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學院研究團隊提出利用超聲波技術實現處理廢水脫氮過程控制的...

2020-12-22 清華大學新聞網

環境學院研究團隊提出利用超聲波技術實現處理廢水脫氮過程控制的新方法


清華新聞網2月25日電 日前,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後鄭敏、汪誠文教授、劉豔臣副研究員和美國史丹福大學高級研究員吳唯民等在國際環境科學與技術領域頂尖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發表了題為「Ultrasonic Treatment Enhanced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l (AOB) Activities for Nitritation Process」(超聲波處理增強亞硝化工藝中氨氧化細菌(AOB)活性)的研究論文,首次提出一種利用超聲波技術有效控制廢水處理微生物群落組成從而實現高效、節能的短程硝化脫氮的新方法。

人類生活產生的汙水含有大量的氮素汙染物,排入水體可造成富營養化,因此除氮是廢水處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傳統的廢水生物脫氮是利用細菌先將水中的氨氮曝氣氧化為亞硝酸鹽,然後由另一類細菌將亞硝酸鹽氧化為硝酸鹽(全程硝化過程),最後在無氧條件下利用有機物將硝酸鹽還原成氮氣釋放到大氣(反硝化過程)。1975年Voet等學者提出了一種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工藝,即將氨氮氧化為亞硝酸鹽(短程硝化),然後將亞硝酸鹽還原為氮氣。該方法較傳統全程硝化脫氮方法可大大節省曝氣所耗的能耗、節省反硝化所需碳源、減少汙泥產量,縮短反應時間及減少相應反應器容積。近年來又開發了將半量氨氮曝氣氧化為亞硝酸鹽,再與另外半量氨氮反應生成氮氣的厭氧氨氧化工藝,可進一步減少一半的曝氣能耗。以上兩種工藝,短程硝化是關鍵,但實施的難點是要控制廢水處理的細菌僅將氧化氨氮至亞硝酸鹽。迄今,國內外研究者一直在致力於尋找操作簡便、具有大規模應用前景的短程硝化過程控制方法。

2011年,在環境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鄭敏在利用超聲波技術進行汙泥源頭減量化的試驗研究中發現,利用適宜的超聲波條件處理活性汙泥後的菌群可以在反應器內穩定地積累亞硝酸鹽而使硝酸鹽生成量大幅減小。此後,在導師汪誠文的指導下,鄭敏開展了利用超聲波控制細菌種群結構、獲取高效穩定短程硝化的全面系統研究。本次發表的論文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該文章報導了研究組成功通過超聲波的條件優化與控制,利用適當的超聲波強度刺激短程硝化必需的好氧氨氧化細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生長,同時抑制滅活產生硝酸鹽的亞硝酸鹽氧化細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從而實現反應器的持續運行,並建立了評價超聲波對不同細菌作用的動力學試驗模型。此研究首次全面系統地證實了在超聲波處理條件下,可以控制反應器的細菌種群、富集馴化出含高豐度AOB無NOB的微生物達到高效的短程硝化。該方法將為開發高效汙水處理與汙泥資源化組合新工藝提供一條全新思路。今後,研究人員將進一步探明系統控制的微生物生理學和生態學機理和實現從小型試驗到生產示範過渡。

