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審CRISPR的脫靶效應,Nature Methods發文全面分析基因編輯鼠的脫靶位點

2021-02-23 生物醫學科研之家

撰文/責編丨迦  漵

2017年5月30日,Nature Methods雜誌發表的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一篇題為「Unexpected mutations after CRISPR-Cas9 editing in vivo」的文章,研究人員在確認了兩隻小鼠體內已經用CRISPR技術成功修復了導致小鼠失明的基因之後,通過全基因組測序後發現小鼠體內有超過1500個單核苷酸發生突變,並且有100個以上的位點發生發生了大片段的缺失和插入,文章的主要結論是「CRISPR-Cas9技術可引發基因組上發生數百個意想不到的的基因突變」(【聚焦】CRISPR可致數百個位點突變,引入基因治療需謹慎),論文在線之後頓時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影響到了基因編輯公司的股價。

然而上述文章在線整整一年後便遭遇撤稿。論文被撤稿的同時,Nature Methods還刊出了一篇題為 CRISPR off-targets: a reassessment 的社論,描述了整個事件的過程,並且表明了編輯部的態度。值得玩味的是,編輯部說這篇論文是經過同行評審過的,但是很遺憾他們邀請的論文評審專家沒有一位對小鼠的遺傳背景方面較熟悉(爭議熱門論文遭撤稿丨特別關注)。

然而有關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脫靶效應的評估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過去只是在細胞系水平進行的分析,然而特別是經過基因編輯改造後的模式動物小鼠和大鼠體內尚缺乏系統的脫靶效應分析。

近日,Genentech公司的研究團隊在Nature Methods雜誌上發表了題為「CRISPR off-target analysis in genetically engineered rats and mice」的文章,詳細分析了81組基因編輯的小鼠和大鼠身上1423個預測的脫靶位點,通過深度測序確認了其中的32個。而在使用單個sgRNA(Pnpla3 sgRNA)處理的10個小鼠胚胎的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分析發現了43個脫靶位點。

使用單個Pnpla3 sgRNA分析得出的43個脫靶位點也許是比較糟糕的一種情形,而如果使用打分更高的sgRNA或提高Cas9的保真度,那麼應該能夠降低基因編輯帶來的脫靶風險。

上述結論也再一次駁斥了此前被撤稿論文聲稱的「CRISPR-Cas9技術可引發基因組上發生數百個意想不到的的基因突變」,然而脫靶效應仍然不容忽視,畢竟單個sgRNA還是可以產生數十個脫靶位點。

參考文獻:

1、Schaefer, K. A., Wu, W. H., Colgan, D. F., Tsang, S. H., Bassuk, A. G., & Mahajan, V. B. (2017). Unexpected mutations after CRISPR-Cas9 editing in vivo. Nature methods, 14(6), 547-548.

醫藥加重點推薦

 推薦下面三個基因編輯用的質粒可以選擇訂購,每個質粒800元,3個一起訂購按照600元一個 (發票單獨開)  

      1,ps330A-cas9-sgRNA(可插入任意20bp靶點序列)
      2,ps330S-2-cas9-sgRNA(可用於同時敲除2個靶點的載體)
      3,p-p53-cas9-GFP (可用於小鼠p53基因敲除的載體)

詳細說明書連結:https://pan.baidu.com/s/1sAm0rYsPC1KrsioWQHoRog

CRISPR/Cas9技術培訓背景介紹:

CRISPR/Cas9 是細菌和古細菌在長期選擇壓力中形成的一種適應性免疫防禦,可用來有效抵禦病毒及外源DNA的入侵。CRISPR的Type II已經被廣泛用於基因工程,它包含Cas9,crRNA和tracrRNA,其中crRNA含有能夠識別20bp的靶向互補序列。Cas9,crRNA和tracrRNA組成複合體,識別並結合crRNA互補的序列,然後解開DNA雙鏈,Cas9中的HNH活性位點剪切crRNA的互補DNA鏈,RuvC活性位點剪切非互補鏈,最終導致DNA的雙鏈斷裂(DSB),進而實現基因的敲除和插入。

目前,CRISPR/Cas9系統已經廣泛用於對哺乳動物細胞,細菌,斑馬魚,小鼠,豬,猴的基因編輯。本學習班將詳細講解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原理,操作流程,理論結合實踐,將讓大家詳細了解到具體如何利用CRISPR/Cas9技術構建基因修飾動物等。學習班將為相關科研工作人員和興趣愛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培訓資源。 

 

講師介紹:這次學習班我們邀請了兩位在基因編輯領域具有豐富實操經驗的教授作為主講人,通過三天的系統學習,能讓您熟悉並掌握基因編輯技術的核心知識點與詳細操作技巧。



第一天與第二天主講人:李博士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海歸博士,具有多年豐富的基因編輯實操經驗

參與德意志研究基金委項目(DFG)用於人類癌症研究的轉基因克隆豬模型 (SCHN971/3-1)

