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書生
愛爾蘭這個國家與英國淵源極深,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愛爾蘭都歸屬於英國版圖,不過現在一提到英國,很多愛爾蘭人並沒有多少好感,這主要是跟100多年前的一場大饑荒有著很大關係。
在19世紀中期,愛爾蘭曾經爆發了一場蔓延至全國的嚴重饑荒,上百萬人被活活餓死,愛爾蘭損失了四分之一的人口,那麼這場大饑荒和英國人有什麼關係呢?這還得從兩國關係說起。
愛爾蘭位於歐洲西部愛爾蘭島中南部,面積約7萬平方公裡,現有人口約480萬人,東面是愛爾蘭海,與英國隔海相望。12世紀末期,英國人通過武力徵服了愛爾蘭,到了17世紀初期,愛爾蘭已經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01年英國政府通過了《英愛合併法案》,正式將愛爾蘭納入英國版圖。
愛爾蘭併入英國沒多久,就爆發了一場嚴重的大饑荒。1845年愛爾蘭爆發了大規模的晚疫病菌,導致 全國馬鈴薯腐爛。而馬鈴薯正是愛爾蘭人的主要食物,很快愛爾蘭就陷入了全國性的大饑荒,到了1846年夏天約有300~400人因缺少食物而受到生命威脅,其中絕大數都是窮困百姓。
愛爾蘭大饑荒爆發後,本該及時伸出援手的英國卻對此視若無睹,任由愛爾蘭人活活餓死。愛爾蘭雖然已經併入英國版圖,但英國人卻從未把他們當成同胞,而是當成了替他們生產的奴隸,即便是在饑荒最嚴重的時候,英國依然強迫愛爾蘭向英國本土出口糧食,這也加劇了愛爾蘭饑荒。
當時愛爾蘭大饑荒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歐洲不少國家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但對此英國人卻拒絕了。據悉,當時奧斯曼帝國國王準備以個人名義捐助1萬英鎊救助災民,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卻告訴他,只能援助1000英鎊,這是為什麼?
原來當時英國女王自己僅僅捐了2000英鎊,要是一個外人捐的比她還多,那她女王的面子往哪裡放?最終奧斯曼帝國按照英國方面要求,只捐助了1000英鎊,但私下裡偷偷向愛爾蘭運送了3船糧食。
正是因為英國當局的不作為,愛爾蘭在這場饑荒下無數人喪命,餓殍滿地,橫屍遍野。愛爾蘭也發現了英國人是指望不上的,成千上萬人被迫離開家園,移民到其他國家,據不完全統計,在大饑荒時期共有超過100萬愛爾蘭人選擇移民,另外還有近100萬人死在了這場饑荒中。
這場大饑荒對愛爾蘭造成了巨大衝擊,也讓無數人對英國人恨之入骨,即便已經過去100多年了,現在仍然有很多愛爾蘭人對英國充滿了敵意。而英國在這場大饑荒的表現,也的確令很多人感到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