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500億美元貿易戰開打,該如何避開川普的陷阱

2020-12-14 和訊

  文/巴九靈

  談、談、談,談了這麼久,卻防不了川普的反覆無常。

  當地時間6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揮起了對華貿易大棒。

  隨後不到6個小時,中國就採取反擊行動,宣布將對原產於美國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其中545項約340億美元商品,將於下月6日起實施,其餘商品加徵關稅的實施時間則另行公布。

  一場史無前例的貿易戰正在逼近。

  除了中國,最近川普一點都沒消停,四處點火,與歐盟、加拿大、墨西哥都發起了貿易戰。小巴真的無法理解,川普與世界為敵,到底圖的是什麼?

  那麼,美國為何出爾反爾發起貿易戰?是一時衝動還是早有預謀?中國該如何應對?貿易戰對中美關係會帶來怎麼樣的影響?小巴採訪了幾位大頭,來聽聽他們的分析。

刁大明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美國不可能單方面獲益

  中國本不願打貿易戰,要打則奉陪到底

  我個人認為,美國川普政府繼續一意孤行地採取貿易保護手段對中國加徵關稅,不顧兩國政府此前的多輪磋商所達成的共識,這種反覆無常、出爾反爾的做法,可能意味著美國與包括中國、歐盟在內的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摩擦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長期存在。

  川普政府這種向主要貿易夥伴揮舞貿易大棒的做法,顯然是源自貿易保護主義、本土主義的理念,認為美國主要的貿易夥伴在以往與美國的經貿合作中取得了好處,佔到了美國的便宜,現在川普政府要打破這種情況。

  這其實是一種求償心理和對絕對獲益盲目追求的體現,這種做法是完全不符合國際貿易的現實情況的,更違背了國際市場的分工與發展的規律,最終絕對不可能讓美國單方面獲益,反而會導致沒有贏家的負面結果。

  川普政府目前的所有做法都是絲毫不顧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國際分工的正常秩序進行的人為粗暴幹預,是違背市場發展規律的,最終一定會導致損人不利己,一定會極大損害美國普通消費者的利益。

  中美貿易摩擦出現長期化趨勢,一定會對兩國經貿關係帶來一定影響,從而也會對中美關係產生一定牽動。

  這可能就要求中美雙方本著在商言商的態度,在經貿領域解決經貿問題,特別是美國川普政府一定要清醒認識到,國際關係領域,特別是在中美關係這樣的大國關係當中,不是所有議題都可以進行所謂的「交易」,否則一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國本不願意打貿易戰,但為了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切實利益、為了捍衛世界持續發展所依賴的國際貿易體系,中國完全有必要、有理由、有能力採取相應的對等措施,給川普政府以有力回擊,讓川普政府切身感受到挑起貿易戰毫無好處,早些懸崖勒馬。

  總之,要談,中國當然會敞開大門;要打,中國一定會奉陪到底。

張明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只要保持航向正確

  崛起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之所以選在這個時機發動貿易戰,最主要的原因是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美國貨物貿易逆差重新回到了2007年以來的最高點。同時,美國財政赤字也再次不斷擴大。

  對於美國存在的後手,中國應努力避免以下三個陷阱:

  第一,中國應該避免因為貿易戰而中斷國內改革進程;

  第二,中國應該避免通過提高匯率的方式減少中美貿易順差,日本的廣場協議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

  第三,中國不應該通過減持美國國債向美方施壓。

  中國只要把控好方向,不犯重大錯誤,眼前的貿易戰對中國崛起的影響有限。就像俾斯麥說的那樣,國家是時間河流上的航船。雖然中國這艘巨輪在航行中不時遇到點風浪,但只要保持航向正確,崛起只是時間問題。

牛彈琴資深媒體人

  你要戰,我便戰

  中方坦然迎戰

  從川普政府不管不顧發動貿易戰,到中國第一時間進行強有力反擊,在我看來,至少傳遞了以下四個意味深長的信號,也預示著接下來的鬥爭將更加激烈:

  第一,中方早已預估到,川普不會輕易收手。

  上一輪中美磋商後,中方單方面發表的聲明中說到:中美之間達成的成果,都應基於雙方相向而行、不打貿易戰這一前提。如果美方出臺包括加徵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這麼斬釘截鐵、霸氣不留情面的聲明,在中美以往的談判中非常罕見。中國已經充分領教過對方的反覆無常了,也必須要這樣防著一手。

  第二,中方很明確,侵犯底線就強硬反擊。

  這次我們完全是被逼上梁上,我們還處於戰略機遇期,我們肯定不希望中美關係生變。但既然美方反覆無常,執意挑起貿易戰,那中國別無選擇,只能進行堅決反擊,同等規模、同等力度,毫不猶豫。此前所有的談判成果,那對不起,也就一風吹了。

  中方也很清楚,貿易戰的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但發動貿易戰的一方,如果沒有被打到痛處,就不會停止無理行為。中方也會付出一定代價,但這是為了更長遠的國家利益。

  第三,中美貿易戰,中方這次很坦然在迎戰。

  你要戰,我便戰!

