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的正面戰場正式開戰 形式大於實質

2020-12-13 騰訊網

  昨晚一聲驚雷,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正式籤署對華貿易備忘錄。川普當場宣布,將有可能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

  根據當天籤署的備忘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15天內製定對中國商品加收關稅的具體方案;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還會向世界貿易組織,就相關問題上起訴中國。此外,美國財政部將在60天內出臺方案,限制中國企業投資併購美國企業。

  針對美國政府採取的無理的旨在破壞世界貿易體系的行動,中國商務部進行了有理、有據、有節的正面回應,商務部網站刊文指出:中方絕不會坐視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必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合法權益。同時,商務部也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徵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徵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

  這預示著中美新一輪貿易戰即將拉開帷幕。

  然而,我們也應看到,中美之間貿易摩擦之間的遊擊戰從來沒有間斷過,尤其是川普上臺以來,對於中國部分產品提高關稅、限制中國企業併購美國企業和在美國投資、實施反傾銷稅等日益增多,進入2018年以來,更是愈演愈烈。如2018年1月,川普政府宣布「對進口大型洗衣機和光伏產品分別採取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並分別徵收最高稅率達30%和50%的關稅」。2月2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鋁箔產品廠商徵收48.64%至106.09%的反傾銷稅,以及17.14%至80.97%的反補貼稅」。3月9日,川普正式籤署關稅發令,「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雖然中美貿易戰即將全面拉開帷幕,但中美經濟體之間緊密的聯繫,使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場貿易戰,不會以全面、激進的形式系統爆發,而是以局部、個案、逐步的貿易摩擦形式展開,可以說是形式大於實質。我們應該要理性的看到中美之間的貿易戰。

  一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全面的正面貿易戰有過血淚的教訓,中美之間不會熟視無睹。1929-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期間,1929年末,一場經濟危機的風暴首先猛烈襲擊美國,不久擴大到其它資本主義國家,並波及許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發達國家,迅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各國為了轉嫁和擺脫危機,在國際社會展開了一場空前的貿易戰。而導火索就是1930年美國率先通過的高度保護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該法案將美國進口的平均稅率由38.2%提高至55.3%,是美國歷史上最高的關稅水平。1930年該法通過後,總共有33個國家正式抗議美國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如瑞士政府強烈抗議,並對美國產品進行了強烈的抵制。法國恢復了尤其是針對美國的進口配額制,加拿大均通過了新關稅法,對美國的產品施加高關稅。更為負面的影響是促使英國由自由貿易轉向保護主義。該法案使世界經濟和美國經濟大受影響。美國出口從1929年的51.57億美元下降至1932年的15.76億美元。正是由於無限制貿易戰打疼了美國人自己,美國才意識到自由貿易的重要性。這種血淚的教訓,美國不得不再次反思。

  二是,在當今全球生產網絡體系中,全球經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貿易格局。中美犬牙交錯,雙方貿易互補性、互惠性強。如果真正發動全面的貿易戰,不僅會傷害到中國的企業,也會殃及歐美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進而擴散至鏈條上的其它國家,所謂「合則雙美,離則兩傷」,合作才是雙方貿易政策唯一的納什均衡解。我們以美國對信息和通訊技術產品(這次徵收25%的關稅)的蘋果手機為例進行簡要說明,美國蘋果公司負責蘋果手機研發設計和市場營銷,蘋果手機的主要零部件都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生產,出口到中國進行組裝加工,然後中國再出口到美國等發達國家。這種全球價值鏈網絡體系中,一旦美國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蘋果手機提高關稅,必將降低中國組裝的蘋果手機出口量,進而降低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核心零部件,這樣不但中國經濟利益受損,而且美國的利益也會受損(沒有廉價的蘋果手機,也會造成零部件生產企業利潤下降,失業增加)。美國信息技術創新基金會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川普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徵收25%的關稅,這將導致美國經濟未來10年損失約3320億美元。由於擔心「貿易戰」的恐慌情緒蔓延,導致美國股市暴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了724點,跌幅近3%,創下6周來最大跌幅。

