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人為何痛恨英國?英國曾見死不救,愛爾蘭百萬人被餓死

2020-12-13 古今文社

文 | 書生

愛爾蘭這個國家與英國淵源極深,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愛爾蘭都歸屬於英國版圖,不過現在一提到英國,很多愛爾蘭人並沒有多少好感,這主要是跟100多年前的一場大饑荒有著很大關係。

在19世紀中期,愛爾蘭曾經爆發了一場蔓延至全國的嚴重饑荒,上百萬人被活活餓死,愛爾蘭損失了四分之一的人口,那麼這場大饑荒和英國人有什麼關係呢?這還得從兩國關係說起。

愛爾蘭位於歐洲西部愛爾蘭島中南部,面積約7萬平方公裡,現有人口約480萬人,東面是愛爾蘭海,與英國隔海相望。12世紀末期,英國人通過武力徵服了愛爾蘭,到了17世紀初期,愛爾蘭已經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01年英國政府通過了《英愛合併法案》,正式將愛爾蘭納入英國版圖。

愛爾蘭併入英國沒多久,就爆發了一場嚴重的大饑荒。1845年愛爾蘭爆發了大規模的晚疫病菌,導致 全國馬鈴薯腐爛。而馬鈴薯正是愛爾蘭人的主要食物,很快愛爾蘭就陷入了全國性的大饑荒,到了1846年夏天約有300~400人因缺少食物而受到生命威脅,其中絕大數都是窮困百姓。

愛爾蘭大饑荒爆發後,本該及時伸出援手的英國卻對此視若無睹,任由愛爾蘭人活活餓死。愛爾蘭雖然已經併入英國版圖,但英國人卻從未把他們當成同胞,而是當成了替他們生產的奴隸,即便是在饑荒最嚴重的時候,英國依然強迫愛爾蘭向英國本土出口糧食,這也加劇了愛爾蘭饑荒。

當時愛爾蘭大饑荒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歐洲不少國家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但對此英國人卻拒絕了。據悉,當時奧斯曼帝國國王準備以個人名義捐助1萬英鎊救助災民,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卻告訴他,只能援助1000英鎊,這是為什麼?

原來當時英國女王自己僅僅捐了2000英鎊,要是一個外人捐的比她還多,那她女王的面子往哪裡放?最終奧斯曼帝國按照英國方面要求,只捐助了1000英鎊,但私下裡偷偷向愛爾蘭運送了3船糧食。

正是因為英國當局的不作為,愛爾蘭在這場饑荒下無數人喪命,餓殍滿地,橫屍遍野。愛爾蘭也發現了英國人是指望不上的,成千上萬人被迫離開家園,移民到其他國家,據不完全統計,在大饑荒時期共有超過100萬愛爾蘭人選擇移民,另外還有近100萬人死在了這場饑荒中。

這場大饑荒對愛爾蘭造成了巨大衝擊,也讓無數人對英國人恨之入骨,即便已經過去100多年了,現在仍然有很多愛爾蘭人對英國充滿了敵意。而英國在這場大饑荒的表現,也的確令很多人感到心寒。

