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男子,血尿入院,查出尿毒症,醫生惋惜:2個習慣害了他

2021-01-09 騰訊網

40歲的李先生,對於他這個年齡來說,應該是事業穩定,家庭美滿了。

但是,李先生卻不然,來自一個小山村,小時候連小學都沒上完,就被家裡人催著回來幹農活。

所以,李先生不太識字,也沒啥本事,父母攢了一輩子錢,好不容易取個媳婦,有了孩子。卻因為吃不好,穿不暖,妻子把「家底」都拿走,跟別人跑了。

留下一個兒子,今年要上小學了。

李先生,一面要供兒子讀書,一面還要供養父母,生活過得捉襟見肘。

最近一段時間,李先生總是感覺身體疲乏得很,排尿困難,沒胃口、吃不下東西,一次上廁所竟發現有了血尿。可嚇壞了他,趕緊去醫院檢查。結果,竟然查出了尿毒症。

李先生,很是疑惑,自己平時不抽菸、不喝酒,自覺沒啥不良嗜好,咋就得了這麼嚴重的病呢?

醫生,在了解了李先生的生活後,也為他惋惜:2個習慣害了他。

習慣1:常吃鹹菜

李先生,平時最常吃的菜就是鹹菜,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留給兒子吃,自己總是鹹菜就飯吃。

每次都跟兒子講,自己愛吃鹹菜,其實,只是他想節省一些罷了。

中醫認為「鹹入腎」,過鹹則首先傷腎。

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而出,若攝取太多,腎臟的負擔就會加重;加上鹽中的鈉會導致身體的水分不易排出,更是加重了腎臟的負擔,破壞腎臟功能,進而誘發腎臟病。

習慣2:亂吃藥

無論哪裡病痛,只要不是十分嚴重的,李先生一律不去看醫生,直接自己去藥店買藥吃。

這種蒙著買藥吃,有時也能見效,但長久來看,卻是要不得的。

因為,腎臟是要負責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也負責藥物的排洩工作,而很多藥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如果,沒有經過醫生的許可,就隨便吃的話就會給腎臟排洩藥物的工作增加負擔,從而傷害腎臟。

慢性腎病的發病特點,有「三高、三低」:

發病率高、伴發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

全社會對慢性腎病的知曉率低、防治率低、伴發心血管病的知曉率低。

調查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性腎病的患病率大於10%,知曉率卻不足5%。

在我國,發生於腎小球腎炎的慢性腎病患者最多,佔40%。

隨著我國人群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其他的繼發性慢性腎病也不斷地在增多!

腎不好,會有四個表現,別忽視

表現1:疲勞、沒勁兒

如果,腎臟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感覺「身體被掏空」。

腎臟受損會影響身體代謝廢物,進而會出現精神不振、疲勞、沒勁兒之感。

偶爾乏力,調整睡眠一般就會改善,但若持續超過一個星期,建議去檢查。

表現2:排尿異常

尿液,是腎臟是否健康的一個「風向標」。

尿液泡沫變多,長時間不消失;尿液顏色異常,呈濃茶色或混濁如淘米水。

此時,及時檢查,這些情況,都說明腎臟出現了問題,不可忽視。

表現3:身體浮腫

腎臟,是人體代謝水分的器官。

一旦腎不好看,水分就會蓄積,便會因此身體浮腫。

尤其是,早起後眼皮浮腫,或雙腳、雙腿浮腫,最好去查查腎臟。

表現4:聽力下降

腎開竅於耳,腎氣旺盛,人的聽覺功能良好,聽力清晰。

一旦出現聽力下降,甚至出現耳鳴,則需警惕腎臟受損了。

送你「三字經」,腎好你更好

1:喝夠水

水,是生命之源。

腎臟的健康,同樣離不開水。

一旦缺少水分,會影響新陳代謝,阻礙廢物排出。

如此一來,便會加重腎臟負擔,甚至會加速腎臟發生病變。

所以,平日裡,一定要主動喝水,補充水分,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要主動小口慢慢喝,白開水,是最佳選擇,儘量少喝飲料、果汁、咖啡等。

