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這4種情況,說明發育遲緩了,注意

2020-12-11 媽咪寶貝傳媒

爸爸媽媽都希望寶寶健康成長、聰明伶俐,但是,父母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有時會覺得小寶寶哪點不對勁兒,懷疑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其實大多數寶寶的「不對勁」都是正常的,發育遲緩的寶寶畢竟是少數,比如寶寶出現了這4種情況,才真正提示寶寶發育遲緩,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真該注意了。

1、身體低於同齡人第3百分位

生長曲線圖是判斷寶寶生長發育情況的最重要標準。在嬰幼兒保健手冊上都有這個曲線表。評價時首先要算好寶貝的年齡,在對應的性別百分位圖上標出對應的月齡測量的身高、體重值。百分位法通常分為7個檔次,分別為第3、10、25、50、75、90、95、97百分位數,身高(體重)百分位數的意義,就是同性別同年齡的100個兒童中,從矮(瘦)到高(胖)排隊,最矮(瘦)的兒童是第1百分位數,最高(胖)兒童是第100百分位數。如果身高(體重)值低於第3百分位數,就屬於生長遲緩(低體重)。

2、大動作發展明顯落後於同齡人

俗話說「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大動作指涉及胳膊、腿、足部肌肉或全身的較大幅度的動作,例如爬、跑、跳等。寶寶的大動作發育其實也是寶寶整個智能的發展,如果寶寶的大動作發展明顯落後於同齡人,那就要注意了。

●6個月還不能抬頭,或一直沒有抬頭的欲望;

●10個月,還不會坐,無法扶著物體維持站立姿勢;

●14個月,無法自己穩穩地獨站;

●16個月,無法穩穩走路;

●23個月,無法上樓梯;

●25個月,不會向前踢球;

●3歲,不會雙腳跳,不會踏動兒童三輪車;

●4歲,無法以單腳平穩地站立5秒鐘;

●5歲,無法單腳跳,無法腳跟與腳趾相接向前走直線;

●6歲,無法以腳趾與腳跟相接倒退走直線。

3、2歲後仍說話不清楚

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很多父母發現,孩子過了1歲都不怎麼會說話,只能叫簡單的爸爸媽媽,這種情況可不一定是「貴人語遲」,有可能意味著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如果孩子能聽懂大人的指令、能做到恰當的反應,又不超過2歲,可以再等一等。但如果孩子超過2歲,仍然不能說話或者話極少,建議父母帶孩子進行語言發育評估,並給予及時的幹預和訓練。

4、面容呆滯,理解能力差

其實以上幾種情況,如果寶寶發育明顯落後於同齡人,就有智力發育遲緩的可能。還有一種情況,有的寶寶在在面容體態上就有異常表現,比如舌頭常拖在嘴外邊、流口水、表情呆滯等,或者1歲後明顯理解能力差,這個時間要就去詢問醫生了。