鄭敏為論文第一作者,汪誠文為通訊作者。合作者中吳唯民參與試驗設計和指導研究工作,劉豔臣參與了試驗設計和微生物學的分析工作。

論文連結: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st.5b04178

供稿:環境學院 編輯:田心

相關焦點

  • 東道爾水技術:高氨氮廢水的處理技術
    基於可持續發展觀念,在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方面,不僅要追求高效脫氮的環境治理目標,還要追求節能減耗、避免二次汙染、充分回收有價值的氮資源等更高層次的環境經濟效益目標,才是治理高濃度氨氮廢水的比較理想的技術發展方向。近三十年來,在氨氮廢水、特別是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處理技術方而,取得了不斷的進步。
  • 技術探討|高氨氮廢水處理技術
    低濃度廢水通常在常溫下用空氣吹脫,而煉鋼、石油化工、化肥、有機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的高濃度廢水則常用蒸汽進行吹脫。吹脫法通常用於高濃度氨氮廢水的預處理,該處理技術優點在於除氨效果穩定,操作簡單,容易控制。但如何提高吹脫效率、避免二次汙染及如何控制生產過程水垢的生成都是氨吹脫法需要考慮的問題。2.
  • 哈爾濱工業大學邢德峰團隊探索群體感應對異養硝化-好氧反硝化脫氮的影響
    研究發現,QS抑制HNAD脫氮過程。HNAD關鍵酶活性表明,QS通過控制亞硝酸鹽氧化還原酶及三種好氧反硝化關鍵酶抑制脫氮。在不同營養環境下HNAD均表現出明顯QS抑制現象,其中檸檬酸鹽為較優碳源,脫氮率達到86.8%。HNAD對微生物氮循環過程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尚不明確QS系統如何影響微生物HNAD過程及其調節機制。
  • 技術先進:徐州一體化廢水處理——江蘇創研博律環保
    綜合國內一些研究數據,有機汙染的類別,根據主鏈主要分為脂肪型和芳香型,這些類有機物對ED膜汙染風險較高。針對於汙染機理,也有團隊大致提出二點:1.有機物與膜之間的相互作用;2.有機物的幾何形貌。相互作用主要體現在膜與有機物之間的親和力、靜電作用。親和力一般為芳香族物質,陰膜多具有芳香環結構,彼此間會有一定的親和力。
  • UASB 工藝對製革廢水的處理過程
    [導讀]  製革廢水以其水質波動大、高含氮、水量多毒性大等特點嚴重的破壞了生態環境平衡,越來越受到重視;科研者對其處理工藝展開了積極的研究,尋求高效、經濟、環保和可持續的處理模式。其中高的N含量是處理製革廢水的難點之一。
  • 氨氮及危害,五種方法去除廢水中高氨氮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硝化反硝化是應用最廣泛的脫氮方式,是去除水中氨氮的一種較為經濟的方法,其原理就是模擬自然生態環境中氮的循環,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聯合作用,將水中氨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目的。由於氨氮氧化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 曝氣費用成為這種脫氮方式的主要開支。
  • 超聲波清洗廢水處理的工藝說明
    超聲波清洗工業採用以超聲清洗劑和超聲波作為清洗力的來源,超聲清洗後排放的廢水接近乳化液,含有有機油、表面活性劑等物質,廢水中PH值高,COD濃度高,懸浮物濃度高,可生化性差。採用超聲波清洗廢水處理來解決問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超聲波清洗廢水處理的工藝說明。
  • 常用工業廢水處理方法(18種主流技術)
    低溫多效蒸發濃縮結晶系統不僅可以應用於化工生產的濃縮過程和結晶過程,還可以應用於工業含鹽廢水的蒸發濃縮結晶處理過程中。   多效蒸發流程只在使用了蒸汽,故節約了蒸汽的需要量,有效地利用了二次蒸汽中的熱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 微生物固定化技術及其在汙水處理領域的研究進展
    微生物固定化技術是生物工程中的一項新興技術,其利用物理或化學手段將微生物限制或定位於限定的空間區域,使之成為水不溶性,但仍能保留生物活性且在適宜的條件下還可以增殖。微生物被固定化後具有密度高、反應速度快、耐毒害能力強、產物分離容易、能實現連續操作、可以大大提高生產能力等優勢,因此近幾年微生物固定化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 固定化細胞技術在廢水處理中應用
    固定化細胞技術是指通過化學的或物理的手段,將游離細胞定位於限定的空間區域,使之成為不懸浮於水但仍保持生物活性,並反覆利用的方法。該方法有利於提高生物反應器內微生物細胞的濃度和純度,保持高效菌種,利於反應器的固液分離,也利於除氮和除去高濃度有機物或某些難降解物質。本文主要介紹近年來固定化細胞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
