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製 學案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一

2020-12-13 化學高中

第一章 認識化學科學

第3節 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質的量

第3課時 物質的量濃度

【學習目標】

1.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及其計算公式。

2.了解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步驟。

3.熟悉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產生的誤差及誤差分析。

【知識清單】

一、物質的量濃度

1.含義:

以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符號為c,常用單位為mol·L-1(或mol·m-3)。(B表示各種溶質)

2.表達式:cB=V(nB)。如1 L溶液中含有1 mol溶質,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就是1 mol·L-1。

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配製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

1.主要儀器

託盤天平、100_mL容量瓶、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量筒等。

2.配製步驟。

(1)計算:根據nB=cB·V可知n(NaCl)=0.1_mol,則m(NaCl)=5.85g。

(2)稱量:若用託盤天平可準確稱取NaCl固體5.9g。

(3)溶解:將稱好的NaCl固體放入燒杯中,用適量蒸餾水溶解,用玻璃棒攪拌,並冷卻至室溫。

(4)轉移:將燒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轉移到容量瓶中。

(5)洗滌: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2~3次,並將洗滌液都注入容量瓶中,輕輕搖動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勻。

(6)定容:將蒸餾水注入容量瓶,當液面離容量瓶頸刻度線下1~2_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溶液凹液面最小處與刻度線相切。

(7)搖勻:蓋好瓶塞,反覆上下顛倒幾次,搖勻。

(8)裝瓶貼籤:容量瓶不可長時間盛放溶液,配製好之後應轉移至試劑瓶中,貼好標籤,並註明溫度和名稱。

能否將固體或液體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釋?為什麼?

答案:不能。容量瓶上標有溫度,通常只有盛裝室溫下的液體,才能準確的確定體積,而物質溶解或稀釋過程中,會發生溫度的變化,從而使配製的溶液的濃度不準確。

三、從物質的量角度認識化學反應

在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或生成物化學式前的係數之比等於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微粒數目之比,也等於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如:

2H2 + O2點燃(=====)  2H2O

化學計量數    2    1     2

分子數目 2NA NA 2NA

物質的量 2 mol 1_mol 2_mol

即2 mol H2和1_molO2在點燃的條件下恰好完全反應生成2_mol_H2O。

【對點訓練】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 L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該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1

B.從1 L 2 mol·L-1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該溶液的濃度為1 mol·L-1

C.標準狀況下,將33.6 L HCl溶於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1.5 mol·L-1

D.1 mol BaCl2溶於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Cl-)1 mol·L-1

C

2.實驗室裡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硫酸銅溶液,現選取500 mL容量瓶進行配製,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

A.稱取7.68 g硫酸銅,加入500 mL水

B.稱取12.0 g膽礬配成500 mL溶液

C.稱取8.0 g硫酸銅,加入500 mL水

D.稱取12.5 g膽礬配成500 mL溶液

D

解析:首先應以500 mL來計算膽礬或硫酸銅的質量,計算得出需要12.5 g膽礬或8.0 g硫酸銅,因此A、B項錯誤;由於是要配製500 mL,故C加水500 mL應是錯誤的。

3.11.2 g Fe與200 mL 2 mol·L-1的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H2的體積為( )

A.11.2 L  B.2.24 L  C.4.48 L  D.3.36 L

C 解析:Fe + 2HCl===FeCl2 + H2↑

1 mol 2 mol     22.4 L

0.2 mol 0.4 mol    V(H2)

解得,V(H2)=4.48 L。

【課後練習】

1.在容量瓶上無需有標記的是( )

A.標線  B.溫度  C.濃度  D.容量

C

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關於0.2 mol·L-1的Ba(NO3)2溶液正確的說法是( )

A.2 L溶液中的陰、陽離子總數為0.8NA

B.500 mL溶液中NO3(-)濃度為0.2 mol·L-1

C.500 mL溶液中Ba2+濃度為0.4 mol·L-1

D.500 mL溶液中含NO3(-)總數為0.2NA

D

3.關於0.1 mol·L-1 Na2CO3溶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0.5 L該溶液中鈉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2 mol·L-1