2:常飲茶

植物茶水,可衝淡尿液,促進腎臟排毒,減少腎臟負擔,保護腎臟。

而黑色入腎,多用黑色植物,搭配泡水代茶飲,對於腎臟健康,大有益處。

花楸黑葚茶,泡水代茶飲,益腎、益精、黑髮明目、利尿排結石,保護腎臟。

用黑果花楸、黑果枸杞、黑葚、洛神花,搭配在一起,熱水衝泡即可。

中醫講,黑色入腎,黑果花楸,對於腎臟健康有益,其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多酚等,抗氧化極強,可延緩衰老,促進細胞新陳代謝。

洛神花,泡水喝,有助於排結石,減少腎臟內結石的形成,保護腎臟健康。

黑葚入藥,始載於 《唐本草 》,其味甘,入腎經,益腎滋陰、黑髮明目、祛斑延年。

黑果枸杞,是一種獨特的藥食兩用植物,具有補腎益精、生津止渴、 補腦、抗衰老和活絡通經作用。

這幾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補腎益精,延緩衰老,保護腎臟健康,十分有益。

3:睡好覺

不論如何,都要保證良好而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有著重要作用。

一旦經常熬夜晚睡,會給身體的各大臟器,都帶來很大的負擔。

數據顯示,許多腎功能衰竭者有長期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

因此,在平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過度勞累,適當休息,睡好子午覺。

4:勤活動

久坐不動,造成膀胱壓迫,出現膀胱經氣的運行障礙。

一旦膀胱的功能出現失常,就會引發腎臟變虛,不利於腎臟健康。

因此,要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每坐下45-60分鐘,就起來活動一下。

堅持練太極拳,可養肝補腎、舒筋活絡、暢通氣脈,增強自身抵抗力。

此外,經常踮腳尖,可刺激經絡,有助於溫補腎臟,改善腎臟的機能。

5:大便暢

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

要做到大便通暢,需調整飲食結構,多做運動。

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能激發腎氣,加速排便。

6:勤泡腳

堅持用熱水泡腳,對腎臟健康,大有益處。

腎經之氣,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泡腳可舒筋活絡、促進血液循環,刺激穴位,溫補腎陽。

