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量最高質子回旋加速器實現一器多用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走近大科學工程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直徑6.16米、重435噸,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原子能院)內,外人眼裡簡單的大「疙瘩」,卻是國際上最大的緊湊型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我國目前自主研製的能量最高的質子回旋加速器。

2003年7月,經原國防科工委批准,大科學工程——HI-13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立項,通俗地說是給已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穿靴戴帽」,即在前端新建一臺100MeV(兆電子伏)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一臺質量解析度為20000的在線同位素分離器;後端新建一臺重離子超導直線增能器,以實現更強功能。

「從事大科學工程建設風險極高,有可能投入一生卻顆粒無收。」讓HI-13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張天爵欣慰的是,去年年底,工程通過了成果鑑定,形成了一器多用、多器合用、多領域、多學科的科學研究平臺。

「膽大妄為」的方案

「魚」和「熊掌」要兼得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勞倫斯製造的世界第一臺回旋加速器直徑只有10釐米,但卻向世人打開了了解微觀粒子奧秘的大門。

與其他加速器不同,在質子回旋加速器這個「體育場」奔跑的「運動員」,是構成原子核的微小粒子——質子,它可以一邊沿著跑道繞圈,一邊在電場帶動下不斷提速,最終產生的高速粒子,可能為科學家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從美國引進的HI-13串列加速器於1987年正式運行。為適應國內外科技發展形勢,經過近10年等待,2011年4月,HI-13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開工,目標是填補我國中能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高分辨同位素分離器和超導重離子直線加速器的空白。

100MeV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是整個工程最關鍵的大型主體設備,也是工程建設最大的技術難點之一。

由於經費緊張,無法支付國外公司的高額合作設計費用,放棄國外舒適環境回國的張天爵挑起加速器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任務。

張天爵至今記得,100MeV質子回旋加速器設計方案提出後,便被質疑者形容為「膽大妄為」。

「這是一份高技術難度的設計方案,必須解決前人沒有很好解決的兩大矛盾——緊湊型和高流強間的矛盾、高功率和高穩定度間的矛盾,可謂『魚』和『熊掌』要兼得。」張天爵解釋。

2001年開始做方案設計時,國際上緊湊型回旋加速器最高能量為30MeV,要跨越到100MeV,當時難度技術可想而知。

為實現「既緊湊型且高強流」的理念,方案突破以往國際上的設計思路,首次在能量高於70MeV的AVF(交變梯度聚焦)回旋加速器中採取直邊扇,降低了主磁鐵、高頻腔、徑向靶等主要設備的工程難度。

「對尖端科技研發來說, 如果沒有勇氣去大膽想像,就沒有成功的可能。」讓張天爵感慨的是,幾年後,加拿大、美國、韓國、南非等國均設計、建造了中等能量的緊湊型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間接證明了這一思路的可行性和前瞻性。

「天下第一大餅」

帶來多重挑戰

在完成了物理設計和初步工藝方案後,藉助20多位國際知名專家的智慧,100MeV回旋加速器的創新設計及其試驗驗證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可。

但物理設計成功只是第一步,關鍵要能建造出來。

100MeV回旋加速器的主磁鐵被評審專家稱為純鐵鑄造界和回旋加速器界的「天下第一大餅」。

這個「天下第一」給研發團隊增加了多道難關,按照設計要求,主磁鐵不僅重達400多噸,關鍵加工、裝配精度要求達到0.05毫米。

2005—2006年兩年間,技術人員跑遍了全國各大重型機械廠,得到的答覆全都是「太大、太難,做不了」。

「純鐵的均勻性、緻密性要求太高了。」張天爵告訴記者,在和合作夥伴洛陽中信重型機械廠合作時,研發人員到現場深入參與、主導工程的工藝方案,利用當時有限的工業條件五爐合澆超水平加工了特高技術要求的大型設備。「幾年下來,大家不再只是加速器物理學家,已是真正的工程師了。」

