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抨擊大陸制發居住證是「統戰」 臺媒:冷戰思維、毫無說服力

2020-12-12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尹哲】「居住證辦理流程非常簡便,不到兩分鐘就辦完。連表格都不用填,非常快。」開放申請港澳臺居民居住證首日(9月1日),申領的臺灣民眾說道。居住證申領發放效率之高,獲臺胞臺媒一致點讚。

然而,據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1日報導,臺陸委會當天稱,居住證是大陸一連串「名為惠臺、實則利中」對臺統戰措施的一環。

2日,《中時電子報》批評道,比起從小處著手為臺胞著想的大陸,臺陸委會從大處著眼威嚇臺灣民眾赴陸的制式回應,充滿冷戰思維,毫無助益,更無說服力。

9月1日,臺胞周代祥拿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制發的全國第一張臺灣居民居住證。圖源:廣西臺辦

據報導,申領辦法指出需要20個工作日,而北京約需要一周即可辦好。

當天展現最高效率的是廣西南寧的公安機關,從申請到領取僅用了3個小時,便發出全國首張臺灣居民居住證。

截至當天中午,南寧共受理64件,其中臺胞佔了54人。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領取廈門首張居住證申請的號碼牌。圖源:廈門臺商協會

福建省公安廳設立1217個港澳臺居民申領居住證受理點。圖源:中新社

另外,福建作為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和聚集地,最早開放的廈門更是許多臺胞工作生活的家。

根據報導,8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後,廈門臺商協會立刻動員起來,除了印發通知宣傳並輔導臺胞居住證申請,還和廈門市臺辦聯手舉辦政策說明會,將《臺灣居民居住證申領服務手冊》發到臺胞們的手中。

由於宣傳得當,廈門市臺商協會總共號召16000多位臺胞參與,籤名表達意願申請居住證的臺胞共計8600多位。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指出,目前廈門有6000多家臺資企業,在廈門生活的臺胞超過15萬人。臺胞可以以公司、機構、組織為單位集中收集,到就近派出所預約辦理,有關部門還將進一步開放便民措施。

臺媒痛罵臺當局一灘死水

對於臺灣陸委會充滿冷戰思維的「威嚇」,《中時電子報》2日以《陸委會應務實協調 勝威嚇民眾》一文稱:「陸委會以『居住證樣式與大陸身份證高度相似』,批評大陸矮化臺灣『主權』地位的政治圖謀。然而,居住證制度是大陸戶籍改革取代『暫住證』的一環,大陸外國人居留證也相仿,難道也算矮化外國?難道要用『中華民國身份證』才算對等、善意?

此外,臺灣陸委會還批評國臺辦表態申請居住證不會改變臺灣民眾在大陸的納稅身份與義務,是「矇混不輕、刻意混淆視聽的說辭」。

該文反駁道,不管有沒有居住證,有所得就要交稅,舉世皆然,美國人在追查具有雙重國籍的「中華民國國民」海外所得時,臺灣當局有抗議嗎

「大陸過去為招商的確因時因地對臺商有便宜行事的情形,興許有些『超國民待遇』,甚至讓大陸民眾眼紅。如今提『國民待遇』就是讓境內外人士同享權利、負擔義務。陸委會本應基於職權與大陸協商,為民眾爭取權益,卻只隔空以『膝跳反射』的陰謀論做文章,令人扼腕。

文章進一步評價道,從臺胞證到居住證,涉陸部門如一灘死水,無計可施,在戰術上節節敗退。「退一萬步說,蔡英文宣示處理兩岸關係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與增修條文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依法行憲,兩岸就是『一國兩區』,民進黨政府光說不練,反倒怪起大陸的兩岸一家親政策,豈不怪哉?