Ø博士導師為原英國Roslin Institute克隆羊「多莉」團隊的Prof. Dr. Angelika Schnieke

Ø成功構建世界上第一頭ROSA26雙螢光豬模型,極具有生物醫學價值(已發表)。隨後,成功構建Kras點突變基因修飾克隆豬模型,該模型為構建胰腺癌大動物模型提供了有力工具,為胰腺癌相關靶向藥物開發,尋找新的胰腺癌治療手段等提供了新的動物模型。


第三天主講人:王永明教授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5年國家青年千人獲得者。1997-2001年就讀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並獲得學士學位,2001-2004年就讀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並獲得碩士學位,2005-2010年在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MDC)做博士生研究,並獲得柏林自由大學博士學位。2010-2013年在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2013年至今歷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青年研究員、研究員。 

王永明博士於2010年在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後研究,較早的開展了對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主要貢獻有1)首次把基因編輯技術用到了心血管領域,論文發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被評為2012年度心臟領域最好的論文;2)首次用基因編輯技術製作了長QT綜合症幹細胞模型;3)發明了附著體CRISPR/Cas9技術,可以高效的敲除基因;4)發明了高通量測試gRNA效率的方法,篩選了5萬多個gRNA的活性。

報名方式

掃描下面二維碼識別,即可報名登記!

諮詢電話:021-50327163

金老師:18917745941

王老師:13818765978

醫藥加重點推薦:

 第26期循證醫學Meta分析及網狀Meta培訓班介紹(北京班,上海班)

醫學SCI論文寫作&投稿&發表技巧學習班(北京班,上海班)

R語言數據分析實戰技術培訓班(上海班)

蛋白質組學研究策略與相關實用技術研討班(上海 6.16-17)

第17期調控性非編碼RNA與外泌體研究策略學習班(上海,北京班)

Pubmedy神器再次推薦:直接顯示影響因子+引用數、Sci-hub全文下載連結!

科研論文作圖ppt與視頻集在這裡下載!

