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2月25日訊一男子工作時左手手臂不慎被機器從前臂中段到手指絞成4段,此類多平面離斷傷在臨床上再植成活的機率非常低。哈爾濱市第五醫院手外科分院團隊10名醫生13個小時的手術及術後20天的精心治療,讓再植斷肢(指)成活,使該男子免除了截肢的痛苦。
突發事故錯過黃金再植時間
23歲的李先生在工廠工作。4日,正常運轉的機器突然停住,他伸手到機器裡清除異物,不想剛碰觸到異物,機器一下子運轉起來,將李先生的手絞了進去。同事趕緊關閉電源,可這時李先生的左臂已經被絞成了4段。
李先生被120急救車送到附近醫院,醫生看到他傷情太嚴重,多處離斷就算再植成活率也非常低,因此建議截肢。但是李先生才20多歲,不想失去一隻手臂。當地醫生建議到上級醫院再看看。
輾轉三家醫院,時間過去了6個小時,醫生們都建議截肢。
最終,李先生一行來到哈市第五醫院急診科,此時已是17時。該院副院長、手外科分院副院長劉勇接到消息後趕到醫院組織救治。傷者的手臂經過機器擠壓,斷面組織嚴重毀損和汙染,肌腱、神經、血管都大段缺損。從專業技術角度來說,患者傷情太過嚴重,再植成功希望渺茫。而且再植黃金時間只有6到8小時,在此之後再植成活率明顯降低。
醫生組團手術保住患者手臂
經過研究,醫生們還是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緊急抽調9名精幹醫生組成3個手術小組,爭分奪秒為患者實施手術。
18時,李先生被推進手術室,醫生們儼然變成了魔術師,「4變2、2變1」,幾段離斷的前臂、手掌和手指,每處吻合的組織都在「無血」狀態下進行,每個平面需要吻合和修復的斷面都按照常規清創剪除、縮短骨折。
在顯微外科再植手術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就是血管吻合。血管外徑只有1mm多一點,要用頭髮絲的1/3的細線在顯微鏡放大下將血管一針針縫起來,不能有粗糙面,不能過緊或過松,否則均會引起吻合口栓塞。經過近13個小時,在顯微鏡下修復的多段再植肢體和手指恢復供血。
經過20天治療,因李先生的傷情過於嚴重,除左手食指、中指、環指和小指指尖部,其他離斷部位血運良好,前臂和手掌及手指近心端全部成活。
據劉勇介紹,李先生的左前臂被機器絞壓後呈現「四刀四段」的情況,同時伴有一刀不完全離斷的情況,對於手術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這次手術不僅是一次高難度斷肢再植手術,也使哈五院手外科分院團隊填補了省內顯微外科多平面離斷再植成活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