B.1 L該溶液中含有Na2CO3的質量為10.6 g

C.從1 L該溶液中取出100 mL,則取出溶液中Na2CO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1 mol·L-1

D.取該溶液10 mL,加水稀釋至100 mL後,Na2CO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1 mol·L-1

C

4.在4 ℃時向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 HCl氣體(標準狀況下測得)後形成的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10 mol·L-1

B.所得溶液的體積為22.5 L

C.根據題幹數據,該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無法求得

D.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無法求得

C 解析:該溶液的體積應該大於100 mL,溶液的質量為22.4 L·mol-1(22.4 L)×36.5 g·mol-1+100 mL×1 g·mL-1=136.5 g,由於沒有提供溶液的密度,無法計算出溶液的體積,因此該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無法計算,A錯、B錯、C對;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36.5 g(36.5 g)×100%=26.7%,D錯。

5.使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完全沉澱時,若用去相同濃度的AgNO3溶液的體積比為3∶2∶1,則上述三種溶液的體積比是( )

A.9∶4∶1 B.3∶2∶1 C.6∶3∶2 D.9∶3∶1

D 解析:設V(NaCl)=V1,V(MgCl2)=V2,V(AlCl3)=V3

NaCl+AgNO3===AgCl↓+NaNO3

c1V1  c1V1

MgCl2+2AgNO3===2AgCl↓+Mg(NO3)2

c1V2  2c1V2

AlCl3+3AgNO3===3AgCl↓+Al(NO3)3

c1V3  3c1V3

由題意可知,c1V1∶2c1V2∶3c1V3=3∶2∶1,故V1∶V2∶V3=9∶3∶1

6.將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4%的KOH溶液加熱蒸發掉100 g水後,得到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8%的溶液80 mL,此時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5 mol·L-1 B.6.25 mol·L-1 C.7 mol·L-1 D.6.75 mol·L-1

B 解析:設原溶液質量為m,則m×14%=(m-100 g)×28%,得m=200 g,即原溶液中溶質m1=200 g×14%=28 g,n=56 g·mol-1(28 g)=0.5 mol,蒸發後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c=0.08 L(0.5 mol)=6.25 mol·L-1。

7.實驗室中經常需配製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現將24.4 g NaOH固體溶於水配成100 mL溶液,其密度為1.219 g·mL-1。

(1)該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

(2)該溶液中NaOH的質量分數約為________。

(3)從該溶液中取出10 mL,其中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含NaOH的質量為________,含NaOH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

(4)將取出的10 mL溶液加水稀釋到100 mL,稀釋後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

解析:(1)24.4 g NaOH的物質的量為0.61 mol,c(NaOH)=0.1 L(0.61 mol)=6.1 mol·L-1。

(2)100 mL NaOH溶液的質量為100 mL×1.219 g·mL-1=121.9 g;NaOH的質量分數為121.9 g(24.4 g)×100%≈20%。

(3)因為溶液是均勻的,所以這10 mL溶液與原100 mL溶液相比,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但NaOH的質量和物質的量均為原來的10(1)。

(4)這10 mL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6.1 mol·L-1,稀釋到100 mL後,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小為10(6.1 mol·L-1)=0.61 mol·L-1。

答案:(1)6.1 mol·L-1 (2)20% (3)6.1 mol·L-1 2.44 g 0.061 mol (4)0.61 mol·L-1

8.用98%的濃H2SO4(ρ=1.84 g·cm-3)配製1 mol·L-1稀H2SO4 100 mL。

(1)實驗中應選用的儀器是________(填字母)。

A.100 mL量筒 B.託盤天平 C.玻璃棒 D.50 mL容量瓶 E.10 mL量筒

F.50 mL燒杯 G.100 mL容量瓶 H.膠頭滴管

(2)實驗操作

①用100 mL量筒量取98%的濃H2SO4________mL;

