100家公司來複製小米模式,這體現了一種初創公司有成績後的發展的模式。當一個公司通過某個切入點比如產品或社群成長起來並能確保生存後必然會面對發展問題,而為了探求發展問題事實上有必要總結一下已知的各種發展模式。這些模式裡面有的是生路有的則是明顯的死路。

活法一:壟斷型方陣 VS 單兵

縱觀有大成績者基本上是單品帶體系的模式,這模式一成就會讓後來人面對一種小兵對斯巴達方陣的形勢,一點取勝機會沒有。國內BAT乃至近期的小米,國外微軟、Google、Facebook都是這樣一種模式,這種模式的終極目標是自然壟斷。

為了從單品擴充到體系,最關鍵的是把握其中的關聯,這種關聯植根於產品的格局與天生秉性。後期的快速迭代無疑的有益於迅速找出該走的道路,但其實並不能打破這種格局和秉性。這似乎是一種天賦,後天的努力可以決定這種天賦是否能夠充分發揮的問題,但並不能打破這種天賦既有的限制,除非你動用資本的力量。

具體來講,從搜索到社交網絡就不是一種有效關聯,但從電商到金融就是。這似乎是馬後炮,但可以看下應用分發這種很垂直的領域。

分發更像是一個單純的工具,更容易被大量佔有用戶時間的APP吞併掉,但同時分發又不能隨意擴張到SNS這類頂級入口。這裡面有個可怕的場景,當意識空間逐步獨立並且人們花更多的時間在它上面時,各種新想法就會在意識空間裡傳播(比如新出的XX APP真好玩啊),而傳播的主戰場正是SNS,所以把SNS裡的關聯信息直接導到分發裡面是順風順水。我們看到那個東西好玩,直接去下載一個回來要比啟動某個分發的APP再查找方便許多,只要SNS裡的內容與這種用戶需求關聯的足夠好。但是反過來,從分發到SNS就不成立,幾乎是十死無生,沒有一點成功的可能性。

從分發無法逆襲到SNS這事上可以比較好的理解我上面說的一種產品天生內置了一種天賦和秉性,這種天賦和秉性決定了它對外進行關聯的方向,也就決定了它是否能夠體系化,甚至決定了規模的上限,比如說招聘、旅遊這種雖然可以成為一極,但天生就不可能是BAT的量級。

創業者大多是比較推崇精益的,但這種顯然會死人的坑還是不要去試了,不管用什麼樣的名義。

總結來看創業者初步成功後發展上有三種選擇:一種是單點帶體系,自己成為獨立存在的一極;一種是單點利基,自己不成為龐大的體系,但把一點做深做透,可以很好的生存;一種是把自己賣掉,成為別人體系裡的一員。考慮第一種模式的則要注意上面說的限制。下面說第二種模式。

活法二:單點利基

第二種模式也很簡單,就是把某個產業鏈條中的一個環節做的很深,很有特色。這種模式的先天約束條件有兩個,一個是你不能是太賺錢的地方;一個是要有深度可挖。

如果太賺錢,土豪們比如BAT一定會盯上,並來競爭,那就會成為肉搏消耗戰,一旦那樣小兵絕對幹不過方陣。

如果沒深度,那就誰都能做,立成紅海,也會死的很難看。有深度可挖並成功的挖掘出這種深度,可以過濾掉相當數目的競爭者,這就可以保證這領域有點紅有點藍,既不讓大眾眼紅,也不讓土豪垂涎。國內的又拍和七牛其實是這路數。

對於不涉及線下的企業而言這模式總是會有種走鋼絲的感覺,關鍵原因是網際網路上很多壁壘的打破其實並沒有那麼難。我記得德魯克講單點利基的時候用的案例是做眼睛手術時所用的一種獨特的酶,純從技術壁壘上講,那種酶的壁壘總是要比線上應用高一些。似乎是O2O上更容易達成這個模式,比如你做一個真有特色的連鎖餐飲。

