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http://www.cnblogs.com/baiboy/p/tjx6.html
閱讀目錄
1回顧引題
2幾何分布
3二項分布
4泊松分布
5本章小結
6內容擴展
1.回顧題引1 問題?小明滑雪: 每次(獨立事件)試滑成功的概率0.2,不成功的概率0.8.則
1、試滑兩次成功的概率?
2、試滑一次或兩次猜中的概率?
3、試滑10000次,首次成功的概率?
4、試滑第10000次以上成功的概率?
設X最終試滑成功次數,則:
P(X=1)=P(第1次試滑成功)=0.2【注:試滑一次成功的概率】
P(X=2)=P(第1次試滑失敗AND第2試滑成功)=0.2 * 0.8=0.16【注:試滑兩次成功的概率】
P(X<=2)=P(X=1)+P(X=2)=0.36【注:試滑一次或兩次猜中的概率】
P(x=10000)=q^{10000-1}p=0.8^{9999}*0.2
3、試滑第10000次以上成功的概率?
P(x>10000)=q^{10000}p=0.8^{10000}
2.幾何分布
什麼是幾何分布?
【百度百科】幾何分布是離散型概率分布。在n次伯努利試驗中,試驗k次才得到第一次成功的機率。詳細的說,是:前k-1次皆失敗,第k次成功的概率。
【課本】如果p代表成功概率,則1-p即q代表失敗概率使用以下:
公式叫做概率的幾何分布。
幾何分布條件:
1、進行一系列相互獨立的實驗。
2、每一次實驗既有成功,又有失敗的可能,且單次實驗成功概率相等。
3、為了取得第一次成功需要進行多少次實驗。
眾數:
任何幾何分布的眾數都是1,因為r=1時,P(X=1)最大
表達式(X符合幾何分布,其中成功概率p):
X ~ G (p) 或者 X ~ Geo (p)
X表示隨機發生的次數,p表示成功的概率。(補)
計算公式:(成功概率為p,失敗概率為q,試驗次數為r)
1、第r次試驗第一次成功: P(X=r)=pq^{r-1}
2、需要試驗r次以上才第一次成功: P(X>r)=q^r
3、試驗r次或者不到r次才第一次成功:P(X<=r)=1-q^r
計算方差和期望:
期望:E(X)=1/p
期望特點:隨著x變大,累計總數和越來越接近一個特定值。
方差:Var(X)=q/p^2
方差特點:隨著x變大,方差越來越接近特定值
應用科學:數學以及相關領域
適用領域範圍:自然數學,應用數學,高等數學,概率論
射擊比賽等
3.二項分布1、概念什麼是二項分布?
【百度百科】二項分布即重複n次獨立的伯努利試驗。在每次試驗中只有兩種可能的結果,而且兩種結果發生與否互相對立,並且相互獨立,與其它各次試驗結果無關,事件發生與否的概率在每一次獨立試驗中都保持不變。
【課本】在相互獨立事件中,每道題答對概率為p,答錯概率為q。在n個問題中答對r個問題的概率為:
這類問題稱之為二項分布。
【統計學定義二項分布】 在概率論和統計學中,二項分布是n個獨立的是/非試驗中成功的次數的離散概率分布,其中每次試驗的成功概率為p。這樣的單次成功/失敗試驗又稱為伯努利試驗。實際上,當n = 1時,二項分布就是伯努利分布,二項分布是顯著性差異的二項試驗的基礎。
條件:
1.正在進行一系列獨立試驗;
2.每次試驗都存在失敗和成功的可能,每一次試驗的成功概率相同;
3.試驗次數有限。
表達式(試驗次數n,成功概率p):
ξ~B(n,p)
ξ表示n次隨機變量ξ次成功數,p表示成功的概率(補)
兩點分布:
當n=1時,記住 X ~ B (1,p) 即兩點分布。
二項分布形狀特點:
P<0.5時圖形向右偏移;當p>0.5時,圖形向左偏移。
計算概率公式:
其中
期望:E(X)=np
方差: Var(X)=npq(其中q=1-p)
如:4(n)個隨機事件成功2(r)次,成功概率是0.4(p),不成功概率0.6(q).則成功選擇一次是(0.4^2)*(0.6^(4-2)),隨機組合C_r_n(補)
3、優缺點優點:在試驗次數一定,求成功次數時,幾何分布顯示不適合的情況下,給予這類問題二項分布能更好的解決。
缺點:但是面對試驗次數不固定,發生事件概率的情況下,顯然幾何分布與二項分布都不能解決,這裡也體現出泊松分布的優勢
某地某一時期內出生35名嬰兒,其中女性19名(定Sex=0),男性16名(定Sex=1)。問這個地方出生嬰兒的性別比例與通常的 男女性比例(總體概率約為0.5)是否不同?數據如表10-2所示。35名嬰兒的性別的二項式檢驗?(參見SPSS演示)
n次試驗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各個觀察單位的結果獨立,且只能具有相互對立的一種結果,二項分布常用於醫學領域。
4.泊松分布1、概念【課本】單獨事件在給定區間隨機獨立發生,已知事件平均發生數且有限次數,通過以下計算:
這樣的一類事件叫做泊松分布。
特點
1、不需要一系列試驗,描述事件特定區間發生次數。
2、兩個獨立的泊松分布相加也符合泊松分布。(即n>50且p<0.1時或np近似等於npq時)
3、特定條件下可以用來近似代替二項分布。
條件:
1、單獨事件在給定區間內隨機獨立的發生,給定區別可以是時間或者空間。(一周、一英裡)
2、已知該區間內的事件平均發生次數(發生率),且為有限數值。該事件平均發生次數用λ表示。
表達式(區間內平均發生次數為λ):
泊松分布形狀特點:λ小時,分布向右偏斜;當λ大時,分布逐漸對稱。
計算概率(e常數2.718,平均發生次數為λ,區間內r次事件):
眾數:λ是一個整數,則有兩個眾數λ和λ-1,如不是整數,眾數λ。
期望: E(X)=λ
方差: Var(X)=λ
獨立隨機變量進行組合:
泊松分布與二項分布有何關係?
