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到來,往往預示著一家的希望,對小孩的教育,父母從不敢怠慢。兒童也是每一個父母的心頭肉,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機靈活潑。但在生活中,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是不同的。
例如,同年齡的孩子,有些長得高一些,有些矮一些;有些說話說得早,有些說得晚。所以,家長們還需要在平時多觀察自己的孩子,看看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表現,早發現就可以早一點避免,別讓孩子長大之後才來後悔。
有一些家長,也會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前,就開始特別注意孩子們的表現。因為通過寶寶的一些表現,可以看出寶寶今後的發展情況。而且孩子以下四種表現,通常代表其智力發展相對同齡兒童可能會比較緩慢,父母必須早發現,不要大意了。
孩子智力「發育遲緩」的4種表現,家長不要大意:
1、易受欺凌
幼稚園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第一所學校,也是他交朋友的第一個天地。如果一個孩子容易受欺凌,也許是因為他性格的軟弱,但是更多的是因為他的智力發育遲緩。一般情況下,智力正常的孩子在受到欺凌時會還手,會哭鬧,但智力遲鈍的孩子對這一系列問題反應不佳。所以,父母和老師一定要注意。
2、遲緩的反應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誇讚,誇某一個人他的反應很快,所以也就是說反應慢是件壞事。幼年時,父母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反應,一旦發現當你喊了寶寶之後,但是他並沒有反應時,就要引起家長們的注意了,在這件事情上面,一定不能大意。因為此時可能是嬰兒智力發育遲緩的表現。一般情況下,寶寶會對自己的名字形成一個長期的記憶,在這種記憶中,大人呼喚寶寶的名字,他應該給予回應,如果沒有,就是的表現了。
3、沒有主見
那些很聰明的人通常都會有自己的主見,但是,不聰明的人往往就會被人牽著鼻子走。小孩小的時候就應該多觀察他們,小孩是否有主見常常可以從飲食和日常遊戲中看出。孩子缺少主見,有時也會成為他們智力發育遲緩的標誌。
4、說話遲緩
一般而言,孩子在一歲左右就會開口說話,如果你發現家裡的寶貝到二、三歲了,還不會說話,那麼這個時候就要弄清楚,到底是因為平時對寶寶的語言訓練少,還是因為寶寶的智力發育遲緩,所以這個時候最好是去醫院檢查,以免釀成大錯。
如今為人父母的人都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古語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正是這個道理。父母應該從小觀察孩子的行為,好好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開發孩子的大腦思維,讓孩子更加聰明,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
孩子在7歲的時候,正是接受正統教育的最佳時期,而3歲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父母只需抓住這段黃金時期,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孩子長大後就會更聰明。孩子在閱讀書籍的過程當中,可以學到很多生活中沒有的知識,而且會比父母來教更加有效果。
在此推薦給各位家長這套《兒童全腦思維訓練遊戲書益智書》,一共12冊,非常適合3-6歲的而孩子閱讀。
孩子在看一套書的時候,能夠讓孩子在遊戲當中能到鍛鍊,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思維力和記憶力。平時家長們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玩耍,這樣還能夠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更加的親密。
陪寶寶在這一階段閱讀,不是為了讓他記住,而是培養寶寶的理解力和想像力,讓寶寶更善於思考問題,鍛鍊孩子的大腦,讓大腦得到良好發育,變得越來越聰明。
這套書本裡面的插圖和遊戲都非常有趣,色彩也很豐富,讓孩子在玩的過程當中,在他們的頭腦中形成豐富的畫面,激發孩子的想像力,還能鍛鍊孩子的專注、觀察、邏輯思考和語言表達能力。如果家長們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麼就可以給孩子買一套這樣的書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