最後,文章批評了臺灣當局的「新南向政策」。

「陸續開放泰國等國民眾免籤來臺,但換來泰國駐臺代表回應『互惠並不是必須的』,連起碼的『平等互惠』都沒有。卻只警告『用腳投票』到大陸發展的人,一點幫助也不給,這不就是變相的『寧於外人,不給家奴』想法作祟?」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妄稱居住證是「政治操作」 遭臺網友猛烈抨擊
    海外網8月18日電 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推出便利了臺灣同胞在大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是「兩岸一家親」最好寫照,島內民眾一致點讚。然而,蔡英文卻妄稱「居住證是政治操作」,遭到眾多臺灣網友猛烈抨擊。大陸不斷推出相關惠臺政策,便利臺胞生活。圖為2015年臺灣旅客秀出新版卡式臺胞證。
  • 蔡英文妄稱居住證是"政治操作" 遭臺網友猛烈抨擊
    海外網8月18日電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推出便利了臺灣同胞在大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是「兩岸一家親」最好寫照,島內民眾一致點讚。然而,蔡英文卻妄稱「居住證是政治操作」,遭到眾多臺灣網友猛烈抨擊。大陸不斷推出相關惠臺政策,便利臺胞生活。圖為2015年臺灣旅客秀出新版卡式臺胞證。(圖片來源:臺媒)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日前在外出訪期間,妄稱居住證是「政治操作」,還稱「居住證只是一張卡片,是生活上便利性的東西,跟認同是兩回事」。此言一出,立即在網絡上遭到了臺灣網友的猛烈抨擊。
  • 臺當局今公布申領大陸居住證人數,臺網友反應亮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 今天(1日),臺「國安局長」彭勝竹稱,大陸對臺灣民眾核發居住證之後,目前估計已經發出7至8萬人。然後,臺灣網友的反應「亮」了。臺「國安局長」彭勝竹(來源:臺灣《聯合報》)據臺灣《聯合報》11月1日報導,今天(1日),在臺「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上,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質詢時問,臺胞居住證已經核發了多少?對此,臺「國安局長」彭勝竹回應,大陸對臺灣民眾核發居住證之後,目前估計已經發出7至8萬人。
  • 臺當局稱「惠臺31條」是大陸「統戰」國臺辦發言人只說了「兩句話」
    原標題《臺當局聲稱"31條"是大陸"統戰"措施 安峰山"兩句話"做回應》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中國臺灣網9月12日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安峰山12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介紹了大陸各地各部門持續加緊落實「31條惠及臺灣同胞措施」的最新進展及亮點。會中,新華社記者問及:9月6日,臺灣陸委會公布所謂「因應中國大陸對臺31條措施的成果報告」,聲稱「31條措施」是大陸的統戰措施,是利誘臺灣居民,而實施後尚無明顯影響,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對此,安峰山以「兩句話」做出回應。
  • 臺稱持大陸居住證不會註銷臺戶籍 網友:要統一
    據臺灣「新頭殼」消息,邱垂正說,居住證是中國大陸一連串「惠臺措施」的一種,「對於臺灣民眾赴大陸未定居設籍,而有較長的居留時間者,給予類比公民身份編碼,提供趨近於已設籍身份的社會生活便利待遇」,但也妄稱「此舉『名為惠臺、實為利中』,是一種『統戰』行為。」此外,蔡英文日前「竄訪友邦」途中就聲稱,「大陸的居住證就是一張卡片,跟認同是兩回事。」
  • 上海招聘臺灣流浪博士,臺媒:大陸又在統戰了
    70名臺籍博士20日起在上海參加就業媒合,主辦單位憂心被解讀為「對臺統戰」而限制臺媒採訪。活動共同主辦人陳弘信表示,出於好意幫臺師找出路,卻被指為挖角人才真的很委屈。由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上海海外聯誼會滬臺交流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英才匯聚、滬上逐夢」臺灣優秀博士(生)與上海高校(大學)交流會今天落幕,共計有70名臺籍博士前來面試。這場活動20日至22日在上海市閔行區一家飯店內舉行,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人員在現場限制臺灣媒體進入採訪。
  • 臺胞搶辦大陸居住證:兩分鐘就辦好,滿滿歸屬感
    全國臺企聯會長王屏生手持居住證辦理回執聯。(圖片來源:臺媒)原標題:臺胞搶辦大陸居住證:兩分鐘就辦好,滿滿歸屬感海外網9月2日電 9月1日是開放申請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首日,臺商紛紛到指定地點辦理,各地臺協會長更是紛紛搶「頭香」,爭當首位「申領人」。
  • 臺灣被「斷交」,美白宮發聲明「力挺」 馬英九諷:毫無說服力
    【環球網綜合報導】薩爾瓦多日前宣布與臺「斷交」,讓臺當局和島內「獨派」跳腳。對於頻打「臺灣牌」的美國,對「斷交」一事自然十分關注。23日美國白宮發聲明妄稱,「斷交」一事是中國大陸「明顯幹涉」,還指中國大陸「造成兩岸關係不穩定」。
