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女子翻越護欄過馬路被撞身亡!而過街天橋離她只有幾十米

2020-12-17 潘立1969

現在,各大城市繁華路段的馬路中間都安裝上了隔離護欄,它的作用是為防止行人、車輛不守交通規則隨便穿越馬路而設置的,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行人和車輛行駛提供安全保障。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總有人為了少走幾步路,而通過翻越護欄的方式橫穿馬路,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也時而發生!

根據媒體報導,2020年11月11號,就在鄭州建設路鄭上路小學門口發生一起行因為翻越護欄而引發的交通事故。事發當日,一名女子準備要從馬路的一邊橫穿到馬路另一邊去時,也許是為了趕時間能夠少走幾步路,或者是覺得上下過街天橋太費力的原因,竟然沒有通過和她只有十幾米距離的過街天橋,而是直接翻越道路中間的護欄,而當這名女子翻越護欄通過馬路時,不幸被一輛正在路上行駛的麵包車撞上,致使該女子直接倒在了護欄邊西向東機動車道上,當場身亡!

為了少走幾步路而被撞身亡,真是令人感到非常惋惜,但是,又是違反交通規則在先,從而這個結果也不能再說什麼意外了!

要說交通護欄的作用,其實每個人心裡都十分清楚,它在人車分道,車車分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行人翻越護欄的行為不但把自己帶到險境之中,還會增加過往車輛在躲閃翻越護欄者時會增加發生相互之間追尾剮蹭事故的機率,而且一但因行人翻越護而引發交通事故時,,行人還將負主要責任。

這起事故再一次說明,無論是機動車還是行人都必須要自覺的去遵守各項交通規則,才能確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不受各種交通事故的威脅,才能真正做到一路平安。