②選取對應規格的容量瓶,洗滌,檢查是否漏液,將稀釋並冷卻至室溫的H2SO4沿玻璃棒轉移到此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餾水洗滌小燒杯和玻璃棒2~3次,並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中;

④在小燒杯內稀釋濃H2SO4,稀釋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⑤向容量瓶中直接加蒸餾水至離刻度線1 cm~2 cm處;

⑥蓋上容量瓶塞子、搖勻;

⑦用膠頭滴管小心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⑧將配製好的溶液轉入洗滌但尚未乾燥的試劑瓶中貯存備用。

(3)實驗分析

①正確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_(填序號)。

②此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實驗操作有三處錯誤,這三處錯誤是: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下列操作所配溶液濃度是「偏高」「偏低」還是「無影響」。

Ⅰ.稀釋後的濃H2SO4未經冷卻至室溫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

Ⅱ.轉移硫酸後,小燒杯未洗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刻度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定容時,液面超過刻度線再用膠頭滴管吸出溶液至液面與刻度線相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需濃H2SO4的體積為V:98 g·mol-1(V (H2SO4)×1.84 g·cm-3×98%)=1 mol·L-1×0.1 L V(H2SO4)=5.4 mL。

(2)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①④②③⑤⑦⑥⑧。玻璃棒在稀釋濃H2SO4時起到攪拌的作用,防止液體過熱造成迸濺,在轉移溶液時起到引流的作用。(3)通過計算需濃H2SO4 5.4 mL。用100 mL量筒量取誤差太大,向容量瓶中加液體需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倒入;若將配好溶液移入尚未乾燥的試劑瓶中,會使所配溶液濃度減小。④Ⅰ.濃H2SO4稀釋時放熱,會使溶液體積膨脹,未經冷卻轉移溶液至定容,再冷卻到室溫時,溶液體積偏小,濃度偏高。Ⅱ.移液時,小燒杯未洗滌,使H2SO4偏少,濃度偏低。Ⅲ.定容時仰視刻度,使溶液體積偏高,濃度偏低。Ⅳ.液面超過刻度線再吸出,所含H2SO4偏小,濃度偏低。

答案:(1)CEFGH (2)5.4 (3)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攪拌、引流 用100 mL量筒量取5.4 mL H2SO4 向容量瓶中直接加水 試劑瓶未乾燥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低

【綜合提升】

9.下列關於物質的量濃度表述正確的是( )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的總物質的量為0.9 mol

B.1 L水吸收22.4 L氨氣時所得氨水的濃度是1 mol·L-1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質的量相等,則K+和Cl-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相同

D.10 ℃時,100 mL 0.35 mol·L-1的KCl飽和溶液蒸發掉5 g水冷卻到10 ℃時,其體積小於100 mL,它的物質的量濃度仍為0.35 mol·L-1

解析:A項由於不知道溶液的體積,故不能求算各粒子的物質的量;B項22.4 L NH3沒有註明條件且不知溶液的體積,故無法求算其濃度;C項根據溶液顯中性,可得電荷守恆式:+=2+。若n(Na+)=n(SO4(2-)),那麼K+和Cl-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不相同。

10.取100 mL 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加入適量Ba(OH)2 溶液100 mL後,恰好完全反應,過濾、乾燥後得到14.51 g白色沉澱,再用過量稀硝酸處理沉澱,沉澱的質量減少到4.66 g,並有氣體放出。計算(要寫出計算步驟):

(1)原混合溶液Na2SO4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用固體Na2SO4配製250 mL以上濃度的溶液時,所用到的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定容時若仰視刻度線,會使所配溶液的濃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③定容時,不小心液面超過刻度線,再用膠頭滴管吸出溶液至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平,會使所配溶液的濃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3)產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題意可知:m(BaCO3)+m(BaSO4)=14.51 g。其中m(BaSO4)=4.66 g,即n(BaSO4)=233 g·mol-1(4.66 g)=

0.02 mol,n(BaCO3)=197 g·mol-1(14.51 g-4.66 g)=0.05 mol。故n(SO4(2-))=0.02 mol,n(CO3(2-))=0.05 mol,

