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軟柿子?美墨貿易協議初談成,川普「喊話」加拿大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7日宣布,美國與墨西哥就更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初步原則性協議。美國總統川普隨即「喊話」,要儘快與加拿大重啟貿易談判。

德國外長提出以「多邊主義者聯盟」制衡美國單邊主義 新華社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利用其自身貿易優勢地位率先與墨西哥達成協議,意在「倒逼」加拿大在談判中妥協。但這種標榜「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貿易策略能否奏效尚待觀察。

■新聞事實

美墨達成初步協議

據白宮消息,川普27日與墨西哥總統培尼亞通電話,相互祝賀。

據美國媒體報導,在一些焦點議題上,墨方被迫做了讓步。比如,在汽車製造領域,美方要求「4年內實現北美地區所產汽車75%組成部件」產自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比現行規定62.5%大幅提高。美方還要求40%至45%的汽車零部件由「時薪不低於16美元」的工人製造,這可能促進位造業崗位回流美國、削弱墨西哥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優勢。此外,墨方不再堅持設立貿易爭端調解工作組。

美方也並非毫無妥協。比如,美國先前提出協定增補「日落條款」,即每5年續籤一次、否則自動失效,遭墨加兩國堅決反對。但美方此次同意將更新版協定有效期設為16年,6年後重新評估,如評估通過可將期限再延長16年。

川普還立即「放話」,如果加方沒有重返談判,「最簡單的方法」是對加拿大汽車加徵關稅。白宮證實,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已與川普通話,討論了加美貿易並同意將繼續推動「有成效的對話」。加拿大外長弗裡蘭27日中斷在歐洲的訪問改赴華盛頓,定於28日與美方貿易代表重啟磋商。

■深度分析

把美墨談判模式變成「範本」

美方率先「拿下」墨西哥,有其戰術和戰略的雙重考量。首先,戰術上可「倒逼」加拿大。分析人士認為,加墨兩國在談判大部分時間內原本達成某種「同盟」,共同抵制來自美方的壓力,但美國捏準了墨西哥在經濟上對其依賴性更強,且墨西哥現任總統培尼亞在卸任前或有打造政治遺產之需,而率先與墨西哥達成一致,無疑令加方壓力陡增。

墨西哥北方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卡西利亞斯說,墨美兩國間爭議問題已在談判中基本解決,現在就等加拿大回到談判桌了。當然,加拿大對美國市場依賴程度不像墨西哥那麼高,要加拿大最終妥協,美國或許也要做出一定讓步,比如撤銷美國對加拿大鋼鋁產品徵收高額關稅的政策。

第二,戰略上「打造範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巍分析,柯林頓政府籤署的北美自貿協定對墨西哥有一定「讓利」,而美墨此番達成一致的內容顯現出川普政府更強調美國利益優先,墨西哥做出了較大讓步。

李巍說,美國顯然想把美墨談判模式變成美國與其他國家修改或新籤貿易協定的一個「範本」,挨個向加拿大、歐盟、日本等經濟體施壓。

■即時評論

柿子先揀軟的捏

川普政府去年以來向美國幾乎所有主要貿易夥伴挑起貿易糾紛,看似四處點火,實則算盤打得精明。

柿子先揀軟的捏。美國「攻下」墨西哥,進而可以脅迫加拿大,力圖一舉解決對美國經濟影響最直接的北美自貿協定,先把這個年貿易額超過1萬億美元的「後院」換上「美國優先」的底色。手握這張「底牌」,美國對其他貿易談判對手的態度可以想見。

不過,貿易的核心是交換,一來一往互利共贏才是交換的真諦。只想著自己一方獲利,而讓對方利益受損,這種做法不可持續,也絕非真正「交易的藝術」。

美、加、墨三國籤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1月正式生效。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去年4月宣布三方將重新談判協定、修訂一些他認為讓美國「吃虧」的條款。川普政府原先希望在11月中期選舉前達成更新版協定,但三方就多項爭議條款爭執不下。