這樣的困難還有不少。

100MeV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的大型磁極與真空蓋板間沒有真空抽氣通道,且磁氣隙小,測量困難,但加速器真空室、真空管道有幾百個孔、密封面,為達到要求的「幾乎不能有一絲空氣」的標準,這場「面對空氣」的戰爭持續了一年。

可用於醫療等領域

雖然聽起來學術氣十足,但其實加速器離人們的生活並不遙遠。其中一大應用就是醫療領域。

張天爵說,現在很多大中型醫院都會配備緊湊的醫用回旋加速器,一大用途就是生產診斷癌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的同位素藥物。加速器能力越強, 就會產生越多的同位素品種。

100MeV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除了可生產常用的醫用放射性同位素,還可以生產鍶-82、碘-123這些非常重要的放射性核素。

張天爵告訴記者,100MeV回旋加速器雖然個頭不大,但束流功率為國際同類裝置最高,且供束流強範圍也最大;在國內首次實現大型質子加速器束流雙向引出,可同時為兩個用戶供束,使用戶束流時間幾乎成倍增加。

按照設計,工程建成後每年可開機3000小時以上,將用於空間電離輻射環境下單粒子效應、空間質子探測器標定、放射性核束衰變與反應研究、核數據測量等核物理基礎和應用研究。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我國能量最高質子回旋加速器實現一器多用—新聞—科學網
    直徑6.16米、重435噸,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原子能院)內,外人眼裡簡單的大「疙瘩」,卻是國際上最大的緊湊型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我國目前自主研製的能量最高的質子回旋加速器
  • 我國自主研製「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局面
    整個質子治療裝置由加速器、能量選擇系統、束流輸運系統、1-2個旋轉治療頭、1-2個固定治療頭、控制系統、劑量測量與定標系統,以及治療與裝置資料庫、專用準直器與補償器加工中心、呼吸門開關控制等部分組成。還要配基建、水、電、氣通用設備及屏蔽與安全等配套裝置。日前,中核集團自主研製的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實現重要裡程碑節點,完成內靶束流調試。
  • 我國首臺超導回旋加速器質子束能量達到231MeV 質子治療系統自主...
    我國首臺超導回旋加速器質子束能量達到231MeV 質子治療系統自主研發獲重大進展 2020-09-22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建成世界最先進的質子回旋加速器
    央廣網北京8月4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記者從中核集團了解到,我國已自主建成世界先進的質子回旋加速器,並有望投入使用後在癌症的早期診斷與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
  • 我國自主研製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實現內靶束流調試
    來源:中核集團4月29日,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230MeV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研發廠房調束大廳內,顯示器上內靶束流值顯示為315.8納安,意味著中核集團自主研製的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實現重要裡程碑節點,完成內靶束流調試。
  • 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100MeV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出束
    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建成後,將在已有串列加速器實驗室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一器多用、多器合用、多領域、多學科的科學研究平臺,將填補中國中能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高分辨同位素分離器和超導重離子直線加速器的空白,達到目前國際同類裝置的先進水平,使中國成為少數幾個擁有新一代放射性核束加速器的國家。
  • 我國百兆電子伏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成功出束
    它的建成將使我國在該領域達到目前國際同類裝置的先進水平,成為我國在核科技領域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創新研究與先導性研究的平臺。他希望中核集團和原子能院繼續加強工程管理,精心組織,早日實現工程建設目標,使串列升級工程能夠得到很好的應用,發揮核科技創新和核技術應用的重要作用。
  • 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
    人民網-人民日報合肥12月20日電  (韓俊傑、葉華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日由該院自主研製的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關鍵技術突破,標誌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
  • 中核自主研發超導回旋加速器,質子治癌國產化取得重大進展
