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東門「萬人坑」遺址白骨累累 觸目驚心

2020-12-22 現代快報網

「萬人坑」遺址白骨累累。記者 崔曉 攝

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9號門進入,順著遇難同胞名單牆往前走,就來到了白骨累累的「萬人坑」遺址。據史料記載和各慈善團體埋屍記錄,江東門是當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規模較大的叢葬地之一。

遺址發掘出大量遺骨呈非正常死亡特徵

據史料記載,1937年12月16日,日軍把已解除武裝的中國士兵和平民萬餘人,囚禁在江東門原陸軍監獄院內,傍晚押至對面荒地,然後放火焚燒民房照明,四周架起輕重機槍,向人群猛烈掃射,受害軍民眾生哀號,相繼倒於血泊之中。後由南京慈善團體紅卍會收屍萬餘具,掩埋於就近兩個大土坑、一條壕溝內,被稱為「萬人坑」。

江東門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向記者介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萬人坑」遺址,經1984至1985年、1998至1999年和2006年3次考古發掘。同一區域在3個不同時段發現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遺骨,具有相互印證的作用,它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鐵證,又屬於珍貴的歷史文物,是回擊日本右翼勢力否定南京大屠殺的重要物證。

其中,1998年4月至1999年12月,即第二次考古發掘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的遺骨,出土遺骨數量從原先的35具增加到208具,發掘規模不斷擴大,發掘面積也從原先的40平方米擴大到170平方米,且連成一片。從遺址剖面上看,至少可以看清7層遺骨。

考古人員發現,這些遺骨現狀不合常規,部分遺骨有明顯創傷:有的遺骨有明顯的槍刺刺傷痕跡,有的遺骨還殘留著釘入人體的鐵釘;部分遺骨嚴重扭曲變形,頭顱分離移位,這些都是非正常死亡的明顯特徵。此外,這些遺骨呈階梯狀交錯重疊掩埋,分布密集,相距長短不一,性別雜亂,年齡跨度較大,絕大部分遺骨無棺具、所有遺骨無墓穴等情況,體現出戰爭狀態下倉促掩埋和大批屍體處理的特點。

法醫學鑑定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遺骨

1998年,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專家,運用法醫學的原理和技術作了科學嚴密的考證,對現場每一具遺骨作勘察鑑定,留下了一套科學可信的法醫「物證檢驗意見書」。

為弄清遺骨掩埋時間,法醫也提取現場部分骨骼分送南京大學現代分析中心、南京鼓樓醫院作有關檢驗。經掃描電鏡、螢光顯微鏡、雙線X線骨密度測定儀等儀器檢驗,其送檢的股骨骨密度為1.803,十分接近《法醫人類學》和《法醫診斷學》等中日兩國法醫教材記載的地下掩埋56年的屍骨骨密度值為1.81的數值。

根據遺骨的腐敗崩解等情況,結合有關實驗室檢驗情況綜合分析,該處遺骨的埋葬時間距檢驗時間為60年左右。據史料記載和倖存者回憶,慈善機構曾於1938年初在此掩埋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遺骨,到1998至1999年,其間正好是60年左右。

當年的目擊者曾到「萬人坑」遺址現場指證

當年的目擊者王秀英等人,也曾在「萬人坑」遺址現場指證。王秀英回憶說:「有一天下午大約兩點鐘,在江東門軍法處(即國民黨中央陸軍模範監獄,現為86517部隊營房,其對面就是紀念館)那裡,集中了好幾千人,3人一排,排得很密,多數是老百姓,也有少數中國兵。日本兵在人群前架機關槍掃射,人一排排倒了下去。我那時還小,在旁邊看到這種情況非常害怕,也很傷心。後來,這些屍體被埋在軍法處對面的荒地上。」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朱有才證實:「(屍體)用鉤子鉤,拖到陸軍模範監獄對面的坑裡。」家住白鷺南巷的張文堯回憶說:「(屍體埋在)陸軍模範監獄前面……坑有一人多深,二三丈寬。」另一名倖存者孫殿炎則回憶說:「陸軍模範監獄對面還有一條壕溝和大糞坑,也被用來埋屍。」「日軍進城20天以後,紅卍字會才組織收屍,屍體送往陸軍模範監獄對面一條長達200多米、寬1米、深1.5米的壕溝和二個坑內,層層疊疊。」

