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石墨烯接觸電阻可不受溼度影響!

2020-12-20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近日,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歐洲機構的科研組成的團隊發現,當二維材料石墨烯與金屬電路集成時,接觸電阻不會受到溼度的損害。這項發現將有助於顯著降低開發新型傳感器的成本。

背景

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組成的蜂窩狀結構的薄片,具有卓越的導電與機械特性以及柔性、透明等優勢,一度被譽為「新材料之王」。

(圖片來源:Tatiana Shepeleva/Shutterstock)

石墨烯的應用範圍廣闊,例如柔性電子、高效電晶體、新型傳感器、新材料、電池、超級電容、半導體製造、新能源、通信、太赫茲技術、醫療等。其中,傳感器是石墨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石墨烯傳感器能將環境參數轉化為計算機可處理和測量的電信號。

石墨烯傳感器能對哮喘發作進行早期檢測和預警(圖片來源:Azam Gholizadeh)

獨特的二維結構,使得石墨烯基傳感器極度靈敏。未來幾年內,石墨烯傳感器也有望以低成本實現高性能。為此,與傳統電子電路集成時,石墨烯需要實現高效的電氣接觸。這種合宜的接觸對於任何傳感器來說都非常關鍵,也將顯著影響其性能。

可是,問題來了:石墨烯對於溼度敏感,周圍空氣中的水分子很容易被吸收到它的表面上。H2O分子改變了這種碳基材料的電阻,會將失真的信號引入到傳感器中。

創新

但是,近日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歐洲機構的科研組成的團隊卻發現,當二維材料石墨烯與金屬電路集成時,接觸電阻(材料總電阻的一部分,由界面上的不良接觸引發)不會受到溼度的損害。這項發現將有助於顯著降低開發新型傳感器的成本。

圖片展示了石墨烯器件的接觸電阻不會被其表面上吸收的水分子影響。(圖片來源:Anderson D. Smith)

這項研究是歐洲 CO2-DETECT 項目的一部分。除了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瑞典公司 SenseAir AB 、德國公司 Amo GmbH 、西班牙巴塞隆納加泰隆尼亞納米技術研究所也參與了 CO2-DETECT 項目。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技術

簡單說,石墨烯電氣接觸實現方法有兩種:將金屬沉積到石墨烯之上(頂部接觸);將石墨烯轉移到在現有的金屬之上(底部接觸)。

在這項研究中,科研人員們研究了底部接觸的化學氣相沉積(CVD)石墨烯器件,通過實驗提取了不同溼度等級的傳輸線模型(TLM)測試結構中的接觸電阻。他們比較了不同溼度條件下的石墨烯的薄膜電阻與接觸電阻。此外,他們還採用密度泛函理論(DFT)仿真研究了金-石墨烯界面的電子結構上吸收的水分子所產生的影響。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TLM器件的製造工藝示意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價值

這項研究主要研究人員之一、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博士生 Arne Quellmalz 解釋道:「這將使傳感器設計者工作得更輕鬆,因為他們不一定要考慮溼度對接觸的影響,只需考慮它對石墨烯自身的影響。」

Quellmalz 還表示:「將石墨烯與傳統電子器件結合到一起,你可以利用石墨烯的獨特性質以及傳統集成電路的低成本。結合這兩項技術的一條途徑就是將石墨烯放到成品電子器件之上,而不是將金屬沉積到石墨烯薄片之上。」

論文作者們正在採用這種新方法創造首個石墨烯基傳感器原型。更具體地說,這個傳感器目的就是,通過中紅外光的光學檢測,來測量二氧化碳(主要的溫室氣體),並實現比其他技術更低的成本。

關鍵字

傳感器、電子、石墨烯

參考資料

【1】https://www.agenciasinc.es/en/News/Waterproof-graphene-electronic-circuits

【2】Arne Quellmalz, Anderson D. Smith, Karim Elgammal, Xuge Fan, Anna Delin, Mikael stling, Max Lemme, Kristinn B. Gylfason, Frank Niklaus. Influence of Humidity on Contact Resistance in Graphene Device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8; 10 (48): 41738 DOI: 10.1021/acsami.8b10033