相關焦點

  • 中年女子橫穿馬路時被撞飛 10米外就是過街天橋
    截稿時間:昨晚11時  地點:瀋陽市  昨晚8時50分許,瀋陽市南湖公園門前,一名中年女子橫穿南五馬路時被撞飛10餘米。現場沒有剎車印,女子所在前後範圍內沒有斑馬線,距離女子10餘米處便是過街天橋。
  • 鄭州師範學院門前學生被撞,相隔50米就是過街天橋
    11月27日早晨,鄭州英才街鄭州師範學院門前發生一起公交車和學生的碰撞事故,據車友描述:事發時,學生橫穿馬路,公交車躲避不及造成,所幸學生只是受輕傷,沒有生命危險。記者進一步了解得知:學生被撞位置向東50米就有一座人行過街天橋,但部分學生抱著僥倖心理選擇橫穿馬路。
  • 【知危險 會避險】一學生騎電動車斜穿馬路被撞 負全責!
    【知危險 會避險】一學生騎電動車斜穿馬路被撞 負全責!5、要遠離大車轉彎的內側區域大型車輛轉彎時,內側有2米左右的「盲區」, 一定要遠離。如果緊貼大型車車身騎車,那麼車輛在右轉彎時就極易將騎車人颳倒,其右後輪還可能從人身上碾壓而過,非常危險。
  • 昆明景觀大道竟成「跨欄賽場」 15分鐘73人翻越隔離欄
    前有人行橫道,後有過街天橋,均不足百米距離。短短15分鐘,卻有73名市民翻越隔離欄橫穿馬路。 前有人行橫道,後有過街天橋,均不足百米距離。短短15分鐘,卻有73名市民翻越隔離欄橫穿馬路。日前,記者在昆明重新開通不久的景觀大道北京路上看到這樣的場景。
  • 圖方便忽視交通安全 老人翻越護欄被撞倒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唐傑 楊小力1月22日下午,合川瑞山路發生一起交通意外,一名老人在翻越護欄時,被一輛摩託車撞倒,老人倒地受傷,情況非常危急。經初步了解,事故起因是兩位老人在翻越道路中央的隔離護欄時,與鄭某駕駛的摩託車發生接觸,結果導致其中一名老人倒地受傷。而在距離事故現場約100米處就有一座人行天橋,兩位老人忽視交通安全,為圖方便翻越護欄而發生悲劇。目前,事故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 秦皇島市七中過街天橋正式開通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杜楠)12月28日,城市中心區市第七中學過街天橋正式開通。上午11點半,秦皇島市七中的孩子們放學後一起從天橋過街,說說笑笑,都特別高興。談起天橋建設的初衷,秦皇島市政建設辦公室工程技術科工作人員邱立卓說,近年來,市民通過各種渠道反映情況,希望在市七中、玉龍灣兩處建設過街天橋。「河北大街是城市主幹道,玉龍灣小區附近車流量非常大,車速也快,周邊小區居民過街非常不方便。在七中附近修建過街天橋,主要是考慮學生過馬路不安全。」邱立卓說,為解決民生需要、完善城市交通網,市政府將兩座過街天橋建設列入今年民生實施項目。
  • 闖紅燈、翻越護欄 調查顯示近七成人違章
    第1頁:「闖紅燈」現象最普遍 第2頁:近七成人承認自己曾違章 第3頁:從不違章的行人過三成你步行時是否違章過?行人違章如何處理?本期車生活小調查,將為您一一解答。  A  「闖紅燈」現象最普遍  在本次調查中,對於「您認為鄭州街道上行人違章最多的行為是?」這一調查選項,行人闖紅燈成為公認的較普遍的違章行為。
  • 規範市區過街天橋建設管理
    部分過街設施成了擺設使用率太低有點混亂    「就市區現有過街設施而言,除蘭州市第三中學門口的過街天橋和西關十字的地下通道使用率較高外,城區幾處過街設施都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如甘南路十字的過街天橋,離南關十字地下通道過近,再加之一到下雨、下雪天天橋路面溼滑,大多行人便不走過街設施,選擇橫穿馬路。
  • 過街天橋,能否過得了「管理」這道關?
    七一路與文化路交叉口過街天橋在這裡,南陽市第十五小學的學生每天要經過天橋穿越馬路,可以說,這裡的過街天橋成為了學生們的安全屏障。筆者來到的時候是將近中午的11點35分,正是學生放學時間。筆者看到當時的七一路車流量很大,十五小門前是一道交通隔離護欄,沒有斑馬線。
  • 德州過街天橋人氣冷熱不均 市民建議提高利用率
    3月23日,記者就「您可以接受人行過街設施繞行距離為多遠」的問題,隨機採訪20名市民,其中9成市民認為最多不能超過50米,只有兩名市民覺得,可以接受繞行距離為50米至100米。「如果自己的位置離天橋入口較遠,超過50米,寧願選擇冒險橫穿馬路,也不想繞遠。」43歲的市民趙先生說。
  • 「怪橋」當道 過街天橋不能過街