相關焦點

  • 6個月大寶寶,這4種情況說明他發育遲緩
    正常的小朋友在3-4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翻身了,發育的比較快的寶寶在6月時就能穩穩地坐著了。最近小王醫生遇到一個寶寶,他到了6個月還不能自如的翻身,小王說,寶寶的這種情況屬於典型的發育遲緩的表現,但是他的家長還不自知。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寶寶的哪些表現說明他已經發育遲緩了呢?
  • 寶寶身體有這4種表現,說明發育遲緩,家長早發現早治療
    穀雨老師今天和大家談論的話題是,如果寶寶的身體上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可不能夠大意,很可能是寶寶發育遲緩的徵兆。家長儘早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並治療才是最重要的。大人與之說話「愛理不理」月子裡的寶寶,如果家長對著他們笑或者說話,寶寶也是會給反應的。有時候寶寶還會主動啊啊啊的和大人說話。
  • 出現這幾種情況,說明你家寶寶發育遲緩了,家長對照著看
    、語言交流方面落後或異常的情況,包括生長發育遲緩、運動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遲緩及認知發育遲緩四個方面。 什麼是兒童發育遲緩? 生長發育遲緩:是指身高、體重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兒童2個標準差,或生長曲線連續2次下移的情況。
  • 寶寶這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遲緩,你家孩子有沒有
    為什麼有些寶寶明明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是各種表現差強人意,讓很多父母開始懷疑寶寶的智力是否發育遲緩,當寶寶有這4個表現時,說明智力發育遲緩,家長們要注意了,看你家孩子有沒有中。如果寶寶在安靜的情況下還一直持續了很久的笑容,且沒有停下來,或者從來都沒有笑過。這種笑的反常或者不笑的寶寶可能存在智力發育遲緩的情況。
  • 孩子出現這4種表現時,說明發育遲緩了,家長別大意了
    課後幼兒園老師與來接明明的家長進行了聊天,並且把情況告訴了家長,家長這才重視起來。事後家長帶明明去了兒童醫院做檢查,並且看了心理醫生。心理醫生與明明進行了語言互動,並且在觀察室觀察明明的一系列行為活動。最後,心理醫生得出寶寶可能是存在智力發育遲緩的問題的結論。這一下可把明明媽媽嚇壞了。
  • 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遲緩」,家長不妨自測一下
    但是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以下4種表現,可能代表自己的孩子的智力發育比同齡孩子緩慢,這時父母就應該引起重視了,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遲緩」,家長不妨自測一下經常受欺負孩子上幼兒園,這是孩子第一次嘗試接觸集體生活,孩子開始學著與別人相處,開始有自己的朋友,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經常受欺負,有可能是孩子的性格原因,但是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孩子智力發育遲緩造成的。
  • 寶寶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他發育遲緩了,家長別不當回事
    其實,寶寶只要在2歲半之前學會說話,都不算發育遲緩。不過,當寶寶有這3種表現時,他很可能發育遲緩了,一起來看看吧。身高體重落後於同齡人想要知道自己的寶寶是否發育遲緩,家長可以通過測量他的身高和體重來判斷,如果落後於同齡寶寶的話,那麼他就是發育遲緩了。
  • 如果寶寶有這5種症狀,很有可能是發育遲緩,寶媽們快來對照一下
    如果寶寶有這5種症狀,很有可能是發育遲緩,寶媽們快來對照一下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最擔心的無非就是自己家孩子的健康問題,如果孩子可以平安出生,那麼父母親也就放心了。不過身為父母在平常生活中一定要多觀察,多注意自己家的孩子。
  • 寶寶這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遲緩」,你家孩子有沒有中?
    所以,家長們還需要在平時多觀察自己的孩子,看看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表現,早發現就可以早一點避免,別讓孩子長大之後才來後悔。有一些家長,也會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前,就開始特別注意孩子們的表現。因為通過寶寶的一些表現,可以看出寶寶今後的發展情況。
  • 寶寶有這6種表現,屬於發育遲緩,父母要留意,別什麼都不知道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寶寶有這6種表現,屬於發育遲緩,父母要留意,別什麼都不知道! 寶寶的生長過程中,總牽動著家長的心,寶寶發育過快,營養跟不上,家長會很擔心。發育過慢,行動遲緩,家長會更擔心。
  • 寶寶出現8種情況 小心運動發育遲緩