相關焦點

  • 西媒:研究發現石墨烯材料可防蚊蟲叮咬
    但是一項新的調查發現,石墨烯薄片可以阻斷蚊子用來識別可能的血液來源的信號。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2日報導,據《國家科學院學報》發布的一篇報導稱,該發現或將為非化學物質防蚊子叮咬方法開闢新的研究方向。石墨烯納米材料可應用於太陽能電池、網球球拍等所有領域,因而受到廣泛關注。
  • 研究表明,通過去除矽汙染,石墨烯的性能可以提高一倍
    它以一些不常見的屬性而聞名。它具有導電性,超級電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和透明材料,幾乎可以採用任何形狀。石墨烯超輕,但比鋼強200倍。它的導電性能比銅好10倍。據說石墨烯是柔性電子產品的變革材料。它可以幫助創建牢不可破的手機屏幕,靈活的計算機,強大的晶片,生物傳感器,新的超級計算機甚至空間電梯。但是,儘管石墨烯具有許多特性,但直到現在還未能發揮其潛力。
  • 接觸電阻原理及組成
    綜上所述,真正接觸電阻應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 集中電阻  電流通過實際接觸面時,由於電流線收縮(或稱集中)顯示出來的電阻。將其稱為集中電阻或收縮電阻。  2) 膜層電阻  由於接觸表面膜層及其他汙染物所構成的膜層電阻。從接觸表面狀態分析;表面汙染膜可分為較堅實的薄膜層和較鬆散的雜質汙染層。故確切地說,也可把膜層電阻稱為界面電阻。
  • 影響接觸電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銀   其電阻率和布氏硬度都較小,在低溫下不易氧化,高溫下銀的氧化物又很容易還原成金屬銀;其氧化物電阻率也較低,可見銀的氧化膜對基礎電阻的影響不是主要的問題。其缺點是在高溫下,在大氣或在變壓器油中也能氧化生成Cu2O,導電性很差,其氧化膜厚度隨著時間和溫度的增加而不斷地增加,接觸電阻將成倍地增加,有時甚至使閉合電路出現斷路現象。因此,銅不適於做非頻繁操作電器的觸頭材料,對於頻繁操作的接觸器,電流大於150A時,氧化膜在電弧的高溫作用下分解可採用銅觸頭。從減少接觸電阻的角度看,銅是僅次於銀的材料,為減小銅觸頭的接觸電阻可在銅上鍍銀或鑲銀,也可以鍍錫。
  • 新技術讓石墨烯更穩定 接觸臭氧十分鐘性能不變
    (原標題:新技術提純的石墨烯更穩定) 科技日報北京
  • 中美科學家發現石墨烯或可沿食物鏈進入人體,引發健康風險
    中美科學家發現石墨烯或可沿食物鏈進入人體,引發健康風險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科研團隊與中、美多家研究機構合作,對新材料石墨烯的潛在環境影響進行的最新研究發現,自然界中的石墨烯能隨食物鏈傳遞,原本鮮有機會直接攝入石墨烯的高等生物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用石墨烯發熱 是新技術還是智商稅?
    下面我們從石墨烯發熱膜應用的角度,來聊一聊這個神奇的材料。石墨烯材料究竟是什麼?石墨烯被是從天然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單純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這一材料的提取和發現,也讓英國的兩位物理學家榮獲了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研究發現石墨烯可以防止蚊子叮咬
    納米材料石墨烯因其在從太陽能電池到網球拍等各種領域的潛在用途而備受關注。但8月26日,布朗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石墨烯有一個驚人的新用途:防止蚊子叮咬。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對於蚊子叮咬具有兩倍的防禦能力。
  • 土壤溼度傳感器怎麼用_土壤溼度傳感器種類
    它的測量範圍很大程度上受土質的影響。對於粘土來說,由於其通氣性好,所以,即便是土壤水分負壓低於0-8Pa時,也可以用張力計來測量土壤的含水量。該方法所測量的是土壤水的吸力,需要依據土壤水分特徵曲線來換算成土壤含水量,由於土壤水分能量關係非常複雜,呈非線性,且容易受到許多土壤理化特性的影響,即使對同一塊田,這一關係也十分複雜,使得用張力推求土壤含水量時極為困難,不方便,帶來較大誤差。
  • 清華任天令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織物應力傳感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任天令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織物應力傳感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8月30日電 8月28日,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題為《用於人體運動檢測的負電阻變化石墨烯織物應變傳感器》(「Graphene Textile Strain Sensor
  • 清華/北大/北科大合作: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層間接觸電導