  (作者:倪紅福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認清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實質及應對舉措
    只要存在國際分工和貿易,美中這兩個最大的國別貿易體出現貿易不平衡就是常態。對於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摩擦,需要認清其實質,已由正常的貿易逆差摩擦升級到智慧財產權保護摩擦乃至國家安全壁壘摩擦,已變異為美國國內貿易法凌駕於WTO國際規則之上的新型貿易摩擦。
  • 美上將:不願開戰,開戰中國會輸很快?要清醒:中美2種戰爭可能
    世紀不遇的新冠疫情爆發,在病毒席捲全球、重創世界各國經濟的壓力情況下,中美之間的關係出人意料般的直直下墜。在疫情、人權、貿易、智慧財產權、間諜、臺海、南海、華為等眾多領域全面展開「交火」,關係進一步走入惡化。如果僅僅是以東西方「話語權」上的爭奪對象,那麼,這和過去幾十年中美之間無數次「交鋒」沒有什麼兩樣。但這次是真的真的不一樣。
  • 美國防部長再稱中美不會開戰,中國是重要威脅,中方做出正面回應
    美表示兩國不會開戰,但強調中國是重大威脅在本月5日的一次安全論壇上,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了講話,在發言過程中,埃斯珀強調:「美國不會和中國開戰,但中國一定是美國的威脅。」埃斯珀更是直言,美國將會在全方位領域裡與中國展開更加有力的競爭。
  • 中美貿易利益大於分歧 相互依賴共同發展
    相互依賴共同發展 通過對話加深理解  ■ 理性看待中美貿易問題系列報導之一  自從40年前中美兩國逐步恢復正常貿易以來,兩國經貿往來日益緊密,2011年雙邊貿易額達到4467億美元,是兩國剛建交時的180倍,中美已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
  • 情人節應實質大於形式
    情人節應實質大於形式 發表時間:2017-02-13   來源:重慶文明網
  • 2018年中美貿易戰最新時間表 美與中國貿易逆差再創新高
    2018年3月23日北京時間凌晨,川普在白宮正式籤署對華貿易備忘錄,宣布將有可能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川普同時宣稱:「這才只是開始。」 美國東部時間4月3日,美貿易代表公布對華 301 調查徵稅建議,並公開徵求意見。徵稅產品建議清單將涉及中國約 500 億美元出口,建議稅率為25% ,涵蓋約1300個稅號的產品。
  • 外媒:中美雙方尋求達成貿易共識 中美兩國誰都不願投降
    資料圖:2019年2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進行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的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努欽。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參考消息網2月16日報導 外媒稱,隨著中美雙方尋求達成貿易共識,兩國貿易爭端呈現出和解跡象。德國《商報》網站2月14日發表題為《美中貿易爭端展現和解跡象》的文章稱,美國似乎考慮同中國進行建設性對話。文章援引彭博新聞社的報導稱,美國正考慮把同北京談判的時間延長60天。
  • 是變革 還是形式大於實質
    但是時間不等人,多數房企的全年目標早在年初就已定下,巨大的銷售壓力迫使各大房企紛紛轉戰線上營銷,通過自建平臺或與第三方平臺合作的形式搭建線上售樓處,不少房產經紀人為了直播「帶貨」也是煞費苦心。
  • 中美貿易摩擦的現實影響與前景探究
    ,將對我國經濟發展構成顯著的負面影響;第四,技術提升有利於我國抵消中美貿易摩擦的不利影響,是解決中美貿易衝突的最重要出路與方案。【關鍵詞】中美貿易摩擦  關稅戰  GTAP模型  科技研發【中圖分類號】F741.2                           【文獻標識碼】A【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16.001 引言2017年1月,川普正式成為美國總統。
  • 普華永道:傳統金融機構與BATJ合作形式大於實質 並無太多創新舉措
    在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數位化轉型管理諮詢合伙人王建平看來,雙方合作形式大於實質,看起來很熱鬧,但至今並未有太多創新舉措。報告顯示,科技的快速發展對於中國的傳統金融機構,不僅改變了營銷和獲客等前端業務,也在驅動中後臺的變革。其中,來自傳統金融機構55%的受訪者認為金融科技提升了運營效率、50%的受訪者認為提升了客戶體驗、49%受訪者認為產品與服務創新。
  • 綠媒:中美必有一戰 中國必敗
    中美兩強關係持續惡化,影響所及全世界都高度關切,對兩岸關係可能造成的衝擊,影響更是重大深遠。大陸固然以大局為重,謹慎因應,臺灣更不能掉以輕心,尤其不可盲目樂觀躁動。中美對抗能否維持「鬥而不破」的主軸,外界仍在觀察探究,臺灣最忌錯估情勢,先自亂陣腳,繼而生亂肇禍。
  • 中美貿易談判,美國「要價」是什麼?