  兩國是否就徹底鬧翻,斷絕所有貿易往來,乃至整個中美關係崩盤呢?應該也不是的。這種「打」,也是有玄機的。

  川普看似魯莽,實際頗多算計。商人出身的他,賠本的生意,是堅決不會做的。他打貿易戰,首要考慮是選票,所以美國列出的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很多與民生沒有太大關係。中國市場以內需為主,貿易戰有影響,但影響也有限。

  也就是說,這種貿易戰,總體還是可控的,中國很坦然在迎戰。

  第四,現在美國是在與全世界為敵。

  川普現在是四處點火,幾乎與所有的貿易夥伴,不管是近鄰加拿大、墨西哥,還是歐洲的德國、法國、英國等,都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都威脅要加徵關稅。

  這種完全無視世貿組織規則的做法,事實上對全世界自由貿易、經濟全球化、多邊貿易體系和全球產業鏈,都是極具破壞力的。

  川普看似會為美國人贏得一些利益,但這樣跟中國、跟全世界鬥,美國失去的,卻毫無疑問會更多。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唐欣欣 HN060)

相關焦點

  •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川普:中國恐怕要面臨超過5000億美元的關稅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周四(7月5日)確認,將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這項政策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6日凌晨00:01正式開始生效(截止本文發布之前,該關稅政策已經生效
  • 中美貿易戰將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這就是西方知名的修斯底昔陷阱。哈佛大學的阿利森(Graham Allison)教授研究了近500年世界上16次大國崛起的故事,有75%的機率是戰爭收場的。他撰寫《註定一戰:美國和中國能否擺脫修斯底昔陷阱》一書,結論是「中美難免一戰」。這是採用演繹推理得出的,在邏輯學上,有幾個已知的判斷提出新的判斷,有直接推理、間接推理、內推、外推等多種,三段論也是一種推理。
  • 周評:中美貿易、川普、英國脫歐引爆眼球!美元一度擊穿99大關...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8月26日至8月30日市場概述:本周金融市場依舊「好不熱鬧」,市場繼續圍繞中美貿易局勢、川普言論、英國脫歐、義大利政局相關消息而劇烈波動。道瓊工業平均指數8月下跌1.7%,標普500指數下跌1.8%,納斯達克指數回落2.6%。中美貿易關係本月稍早有所加劇,令投資者感到不安。歐洲股市周五收盤走高,泛歐斯託克600指數收盤上漲0.6%;英國富時100指數周五收盤上漲0.3%,8月份下跌5.3%,創下2015年8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 中美貿易戰最新情況 川普將對中國徵收增加關稅25%?
    這些商品的關稅稅率原定為10%,川普最初威脅要在今年年初提高關稅,但在中美雙方同意坐下來進行貿易談判後推遲了這一決定。  另外,川普還威脅稱,「不久」將對另外約325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的進口關稅。川普表示,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仍在繼續,但因為中方試圖重新談判導致進展緩慢。
  • 3月美國貿易逆差再度擴大至500億美元,關稅和大豆來擋槍
    美國商務部於周四表示,由於對外國商品的需求提振了進口,美國3月份對全球貿易夥伴的商品和服務逆差小幅擴大。但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卻收窄至283億美元,創5年以來最低。 報告指出,3月份經季節因素調整後的貿易逆差為500億美元,較2月份增長1.5%。經濟學家預計,美國3月貿易逆差將從2月的499億美元增至502億美元。 儘管貿易逆差在3月份有所擴大,但仍低於最近12月份的最高點。2018年年底,貿易逆差猛增至599億美元,這是10年來最大的差距。
  • 中美史詩級貿易戰: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2535億美元,創中美經貿史上新紀錄。 美國總統川普按照事前宣布的日程籤署了一份針對中國「經濟侵略」的總統備忘錄。宣布將就中國在鋼鐵、鋁貿易和智慧財產權方面的行為向至少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65億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25%的懲罰性關稅。 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同時將相關問題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從而成功地把國內外輿論焦點轉移到了對華經貿爭端上,金融市場為之大震。
  • 中美貿易摩擦的現實影響與前景探究
    自此,川普以重振美國製造業、維護工人利益為理由,對外實施了一系列貿易保護措施,尤其是對中國。2017年8月,川普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對中國貿易行為展開調查,該調查依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的301條款[1],主要調查中國在技術轉移、智慧財產權和創新方面的行為、政策和實踐是否具有不合理性或歧視性,以及是否對美國商業造成負擔或形成限制。
  • 聚焦中美貿易摩擦 | 中美貿易經濟帳到底該怎麼算?
    隨著近期中美貿易摩擦升溫,讓兩國經貿的一些熱點問題再次引發廣泛關注。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真像美國說的那樣嗎?據美方統計,2017年美中貿易逆差的總額是3752億美元;而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僅為2758億美元。為何同一個數據會出現不同版本呢?
  • 2018年中美貿易戰最新時間表 美與中國貿易逆差再創新高
    2018年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美國9月貿易赤字擴大至540億美元 與中國逆差再創新高 受工業用品出口創歷史新高推動,美國9月貿易逆差擴大至540億美元。其中,美國與中國貿易逆差擴大至402.4億美元,再刷歷史新高。 受工業用品出口創歷史新高推動,美國9月貿易赤字再度擴大。其中,美國與中國貿易逆差擴大至402.4億美元,再刷歷史新高。 北京時間11月2日周五,美國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9月貿易逆差擴大至540億美元,為連續第四個月擴大,高於預期逆差536億美元,前值逆差532億美元修正為逆差533億美元。
