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主體設備(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中心供圖)
9月21日,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中心傳來捷報: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質子束能量首次達到231MeV,達到設計指標。這標誌著我國自主研製質子治療裝備邁出關鍵一步。
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體積小、功耗低、束流強度高、引出的束流為連續束,更適用於快速調強掃描治療。該加速器由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創新、自行設計,獲國防科工局「十三五」核能開發項目和中核集團「龍騰2020」科技創新計劃支持。
質子治療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但也十分昂貴的腫瘤放射治療技術。面對癌症治療的國家重大需求,中核集團在2014年開始布局質子治療的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關鍵技術預先研究,力爭突破國外在這一重大醫療裝備領域的壟斷地位,逐步實現我國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回旋加速器設備國產化,力爭在國際高端醫療設備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帶動我國精準放療技術水平的跨越式發展。
中核集團首席專家、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中心主任張天爵告訴《中國科學報》:「據公開文獻報導,這是亞洲地區自主研發緊湊型超導回旋加速器質子束能量首次達到230MeV以上。日本有關機構自2016年以來也在研發同類裝置。」
他表示,這樣的大型超導回旋加速器,除了用於質子治療,在宇航器件、核心晶片研發和應用領域也有重要應用。
下一步,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中心將對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進行優化調試,並與日前通過機電性能測試的360度旋轉機架及束流傳輸線開展聯調,進一步開拓質子科學研究和應用終端研發。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