    原標題:中美貿易談判,美國「要價」是什麼? 要聞 中美貿易談判,美國「要價」是什麼?2018年5月3日 20:30:48 本文節選自微信公眾號「華創宏觀」,作者為牛播坤,王丹。 考慮到全面貿易戰並非中國佔優策略,川普加徵關稅在黨內孤立無援,預計本次中美談判能夠在基於縮減貿易逆差取得一定進展,短期要價並不高。但鑑於美國政府的核心訴求涉及在美方看來的顯性隱性貿易壁壘的實質消除以及產業政策等更為寬泛的領域,中長期要價並不低,中美在經貿關係上的博弈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 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寧波準備好了
    從會場出來已是傍晚時分,寧波名億德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祝女士心潮起伏,她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布了這樣一條感言,配圖上,「全市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研討會」的紅色條幅,溫暖而振奮。    昨天下午,市政府召集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市經信委等24個相關市級部門,及各區縣(市)政府商務部門,會同如意股份、甬南針織、卓力電器、杜亞機電等200家重點外貿企業,共同探討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對寧波的影響及相關應對舉措。
  • 菲律賓防長放話:如果中美南海開戰,菲律賓無論如何都會參與
    言下之意就是,中美南海開戰,菲律賓一定趁機搗亂。可是,給中國添亂,菲律賓有資格嗎?如此的菲律賓,如果不在中美南海熱戰中渾水摸魚,那才奇怪。【中國空軍伊爾76運輸機向菲律賓運送援助軍事裝備】菲律賓當然不敢直接對中國開戰,即便中美熱戰過程中,菲律賓也不敢,菲律賓的那些家底,還不夠解放軍"塞牙縫"。
  • 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對資本市場影響究竟有多大?——宏觀策略...
    曾巖/策略組長(S0570516080003)  2018年以來由美國發起的中美貿易衝突愈演愈烈,6月15日美國針對中國的加徵關稅正式落地,同時宣稱將另行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10%的額外關稅,這一清單于7月11日對外公布,目前正處於徵求意見階段,預計持續到8底。受此消息影響,全球避險情緒再度提升,昨日全球股市普跌。
  • 社評:有利中美貿易磋商的條件不斷匯集
    這兩天美國與西方媒體對中美貿易磋商形勢的猜測和述評很多,它們大致構成了一個總體印象:磋商很可能會進一步推動兩國向達成協議的目標靠近,但仍存在具有挑戰的難點。由於兩國代表都要向本國元首匯報,分析大多不期待磋商一結束就迅速出現很清晰的會談結果宣布。這次中美貿易磋商的廣度和深度創下了人類雙邊貿易史之最,現在全世界都在等待它的結果。
  • 中美貿易戰休兵,蔡英文還在央求美國豁免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已告一段落,中美達成共識,停止互相加徵關稅。臺媒此前熱炒大陸與美貿易戰,聲稱臺可從中坐收漁利。可如今,貿易戰都休兵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冒出來懇求美國「能將臺灣列入鋼鋁232關稅案豁免名單」。怎麼,貿易戰結束了,臺當局還沒「脫戲」?
  • 環球時報:有利中美貿易磋商的條件不斷匯集
    這兩天美國與西方媒體對中美貿易磋商形勢的猜測和述評很多,它們大致構成了一個總體印象:磋商很可能會進一步推動兩國向達成協議的目標靠近,但仍存在具有挑戰的難點。由於兩國代表都要向本國元首匯報,分析大多不期待磋商一結束就迅速出現很清晰的會談結果宣布。
  • 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中美貿易戰最新進展 不少工作待完成
    綜投網(www.zt5.com)4月18日訊  據證券時報網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8日表示,最近以來,中美經貿協議文本磋商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但仍有不少工作尚待完成。中美雙方正在就實施機制在內的文本進行談判。  相關新聞  中美貿易磋商的最新進展如何?  針對美國財長姆努欽提及的中美磋商接近最後一輪尾聲,雙方同意設立協議執行辦公室,在4月18日的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提問時稱,中美雙方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對包括實施機制在內的文本加緊磋商。
  • 中美史詩級貿易戰: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自上任以來,川普招致諸多負面評價,性格因素大於政策因素,多數選民認為川普腦袋不夠冷靜、不夠誠實,甚至不適合擔任總統。 川普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迎合民意,通過縮小貿易逆差增加就業率和重振製造業,還記得他競選時候的口號嗎——「對中國全面徵收45%的關稅」,所以這一輪加徵關稅限制投資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