泡腳,一定要「泡透」,才能更好的刺激腳部的經絡,助力健康。

晚上9點左右,打一盆熱水,38℃-40℃左右,沒過腳踝,泡到微微出汗。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45歲男子頭暈入院,查出「急性腦梗」,真相卻是飯後一個習慣害了他
    45歲男子頭暈入院,查出急性腦梗,醫生:飯後一個習慣害了他 胡師傅是一個高中食堂的廚師,每天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菜品,這也導致了他越來越胖,而胡師傅認為自己平時幹的都是苦力活,所以覺得有進有出的消化得不錯,每天對肉的攝入完全不吝嗇,但是在一次煮晚飯的時候,胡師傅竟然意外的暈倒了過去
  • 20歲男子腿部水腫,結果查出了尿毒症,醫生:尿毒症有3種症狀
    一名中年女子和一名年輕的男子抱在一起痛哭,男子的手上還緊緊攥著一份檢查報告,上面寫著:尿毒症。據悉,年輕的男子今年20歲,名字叫做王斌(化名),跟中年女子是母子關係。 後來,王斌的母親就帶著他來到醫院做檢查,結果卻查出了尿毒症,於是就發生了開頭的一幕。事後醫生表示:王斌這種情況如果不能找到合適的腎源,那麼就需要終身透析。
  • 37歲男子,查出尿毒症,需終身透析,一件事是「禍根」
    一名男子,因呼吸困難、咳嗽、嘔吐等,被送往醫院。 到了醫院後,醫生了解情況後,二話沒說,先為患者進行了血液透析,這樣,病情才得以控制…… 血液透析,一般是尿毒症者需要做的,他到底經歷什麼?
  • 40歲男子全身疲倦,查出尿毒症,醫生直言:2件事做的太多了
    40歲的門先生正在透析室進行血液透析,失落、絕望的眼神,讓他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原本,生活很美滿的他,有一家小公司,可沒想到在10年前,查出高血壓。
  • 30歲男子突然尿血,查出尿毒症,醫生怒斥:這3件事做太多了
    一旦腎臟受損嚴重,乃至最後出現尿毒症,那麼基本腎臟已「報廢」了。下面來看一個尿毒症患者的案例。 剛滿30歲的小李,最近已經體會了作為一名尿毒症患者的艱辛。因為這病,自己要定期到醫院透析,胳膊上的粗針眼一個接一個,看起來醜陋極了。醫生指出,小李之所以這麼年輕就患上尿毒症,基本和3件事有關:
  • 男子深夜腹痛入院搶救,終因肝硬化離世,醫生惋惜:2個習慣所害
    男子深夜腹痛入院搶救,終因肝硬化離世,醫生惋惜:2個習慣所害肝臟是人"啞巴器官"。人體遍布痛感神經,有疾病、傷痛後就可及時反饋給大腦。但是,肝臟卻不會"喊痛"。因此,肝病一旦被發現,多半是中後期了。市中心一家菸酒店王老闆,今年52歲,從20多歲開始喝酒,後因賣酒好酒的緣故,喝得多,慢慢就對酒精依賴起來。王老闆也常聽說,酒喝多了傷肝,但是他並不感覺"肝疼",也上了癮,戒不掉。甚至不喝的時候,還會出現出汗、心發慌、手發抖、四肢無力等"酒精戒斷反應"。
  • 45歲男子,尿血入院,查出尿毒症,悔恨痛哭,為了個女人不值得
    尿毒症,簡單來說,就是腎臟功能衰竭,無法將人體內的代謝產物、廢物、尿素和多餘的水分等身體廢棄物排出體外,導致人「中毒」的一系列症候群。  尿毒症,雖然沒有癌症那麼可怕,但也足以讓人膽戰心驚。
  • 46歲男子,頻頻尿血,查出尿毒症,親友感嘆:無良妻子害了他
    李大哥今年46歲了,兒子去年考上了重點大學,李大哥樂的合不攏嘴,逢人就說:兒子出息了,好日子快到了。可這話還沒說上一年呢,李大哥卻先躺進了醫院,能不能挺到兒子大學畢業都成了謎,親友前去探望,無不感嘆,李大哥的命不好。
  • 28歲男子,不痛不癢,查出尿毒症,排尿有4個變化,不能再拖了
    尿毒症是指慢性腎衰的終末期,是指腎臟功能已經發生了不可逆性減退,甚至喪失該有的淨化血液和解毒功能,一旦被確診尿毒症,除了血液透析外,只有換腎。
  • 39歲男子大便發黑,查出肝硬化,醫生嘆息:2個壞習慣害了他
    在前幾天,有一位39歲的薛先生,早上起來排便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大便顏色如同柏油一般黝黑髮亮,到了醫院檢查之後發現,肝臟的疾病已經是極為嚴重了,醫生告知薛先生,是肝硬化。這位薛先生大腦一片空白,僅僅39歲就出現了肝硬化,很多人可能就會疑惑,黑便不應該是消化系統的疾病,為什麼會是肝硬化呢?
