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扔掉的塑料瓶,真的被回收再利用了嗎?

2020-12-20 環保觀察前線

自上世紀中期塑料普及以來,它就憑藉結實、輕便、低成本等優勢特性快速蔓延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用塑料零部件做的汽車整體更輕,耗油量也更低;用塑料包裝起來的產品保鮮時間延長,減少變質浪費;用塑料做的牛奶瓶比玻璃瓶更輕、也更不易碎。

然而,這種為人類造福的便利卻給生態帶來了災難。過去60年間,全世界總計生產出約83億噸塑料製品,其中有63億噸已成為塑料廢物,只有9%被回收利用。

絕大多數塑料垃圾(79%)被填埋、或被所謂「歸於自然」。這其中,單單進入海洋的塑料,每年就有約800萬噸。按照這個趨勢,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總重量將可能超過魚類。

當然,我們也不願意在美麗的海灘上看到塑料垃圾,不希望海洋生物因為大量塑料垃圾而喪生,更不想吃進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塑料微粒。

那麼該如何解決塑料危機呢?

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無疑是最有效的,但這也同樣不太現實,塑料對我們日常生活的滲透,遠比大家想像中要多得多,或許大家可以儘量不用塑膠袋,但總不能不點外賣,不喝礦泉水,甚至不穿衣服?

像滌綸、聚酯纖維、滌綸等常見的衣料都屬於化纖類,和塑料同出一源,也向環境「貢獻」了不少塑料微粒。

與此相比回收再利用廢塑料更容易實現些,廢棄的塑料瓶如果能夠合理回收利用,既減少了白色垃圾,又節約了能源。

為什麼回收廢塑料?

塑料是難以降解的人造物質,在自然條件下分解速度極為緩慢。當它進入垃圾填埋場,大約需要二百年到四百年才能降解,會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

如果直接進行焚燒,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汙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二噁英。

如果它們被廢棄至自然環境,除了會給人們造成視覺汙染外,還會對環境產生很多潛在危害,比如:

1、影響農業發展: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製品的降解時間通常需要200年,廢塑料製品混在土壤中不斷累積,會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產發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使土壤環境惡化。

2、對動物生存構成威脅:拋棄在陸地上或水體中的廢塑料製品,被動物當做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目前,每年至少10億個海洋生物因塑料製品而失去生命。

回收的塑料瓶都到哪裡去了?

先將回收的塑料瓶按顏色、類別進行人工分類,然後把各類塑料瓶分別壓縮打包,送往再生工廠,經過一系列加工處理,得到各類再生產品。

正確工藝處理後可生成聚酯纖維,製作服裝、塑料製品(非食用級)、煉油等。除此之外動手DIY更是可以充分利用資源。

據悉,回收1萬噸塑料瓶=節約石油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75萬噸。在中國每年需生產300多萬噸塑料瓶,以滿足使用量需求。

廢塑料如果能通過回收再利用成為制塑的原料、發熱發電的材料,變廢為寶,是最高效、環保、循環的處置方式,而且回收所需的能量僅是生產新料的1/10,產生的汙染是填埋的1/10。

因為人類自己的漫不經心和亂扔垃圾,性質穩定的塑料垃圾正在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佔領」地球,將自己變成這顆星球歷史的一部分。

而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儘量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比如一次性塑料餐具,塑膠袋等等。積極參與配合垃圾分類,將廢塑料投放在可回收物容器中。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相關焦點