    9月25日,據國資小新微博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超導回旋加速器,質子束能量首次達到231MeV。該設備由中核集團原子能院自主研發,突破國外在這一重大醫療裝備領域的壟斷地位,逐步實現我國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回旋加速器設備國產化。
  • 我國回旋加速器領域兩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近日,我國回旋加速器領域兩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實施。該標準是由中核集團原子能院負責制定,是我國回旋加速器領域首批國家標準,填補了我國回旋加速器產品標準空白,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回旋加速器向系列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 我國自主研製超導回旋加速器達設計指標—新聞—科學網
    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主體設備(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中心供圖) 9月21日,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中心傳來捷報: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質子束能量首次達到這標誌著我國自主研製質子治療裝備邁出關鍵一步。 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體積小、功耗低、束流強度高、引出的束流為連續束,更適用於快速調強掃描治療。該加速器由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創新、自行設計,獲國防科工局「十三五」核能開發項目和中核集團「龍騰2020」科技創新計劃支持。 質子治療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但也十分昂貴的腫瘤放射治療技術。
  • 與時間賽跑 中核集團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開始進入高頻鍛鍊階段
    來源:中核集團近日,中核集團「質子治療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在原子能院完成設備安裝和測試,開始進入現場安裝調試的第三個階段——高頻鍛鍊。這是質子治療回旋加速器項目進入現場安裝調試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標誌著加速器主工藝設備和配套設施安裝、測試完畢,工作正常,開始進入整機多系統的聯調。
  • 超導回旋加速器研製將啟動
    該院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部總經理張天爵研究員說,這是我國首次自主研製超導回旋加速器。  「通過超導技術可以把加速器小型化,便於在醫院安裝使用,而且該臺加速器可以加速、提供連續質子束,適用於筆型束掃描調強治療,提高治療效率。」
  • 我國將首次自主研製超導回旋加速器 用於癌症精準治療
    今天《科技日報》報導了一條消息,我國將首次自主研製超導回旋加速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今年將啟動230MeV(兆電子伏)醫用質子回旋加速器的樣機研製工作,計劃2018年前後裝機完畢,並「落地」成為示範裝置,隨後逐步進入臨床測試程序。 醫用質子回旋加速器,或許讓普通人感到陌生。「質子刀」是更形象的名字,它是許多癌症患者的福音。
  • 啟動研製醫用質子治療加速器
    本報訊(記者陸琦)近日,記者從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將啟動230MeV醫用回旋加速器的樣機研製工作,計劃於2018
  • 中核成功完成質子治癌加速器全部核心部件研製
    近日,中核集團「癌症治療230MeV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核心部件——高頻腔系統通過源地驗收。至此,中核集團已成功完成該加速器主要大型設備研製工作,標誌著中核集團全面掌握該加速器設計和製造技術,下一步將進入整機總裝和測試階段,向實現臨床應用、造福廣大癌症患者邁出堅實一步。
  • 首臺國產醫用超導回旋加速器將落戶天津—新聞—科學網
  • 瓦裡安為倫敦大學學院醫院質子治療中心安裝ProBeam回旋加速器
    加利福尼亞州帕羅奧圖2018年6月27日電 /美通社/ -- 瓦裡安(NYSE:VAR)宣布,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院(University College Hospitals London, UCLH)NHS信託基金會質子治療中心安裝瓦裡安ProBeam®回旋加速器。
  • 中國製成世界最大回旋加速器
    科技日報北京7月13日電,記者13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獲悉,二院23所承研核心器件的100MeV高能質子回旋加速器近日成功出束。該設備的成功研發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多項空白,使我國成為少數幾個擁有新一代放射性核束加速器的國家之一。
  • 回旋加速器的原理
    我們知道,在勻強磁場中,帶電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與速度無關的,也就是說無論粒子運動快慢,它環繞一圈的時間總是固定的,利用這個特性,人們發明了粒子回旋加速器。如圖,在D形盒窄縫中間存在加速電場,在上下兩個D形盒中加有垂直於盒面的勻強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