墨西哥7月初舉行選舉,新當選總統洛佩斯定於12月1日就任,多項政策主張與現任總統培尼亞不同。培尼亞此前說,希望在卸任前籤署協定。

據新華社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孩子成了「軟柿子」,多半是被家長「捏」的?
    在為人處世方面,有句話到現在為止,一直被人覺得是個真理,那就是「柿子要挑軟的捏,越是懦弱的人越好欺負」。其中尤其是小孩子,由於本身不具備任何威脅性,如果再加上性格懦弱,就會遭到別人的欺負,甚至長期被比自己小的人欺負,相信這是每個家長所不願意看到的。
  • 加拿大和美國續談「協定」 開局樂觀 分歧待解
    中新社記者刁海洋攝【樂觀開局】加拿大外交部長克裡斯蒂婭·弗裡蘭率隊28日與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開始首日談判。弗裡蘭告訴媒體記者,兩人對話「非常好」、「有建設性」,定於29日上午討論細節。弗裡蘭28日晚上會晤墨西哥官員。她說,美墨達成協議,令加方「鼓舞」,為加美談判「打下基礎」。
  • 川普宣布美墨達成協議,對墨關稅將無限期展延
    川普宣布美墨達成協議,對墨關稅將無限期展延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6-08 15:07 來源:澎湃新聞
  • 詹森:英歐貿易談判或破裂,英國可能無協議脫歐
    理論上講在這個時限之前,英國要跟歐盟談出一個脫歐後「關係怎麼處」的協議,再變成法律文件,再翻譯成多國語言,再提交各國議會批准。這一切都得在12月31日前完成。現在連第一步協議都還沒有談成,歐盟的看法是就算談成了,也沒辦法保證它如期生效……所以難道又雙叒叕要延?
  • 開放美豬換臺美貿易協議? 天真的等式
    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美豬美牛進口,美臺商會馬上放出消息,說臺美距離「貿易協議」(BTA)又更近一步。然而,臺當局經濟部門主管王美花表達洽籤BTA意願時,立即被美國智庫打臉,說美國政府很在意臺美貿易逆差擴大議題。  美國智庫這盆冷水,潑的其實不是王美花,而是那些以為臺灣開放美豬就能向美國換到什麼好康或協議的人。
  • NAFTA重談本周六進入最後時刻 美國拿汽車稅做籌碼
    若美加墨三國仍希望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重新談判能夠順利完成,則最晚在9月1日必須拿出一份協議。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談判焦灼的原因在於,川普政府需要藉助歐巴馬時代通過的貿易促進授權(TPA)在國會通過NAFTA和其他貿易協定,按照TPA中同國會達成的協議,這個貿易協定在談成之後就不能更改了,也就是採取「一刀切」的方式。
  • 外媒:美墨總統會晤繞不開這頭「房間裡的大象」
    洛佩斯·奧夫拉多爾此行的官方理由是慶祝「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生效,但鑑於美國龐大的墨西哥裔人群的存在——3000萬人出生於墨西哥,另有2000萬移民「二代」——有觀點擔心川普將再次出於選舉目的將一位墨西哥總統用作政治工具。墨方顯然希望這場存在爭議的會晤能促進貿易,同時有助於改善邊境地區數千名滯留移民的狀況。
  • 美銀美林:川普達成的新協議 對美國奶農來說並不算大勝利
    美銀美林:川普達成的新協議 對美國奶農來說並不算大勝利  Emma Chou • 2018-10-03 10:15:56
  • 川普向盟友發難,加拿大不再忍讓硬氣反擊
    加拿大對美進行反擊隨著美國大選來臨,川普政府開始在多個領域下手,想要為自己拉攏更多選票。川普與拜登一直在隔空對罵,互相指責。這種行為已經讓美國民眾對川普政府非常不滿。另外川普政府為了增加自己選票,對盟友一直在進行壓榨,就連加拿大也不放過,可以說全世界都是美國敵人。
  • 墨重新審視與美合作 美以鄰為壑難交真友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 (全球熱點)墨重新審視與美合作 美以鄰為壑難交真友 新華社記者 墨西哥政府9日表示,將重新審視與美國的所有合作,其中包括在打擊販毒集團方面的合作。
  • 墨西哥新總統談與川普首通話:聊半小時 彼此尊重
    【環球網報導】貿易和移民糾紛使美國與墨西哥關係緊張。當地時間周日晚間,墨西哥左翼候選人洛佩茲·奧夫拉多爾贏得了總統選舉。《華盛頓郵報》稱「這位新墨西哥總統可不是川普的粉絲」。新政權下,美墨關係將會怎樣引人關注。
  • 11國就新TPP協議達成共識 川普還好意思去達沃斯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在被美國總統川普「拋棄」一周年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另外11個小夥伴宣布就修訂後的新協議達成一致,並計劃在3月初最終籤署。專題:2018冬季達沃斯論壇據彭博社報導,特魯多稱讚該協定是「維繫增長和繁榮」的「正確協議」。他表示,修改後的TPP對汽車行業,以及智慧財產權和文化領域的從業者來說將是「更先進和更有力的」。特魯多說:「如果我們倒退,抵制全球化中的貿易趨勢,那麼我們將變得更加糟糕。
