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新年伊始,「微言教育」特別推出「我的2020——偉大祖國全面小康」主題專欄,展示內容既有廣大師生傳遞愛國熱情的多樣表達,也有教育人奮戰脫貧攻堅一線的所見所聞和感人故事,還將曬出教育助力脫貧攻堅的大數據、好成果……精彩內容不要錯過。
今天,一起來讀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助力團」的扶貧故事
寒冬臘月時節,正在陝西省鎮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掛職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生習林傑,心裡美滋滋的。
他不僅依靠所學知識幫助陝西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的鎮巴縣建立了臘肉全產業鏈標準與追溯體系,而且還在2019年10月的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期間介紹該體系時,邂逅了愛情。
「這個體系能幫助提高臘肉產品的整體質量和附加值,提升鎮巴臘肉的品牌效應,帶動更多人脫貧致富。」習林傑說,任期已滿,但他並不想離開,他還想見證當地臘肉產品上市。
1月8日,習林傑在鎮巴臘肉產學研一體化示範基地進行臘肉檢測實驗
和習林傑一樣,本批「研究生助力團」的團長韓碩也將在10日結束本屆派駐任期。在過去的5個月中,看到鎮巴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當地農業土特產品的包裝款式單一、陳舊,藝術設計專業出身的韓碩就與同學們協商,一起結合當地特點,重新設計了包括臘肉、香菇、木耳、樹花菜等28類產品的包裝圖案。
1月8日,韓碩在鎮巴縣「研究生助力團」電商工作室展示自己及同學們為鎮巴農產品設計的產品包裝
考慮到鎮巴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苗族居住區,韓碩在為一家臘肉企業設計的包裝盒上,設計了一個苗族姑娘背著裝有兩筐臘肉背簍的卡通形象,這個設計受到了廣泛的肯定和好評。
在鎮巴縣楊家河鎮,有一個肉牛養殖場,來自西農大動物醫學院獸醫專業的二年級碩士生韓曉芳駐鎮工作期間,及時提醒場主注意飼料保存工作。
韓曉芳在楊家河鎮與貧困戶交流
「吃黴變飼料對牛的肝損傷特別大,出肉量會減少,會讓養牛的貧困戶蒙受損失。」韓曉芳說。
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研究生助力團」的團員甄琦理發現很多鎮巴縣鄉鎮小學的學生均為留守兒童,為了開拓孩子們的視野,團員們在鎮巴縣14個鄉鎮發起了17次科普大講堂活動。韓碩說,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通過這項活動,當地2000餘人次的小學生已經了解了磁懸浮技術、機器人、3D列印等知識,完成了人生中與科學的美好「初遇」。
甄琦理在赤南鎮帶領孩子們宣誓
從2018年至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已先後派駐三批 「研究生助力團」、42位優秀碩博士研究生到鎮巴縣掛職,累計組織研究生走訪調研38個貧困村、278戶貧困戶和29家涉農企業,開闢農業科技示範田百餘畝,舉辦面向成人的科技培訓講座30餘場,直接培養當地鄉土實用技術人才125名。
在2019年5月宣布脫貧摘帽的陝西省合陽縣,該校通過「研究生助力團」「書記幫鎮助力團」和「專家教授助力團」直接帶動當地貧困戶達2300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扶貧辦副主任王增信說,「研究生助力團」活動讓縣、校形成合力,有利於為地方培養出一支「永久牌」技術隊伍,為貧困縣脫貧摘帽和鄉村振興插上「科技之翼」。「學生在一線經風雨、見世面、施所能、展才華,綜合素質和能力也得到極大提高。」他說。
作者 |姚友明
來源 |新華社
圖片 |新華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官微
我的2020——偉大祖國全面小康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教育部政務新媒體「微言教育」(微信號:jybx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