上面兩種模式都是生路,與之相對應則還有一些明顯的死路,雖然也會很多人前僕後繼的奔上去。

死法一:裸奔式自殺襲擊

總能看到別人賺錢的創新者特別容易走到這個誤區上,思維模式特別簡單:他做這個賺錢了,我也做啊。比如:在百度起來後做一樣的搜索,在手機大熱後做沒特色的手機都是這思路。

這相當於有個地方有錢,但已經放了一群藏獒在那裡看著,你還非要去搶,那戰況必然非常慘烈,而結果則是預先註定的,成功機率極低。

用這模式的大多都失敗了,所以這模式顯得有些無聲無息,但實際上死在這路上的人一點也不少,單以我曾經仔細關注過的垂直問答社區來論我就看到了無數陣亡的將士。

死法二:局部肥大症

這種模式簡單來講就是不適合做體系的非要做體系,不適合做主角的非要做主角。前面說的分發要做SNS是一個例子,天氣應用做電商則是另一個例子。

這現象表面上看似乎是創業者腦洞開的不行,但其實折射出了一個網際網路上的根本難題:熱鬧歸熱鬧,但活著沒那麼容易。你可以聚集很多用戶,但當這用戶的量級突破不了某個很大的臨界值時其實你賺不到養活自己的錢。天氣應用可以有很大的用戶群體,但其實很難貨幣化,最好的結局是成為某個自然壟斷體系的總的一員,再從中分錢,而不是自負盈虧,獨立生存。

就和KK說的一樣,傳真機這東西用的人越多,其價值越大,但結果卻不是KK想的去中心化,因為代表某個體系收錢的一定是個自然壟斷的巨頭,它的部分要靠巨頭劃撥的統一收益來生存,這個模式下其實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在同步被加強。

天氣應用、地圖應用、分發應用等單獨盈利都是非常困難的,如果要堅持獨立發展就必然是局部肥大症,做很多不與自己緊密關聯的功能和應用,最終導致用戶體驗下降。這就堵死了獨立生存的道路,只能融入某個體系。

類似的整合洛克菲勒和通用汽車的斯隆當年都幹過,簡單來講就是把分散的各個環節整合成一個體系,最終達到近似壟斷的地步再獲取巨額利潤。

結束語

未來的網際網路江湖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我覺得應該會保持現在的格局,能夠做成單品帶體系的就會成為大大小小的諸侯,能夠做成單點利基的就有點像有獨門武功的門派,其餘的人要麼投靠某個諸侯,要麼掛掉。而隨著技術更迭、人們偏好的變化加快,所謂諸侯和門派的掌門人會有變化,但這種勢態應該不會改變。對創業者而言,很關鍵的是識別自身能力的邊界,而考慮這種邊界時除了不停的迭代試錯以外,還要注意先天的格局和秉性,要順勢而為,不要單純的想人有多大膽,網有多大產。(來源:創事記)【責任編輯/周向榮】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於2015年,直通矽谷,專注於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網際網路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網際網路、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焦點