  • 京片子 | 專挑軟柿子捏
    第514講解釋專挑軟柿子捏,北京土話,這原本是一句老北京的歇後語,叫「挑柿子,專揀軟的捏。」或是「老太太吃柿子,專揀軟柿子捏」因為這柿子硬著時候苦澀沒法吃,只有放軟了才能吃,因此「專挑軟柿子捏」是形容那些欺軟怕硬的人,軟柿子也就是指好欺負的人。比如「那人也沒什麼能耐,就會專挑軟柿子捏。」
  • 孩子是"軟柿子"?多半是父母親手"捏"的,被欺負也不奇怪
    有一句古話叫做"柿子挑軟的捏",意思就是說性格軟弱的老好人,容易成為被別人欺負的對象。很多父母都說,自己孩子的性格很軟,是個"軟柿子",在學校裡總是被欺負,為什麼會這樣?
  • 外交部談中美貿易磋商:達成互利雙贏的協議是全世界的期盼
    有記者提問,有報導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昨天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談到中美的經貿分歧時說,與中方的對話是行不通的,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陸慷回應稱,昨天習近平主席與川普總統應約通話時,川普明確表示,美方重視美中經貿合作。他希望雙方的工作團隊能夠展開溝通,儘早找到解決當前兩國經貿分歧的辦法。他還說,相信全世界都樂於見到美中兩國儘快達成協議。
  • ...和替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簡稱...
    美墨加協定為墨西哥帶來新挑戰;① 旨在更新和替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簡稱美墨加協定)7月1日正式生效。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新協定的眾多條款體現「美國優先」原則,對墨西哥經濟發展帶來不少挑戰;② 墨西哥媒體將美墨加協定與北美自貿協定進行了對比:在數字貿易、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投資、勞工和環境保護等章節,美墨加協定吸納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中的大部分規定,是對北美自貿協定的更新與升級。
  • 川普因移民問題對墨西哥發難 揚言關閉邊界並推翻貿易協定
    參考消息網10月20日報導外媒稱,川普總統18日表示,對大批正前往美國的宏都拉斯移民感到越來越氣惱,揚言要召集軍隊關閉美墨邊界並推翻一項貿易協定。川普在一條推文中說:「這些國家似乎對本國人口幾乎毫無控制力,除了停止向這些國家提供所有資金之外,我必須以最強烈的措辭要求墨西哥停止這種進攻,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將召集美國軍隊關閉我們的南部邊界!」他在另一條推文中指出,移民的「進攻」可能會破壞最近宣布的一項與墨西哥和加拿大重新起草的貿易協定。
  • 加拿大對美126億美元商品徵報復性關稅 鄰居反目
    2017年,加拿大向美國的出口額為3196.51億美元,在其所有出口國家當中排名第一;同年,加拿大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82億美元,僅為對美出口的5.7%。  加拿大和美國這種緊密的貿易關係,既有地理上的因素,也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這一制度安排帶來的紅利。這一協定由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在1992年籤署、1994年生效。
  • 最快下月籤雙邊貿易協議?美日為何這麼快達成共識?川普為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25日表示,他已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原則上」達成一項雙邊貿易協議。如果一切順利,協議或於下月籤署,年內生效。但據報導,日本政府內部有人擔心,在川普這位不可預測的總統領導下,美日貿易協議真的「萬事大吉」了嗎?
  • 中美500億美元貿易戰開打,該如何避開川普的陷阱
    文/巴九靈  談、談、談,談了這麼久,卻防不了川普的反覆無常。  當地時間6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揮起了對華貿易大棒。  一場史無前例的貿易戰正在逼近。  除了中國,最近川普一點都沒消停,四處點火,與歐盟、加拿大、墨西哥都發起了貿易戰。小巴真的無法理解,川普與世界為敵,到底圖的是什麼?  那麼,美國為何出爾反爾發起貿易戰?是一時衝動還是早有預謀?中國該如何應對?貿易戰對中美關係會帶來怎麼樣的影響?小巴採訪了幾位大頭,來聽聽他們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