  • 可回收垃圾真的被回收利用了嗎?
    我們扔進「可回收物」垃圾桶裡的東西真的被回收利用了嗎?當垃圾車把你丟棄的可回收垃圾運走後,你可能會突然想到一個可怕的問題:這些東西會被運到哪裡去?它們真的會被回收利用嗎?1973年,大學城成為美國第一個開展舊報紙循環利用的城市。到2006年,全美國有大約8660個路邊回收站。一開始,人們必須將垃圾分類。
  • PET塑料瓶回收後能製造 Polestar的座椅材料嗎
    在大家都將焦點放在新車的外觀時,值得注意的時,官方發布的公關通稿中,都有一句相同的話引起了注意,那就是---------「座椅使用的纖維源自100%可回收的PET塑料瓶」。回收的PET塑料瓶真的很容易做成座椅嗎?
  • 廣州約上門回收垃圾 廢紙塑料瓶上門回收遭冷落
    信息時報訊(記者 歐嘉福)目前廣州的垃圾分類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餐廚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一般的市民家庭主要產生廢紙、塑料瓶等,都屬於可回收物,可以進行回收利用。記者近日發現,雖然廢紙、塑料品屬於可回收物,但是因為回收價格不高,在回收中「備受冷落」。即使是有回收公司提供上門預約回收服務,回收的物品也是舊家電、廢舊數碼用品等價值更高的物品。
  • 你扔掉的塑料瓶剪幾刀,大有用處!DIY變廢為寶手工,手工課作業
    你扔掉的塑料瓶都有大用處,趕緊撿回來!哈嘍,大家好!今天還是給大家分享變廢為寶小手工。家裡總會有很多的塑料瓶,喝飲料留下的,醬油調料等留下的,還有洗衣液瓶子之類的,大家是隨手丟掉還是怎麼處理的呢?用完的油桶,吃完的酸奶瓶,飲料瓶,還有洗衣液瓶,五顏六色的塑料瓶,巧妙利用起來,真的用處多多。以後塑料瓶在手,不妨想想怎麼改造,你的生活從此變得更美好。花瓶或花盆改造幾個,就不用再花錢買了。除了各種好看的花盆,用塑料瓶做些小動物放花園,小孩子不要太喜歡哦!
  • PET塑料瓶回收需要 「擰瓶蓋、撕標籤」 嗎?
    可樂瓶,是一種常見的塑料瓶,也是人們日常生活每天都會接觸到的容器,比如各種飲料瓶、醬油瓶等等。製造塑料瓶的原料是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因此也被稱為 PET 塑料瓶。
  • 利用廢舊塑料瓶手工製作DIy手工藝品創意教程
    方便回收塑料瓶和存儲的想法的工作區想要在沒有花費很多的情況下用聰明的存儲來組織您的辦公室?不要扔掉空包裝!收集它們來為您的工作空間製作DIY便利的存儲空間。大幅面瓶子將成為鋼筆,鉛筆或刷子。小尺寸是製作一個或多個套件的理想選擇。為此目的,將需要兩個瓶子,其底部將被使用。
  • 進博會的「綠色方法論」:現場回收的PET塑料瓶將再利用
    對於瑞典家居企業宜家來說,本次進博會有個重要的「任務」:在進博會閉幕後,宜家要負責把從本次進博會現場回收的PET塑料瓶作為原材料,再次投入宜家價值鏈,給廢棄物第二次生命。「進博會對宜家而言是非常好的一個平臺,這是宜家和各界人士公開交流對話的平臺,也是我們學習的機會。
  • 塑料瓶回收後正變成衣服鞋子保險槓
    你有沒有想過,喝完投入小區可回收物桶或者智能回收箱的礦泉水瓶最後去了哪裡呢?昨日,記者來到位於上海周邊一小鎮的塑料瓶末端處置工廠,從全國各地回收來的塑料瓶堆成一座座小山,其中每個月每個上海人大約會貢獻其中2個。
  • 日媒:中國回收商爭奪日本60萬噸塑料瓶
    來源:環球網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0月22日文章,原題為「中國回收公司在日本塑料市場爭搶瓶子」。丟棄的塑料瓶隨處可見,因此很難想像林其謙(音)所遇到的問題:他收集不到足夠多的廢棄塑料瓶來維持回收廠滿負荷運轉。
  • 飲料瓶標籤「隱形」,單一化包裝材質更有利於回收再利用
    此外,伊藤園公司打算先收集一些消費者反饋,再將無標塑料包裝瓶推廣至公司其他產品。近年來,「顏值經濟」、「看臉時代」已經成為大眾所津津樂道的名詞,漂亮的外包裝已然成為飲料等行業的重要宣傳點。隨處可見的塑料瓶裝飲料,瓶身外通常裹著一層印有產品信息、廣告等標識內容的塑料紙,而今,更是費盡心思提升包裝「顏值」。
  • 噴霧塑料瓶宿遷生產廠家產品回收處理法
    噴霧塑料瓶宿遷生產廠家產品回收處理法   噴霧塑料瓶宿遷生產廠家產品回收處理法    各種塑料瓶和飲料罐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是現代經濟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用品。塑料瓶有不同的固體和液體,不同類型的塑料瓶有不同的性能。