  • 創業這10種死法 你死在哪了
    談創業死法,實際是在談活法。真正的死法可能有一萬種,但真正的活法只有一種,就是衝過這一個個陷阱。即使手中有最完美的攻略,你也必須向死而生!死法一:公司控制權落榜IT在線教育網站「泡麵吧」因團隊內訌,在獲得A輪融資,只差籤署最終協議之際,三個創始人一夜分家。
  • 創業公司的N種死法 紙團隊和不聚焦最可怕
    央廣網北京9月6日消息(記者張奧)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創業圈紅紅火火的背後是極高的死亡率,據統計90%的創業公司都會在前3年死掉。目前網上瘋傳一份O2O死亡名單,很多創業項目從瘋長到死亡,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即便站在了風口,找到了投資,也未必能走得長久。  今天的主題是「創業公司的N種死法」。
  • 金融人裝逼的 N 種死法
    所以,為了避免太多人誤入裝逼歧途,今天我將帶領各位走進科學,向大家介紹一種耳熟能詳的現代裝逼病症,此種行為的詳細描述是「時刻準備用高深莫測的語言和誇張華麗的行為對自己進行包裝以達到鶴立雞群引人注意的效果。」淺層表現為愛好列舉十字以上的複雜名詞,習慣用長篇大論表達二字詞彙,示例參考以上。
  • 胡瑋煒:創業有一百種死法,但只有一種活法!
    「毫不誇張地說,從創業到現在,每一秒鐘都是我們的生死時刻。創業有一百種死法,但只有一種活法,那就是活得堅持。」日前,摩拜單車創始人兼總裁胡瑋煒,在新華社主辦的「新青年youthtalks」中發表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作者:胡瑋煒我在中學時候就想成為一名記者,在高考所有志願上都填了傳播學、新聞學。後來我真的成為一名記者。
  • 一個男孩媽媽的N種「死」法
    哄睡難,哄睡男孩難於上青天,天知道我已經撂挑子n次,離家出走多少回。7 :跑死我了一個小男孩到底有多能跑?8 :糾結死小男孩的養法和女孩不一樣。死法完了完了,1-10的暗黑死法又重新開啟了,快跑
  • 做不到這5點,創業就是換了種死法,別瞎折騰了
    上班上久了,就想另立山頭自己單幹,也就是創業。跟演員演演而優則導如出一轍,關鍵是不是真的優,你分辨的清楚嗎?創業搞不好,就是換了種死法。你創業肯定是想出人頭地,賺得比以前上班賺得更多。那怎麼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創業呢?
  • 餐飲創業最常見的5種死法,最後一種是滅頂之災!
    將興趣當事業,把情懷當飯吃「等我辭職了,就自己開一家小店,賣花賣飲料賣簡餐,養幾隻貓,招呼三五個好友……」花店、書店、咖啡店、飲品店、小吃店、簡餐店一直都是很多人的夢想,大家都嚮往這種將創業過成詩的日子,既能把錢賺了又能過上理想的生活。事實上,這是大部分人餐飲創業失敗的重要原因。
  • 都說期貨交易有8種死法,我卻是第9種「奇葩」
    在期貨交易市場,無論是或者還是死去都有n多種,不是說我愛看熱鬧偏偏喜歡看人怎麼死的,說白了也是好奇,看看期貨市場都有什麼奇葩。期貨投資的8種死法:你屬於哪種新手可能是無知,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有多麼的嚴重,而老手估計就是太自信,覺得自己的經驗足就可以看輕市場,「黑天鵝」事件發生時死得最慘的往往是老手,反而是那些中間派不太會用這種死法
  • 【觀點】Evernote的可能死法
    ,我想大部分人是通過 Evernote 最近換帥看到了什麼,我並沒有落井下石的感覺,我只是覺得作為一個網際網路人該去思考 Evernote 的問題所在,所以我就繼續來黑一下。Evernote 的成長每家做大的創業公司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創業故事,Evernote 的故事對我來說耳熟能詳,甚至我也做為說服我去堅持創業的例子。
  • 《1000種死法》:1000種千奇百怪的死法,最後一種打死你都想不到