當二項分布X~B(n,p)的n很大而p很小時,泊松分布可作為二項分布的近似,其中λ為np。通常當n≧10,p≦0.1,np<=5時,就可以用泊松公式近似得計算,X可以近似表示X~Po(np)。
因為在分時間窗口的時候有個假設:每個時間窗口最多只有一個乘客到達。(時間區間乘客問題)
3、優缺點不需要一系列試驗,描述事件特定區間發生次數,特別適用。另外一定條件下替換二項分布帶來簡便的運算。
4、實例應用學科:概率論
某一服務設施在一定時間內到達人數,電話交換機接到呼叫的次數,汽車站臺的侯客人數,機器出現的故障次數,自然災害發生次數,一塊產品的缺陷,顯微鏡下單位分區內的細菌分布數等。
在交通工程的應用、非典流行與傳播服從泊松分布
自然現象普遍存在泊松分布現象,主要指大量重複實驗中稀有事件發生的次數。
應用條件:
進行一系列獨立試驗,每次試驗成功或失敗且每次成功概率相同。目的:取第一次成功需要進行多少次試驗。
表達式(X符合幾何分布,其中成功概率p):
X ~ Geo (p)
幾何分布概率算式成立:
1、第r次試驗第一次成功: P(X=r)=pq^{r-1}
2、需要試驗r次以上才第一次成功: P(X>r)=q^r
3、試驗r次或者不到r次才第一次成功:P(X<=r)=1-q^r
期望方差:
E(X)=1/p 和 Var(X)=q/p^2
應用條件:
進行一系列次數有限的獨立試驗,每次試驗成功或失敗且每次成功概率相同。目的:第N次試驗中成功多少次。
表達式(X符合二項分布,n是試驗次數,其中成功概率p):
X ~ B (n,p)
兩點分布:
當n=1時,記住 X ~ B (1,p) 即兩點分布。
二項分布概率算式成立:
其中
期望方差:
E(X)=np 和 Var(X)=npq
應用條件:
單事件在給定區間內隨機、獨立的發生,已知給定區間事件平均發生次數且有限。目的:給定區間內事件發生次數。
表達式(X符合泊松分布,其中成功概率p):
X ~ Po(λ)
泊松分布概率算式成立:
期望方差:E(X)=λ 和 Var(X)=λ 如果X~Po(λx),Y~Po(λy)且X和Y是獨立的,則X+Y~Po(λ_x+λ_y) 如果X~B(n,p)的n很大而p很小時,X可以近似表示X~Po(np)。
泊松分布代替二項分布
當n很大且p很小時,可以用X~Po(np)近似代替X~B(n,p).(n>50且p<0.1)或者(q近似1且n很大,np近似等於npq)
正態分布代替泊松分布
如果X~Po(λ)且λ>15,則可用X~N(λλ)進行近似
正態分布代替二項分布
二項分布X~B(n,p),當np>5且nq>5時,正態分布代替二項分布.(必須進行連續性修訂)
修訂
小於等於:P(X<=a)連續標度a+0.5即P(X<a+0.5)
大於等於:P(X>=b)連續標度a-0.5即P(X>b-0.5)
介於:P(a<=X<=b)連續標度即P(a-0.5<=X<=b+0.5)
總結:小加大減
6.內容擴展
伯努利試驗:
進行一系列的重複獨立試驗,每個試驗的結果只有二個,一個結果出現的概率總是p,另一個結果總是q,稱為貝努利試驗。
n重伯努利試驗:
伯努利試驗在相同條件下獨立重複進行n次。
兩點分布:
隨機變量X只可能是0或1,其中0<p<1,則稱X服從參數為p的兩點分布記住X~B(1,p)。
分布分類
連續型隨機分布:正態分布、均勻分布、指數分布、對數正態分布、柯西分布、Gamma分布、瑞利分布、韋伯分布
離散型隨機分布:二項分布、幾何分布、超幾何分布、泊松分布
三大抽樣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t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