相關焦點

  • 飽受英國侵略卻成功控制美國政治,愛爾蘭人為何對英國人恨之入骨
    愛爾蘭國內人口不過區區四百萬,但生活在美國的愛爾蘭人至少有四千五,是僅次於德裔的美國第二大族群。愛爾蘭人對於政治有著極高的熱忱,美國45任總統中至少有14位具有愛爾蘭血統,比如家喻戶曉的甘迺迪、尼克森等。大家絕對想不到的是,別看歐巴馬是黑人,他也有愛爾蘭血統。2011年時,歐巴馬專門跑到愛爾蘭尋根,去看看他曾曾曾外祖父的生活過的地方。
  • 「殺死一個愛爾蘭人等於殺一條狗」,英國人竟靠這個屠殺愛爾蘭人?
    英王政府既不滿於只能直接統治都柏林一郡之地,又不滿於英國殖民者一步步愛爾蘭化。於是抓住一切機會向愛爾蘭島內施加影響力:1228年,強制用英國法律和慣例替代愛爾蘭法律;1297年,建立了其中半個愛爾蘭人都沒有的愛爾蘭議會;鼓勵英格蘭化的殖民者進入愛爾蘭;不斷發出歧視愛爾蘭人,以避免殖民者愛爾蘭化的法令……以至「殺死一個愛爾蘭人等於殺死一條狗」。
  • 從英國人的活奴隸到美國的強大勢力,愛爾蘭人經歷了什麼?
    愛爾蘭人是一個命運比較悲慘的民族,在19世紀有句諺語,「你很難見到一個頭髮灰白的愛爾蘭人」,因為愛爾蘭人的平均壽命只有40歲。當然這個語句中的「愛爾蘭人」主要是指愛爾蘭國和愛爾蘭國的移民,北愛爾蘭人則不在此列,因為那夥人其實是英國人,跟愛爾蘭人區別很大。
  • 1949年愛爾蘭脫離英國獨立,為何沒有帶著北愛爾蘭
    文/寂寞的紅酒愛爾蘭,位於歐洲西部,西臨大西洋,東靠愛爾蘭海,和英國隔海相望,是個面積不算大的島國。歷史上,英國人曾多次入侵愛爾蘭,並統治愛爾蘭長達300多年,直到1949年愛爾蘭才徹底從英國獨立出去。
  • 英國人為何沒能統治愛爾蘭?
    因為愛爾蘭早就被英國人佔領過,但是英國人在愛爾蘭的統治非常不得人心,所以激發了愛爾蘭人的強烈反抗。而馬島上的主要是英國人的後裔,邊上的阿根廷人跟他們不是一路子,與其待在阿根廷當二等公民,待在英國大家庭過日子還不錯。
  • 愛爾蘭和英國只有一水之隔,為什麼愛爾蘭人那麼討厭英國人
    12世紀,英國人從教皇那裡取得了對愛爾蘭的最高宗主權,隨後以「重建愛爾蘭社會秩序」為由不斷入侵愛爾蘭。儘管愛爾蘭人奮起反抗,但由於實力相差懸殊,所以被迫向英國屈服,承認了英國的宗教統治權。隨著英國人勢力的不斷擴大,英國人對愛爾蘭的野心不斷膨脹,因此不斷向愛爾蘭滲透,並在沿海地區進行殖民統治。
  • 愛爾蘭人為何不講愛爾蘭語?
    愛爾蘭人是凱爾特人嗎? 如果我們相信語言的親緣關係反映著使用者的血緣關係,是否可以認為愛爾蘭人的祖先就是曾經叱吒歐洲大陸的凱爾特人的一支呢? 愛爾蘭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發展出了發達的農業文明,製造出精美的金器和大型石質建築。那個時候,講凱爾特語言的人群還沒到達西歐。
  • 愛爾蘭國小民弱,為何沒有像蘇格蘭和威爾斯一樣併入英國
    文/寂寞的紅酒愛爾蘭和英國是歐洲西部的兩個島國。兩國一衣帶水,只有一水之隔,既是鄰居又是冤家。由於愛爾蘭特殊的位置,愛爾蘭長期被英國人垂涎,英國把愛爾蘭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歷史上英國曾多次入侵愛爾蘭,統治愛爾蘭長達三百多年。
  • 近代愛爾蘭人為什麼要獨立?英國鎮壓為什麼不成功?
    要說英國人怕流血,亦不然。阿姆利則屠殺是在1919年,幹翻了2000多印人。印度人殺得,愛爾蘭人就殺不得?何況印度是殖民地,不同文不同種。愛爾蘭人和不列顛人長得也沒區別,差不多都同文了。不努力一把徹底一元化,反而同意獨立,令人不解。 ttian在線:在殖民地屠殺和在本土屠殺是一回事麼?至少在當時,印度人不算人,愛爾蘭人可不是。
  • 為什麼北愛爾蘭不願意離開英國?
    百年以來,南部的愛爾蘭人一直希望北愛爾蘭能夠加入愛爾蘭,統一整個島嶼。但北愛爾蘭人似乎不願意離開英國加入愛爾蘭共和國。1973年,北愛爾蘭舉行公投,99%選擇繼續留在英國。富裕的愛爾蘭,卻盼不到民族統一許多人都憑直覺以為北愛爾蘭選擇留在英國,是因為英國是歐洲強國,經濟要比偏居一隅的愛爾蘭要好很多,留在英國在經濟上可以獲得更多好處,並且還能成為「大國公民」。
  • 愛爾蘭單一的民族認同,為何會在和英國「糾纏」下,走向多元?
    在愛爾蘭幾千年的歷史中,將近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一直與英國纏纏綿綿,在愛爾蘭人口結構中,將近80%以上的人是愛爾蘭人,剩下的一小部分由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組成。對於愛爾蘭人來說,他們的民族主義是主張所有的愛爾蘭人是一個民族,這是最初愛爾蘭原本的民族主義和民族認同。
