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句古話叫「貴人語遲」,讓許多人深信不疑。認為小孩子說話晚不是什麼壞事,反而說明這個孩子是「貴人」。會更加的聰明。比如我們的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五歲了還不會說話,再比如,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四歲還不會走路說話。人們常常拿這句話安慰擔心孩子的家長。但是這句話真的科學嗎?
貴人語遲
「貴人語遲」這句話是出自《論語》,原句為「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這句話的意思是:尊貴的人往往在最後才開口發言,在行動上很敏捷,在語言上卻顯得很笨拙。泰山在眼前崩塌但是臉色不變,麋鹿突然出現在身邊但眼睛不眨。可見,這句話的原意說的是那些有內涵有思想的君子,是不會搶著說話的,其行為穩重,冷靜自持。這與我們現代所理解的意思並無一絲關聯,所以並無說話晚的孩子會聰明一說。
既然「貴人語遲」並非大器晚成,那麼當孩子在言語方面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更要格外注意了。這可能是自閉症的表現。
貴人語遲並非大器晚成
兒童會被動的模仿語音,在說話過程中容易出現音節省略或重複,逃避複雜語音或多音節的情況。語音單調且缺乏情感,韻律節奏異於正常兒童。
語音特徵
1、兒童語言理解能力差。
語言特徵
2、在語言表達中,會出現回聲性語言,即對剛剛發生或過去某一刻聽到的話語的仿說。語義的表達有缺陷;出現人稱代詞的錯用和避用。例如「我」—「你」之間的錯用和迴避使用人稱代詞;還會有奇異新詞的杜撰和使用,以及說話時缺少連詞、冠詞、動詞、介詞。
語言表達
3、在語用方面存在缺陷。會出現語言交流困難。在生活中的表現有:不了解會話的規則,在會話中喜歡拘泥於細節;對某一話題做多次的重複;會獨佔話題、打斷或改變對方的話題;很少使用指向人的社會性語言,如評論、展示、感謝聽者等;很少用語言尋求主意,表達意圖或現狀。還會缺乏會話技能,如:不能主動發起交流,常常僅限與生理需求的表達。以及語篇能力較弱,即不能識別人物內部狀態的原因,很少以評價的方式傳遞信息。
語言缺陷
那麼除了言語特徵外,還有哪些表現也可能為自閉症兒童呢?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反覆刻板行為,還有拒絕變化行為和妨礙性行為。拒絕變化行為,顧名思義,即孩子拒絕環境的變化,熟悉的環境會賦予其安全感。妨礙性行為,包括自傷行為、攻擊行為、發怒行為和所有的破壞性行為。例如異食癖、用頭撞擊門等行為。當出現妨礙性行為時,孩子可能是需要得到關注,或者是表達自己的受挫感和不安全感,也有可能是為了逃避任務,逃避控制。
行為方面
會出現注意集中困難和注意時間短暫的特徵;小動作較多,容易衝動;兒童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有較強的專注力;對物的注意明顯強於對人的注意。
注意力方面
機械記憶和視覺記憶有優勢,如機械背誦、照相式記憶,意義記憶較差;短期記憶能力較強,具有「新近性」效果,就是我們常說的健忘;程序記憶能力強於對事件的回憶。
記憶力方面
當我們的孩子出現以上特徵時,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帶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總而言之,當我們的孩子出現任何異常時,我們都應該重視起來,不能被一句子虛烏有的話所哄騙。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同時也是脆弱的。他承載著所有親人的愛長大,也帶給所有人幸福感。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夠摒棄糟粕,掌握優秀的育兒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