    這座過街天橋橫跨曙光西路,從橋梁下方的斑斑鏽跡上看,這座橋的建成時間不短了。橋的兩頭懸空,沒有正式的臺階,階梯末端距離地面還有大約1米的高度。「修這麼一座橋,沒有臺階,人根本走不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周邊很多居民都表示不理解。居民張先生告訴記者,這座過街天橋多年前就架設在曙光西路上了,可一直沒有利用起來,眼看著新橋變成了舊橋,資源白白浪費讓人深感可惜。
  • 過街天橋裝電梯,夠意思!
    今年6月,本欄目曾報導過位於櫻花東街一座過街天橋的故事,當時有居民提出疑問:「人行橫道旁,建過街天橋有沒有必要?」3個月後,這事兒有變化了嗎?記者回訪發現,這座天橋的現場施工已基本結束,正待開通,但附近居民的看法有了「大逆轉」——從最初的質疑,到如今的期待。
  • 南山區東濱路一人行橫道未封 市民質疑修的人行天橋形同虛設
    近日,有市民反映,南山區東濱路南山黨校公交站修了一座人行天橋,但人行天橋幾乎無人行走,如同虛設。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不到人行天橋幾十米處,設有斑馬線的人行橫道,早晚高峰期的時候,過往車輛多,行人紛紛在此過馬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臨汾:翻越護欄過馬路 貪圖省事太危險
    12月20日下午,記者步行路過鼓樓南大街臨汾學院校門口附近時看到,一名年輕男子翻越機動車道上的隔離護欄過馬路,十分危險。記者注意到該名男子在馬路中間隔離護欄的西側站著,當時車流量較大,不少車輛經過他身邊時都明顯減速並打方向避讓。
  • 公路護欄被撞壞幾十米,車撞爛貨撞掉,這「眯眼」的代價大了!
    因駕駛員太疲勞,眼睛不受控制地「眯了一下」,護欄被撞壞幾十米,車已撞壞,煤塊撒落滿地,所幸無人員受傷。事發後,遵義高速交警二大隊五中隊民警接到報警迅速趕到現場,幾十米的應急車道裡灑滿了散落的煤炭,本來平直的護欄被撞成了彎彎曲曲的弧形,一輛紅色的小貨車騎到了護欄上,右前輪脫落。
  • 樂山這些違法過馬路的行人!還是遵守交通規則嘛!
    溫馨提示:橫穿馬路,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會大大增加,應特別注意安全。1.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2.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在有過街天橋或過街地道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
  • 別人為省事翻越護欄,陝西一大媽直接將護欄壓彎
    在路上,我們需要遵守交通信號燈,需要按指示標誌,在指定車道行駛,在特定路段還需要限速行駛,等等一系列都表明我們國家的建設也是越來越健全。不過,這交通法規可不僅僅是針對路上的大大小小的各種車輛的,同樣針對路上的行人。雖然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提倡斑馬線前禮讓行人的文明行動,可是有些人,好好的斑馬線不走,偏偏要「劍走偏鋒」,這結局可真的是很尷尬。
  • 交警勸導文明過馬路
    交警勸導市民文明過馬路生活中,有著形形色色的過街方式。8月18日,記者跟隨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新區交警大隊民警,來到東風新村新瑪特購物中心附近,勸導行人文明過馬路。緯二路新瑪特購物中心周邊,商圈和居民區較多,許多人在緯二路上來回穿行。
  • 瀋陽首個配電梯的過街天橋來了!
    有的城市在過街天橋安裝了電梯!方便人出行!西安首條無障礙人行天橋↓↓↓好消息傳來了!瀋陽首批配電梯的過街天橋來啦!12月9日,記者了解到,橫跨渾南中路的建築大學過街天橋護欄已經安裝完畢,月底就可通行。值得一提的是,該處過街天橋兩側配有直升電梯,目前正在協調解決與相關線纜安全距離的問題,若進展順利,可滿載13人的電梯也有望同步使用。過街天橋月底可通行過街天橋位於瀋陽建築大學正門以西約80米處。
  • 南二環雅塘村過街天橋放開交通 具有較強的防撞作用
    1月12日,南二環雅塘村過街天橋建成並對市民開放。圖/記者 華劍   1月12日,南二環雅塘村過街天橋對市民放開交通。雅塘村片區市民出行不需再繞道或爬中央護欄過二環。   「南二環寬達46米,究竟建什麼樣的過街天橋最好?」長沙市城管局副局長趙建軍介紹,在過街人行天橋中間加一個橋墩不美觀,經過徵集、篩選,最終決定用鋼桁架結構系杆拱橋方案,波浪式頂棚為高科技複合材料。   記者觀察到,雅塘村過街天橋橋面鋼結構,完全靠南北兩側鋼箱拱上的18對系杆拉住,除兩端的橋墩和四個引橋外,過街天橋下沒有任何承受荷載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