    本文要點:通過C-AFM實驗探索石墨烯層與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製造的各種扭曲堆疊結構之間的平均和空間分辨的層間接觸電導。獲得對層間接觸電導的全面理解仍然是一個挑戰,但對於改善雙層或幾層2D電子器件的性能是重要的。本文,通過導電原子力顯微鏡(C-AFM)實驗探索雙層石墨烯(BLG)與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製造的各種扭曲堆疊結構之間的層間接觸電導。電流圖顯示BLG之間的層間接觸電導強烈地取決於扭曲角。
  • 又是魔角石墨烯!又一次顛覆傳統認知
    2018年3月,麻省理工學院PabloJarillo-Herrero課題組(曹原在MIT的博士生導師)在~1.1°魔角扭曲的雙層石墨烯中發現新的電子態,可以簡單實現絕緣體到超導體的轉變,打開了非常規超導體研究的大門。這個全新的發現,把石墨烯推向了新的發展高度,也將二維莫爾超晶格推向了前沿研究的制高點。
  • 電阻符號- -電阻符號竟然如此任性
    (國際推薦的固定電阻圖形符號)三、電阻符號- -半可調電阻器  半可調電阻器又稱為微調電阻器,它可在一定阻值範圍內連續變化。主要用於不需要經常改變阻值的電路中。  光敏電阻與熱敏電阻相類似,但其阻值是受光線強弱影響的,光敏電阻的文字符號為RL(L說明其阻值受光強影響)。
  • 氧化石墨烯新應用:抗菌性能的研究
    ;研究還發現,其中的抗菌活性與金屬體系的電導率直接相關,電導率越高,抗菌活性越好。【 研究背景 】石墨烯是一種碳同素異形體,由於其獨特的結構和理化性質,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它具有二維的平面結構,碳原子為sp2雜化排列。石墨烯的衍生物——氧化石墨烯(GO)和還原氧化石墨烯(RGO)等均是生物相容性化合物,因此,目前它們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廣泛的研究。
  • 熊爸爸帶你認識石墨烯:石墨烯在採暖行業的應用
    當時,研究人員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正在研究石墨,一種鉛筆尖上的物質。石墨是由超薄的純碳層堆疊而成。實驗中,海姆和諾沃肖洛夫想看看他們是否能分離出單層石墨,這是一層幾乎不可能的薄層碳層,只有一個原子厚。所以,他們拿了一卷膠帶。是的,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透明膠帶。他們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 清華大學研發高靈敏度可定製石墨烯壓力傳感器
    7月15日,清華大學微電子所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納米領域重要期刊《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題為「正電阻特性的類三極體石墨烯壓力傳感器」的研究論文。該器件實現了可定製的石墨烯壓力傳感器,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較大的量程,可以直接貼覆在皮膚上用於探測呼吸、脈搏等多重功能,並實現了人體多部位血壓值和波形採集、足底壓力和步態監測,未來在運動監測、智慧醫療等方面具有重大應用前景。
  • 石墨烯可讓隱形眼鏡具備紅外「夜視」能力
    原標題:石墨烯可讓隱形眼鏡具備紅外「夜視」能力 這種智能隱形眼鏡能為使用者提供「夜視」能力  透過夜視鏡在阿富汗南部地區的赫爾曼德省看到的海軍陸戰隊。這種新系統能為你提供相同能力,但是不用夜視鏡,而是隱形眼鏡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4月9日消息,研究人員已經公布一項智能隱形眼鏡計劃,它能讓使用者擁有紅外「夜視」能力。  該科研組稱,他們通過把石墨烯夾入到兩片鏡片中間,產生一種能夠捕捉從可見光到紅外線的任何光的傳感器。
  • 電阻大小誰做主?
    由以上實驗可知,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導體的電阻由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決定。此外,同一導體的電阻還受溫度影響,多數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常見的電阻有定值電阻和變阻器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都已固定的導體,溫度不變時,電阻的阻值就不變,我們把這樣的電阻稱為定值電阻。接入電路中電阻大小能夠改變的元件叫作變阻器。滑動變阻器是物理實驗中常用的變阻器,示意圖如下。
  • 研究人員開發出新穎的方法來生產3D列印氧化石墨烯
    3D列印石墨烯的局限性石墨烯是一種碳的同素異形體,已成為與能源生產和微電子學相關的研究以及生物醫學和傳感等新技術的開發中的常見元素。對該材料的輕質性能,高電導率和導熱率以及機械強度非常期望。儘管許多石墨烯的潛力來自於以單層形式部署該材料,但利用石墨烯進行3D列印仍然面臨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