相關焦點

  • 萬人坑目擊者憶南京大屠殺:日軍機槍掃射成排平民
    >  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9號門進入,順著遇難同胞名單牆往前走,就來到了白骨累累的「萬人坑」遺址。據史料記載和各慈善團體埋屍記錄,江東門是當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規模較大的叢葬地之一。
  • 南京大屠殺「萬人坑」發掘記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萬人坑」遺址共經歷了1984至1985年、1998至1999年和2006年3次考古發掘。此時傳來消息,日本文部省在審定中小學教科書時,將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篡改為「進入」,這一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國人民特別是南京市民的強烈憤慨。   南京市迅速成立了南京大屠殺調查組,小組成員前往南京各區,調查南京大屠殺的遺址。   「非常快,下關、秦淮區都有發現南京大屠殺遺址的消息。」
  • 國家公祭日憑弔南京遇難同胞 拉貝日記是翔實證據 萬人坑遺骨眾多
    今天是南京公祭日,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參觀的人比較多,免費參觀,憑弔逝者。圖中是八八式炮彈,九八式榴彈,九七式手雷,擲彈筒,三八式步槍,軍刀等槍械彈藥。焚燒與破壞,日軍在對南京市民實施大屠殺和強姦暴行的同時,還恣意縱火焚燒和毀壞南京古城。夫子廟,中華路,太平南路,水西門,下關等許多街道遭到毀壞,成為一片廢墟。被日軍槍殺的三歲南京兒童,採自《日寇暴行實錄》,所以說八年抗戰,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開始,到1945年籤訂停戰協定,整整八年,燒殺搶掠,累累暴行。
  • 大同煤礦萬人坑有多殘忍?日軍以人換煤屍體無數,倖存者至今後怕
    南京大屠殺,731活人細菌實驗,三光政策等等數不勝數。小編今天所要和大家細談的也是日軍當年在中國大地上做過的一項殘忍罪行:大同煤礦萬人坑,那是一段塵封多年故地卻依舊屍骨累累的歷史。大同煤礦萬人坑的背後是日軍為了侵略中國,掠奪中國寶貴資源犯下的一項罪行。
  • 山西大同萬人坑有多殘忍?日軍以六萬屍骨去換煤,倖存者至今後怕
    隨後考古專家們還發現附近類似這樣的萬人坑有21處,整個場面令人觸目驚心,這也是日軍殘暴罪行的鐵證。 曠工死後他們被拋屍荒山野嶺,所以造成了白骨累累的"萬人坑"。
  • 南京挖出數百發重機槍子彈 離「萬人坑」僅數百米
    在江東門紀念館附近挖出的子彈。 梅建明 攝  前天下午5點30分,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旁邊一工地裡,施工工人發現了大量鏽蝕嚴重的子彈。專家初步考證認為,這批遺物對研究南京保衛戰歷史有著重要價值。
  • 各地抗戰遺址屢遭破壞 阜新萬人坑遺骨散失
    原標題:各地抗戰遺址屢遭破壞 阜新萬人坑遺骨散失   銘記歷史,離不開那些喚起記憶的遺址。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浴血奮戰,也留下了侵華日軍罄竹難書的罪證。令人遺憾的是,不少抗戰遺址如今正逐漸淹沒在現實之中。
  • 國家公祭日,寫下親子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記憶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前的雕塑廣場,再現了南京大屠殺時手無寸鐵的中國百姓被辱被殺、家破人亡的個個場景,組組令人心痛。入口處進行了人流控制,前來紀念館參觀的遊客需要排隊分流、進行安檢後才可以進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坐落在南京江東門,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葬地。
  • 南京東郊「萬人坑」新發現 可能遍布我同胞屍骨
    宮靖  ——史學家考證南京東郊「萬人坑」又有新發現:仙鶴門村莊下可能遍布我同胞屍骨  快報向全社會發起尋找東郊「萬人坑」見證者  昨天是侵華日軍無條件投降58周年紀念日,南京市三位研究南京大屠殺的學者來到在南京東郊新發現的
  • 南京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祭奠大屠殺30萬冤魂
    中新網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朱曉穎 盛捷)12月13日,十時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專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聚集了倖存者及遺屬、部隊官兵、學校學生、國際友好人士等各界人士。初冬晨曦中,人們裹著厚重的素色衣裝,披著白色雨衣,佩戴白色胸花,為反戰與和平的集會而來。
  • 見證殘暴 矢志銘記——遼寧阜新「萬人坑」遺址新館落成暨公祭儀式...
