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對環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第一、視覺汙染。
在城市、旅遊區、水體和道路旁散落的塑料瓶,會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市容市貌,破壞城市美感,造成非常嚴重的視覺汙染,是城市建設的一大阻礙。
第二、「潛在危害」。
塑料瓶進入生態環境後,由於很難降解,所以會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
首先,塑料瓶混在土壤中,會使土壤變得更堅硬,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最終導致農作物減產,給人類帶來經濟方面的損失。其次,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塑料瓶,有可能會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從而導致動物死亡。這一點在動物園、牧區和海洋中,是屢見不鮮的情況了。還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瓶很難處理,如果填埋處理,將會長期佔用土地,破壞土壤。而分揀出來的塑料瓶,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回收利用。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塑料瓶給海洋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害。
因為海洋中的塑料,大部分都是以微粒和底部沉積物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很難確定具體的數量。
但根據科學家的估計,每年大概有800萬噸的塑料傾倒到我們的海洋中。目前海洋中估計有1.5億噸塑料。這個數量是非常驚人的,這相當於每分鐘都有一個垃圾車的塑料傾倒到海洋裡。
海洋中的生物體內已經有了殘存的塑料微粒,而這些顆粒,最終都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所以說,塑料瓶對環境、對人類的損害是非常大的。
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相比起塑料瓶,玻璃瓶對環境的損害其實還要更大。
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玻璃瓶被丟棄後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損害,而是玻璃瓶在生產的時候,它的生產條件對環境的損害。
玻璃瓶的生產需要更多的資源和能源,而消耗這些資源和能源的過程,會造成更嚴重的環境汙染。
科學家是將能源的消耗和資源的開採考慮在內以後,才得出了「玻璃瓶比塑料瓶危害更大」這樣的結論的。
生產玻璃的時候,需要開採矽砂、純鹼和白雲石等材料。而採礦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是相當大的,它會導致土地退化、粉塵汙染、礦區範圍內河流的汙染等等,這些損害不容忽視。
而且採礦本身對人體的傷害也非常大。巖塵會使得人患上矽肺病,這比煤肺病的傷害還要更大。玻璃原料有害物質的揮發,也會導致人類的呼吸系統吸收到有害物,並對周圍環境造成汙染,如鉛、氟、砷等。
而且,在製造玻璃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等。這些氣體是當今對地球環境危害最大的氣體,它們所導致的溫室效應也是當今最棘手的環境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