    每個寶寶的發育狀況都會不同,但如果寶寶運動發育狀況明顯比同齡人晚,則應引起注意,這可能是運動發育遲緩。寶寶運動發育遲緩有什麼影響?寶寶運動發育遲緩,會影響寶寶下一步的發育,比如,當寶寶學會坐之後,寶寶的腰部力量增加和平衡能力的提高,他就有能力學習爬行。如果寶寶在7個月的時候還不能獨坐,那他就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去學爬,進而影響寶寶學走路。兒科專家指出,如果寶寶運動發育遲緩沒有得到及時的幹預和治療,嚴重者可能會影響智力發育。怎樣判斷寶寶是否運動發育遲緩?
  • 寶寶「發育遲緩」的4種表現,需提前應對,父母別大意了
    但是生活中每個孩子發育的情況都不一樣,比如,同齡的孩子有的就長得高一些,有的長得矮一些;有的說話早,有的說話晚。其實只要是在正常範圍之內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出現這幾種表現,那麼就說明孩子發育遲緩。寶寶「發育遲緩」的4種表現,需提前應對,父母別大意了哦一:說話比較晚正常情況下,孩子在一歲左右就可以簡單地發出一些聲音。比如爸爸、媽媽等一些單韻母的疊字,慢慢的到一歲半左右就可以說兩個字以上的語言了,甚至還會認識一些數字。
  • 教大家看出寶寶發育遲緩的情況
    寶寶發育遲緩是所有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一般寶寶發育遲緩分為運動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遲緩、心理髮育遲緩、智力發育遲緩等。寶寶發育遲緩是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表現來判斷的。6個月內的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時,家長就應該多加注意了,警惕寶寶運動發育遲緩。
  • 寶寶發育遲緩怎麼辦 發育遲緩的症狀
    嬰兒發育遲緩怎麼辦,如何分辨一個孩子是否出現了發育延遲的情況。這是很多家長都擔心的問題。那麼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分辨孩子是否發育遲緩,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孩子發育遲緩的症狀。發育遲緩的症狀第一:如果你有跟其他寶寶對比的話,一旦發現寶寶到了9個月時仍不能主動伸手去拿東西,同時在有大人攙扶時也不能用自己的雙腿支撐體重。
  • 擔心寶寶發育遲緩?如果寶寶出現以下幾個表現,寶媽就該注意了
    寶寶是否出現發育遲緩,其實是有跡可循的,我們可以從寶寶是睡眠、飲食、身體等各個方面仔細觀察,注意寶寶一舉一動的小細節。如果寶寶出現以下表現,可能就是發育遲緩了1.如果寶寶睡眠的時間比較少,和以上數據相差很大,寶媽就需要注意了,寶寶的生長發育可能遲緩了。2. 吃奶吃輔食困難有相關研究發現,一些智力有問題的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可能會出現吃奶困難、愛吐奶的狀況。
  • 兒童發育遲緩怎麼辦?4歲孩子發育遲緩的表現有這些
    對於一些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來說,我們應該在平常的時候就加以訓練,比方可以多和孩子說說話,通過一些刺激的方法來調動孩子說話的積極性。 孩子一旦出現發育遲緩,那麼就會對以後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大約有80%到90%寶寶發育遲緩是因為有家族性的遺傳因素有關,比方說家族裡面有矮小症的患者,或者是體質性發育遲緩的患者,那麼孩子患發育遲緩的概率就會高很多。
  • 1歲寶寶發育良好的4個標準,未達到說明發育遲緩,寶媽要重視
    1歲寶寶發育良好的4個標準,未達到說明發育遲緩,寶媽要重視從懷孕開始,寶寶的發育是母親最關心的問題。當嬰兒沒有出生時,母親擔心他會營養不良,當他出生時,母親擔心他會發育緩慢。其實,大多數時候母親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因為每個孩子的體格特徵都不同,掌握技能的時間也不一樣,所以不要完全對著書本去看寶寶的發育情況。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大多數寶寶在一歲左右時發育良好的4個標準,未達到說明發育遲緩,寶媽要重視。第一、身高和體重標準。根據衛生部提供的資料,1歲男孩的正常身高範圍為68.6-85.0釐米,體重約7.21-14.00公斤,頭圍約42.6-50.5釐米。
  • 寶寶發育遲緩怎麼辦?
    自從寶寶出生之後,作為父母的就常常擔心這擔心那,其中擔心寶寶發育遲緩怕是所有父母最擔心的問題了。 怎麼判斷寶寶發育遲緩呢?寶寶發育不良的時候可以吃些什麼讓他長得更快?家裡有小寶寶的父母趕緊看過來。
  • 過了這個時間點還不會翻身,可能說明寶寶發育遲緩了,父母要注意
    不過在頭疼之餘,看著寶寶一點點長大,那種滿足感又是難以言表的。尤其是當孩子剛學會翻身的時候,父母會感覺特別有成就感,但是有很多父母並不了解寶寶會翻身和發育是有關係的。那麼,寶寶一般什麼時候會「翻身」呢?如果比下面這個時間晚的話,父母就要引起注意了。
  • 滿月的寶寶有這幾種表現,可能是發育遲緩,家長要重視起來
    寶寶從出生到滿月這一個月生長是非常迅速的,發育的很快,所以,寶媽需要正確的掌握寶寶的發育情況,看看寶寶的發育是否跟得上進度滿月的寶寶有這幾種表現,可能是發育遲緩,家長要重視起來1、對突然的響聲沒反應寶寶到了滿月之後,聽力比較成熟了,大部分寶寶在淺睡眠的時候,聽到聲響就可能會被吵醒。如果有突然的響聲,忽然來一下大的噪聲,寶寶可能會出現驚跳反應,或者表現出其他對聲音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