    新華網瀋陽8月15日電題:見證殘暴 矢志銘記——遼寧阜新「萬人坑」遺址新館開放暨公祭儀式側記  新華社記者趙洪南、徐揚  8月15日,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0周年紀念日,遼寧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遺址紀念館新館落成對外開放,並舉行隆重的公祭儀式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萬人坑證人的證言很多當年幸運的活下來的人,在面對攝像機的鏡頭,「南京大屠殺」總能敏銳地牽扯住他們脆弱的神經,一個個歷經滄桑的老人泣不成聲,發抖,憤怒,害怕,這個噩夢從來都沒有消失,伴隨了他們的一生。倖存者石秀英曾經說:「只要活下去,就要一直講下去。」讓祖祖輩輩知道這樣一段血腥屈辱的歷史,讓祖祖輩輩珍惜和平,沒有戰爭。
  • 南京大屠殺山東唯一「在世倖存者」:「萬人坑」邊上死裡逃生
    孫晉良已經記不清是哪一天了,他和南京的守軍們一起被拉去「機槍點名」。在「萬人坑」邊上他眼見著大家一個排一個地站著,其他人一個排一個地倒下。排到孫晉良之前,他因為被發現還未入伍而被拉出了「死亡隊伍」。這年11月底,一腔熱血的孫晉良背著爹娘偷赴南京參與對淞滬會戰傷兵的救護工作。小兒子孫中清回憶,孫晉良過去提到奔赴南京的經歷時,就會提到一位孔德剛的人,這個人是山東曲阜人。孫晉良乘火車抵達南京浦口,而後轉坐輪渡到達下關,找到在南京三十七陸軍醫院任醫務主任的孔德剛,要求參加對「淞滬會戰」中撤下來的傷兵的醫療救護工作,孔德剛對他們的到來十分歡迎。
  • 南京82載「時光機」:黑白苦難中衝洗和平底片
    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電 題:南京82載「時光機」:黑白苦難中衝洗和平底片  作者 朱曉穎 申冉 張傳明  12月13日上午十點零一分,悽厲的防空警報聲劃破長空。此刻,南京的悲愴亦是民族之愴、世界之殤。「鐺鐺鐺」,和平大鐘被撞響。惕厲鐘聲中,三千羽和平鴿騰空飛起,在城市上空久久盤旋。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2周年。
  • 《瞭望》文章:南京大屠殺70年祭
    隨著開館日期的臨近,這座即將竣工的遺址紀念館吸引著過往行人的目光。  朱成山館長說,凝聚和展示歷史記憶的紀念場館特別是遺址博物館,對公眾有著巨大的教育和啟迪作用。二戰後,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猶太殉難者紀念館、耶路撒冷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法國猶太大屠殺紀念館、美國夏威夷珍珠港亞利桑那紀念館,都及時保留了戰爭遺址和大量史料,每年引來成千上萬的參觀者。
  • 第一次來「六朝古都」的南京遊玩,必去的地方有哪些呢?來看看吧
    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如果你第一次來到南京遊玩,應該去哪些地方呢?下面就和冬兒一起去看一看吧!2、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通稱江東門紀念館,位於 南京 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位於原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是為了銘記侵華日軍攻佔中國首都南京後製造了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的暴行而籌建,也是中國唯一一座有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專史陳列館及國家公祭日主辦地
  • 阜新「萬人坑」加緊修繕 地址孫家灣街道新園街1號
    日本侵華時期製造的阜新「萬人坑」加緊修繕  中央財政一次性投入的4480萬元近日已全額下撥,用於遼寧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修繕。按照計劃,遺址及紀念館的修繕將抓緊推進,在抗戰勝利70周年前夕投用。
  • 參觀「萬人坑」學生紛紛淚目
    參觀「萬人坑」學生紛紛淚目 2018-10-19 0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亭區馮卯學區組織黨員赴南京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7月28日,棗莊市山亭區馮卯學區全體黨員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雨花臺、中山陵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了為期3天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第二天,全體黨員來到渡江勝利紀念館,認真參觀了各個展廳,在了解渡江戰役史實的同時,深刻地感受到黨領導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經過無數先烈前僕後繼的流血和犧牲,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一座用勞工血淚和生命築成的要塞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一座用勞工血淚和生命築成的要塞[2014年12月27日(周六 陰)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圖文/玉文葉子雙行記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位於海拉爾城區北部的敖包山下,也稱海拉爾築壘地域,是日本關東軍為進攻蘇聯,在中國東北邊境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