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歡迎收看本期中央大學國際經營學部介紹+B方式出願tips。
中央的國際經營學部設立於2019年,在中央全學部中算是最「年輕」的學部之一(因為與其同年設立的還有國際情報學部)。
從學部名就可看出該學部的學習內容——是集外語學習、國際社會研究和經營學於一身的複合型學部。
*國際經營學部3大學習重點
*國際經營學部4年學習流程圖
特點自然是:設有眾多的外語授課的專業課程和輔助的語學強化課程,在幫助學生掌握外語的同時,培養對於專業知識的雙語思考力。
而不同於多數國際系學部爭相「攀比」本學部設置的英文授課課程佔全部課程的比例,中央的國際經營學部另闢蹊徑,在設有高達7成英文授課課程的基礎上,還設有中文授課課程,部分科目還同時分別開設中日英三語的平行課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語言優勢進行選擇,其國際性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外語授課課程特點
所以中文授課都包含什麼課程?該不會都是些無關緊要的語言課吧?
當然不是,語言課肯定是有的,但其中關於全球經濟、企業經營、國際地域研究等專業課程也不在少數,可謂是十分先進。
*中文授課的專門科目(橙色的「c」代表中國語授課)
小編把課程一覽拉到最後,驚奇地發現畢業論文除英文以外還有「中文」這一選項,就是不知道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有沒有什麼限制(希望中央國際經營學部的小夥伴能解答一下)。
作為國際系學部,海外留學項目當然是必需品,中央的國際經營學部也不例外。其下設的海外プログラム(Global Studies)是必修科目,要求學部所屬全員在第一年的暑假參加海外大學舉辦的、為期3-4周的短期留學。
至於海外研修費用是否包含在學費以內,官網的Q&A明確表示:不含。
*Global Studies協定校
只是,受疫情影響,2020年度的Global Studies改為了「在日本國內接受海外機關提供的online講義」這一形式。
對於第1年的「経営學入門」「経済學入門」「ミクロ経済學」「経営統計入門」、及第2年的「國際経営論」此類核心科目,在一周兩回的課程中,國際經營學部特別設置了tutorial課時(チュートリアル)。通過group discussion、workshop等方式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及時解決有關該周學習內容的疑問,促進學生和教員間的交流,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Tutorial課時示意圖
在中央的外國人留學生入學試験中,我們會發現裡面只有國際經營學部的A方式,B方式有獨立要項且要項公開時間也和其他學部不同。
因此,在進入出願tips環節之前,我們先來解析一個問題:A方式和B方式有何區別?
兩者間最大的不同在於入學時期,A方式為次年4月入學;B方式則為9月。因此,B方式的出願期間要晚於A方式。
另一方面,由於國際經營學部實施雙語教育這一特異性,A、B方式的對象也有微妙的差別,A方式主要以具有一定日語水平且英語水平滿足一定條件的考生為招生對象,B方式則更偏重於招收英語能力優異的學生。這一點從兩方式對於考生英語/日語成績的要求、及B方式要項有日英雙語兩方面可見一斑。
下面我們來看看B方式的出願要點。
2021年度A方式出願已經結束,在此省略。
出願方式:網上出願+書類郵送
出願期間:2021年2月26日(金)~3月4日(木)
(消印有效)
出願基準點:託福IBT 72點以上 or 雅思5.5以上 or 託業L&R785點以上且S&W310點以上
*託業IP不可
*雅思僅限academic module
*在宅託福可;拼分不可
有效期:2019年4月以後實施
無
需要提交2封推薦信,由在籍教育機關2名專職教員撰寫,英文日文皆可
書類審查+網上面試
Emmmmm……從僅有的兩年數據來看,國際經營學部B方式的招生有些摸不著規律。
對於2019年度「志望者數少」的情況,原因可猜測為:新學部第一年招生,一方面不少考生不敢貿然嘗試,另一方面英語出願基準點要求較高,又是9月入學,箇中因素導致報考人數整體較少。
在2020年度入試中,報考人數明顯上升,合格情況也較為可觀。
A方式的報考也呈現出相同的趨勢,在招生第一年(2019年度)報考人數慘澹(志望者數、合格者數分別為28人、24人),在2020年度出現了飆升(志望者數、合格者數分別為94人、46人)。
第二年人數上漲的原因,歸根結底可能還是第一年合格情況較好,讓不少考生士氣大振,踴躍報考。而在第二年的入試中,儘管A方式總體合格率不如前一年,但還是出現了近半數合格的情況,B方式的合格者數也有了倍的飛躍,中央國際經營學部總體呈現出的招生姿態還是比較積極的,各位對經營學感興趣的小夥伴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A、B方式進行嘗試。
以上就是本期中央大學國際經營學部介紹+B方式出願tips,祝各位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