則n(Na2SO4)=0.02 mol,n(Na2CO3)=0. 05 mol,c(Na2SO4)=0.1 L(0.02 mol)=0.2 mol·L-1。

(2)②仰視刻度線,使溶液體積偏大,則造成濃度偏低。③吸出一部分溶液,使溶質減小,造成濃度偏低。

(3)Na2CO3+Ba(OH)2===BaCO3↓+2NaOH,BaCO3+2HNO3===Ba(NO3)2+H2O+CO2↑,

即生成氣體的關係式為Na2CO3~CO2↑,故n(CO2)=n(Na2CO3)=0.05 mol。

標準狀況下氣體V=0.05 mol×22.4 L·mol-1=1.12 L。

答案:(1)0.2 mol·L-1 (2)①託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膠頭滴管 ②偏低 ③偏低

(3)1.12 L

相關焦點

  • 研究物質的方法和程序2 學案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一
    第一章 認識化學科學第二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第2課時 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程序【學習目標】1.了解研究物質性質的一般程序。2.掌握氯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知識清單】一、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觀察外觀→預測性質→實驗和觀察→解釋和結論。二、探究氯氣的性質1.認識氯氣的物理性質。
  • 物質的量濃度配製實驗誤差判斷技巧
    中學化學中有兩個必考的定量實驗,物質的量濃度的配製實驗是其中一種。考物質的量濃度配製實驗,一般都有誤差分析的考查。也就是說物質的量濃度的配製中的誤差分析是高考常考的一個考點。雖然分值少,對於目標是雙一流高校的考生,是不應輕易丟掉的這分的,雖然它是一個易失分的知識點。
  • 一份魯科版化學必修一使用說明
    作為剛剛進入高中的高一萌新,不知道各位看到了魯科版化學必修一那個樸實無華的外表之後感受如何。第一章包含了化學實驗和化學計量兩部分。這兩個部分是中學化學學習 過程中兩個基本工具。實驗是基本的學習手段,而在化學實驗中由於學科的特點,則必須要有符合特點的計量方法。因此,優先學習這兩個部分,增加應用頻次和時長,可以更加有效的解決後續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的一系列問題。
  • 電解質 學案 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一
    、Ba2+和SO4(2-)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澱,溶液中離子的濃度降低2.概念離子反應:在溶液中有離子參加的化學反應。3.實質:溶液中某種離子濃度的降低。4.複分解型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1)生成難溶的物質;(2)生成難電離的物質;(3)生成揮發性的物質。
  • 鐵的多樣性 學案 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一
    木已成舟、鐵杵成針、滴水成冰只是物質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不涉及化學變化,故A、C、D錯誤;因生鐵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生鐵中的含碳量比鋼高,經過高溫,生鐵中的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由此降低含碳量,多次冶煉精度更高,由此得到鋼,故B正確。
  • 物質的量濃度
    一、濃度在生產和科學實驗中,我們常常要用到溶液,因此要用到表示濃度的物理量。
  • 元素與物質的分類 學案【新教材】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一
    2.了解物質分類的方法及對單質、氧化物、酸、鹼、鹽之間關係的探究。3.通過對物質的分類,體驗分類在化學研究和學習中的重要意義。【知識清單】一、物質的組成1.元素與物質的關係。(1)元素是物質的基本組成成分,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2)每一種元素都能自身組成單質;絕大多數元素都能與其他元素組成化合物。
  • 氮的循環 學案 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一
    【知識清單】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環1.自然界中的氮的循環。在自然界中,大豆、蠶豆等豆科植物不施肥,仍能表現出良好的長勢,其原因是什麼?二、氮氣1.氮氣的性質在通常情況下,化學性質穩定,很難與其他物質反應,但是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氧氣、氫氣等物質發生反應。
  • 實驗室溶液製備——標準溶液配製用
    溶液在化學檢驗中廣泛應用。常用溶液的配製是化學檢驗員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配製常用溶液除需選擇合適的容器、符合要求的溶質(化學試劑)和溶劑(水或有機溶劑),以及掌握一些必備的基本技能外,還需要掌握一些相關的基礎知識。今天小幫給大家簡單介紹下標準溶液的配製,具體涉及其試劑、原料的處理及稱量。