  • 大陸惠臺31條是所謂「統戰措施」?國臺辦用兩句名言回應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9月12日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臺當局聲稱大陸的「31條措施」是所謂「統戰措施」一事時,發言人安峰山引用兩句名言回應:「百姓心中有稈秤」「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臺當局陸委會9月6日公布所謂「因應中國大陸對臺31條措施的成果報告」,聲稱「31條措施」是大陸的統戰措施,並說這是利誘臺灣居民而且實施後尚無明顯影響。在12日的國臺辦例行記者會上,安峰山被問及此事時回應表示:兩句話。第一句,「百姓心中有稈秤」。
  • 「臺獨」政黨提案稱持大陸居住證者要除臺籍 臺媒:變相懲罰臺灣人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9月1日開放申請港澳臺居住證,已有超過萬人申請。不過「臺獨」政黨「時代力量」黨團26日聲稱將進行「提案」,要剝奪申請者臺籍。有學者認為,這種做法只是變相懲罰據實申報的臺商、就學人士。
  • 領居住證恐被臺當局罰10萬 臺青年:乾脆留大陸不回去
    圖為現居河北的臺青展示居住證和高鐵火車票中國臺灣網4月21日訊臺媒20日報導指,臺當局陸委會研擬下半年發布「行政命令」,規範領取大陸居住證的臺民眾須主動申報,否則就要開罰。對於「臺民眾持陸居住證未登記擬開罰」的消息,國民黨「立委」林麗蟬表示,臺青對居住證的需求比臺商還大,臺商自己有事業,這些限制對他們影響不大,陸委會已先和臺商團體溝通,但是臺青完全不知。在大陸求學的臺青L同學表示,居住證對他來說是謀求生活上的便利,但臺當局卻要管制恫嚇,讓臺青心灰意冷。
  • 延禧攻略是「統戰工具」?臺網友:又讓大陸同胞看笑話了
    想知道「臺獨」分子如何自取其辱,請看下面視頻~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28日報導,臺北市議員候選人王映心在臉書接連發文,妄稱《延禧攻略》是所謂「統戰工具」,她污衊道:大陸透過影視產業幕後支持的官方宣傳體系加以鼓吹滲透,這是來自大陸的「文攻」。
  • 臺媒:大陸惠臺政策贏民心 臺當局「恐嚇牌」失效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原標題:臺媒:大陸惠臺政策贏民心 臺當局「恐嚇牌」失效中新網5月14日電臺灣《旺報》近日發表社評表示,大陸近年來不斷釋出各項對臺優惠政策,希望吸引更多臺灣基層民眾和青年前往大陸創業、就業和求學。
  • 臺灣民眾不顧阻撓搶領大陸居住證 場面壯觀
    臺灣《中國時報》2日直言,比起從小處著手為臺胞著想的大陸,臺灣陸委會「威嚇國人的制式響應」充滿冷戰思維,毫無幫助,更無說服力。各地都在「搶頭香」「臺胞可以申領居住證是個接地氣的政策,我們期盼已久」,1日早上8時許,住在青浦區的上海臺協會長李政宏拔得頭籌,申辦居住證。
  • 蔡英文敵對與冷戰思維下的大陸觀
    臺海網9月27日訊 特約作者一鳴在中評社撰文指出,蔡英文的「大陸觀」即如何看待大陸,對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主張密切關係。顯然,蔡英文在強烈的敵對與冷戰思維下,形成視大陸為「敵人」與「威脅」的「大陸觀」,因此無法提出善意的、積極的、可行的兩岸政策論述。
  • 去趟大陸就被撤職 臺僑界不滿蔡英文當局「綠色恐怖」掀請辭潮
    臺當局「僑委會」7月1日解除11位「美國地區僑務榮譽職僑領」,理由是他們受邀組團訪陸、被大陸「統戰」。此事件在島內繼續發酵,因為不滿蔡英文當局「綠色恐怖」,臺僑界掀請了一波請辭潮。 據中國臺灣網7月23日援引臺媒報導,「全美臺灣同鄉聯誼會」5月下旬組團訪問大陸,卻遭民進黨「立委」抨擊「被統戰」,蔡英文當局「僑委會」也隨即展開動作,解除訪陸團的11位無給職僑務榮譽職人員頭銜,未料此舉反造成僑胞情緒反彈,近日頻頻投書美國華文媒體,痛批臺「僑委會」,更引起其他僑務榮譽職人員自動請辭。
  • 臺灣女生在大陸成功「辦證」,開心到模糊
    曾在大陸做過交換生的她,2019年大學畢業後做了一個決定:定居大陸發展。古秝安在四川成都找到了一份心儀的工作,結交了很多新朋友。落腳後不久,古秝安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辦,那就是前往當地派出所申辦臺灣居民居住證。
  • 臺當局闖大禍了!臺媒、國民黨相繼出手後,16日,大陸也有行動了
    為了在島內製造「反中仇中」的氛圍,臺當局近期又將矛頭指向了大陸出版的兒童讀物。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近日,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兒童書籍《等爸爸回家》走紅網絡,該書以新冠疫情為背景,透過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的視角,描繪了大陸醫護人員、解放軍抗擊疫情的溫馨故事。
  • 阿里山小火車頻繁出軌 臺媒:都怪大陸制零件
    【觀察者網綜合】據臺灣綠媒3月21日報導,阿里山森林鐵路小火車今年4度脫軌,有輿論質疑原因出在臺鐵局採購新車廂所使用的大陸制「自導式轉向架」,在車廂過彎無法彈回原位,導致1月18日混和編組試車脫軌,後續又因頻繁試車,讓過重的新車廂壓壞軌道,造成後續3次脫軌事故;「臺鐵局森鐵處」回應,採購程序合法
  • 臺媒不斷渲染大陸對臺經濟及軍事打擊能力,怎麼看?
    有臺灣媒體將此事與日前《人民日報》海外版重炮抨擊臺灣6位主播與名嘴事件放在了一起看,並對此評論稱,出現這樣的爭論,原因是中國大陸對新聞自由的價值判斷,和美國及臺灣社會的天差地遠。在他們看來,這種紛爭恰恰說明臺灣社會與美國社會的共同價值觀更為凸顯。如此說法,正應了那句成語:臭味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