  • 快遞包裝廢棄物如何再利用
    「一些比較結實的紙箱,我就用來裝衣服和各類雜物,或者自己寄東西的時候使用;剩下的箱子都堆在門口,攢多了就和塑料瓶等一起賣給收廢品的。」家住廣州荔灣區的駱女士說。更多人則不加區分地一股腦兒扔掉:「反正也賣不了幾個錢,放著還佔地方。想寄東西時再買新的,一個也就幾塊錢。」廣州市天河區的羅女士表示,住房空間本來就小,免得家裡亂七八糟的。
  • 消毒液塑料瓶新鄉供應廠家產品影響外觀的因素
    ,而且在利用時還能有多種選擇。殊不知這些生活習慣隱含著致命的「*」神秘隱藏在塑料瓶底部的數字中塑料瓶底部的數字代碼:無法理解的代碼隱藏了一些家庭和小吃攤的危險。塑料瓶裝水、醬油、食用油、醋等的再利用。    與此同時,化工桶廠家在選擇時還留意服務,弄好服務也是所要留意到的問題。使用壽命長,在正常灌裝、運輸和裝卸條件下,保質期5年。這種加工過程的一個優點是生產瓶子自動去邊角,不需象一般吹塑加工那樣的後期修整步驟。
  • 回收材料造汽車,塑料瓶做的奧迪你願不願意買?
    比如奧迪最近就透露將回收寶特瓶製成紡織品來打造車內座椅和地毯等材質。所謂寶特瓶,其實可以簡單理解成塑料瓶,這種塑料瓶的材質為PET,一般我們所喝的碳酸飲料如可樂就是採用這類瓶子。而奧迪方面指出,將回收寶特瓶製成紡織品來打造車內座椅和地毯等材質。這種可回收材料,後續還將出現在純電動車型奧迪e-tron上。
  • 塑料瓶別再丟了,剪幾刀,放在廚房有大用處,家家戶戶都用得到
    教你一招塑料瓶的廢物利用,這樣改造一下,放在廚房超實用,解決了很多家庭都困擾的難題。下面就來看看塑料瓶放在廚房裡的用處吧!塑料瓶的廢物利用首先準備一個塑料瓶,並且用記號筆在瓶頭部分做一下標記。然後用剪刀將標記好的地方剪上一刀。再用打火機烤一烤剪口的地方,避免被割傷。
  • 華媒:英或就塑料瓶收押金 被正確回收後再退錢
    中新網3月29日電英國今日華聞網3月28日刊文稱,近日,英國英格蘭地區將推出一項計劃,消費者需要交納一筆押金,在退回一次性玻璃瓶、塑料瓶和鋁製品的回收貨櫃後,方可收回押金。文章摘編如下:該回收計劃的細節還在諮詢階段,消費者需要支付多少押金還未被確定。不過,一些有類似政策的國家,如德國,押金是22便士,瑞典是8便士。
  • 阿迪、耐克、宜家、可口可樂……為什麼都在「搶」這種廢棄塑料瓶?
    攝影 | 童蔚這個系列的洗髮水瓶,就是用你之前扔掉的可樂、礦泉水等廢棄塑料瓶做的。門店回收,統一運送到回收處理站,壓製成磚包送往工廠再加工,最終成為再生塑料材料,製成衣服、鞋帽、包包、眼鏡框、口紅管等,或者又變回一個瓶子回到你的手裡,周而復始。
  • 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
    原標題: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 針對目前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面臨的「總量激增、分類難推」的嚴峻形勢,一些專家學者呼籲:在借鑑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有效經驗的基礎上,利用「網際網路+」的新型回收平臺,儘快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環境押金制回收體系,首先針對飲料標準包裝物這一低附加值廢棄物,實現高效安全回收和「瓶到瓶」循環利用,打開生活垃圾分類的突破口。
  • 記者踏查可回收垃圾分類處理廠 3分鐘分解1.5立方米塑料瓶
    可回收垃圾回收後去了哪裡?在那裡又是如何分解、消化,最後通過加工成為可利用物的呢?帶著諸多疑問,記者27日走訪了位於五常市的哈爾濱亞泰礦產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看到了哈爾濱市民分類回收的可回收垃圾是如何變廢為寶的。
  • 一個塑料瓶的再生之旅
    消費者將空塑料瓶投入智能回收機中。(盈創公司供圖)深閱讀「媽媽,今天去賣瓶子嗎?」陳肖快3歲了,這個春節假期,她給自己找了一份新「工作」:收集家裡的塑料瓶。她家住北京市朝陽區雙橋地區某小區,前些天,小區裡安裝了一臺飲料瓶回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