  • 高效微生物處理焦化廢水探討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處理焦化廢水方面利用高效微生物HSB+A/O處理工藝技術,本文通過對HSB高效微生物處理技術的介紹,提出了對系統的優化對策。
  • 重金屬廢水處理聊城廠家設備工藝控制
    重金屬廢水處理聊城廠家設備工藝控制 ,「vpkgt」   重金屬廢水處理聊城廠家設備工藝控制  除磷脫氮原理:汙水經粗格柵進入集水池自流。國內目前也有使用電滲析技術進行苦鹹水淡化處理,如大連市海水倒灌生活用水的亞海水淡化(10,000m3/d)近年來,由於氮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含氮廢水的大量排放,使得許多市政自來水廠面臨硝酸鹽濃度增加的問題,而研究表明,嬰兒猝死綜合症可能與地下水硝酸鹽含量過高有關。
  • 應用生物強化技術對含食品廢水的汙水中菌群的改造研究
    我國地方城鎮汙水處理廠大多含有屠宰、肉類加工、食品發酵等廢水,尋求更加經濟高效的汙水處理新方法勢在必行。目前,我國對城鎮汙水處理主體工藝的改造一般有4種方式:一是對原有的活性汙泥工藝進行調整,二是生物強化技術,三是增加化學處理過程,四是增加深度處理。
  • 乳化油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其中,乳化油廢水因其油滴尺寸小( <20 μm) ,體系穩定強,難以通過重力、氣浮等方式實現油水分離,已經成為含油廢水中最難處理的一類廢水。目前乳化油廢水處理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絮凝法、吸附法、膜分離法、磁分離法等,本文就這些方法進行簡要綜述。
  • 化工廢水的主要特徵及處理方法匯總
    在太陽能利用中,光電轉換以及光化學轉換一直是光化學研究十分活躍的領域。80年代初,開始研究光化學應用於環境保護,其中光化學降解治理汙染尤受重視,包括無催化劑和有催化劑的光化學降解。前者多採用臭氧和過氧化氫等作為氧化劑,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使汙染物氧化分解;後者又稱光催化降解,一般可分為均相、多相兩種類型。
  • 含鉛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因此,選擇一種安全性高、處理效果好、成本低、二次汙染少的處理技術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對化學沉澱、吸附、膜分離、離子交換、生物修復和電解技術在含鉛廢水處理中的研究現狀進行了介紹,總結了不同處理技術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發展含鉛廢水的處理技術提供依據,並為多工藝組合處理含鉛廢水提供參考。
  • 處理高氨氮廢水亞硝化細菌培養實驗研究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現如今,我國的科技發展十分迅速,為培養適應高氨氮廢水短程硝化要求的亞硝化細菌,採用選擇性傳代培養及序批式定向培養對亞硝化細菌富集過程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分析了水溫、pH、溶解氧濃度等培養條件對亞硝化效果的影響。
  • 高低濃度氨氮廢水處理工藝的對比!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中因氨氮濃度不同分為高低濃度氨氮廢水,在實際應用中氨氮濃度大於500PPM的廢水需要預處理(稱為高氨氮廢水 ),然後配合低氨氮廢水的處理工藝進行最後的脫氮,因高氨氮廢水與低氨氮廢水採用的工藝不同,本文大體介紹一下!
  • 煤化工含鹽廢水的處理技術應用進展
    煤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廢水產生量高,其中還包含很多難處理的含鹽廢水。高含鹽廢水會帶來嚴重的汙染並危害環境及生產。如果直接排入生態系統,可使生態系統的鹽濃度升高、水質變差,從而影響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正常生長或繁殖。在企業的生產運行中會對金屬管道特別是蒸發設備造成腐蝕,且其產生的終端廢水難以處理,產生大量固廢或危廢。
  • 史上最全氨氮廢水處理合集
    物理法含反滲透、蒸餾、土壤灌溉等處理技術;化學法含離子交換、氨吹脫、折點加氯、焚燒、化學沉澱、催化裂解、電滲析、電化學等處理技術;生物法含藻類養殖、生物硝化、固定化生物技術等處理技術。目前主要採用的除氮工藝有:生物硝化與反硝化、化學沉澱法、沸石選擇性離子交換吸附、氨吹脫法(空氣吹脫)及折點氯化等五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