科研與臨床繪圖高大上終極PPT模板,誰要誰拿走!【絕對乾貨】

sci論文寫作視頻教程,查重軟體,潤色核武器下載

最新的外泌體相關分離純化實驗方法視頻集

介紹一款史上最小最穩定的上國外網站的神器

如何學習好R語言?【全套R語音書籍+視頻下載】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發現胞嘧啶單鹼基編輯器存在全基因組範圍的脫靶效應...
    中國科學家發現胞嘧啶單鹼基編輯器存在全基因組範圍的脫靶效應
  • 從sgRNA設計到WGS脫靶驗證的一站式基因編輯服務
    ,需考慮sgRNA的5' 鹼基為G或GG,以提高其轉錄效率;對於sgRNA靶向基因的結合位置,如需造成基因移碼突變,需儘量靠近基因編碼區的ATG下遊,最好位於第一或第二外顯子;檢查sgRNA靶向結合位點基因組序列是否存在SNPs或者InDels;如採用Cas9n,設計paired-sgRNA需考慮成對sgRNA的間距;全基因脫靶效應分析,需考慮脫靶位點最大允許的錯配鹼基數
  • dsRNA介導昆蟲基因幹擾的專一性脫靶效應規律揭示
    , RNAi)脫靶效應研究中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dsRNA專一性脫靶效應的發生規律。RNAi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反向遺傳學工具,在基因功能分析、害蟲防治以及基因治療等領域表現出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但普遍存在的脫靶效應,首先會在科學研究上導致基因功能分析得出錯誤結論,即將非靶標基因沉默產生的功能反應誤認為是靶標基因的功能。
  • 不僅是DNA,基因編輯脫靶還會造成RNA突變!好在上海科學家讓單鹼基...
    今年3月,由上海科學家主導的研究適時為這項熱得發燙的技術「降溫」——通過新型脫靶檢測技術,研究人員發現,近年來興起的單鹼基編輯技術有可能導致大量無法預測的脫靶。在此基礎上,團隊又有了新的收穫!記者從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團隊進一步研究發現,脫靶效應會導致RNA突變,且會帶來較強的致癌風險。
  • 觀點丨CRISPR引發小鼠體內基因突變屬於過度解讀?
    文章內容在第一段已經把主題說得很清楚,就是大家之前在分析 CRISPR/Cas9 的脫靶效應的時候,考慮的可能不是那麼全面,需要更加重視全基因組測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的作用。
  • 2019年3月CRISPR/Cas最新研究進展
    他們確定了受ABE7.10影響的人類基因組位置,並掃描了超出目標的錯誤。為此,他們使用了改編版的Digenome-seq技術。修改後的Digenome-seq可以檢測整個人類基因組中平均60個脫靶錯誤。有趣的是,儘管這三種蛋白質被設計成針對同一個位點,但它們識別出不同的脫靶點。IBS生物學家還展示了一些策略來抑制脫靶修改的數量。
  • 難題突現:單鹼基基因編輯技術存在RNA突變效應
    近期發表在 Nature 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導顯示,單鹼基基因編輯存在脫靶效應,會導致 RNA 突變。這顛覆了科學界原來的認識,即單鹼基基因編輯的編輯效果更為精準,在應用過程中也更為安全。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員發現 CRISPR-Cas9 存在脫靶風險,即在導入 CRISPR-Cas9 後會導致非目標區基因的改變,由於這一技術是直接修改生物基因組,因此其具有難以消除的遺傳效應,脫靶效應存在潛在的巨大害處。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CRISPR-Cas9是一種在細菌中首次發現的酶,可以經編程後在精確的基因組位點上切割和修復DNA,因而被稱為「分子剪刀」。它可用於校正存在缺陷的DNA鏈,而且目前正在臨床試驗中測試它抗擊癌症、血液疾病和遺傳性失明的效果。這種技術被認為具有治療數千種人類遺傳疾病的潛力。
  • 發現單鹼基基因編輯造成大量脫靶並開發出優化解決方法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   CRISPR/Cas9及其衍生工具是廣泛應用的新一代基因編輯工具。然而,其脫靶風險一直備受關注,也是阻礙該技術應用於臨床的主要瓶頸之一。
  • Nature:從結構上揭示一種新型基因編輯複合物的作用機理
    一旦Cascade定位並結合了靶序列,它將使DNA鏈穿過位於這種基因編輯複合物末端的TniQ「轉座」蛋白,並招募其他有助於修飾靶DNA序列的酶。INTEGRATE的這種掃描機制似乎與其他經過充分研究的CRISPR系統的工作方式相似,其中的一些CRISPR系統也含有帶有gRNA的Cascade複合物。
  • 中國科學家發現基因編輯RNA脫靶問題並進行優化
    中國科學家發現基因編輯RNA脫靶問題並進行優化 2019-06-11RNA脫靶問題並進行優化 中國科學院科技攝影聯盟 謝震霖 攝   中新網上海6月11日電 (鄭瑩瑩)據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11日發布的消息,中國科學家最新發現了基因編輯RNA脫靶問題並進行優化,相關研究論文於北京時間6月10日深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
  • 2019年終盤點:2019年基因工程領域解讀
    鑑於強效的基因組編輯工具應當在一系列靶標上是高效的和特異性的,張鋒團隊在針對293T細胞中的5個基因的56個靶位點上測試了BhCas12b v4突變體,結果觀察到強效的DNA切割。接著,他們通過電穿孔技術將BhCas12b v4-sgRNA複合物遞送到人CD4+ T細胞中。在3個測試的靶位點上,這些複合物表現出的indel發生率為32%~49%。
  • CRISPR 治療晚期肺癌安全可行!全球首例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數據...
    用 CRISPR 技術編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T 細胞:安全、可行盧鈾團隊發表的上述論文稱,利用 CRISPR 技術編輯免疫檢查點基因,可以提高 T 細胞療法的療效,但首要的任務是了解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因此,這一試驗的主要終點是安全性和可行性,次要終點是有效性。
  • 用基因編輯治療人類罕見遺傳病,「輝大基因」獲得逾億元A輪融資
    2018年11月,輝大基因在成立初期完成了夏爾巴投資的30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輝大基因是一家基於基因治療藥物研發的轉化型生物科技企業,主要做人類罕見遺傳疾病及其他疑難疾病的新型治療技術及藥物的研究與開發。
  • IDT Alt-R 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
    且質粒不斷產生CRISPR-Cas9,使脫靶率顯著增加。IDT轉染RNP蛋白複合體的方法,通過優化CRISPR-Cas9組件,在提升剪切精確性的基礎上,提高轉染效率、減少細胞毒性、降低脫靶,進而提高了基因編輯效率。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CRISPR技術重大發現
    然後,藉助crRNA的另一部分序列與靶DNA位點進行鹼基配對,這種嵌合RNA能夠引導Cas蛋白複合物結合到這個位點上並進行切割,因而這種嵌合RNA也稱作嚮導RNA(sgRNA)。目前已在細菌中發現三類CRISPR/Cas系統,I型和III型系統需要眾多蛋白的參與,因而不適宜操作和改造。
  • (從分子生物學視角看CRISPR-Cas9技術敲除人CCR5基因)
    讓我們不妨講的更專業一些:每當細菌感染了新的噬菌體,CRISPR序列(磚頭)便會捕獲游離在胞漿中的噬菌體DNA片段(橡皮筋)並整合在其間,由此便形成了由噬菌體DNA片段(單鏈)和短回文DNA序列(雙鏈)交替出現的完整CRISPR位點。       那麼細菌用小本本把噬菌體的DNA片段記下來之後,還是沒消氣怎麼辦呢?
  • 遺傳學大牛Nature Methods發布CRISPR重要成果
    然而,科學家們也日益認識到可以利用它來激活基因的表達。為此,他們構建出了大量可激活Cas9蛋白的合成基因來研究基因功能或在潛在的治療方法中彌補不充足的基因表達。哈佛大學Wyss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核心教員、系統生物學平臺負責人、哈佛醫學院遺傳學教授George Church博士說:「利用CRISPR-Cas9系統的各種工程變體來選擇性激活基因,這種可能性令許多研究人員詢問,到底哪種可獲得的合成Cas9激活蛋白可以用來實現他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