  • 高中化學必修一直播課:1.2.1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
    張偉老師的B站空間:https://space.bilibili.com/443428402這裡有必修一、必修二、選修四、選修五所有新授課直播課的視頻,還有2010-2019年全國卷21套高考題微課,還有張偉老師寫的武俠、校園小說等,歡迎關注。點擊紅色字體,可以進入相應的連結。
  • 2018初中化學溶液輔導之溶液的一般配製步驟
    下面是《2018初中化學溶液輔導之溶液的一般配製步驟》,僅供參考!   溶液的一般配製步驟:     1.按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貼籤。     2.按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
  •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二《2、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優質課教案
    元素周期率與元素周期表第二課時 元素周期表 一、教材分析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2434.html 《元素周期表》是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元素周期表的結構;掌握周期、族的概念;以及學會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高中化學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必修一化學在高考中佔據多大的比重?必修一化學有哪些常考的知識點?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僅供參考!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1.
  • 培優|專題2 物質的量濃度
    3.(2020·大連質檢)下列關於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A.是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專用儀器B.容量瓶可以用來加熱C.能用容量瓶貯存配製好的溶液D.可以用500 mL容量瓶配製250
  • 物質的量濃度計算方法
    物質的量濃度計算方法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是中學化學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年各類考試的「熱點」,此類題涉及的概念較多
  • 淺談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滴定研究
    淺談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滴定研究 2013-11-29 09:58:23 來源:中國紡織信息網 作者:董君亞質檢         在羽絨產品耗氧量項目檢測中
  • 分析實驗室用水|溶液配製基礎知識
    溶液在化學檢驗中廣泛應用。常用溶液的配製是化學檢驗員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配製常用溶液除需選擇合適的容器、符合要求的溶質(化學試劑)和溶劑(水或有機溶劑),以及掌握一些必備的基本技能外,還需要掌握一些相關的基礎知識。上期給大家介紹了關於標準溶液的配製(戳藍字回顧),具體涉及其試劑、原料的處理及稱量。
  • 18種常用滴定溶液配製
    滴定分析法是將一種已知準確濃度的試劑溶液,滴加到被測物質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試劑與被測物質按化學計量定量反應為止,根據試劑溶液的濃度和消耗的體積,計算被測物質的含量。加入醋酐量應為理論量12~13倍,一般市售高氯酸含量普遍偏低,1000mL配製理論量85ml,實際工作中取用96-98ml,導致含水增大,所以應加入12倍左右的實際用量而保證含水量合格。②配製中先加醋酸將高氯酸稀釋,以免反應劇烈,色澤變黃導致分解,滴加醋酐先振搖後滴加,速度宜慢不宜快。③避光保存或用黑布套在棕色瓶中,若溶液變成淺黃色,即,為分解不能再用。
  • 2020年暑期魯科版高中化學新教材網絡培訓順利開展
    2020年8月10日至13日,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精心組織的一場魯科版高中化學新教材網絡培訓,為這一特殊的暑假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藉助新媒體,本次培訓成功實現了多地聯動。以教材主編、北師大化學學院王磊教授、陳光巨教授為核心的「北師大基礎教育化學教材編寫委員會」,使用魯科版教材的北京、山東、安徽、福建、海南、廣東、河南、寧夏、陝西等十餘省區的教研員如約現身培訓直播間,展示了魯科版教材強大的專家陣容。
  • 高中化學必修一知識記憶口訣
    今天包Sir給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學高中化學必修1知識記憶口訣,一起看看吧。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製況算稱量取步驟清,溶解轉移再定容。【解釋】1.算稱量取步驟清,溶解轉移再定容:這兩句的意思說明了摩爾溶液配製的步驟是:計算、稱量、(或量取)、溶解、轉移、定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