  • 35歲男子查出尿毒症,沒錢換腎,床前痛哭:這2件事可別總做!
    近些天,35歲的小陳總是覺得身體不適,不僅腰疼難忍,還出現了浮腫,小陳不得不推應酬,在家裡休養。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陳的症狀也越來越劇烈,直到一次上廁所時,他出現了尿血,這才趕緊跑去醫院進行檢查。
  • 20歲小夥查出「尿毒症」只因常做這件事,試問腎怎麼受得了
    20歲小夥查出「尿毒症」只因常做這件事,試問腎怎麼受得了文/七月前言:20歲,本應該是一個人最美好的時候,這個年紀充滿希望,充滿朝氣,對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保持著最大的熱情。後來和同事的一次聚餐,他喝了不少酒,第二天就感覺到身體有很強烈的不適感,並且還伴隨著高燒,隨後同事將他送去了醫院,經過醫生對他的尿液檢查後,發現了異常,他的尿液蛋白指數非常高,已經出現了「腎衰竭」的徵兆。對於這個結果,小王非常不願意相信,他再三要求醫院進行詳細的複查,然而,最終的結果竟是小王被確診為「尿毒症」。
  • 小兒出現血尿,舅舅查出尿毒症前期?!遺傳性腎病要注意!
    10歲孩子出現血尿症狀,剛出院沒多久,孩子的母親也出現血尿症狀。檢查後這位母親還有蛋白尿的症狀,二者均患有遺傳性腎病。考慮到可能存在家族性遺傳因素,建議患兒的母系親屬,都做做腎臟相關檢查,排查風險。緊接著,患兒的舅舅被診斷為尿毒症前期,只是還沒有出現尿毒症的症狀。
  • 27歲男子查出腎衰竭,惋惜:4個傷腎習慣,年輕人都控制不住
    這天傍晚,一個年輕的男子,被攙進了醫院。 從男子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十分痛苦,雙手捂著腰部,一直在喊疼。 陪同而來的,是男子的妻子,妻子看到急診醫生後,趕緊讓醫生檢查一下,到底咋啦?
  • 45歲男子,腰痛入院,查出尿毒症,再次提醒:這一種飲品要少喝
    尿毒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積月累所致。 從積累病因、發病,再到進展到尿毒症,往往需要十幾年或幾十年時間。 而這其中,與一些不良行為習慣,脫不了干係,生活中,要格外注意避免。
  • 50歲阿姨因1事被查出尿毒症,醫生叮囑:出現這個症狀,要小心
    西安的秦阿姨今年50歲了,從前年開始,她一直在離家不遠的電子廠打工。從5月份開始,她常常會有頭暈、噁心的現象。以為是貧血,因為之前有過這種情況,休息了一段就好了,所以這次她依然沒在意。可結果是情況非但沒有好轉,頭暈噁心反而更加嚴重。
  • 45歲男子腎衰竭入院,醫生建議:四種食物少往嘴裡塞
    進入醫院之後,醫生趕緊進行了檢測,才發現該男子的尿酸水平已經超過了900,而且血壓也是非常的高,已經出現了腎衰竭的情況,需要及時的進行手術治療。在醫生進行三個多小時的手術治療之後,才將該男子成功的挽救了回來,但是還需要住院進行治療,才能夠維持身體的健康。
  • 49歲男子,腰痛檢查,確診尿毒症,一種水喝太多,腎都傷透了
    小護士說,以後一周要進行3次透析,一定要按時來,平時多注意飲食,和習慣。 據了解,男子姓名穆今年49歲,大約在幾年前,因為經常腰疼,所以到醫院來檢查,結果查出腎結石,做了碎石,又吃了排石藥,很快疼痛就消失了。
  • 46歲男子,腰腹疼痛,查出尿毒症,為啥?一種「水」喝了十年
    46歲的老王躺在透析室裡,旁邊的透析機不斷地過濾出血液,這對於老王來講,已經是一件平常事了,由於身患尿毒症,老王大約一周要進行3次這樣的透析。他的雙腎已經積水,血肌酐320μmoL/L,尿素氮為19.4mmoL/L,尿蛋白3+。
  • 得了尿毒症怎麼辦?看看這2個真實案例,相信你會找到信心
    案例1:今年41歲的朱曉燕是一個患尿毒症14年,卻仍堅守三尺講壇的鄉村教師,已有24年的教學生涯。2004年,朱曉燕不幸查出尿毒症,在經過短暫的休整後,她回到了學校,繼續教書育人,開始了家、學校、醫院三點一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