  • 愛爾蘭為什麼要脫離英國獨立?
    愛爾蘭島北部屬於英國,南部屬於愛爾蘭共和國。從12世紀開始,英國就不斷侵擾愛爾蘭島,並逐漸蠶食愛爾蘭的主權和領土。1801年,愛爾蘭併入英國,全島成為英國的一部分。▲愛爾蘭島地理位置英國和愛爾蘭只有一水之隔,那麼,愛爾蘭為何執意脫離英國獨立
  • 當年英國想獲得北愛爾蘭,不動武,為何北愛爾蘭就主動加入了
    到了公元前6世紀時,歐洲中部地區的凱爾特人,也漂洋過海登上小島,通過戰爭,將愛爾蘭島劃分為五個小王國。所以,凱爾特人被認定為愛爾蘭人的祖先。後來,愛爾蘭島先後遭到丹麥人、挪威人和英國人的入侵和殖民統治,不過統治時間最久,真正把愛爾蘭各個小王國整合在一塊,形成國家地域概念的,還是它的鄰居,大不列顛島上的英國人。
  • 英國歷史唯一一次大一統,愛爾蘭也在英國版圖,可惜只持續120年
    愛爾蘭島之所以分屬愛爾蘭和英國兩個國家,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而這裡面也牽涉到英國歷史統一問題。事實上,愛爾蘭納入英國版圖,正是英國歷史唯一一次大一統,可惜只持續了120年。亨利二世很有才幹,他於公元1169年率兵登陸愛爾蘭,並且在公元1171年打敗了島上所有王國,自封愛爾蘭領主,他沒有採用直接統治的方式,也不用殖民方式,而是給予愛爾蘭自治方式,得到了愛爾蘭人的支持和擁護。
  • 英國、愛爾蘭、北愛爾蘭有何關係?歐盟曾提議北愛「一國兩制」
    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6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83.9%。北愛爾蘭是英國的政治實體之一,位於愛爾蘭島東北部,人口主要為愛爾蘭人。但在英國統治愛爾蘭島的時期,英國在愛爾蘭島北方有大量的新教徒移民,新教徒後來佔人口的多數。
  • 愛爾蘭人為何不講愛爾蘭語?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維京人一開始像明朝危害中國沿海的倭寇一樣,突然襲擊搶了牛羊金銀就迅速撤退回北歐老家;隨著劫掠的日益頻繁和深入,一些大膽的維京人在愛爾蘭的大河口設立過冬要塞,長期定居下來,跟愛爾蘭人之間逐漸從戰爭轉為和平貿易。
  • 愛爾蘭這個國家怎麼樣?愛爾蘭人友好嗎?
    近兩年,受到英國脫歐的影響,愛爾蘭移民目前正在收穫國際上越來越多的關注,而為了可以繼續享受到英國的各項福利,很多國際上的申請者都比較熱衷於拿到愛爾蘭身份。但是對於對愛爾蘭缺乏了解的人來說,可能對愛爾蘭這個國家並不熟悉,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艾爾蘭,感受下愛爾蘭的文化魅力。
  • 深扒愛爾蘭人虔誠供奉的守護神:原型竟是初到愛爾蘭的海盜船奴隸
    年方16的蘇卡特就是俘虜中的一員,那些海盜受「九勇士」之一、愛爾蘭國王尼爾的命令,綁架平民去愛爾蘭做奴隸。這個在大海上哭泣的年輕男孩還不知道,他日後竟然會成為愛爾蘭人的守護神。被成為 「聖派屈克」 的他雖然是搭乘奴隸船到達的愛爾蘭,卻在千年之後變成了愛爾蘭島本身的代名詞。
  • 愛爾蘭內戰中陷入孤立無援境地的倫斯特向英國求援招來殺身之禍
    愛爾蘭人是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民族中,最早用自己的語言創作大量文學作品的。這種文化上的優勢地位,在諾曼人(Normans)入侵愛爾蘭後起到了重大的現實作用。1166年,在愛爾蘭內部戰爭中陷入孤立無援境地的倫斯特國王逃往不列顛求援。當他從威爾斯帶來的諾曼人冒險家陸續登上愛爾蘭島,幾十人、四百人、上千人……「諾曼人入侵」就此開始了。
  • 鐵達尼號故鄉:最不英國的城市,絕對不可以拿土豆開玩笑
    眾所周知,英國曾經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因為殖民地分布太廣,被稱為 "日不落帝國",而愛爾蘭是其第一塊殖民地,雖然頂著 "第一 "的桂冠,但愛爾蘭的代名詞是 "倒黴孩子遇上黑心後媽",壓迫是那個時期愛爾蘭的主旋律,但對於特別頑強的愛爾蘭人來說,忍耐是他們的選擇,直到土豆饑荒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