  •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將採購32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 葡萄酒在列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將採購32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 葡萄酒在列 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1月15日,中美雙方在美國華盛頓籤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 【專訪】餘淼傑:貿易摩擦並不代表中美經貿關係出現轉折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淼傑日前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指出,當前貿易摩擦並不代表中美經貿關係出現了轉折。中美經貿關係的主題是「互補」,中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並不意味著中美經濟競爭性加強而互補性下降。他認為,從目前的態勢看,美國方面基於「301調查」提出的500億美元加稅清單很有可能落地,中國需認真對待。
  • 中美貿易摩擦的事實、原因與應對
    這就是我所認為的,目前中美貿易摩擦的事實。就對策而言,首在調整與美關係,不挑戰只跟隨,以此避開修昔底德陷阱,而全力修內政。而內政方面,單經濟領域而言,首在擴大消費。   正如標題,談的主要還是目前激戰正酣的中美貿易戰。也正如標題所透照的,就這個話題,大致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中美貿易戰的事實,第二部分我將試圖談談我國的應有之應對。當然,這個「應有」純屬個人主觀意見。
  • 【老外談】土耳其學者:川普政府挑起貿易戰將嚴重破壞全球自由...
    阿依登·齊格(土耳其)美國川普政府是中美貿易摩擦的始作俑者。川普在競選總統之時就表現出了對中國不合作的立場,無端指責中國導致美國失業率攀升。此次川普政府以中美之間存在貿易不平衡為理由挑起貿易摩擦,宣布將向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後,川普發推文說,鑑於中國的反應,考慮再增加對1000億美元中國出口商品徵稅。不知道川普總統是否知道,在這場貿易摩擦中沒有真正贏家。川普政府以貿易逆差和中國商品威脅美國產業為由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顯然站不住腳。
  • 認清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實質及應對舉措
    2017年3月31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兩項關於貿易的行政令,聚焦美國貿易逆差問題,核心要求之一是評估雙邊貿易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現實中,由於中美顯著的比較優勢差異和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政策等,造成了持續累積的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使得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凸顯,成為川普政府不斷挑起美中貿易摩擦的由頭。
  • 2018貿易戰最新消息:2000億徵稅清單或出爐 中國如何應對
    至誠網(www.zhicheng.com)9月6日訊  中美貿易戰在市場的關注下持續數月,作為事端挑起者的美國似乎並沒有偃旗息鼓的意思,「戰況」反而愈演愈烈。  周四(9月6日),也就是今天,是美國計劃對國內2000億美元商品提高(關)稅稅率的截止日期。面對川普的2000億美元的徵稅清單,中國應如何應對?
  • 艾利森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原意是什麼?
    一、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責任之爭 「修昔底德陷阱」是最近幾年來的一個熱門話題,特別是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更多地被人引用來說明中美之間的關係。這就是「修昔底德陷阱」的話題之所以炒熱的原因。 二、艾利森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原意是什麼?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格雷厄姆·艾利森於2012年在《金融時報》發表文章《修昔底德陷阱已經在太平洋地區凸顯》,文中首次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自此該詞廣泛應用於中美關係學界。
  • 中美貿易額近5867億美元!美國商會釋放一信號:希望中國到訪
    中美是當前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對於整個世界都有著巨大的影響,而在川普上臺以後,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整個世界的局勢也因此受到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出現了逆全球化的趨勢,即使川普如今即將下臺,其給世界帶來的影響仍將會繼續存在。
  • 川普抨擊泰國勞工權益問題暫停13億美元免稅貿易,打擊泰國出口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宣布,美國將暫停泰國某些商品價值13億美元的免稅貿易優惠,原因是海產品行業未能採取措施改善勞工權益,這將嚴重打擊泰國這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行業。泰國是全球第三大海鮮出口國,但近年來有關奴工和販賣勞工的報導嚴重影響了其供應商地位。
  • 2535億美元!中美創紀錄大單背後有哪些精彩博弈?
    在網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熱議後,11月9日,美國總統川普的訪華行,終於迎來高潮。根據商務部消息,這次中美兩國經貿合作的籤約總額,達到了2535億美元,既創下了中美經貿合作史上的記錄,又刷新了世界經貿合作史上的新紀錄。
  • 中美貿易的正面戰場正式開戰 形式大於實質
    昨晚一聲驚雷,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正式籤署對華貿易備忘錄。川普當場宣布,將有可能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   這預示著中美新一輪貿易戰即將拉開帷幕。   然而,我們也應看到,中美之間貿易摩擦之間的遊擊戰從來沒有間斷過,尤其是川普上臺以來,對於中國部分產品提高關稅、限制中國企業併購美國企業和在美國投資、實施反傾銷稅等日益增多,進入2018年以來,更是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