    你能想到多少種非自然死亡的方式?可能耗盡腦細胞只能想到什麼落水溺死,車禍,劫匪......想到十個以上就算你想像力很不錯了。然而現實生活裡,平均每六秒就有一個人死去,除了壽終正寢外,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死法,悲傷的,痛苦的,驚悚的,詭異的,甚至是讓人感到好笑的。
  • 因為不招也活不成,至少3種死法
    拋卻滿口忠烈,根本在於他深知「梁山久必生禍」,等著他宋江的是不少於3種的死法。其一,蟄伏在梁山的眾多仇家,一旦相互聯合,宋江之死只在朝夕之間。原著中,宋江為了壯大聲勢拉各路豪傑上梁山,可是手起刀落逼得家破人亡,十分心狠手辣的。盧俊義、朱仝、扈三娘、秦明等等,無一不背負深仇大恨。
  • 做電商的八種慘烈死法
    進軍網際網路,玩電商,已經是所有老闆的共識了。只不過各有各的玩法,有的什麼B2B,有的什麼B2C,有的什麼O2O......電商各種模式層出不窮,不過大多數處於虧損狀態,真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麼多老闆前僕後繼玩電商,都會經歷哪些慘烈的死法吧。正所謂,前車之鑑,後世之師。
  • 又一網際網路行業強勢崛起,事關我們的菜籃子,有些人可能沒活路了
    社區團購這個商業模式最近非常火爆,這個以網際網路為依託的行業,正在強勢崛起,很多街道小區,甚至是鄉鎮裡的村子,都已經有了生鮮團購的自提點,他們以低於市場的平均價格,在網上賣水果蔬菜雞鴨魚肉,生意異常火爆。現在我們很多人菜籃子,可能都來自這些社區的生鮮團購。
  • 美術藝考生的10種死法
    我想你點進來是因為標題,但是相信我,看完以後,你絕對會暗自慶幸自己看到這篇文章因為下面所介紹的這10種死法,作為美術生藝考生的你,即使是抓破頭也是想不出來的。為什麼?因為藝考太複雜了,複雜到你會懷疑人生。
  • 都說「人挪活樹挪死」,可這5種「挪」法,你會死的更快
    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但我今天就只說一說,哪些「挪」法會讓你「死」的更快。第一種:連環挪連環挪,指的是那種在一個單位椅子還沒有坐熱就呆不住的人,感覺哪個單位都不是他想要的,頻繁跳槽。典型特徵是,隔三差五地換單位,就像是狗熊掰棒子,掰一根丟一根,永遠兩手空空。可他還並不自知,永感新鮮。
  • 東北酸菜的八種「死」法,看不下去了!
    今天跟大家嘮嘮東北酸菜的八種「死」法⬇⬇⬇⬇⬇⬇⬇第一種死法第二種死法豬肉酸菜餃子酸菜爽口解膩,去了肥腸的油,又解饞,吃到了心心念念的肥腸,是不是精品?第六種死法酸菜燉凍豆腐第八種死法酸菜粉絲包包子和餃子可不一樣,做了才知道哦!味道終生難忘!
  • 「網際網路+」創業新意更足了!
    給衛星做「體檢」、AI輔助診斷、康復機器人……眾多實用性強、新意十足的「網際網路+」創新創業項目精彩亮相。大賽自2015年舉辦以來,累計有1578萬名大學生、377萬個大學生團隊參賽,成為世界青年實現創新創業夢想的盛會。
  • 「網際網路 」創業新意更足了!
    張進剛攝(人民視覺)教育部日前主辦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給衛星做「體檢」、AI輔助診斷、康復機器人……眾多實用性強、新意十足的「網際網路 」創新創業項目精彩亮相。大賽自2015年舉辦以來,累計有1578萬名大學生、377萬個大學生團隊參賽,成為世界青年實現創新創業夢想的盛會。
  • 服用克拉黴素後的6種死法
    醫生萬萬沒料到的是,患者用藥一周後死了,最後法院判決院方賠償患者家屬150萬元。醫生錯在哪裡?讓我們一起來找茬。 死法1 死於尖端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 所有大環內酯類藥物,均有QT間期延長、心室顫動、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等嚴重不良反應。
  • 你絕對這樣死過!玩遊戲時最愚蠢的10種死法
    [摘要]外國網站就盤點了10種最讓人憤怒的死法,來看看自己的遊戲生涯中有沒有這樣死過吧!你有過哪種丟臉的死法咧?當你在玩遊戲(不論單機還線上)時總是難逃一死,不可能你在玩的過程中都沒有死過,多死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