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縣改進社會治理方式 及時解決群眾反映問題

2020-12-20 湘湘帶你看社會

「你好,我是信訪局工作人員,上次評理過後,您的問題解決了嗎?」10日,浦城縣信訪局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對南浦街道倉北四弄的居民王蓮香進行了回訪,了解上次現場「評理」後的效果。

前不久,王蓮香找到倉北弄的弄巷長邱位松反映問題。她說,自家的排水流不到窨井裡,希望能在已修建好的道路上修建40釐米寬的臺階及引水渠解決廚房排水問題。因為超過了職權範圍,邱位松及時將這一問題反饋到了南浦街道,並和街道人員一同到現場進行走訪。經核查,王蓮香家的確存在需要解決的廚房排水問題,但她家門口道路狹窄,修建臺階會影響群眾的出行。因為她和鄰居的意見不一致,產生了一些矛盾。

為了化解矛盾,縣信訪局牽頭採用現場「評理」方式解決這一問題。在此次評理過程中,當事人「說事」,由信訪局工作人員、街道工作人員、法律工作者和鄰居組成的「評理員」現場進行「評理」,相關單位還對法律法規進行了解讀。最終,經過調解,周邊鄰裡同意王蓮香修建往屋外的踏步,但不得超過30釐米,排水的問題,相關責任部門會努力解決,但不得修建引水渠。

依託片區長、樓棟長、弄巷長這「三長」,做好社區管理及基層治理工作,是浦城縣結合本地實際改進社會治理方式的一種嘗試。其中,片區長由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支部書記擔任,對所轄片區實行屬地管理;樓棟(弄巷)長由本樓棟(弄巷)的黨員、機關單位幹部或者熱心群眾擔任,當好群眾的信息員、管理員、服務員,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我們以『三長』作為基層信訪工作的抓手,進一步暢通民意渠道,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縣信訪局負責人說。

線上,浦城縣積極引導群眾通過「隨手拍」、「12345熱線」、「縣長信箱」、社區工作微信群、樓棟(弄巷)工作群等反映訴求;線下,通過「三長」走訪和排查,及時了解群眾需要。為推動問題的妥善解決,該縣還建立了快速處置反饋機制,走訪過程中能協調處理的立即處置,不能處置的反饋至社區,社區不能處置的反饋至鄉鎮(街道),並要求24小時內給予答覆。訴求合理但在鄉鎮(街道)職權範圍外的,交由縣信訪局依法依規處置,3天內進行落實、辦結。

據介紹,浦城縣堅持問題導向,及時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處理情況進行回訪,通過實地走訪、電話回訪、不定期隨訪等方式,傾聽群眾聲音,確保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今年以來,該縣通過「三長」機制化解矛盾糾紛531起,有效夯實了基層基礎。(袁野)

來源:閩北日報

【來源:閩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清理「奇葩」證明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關於改進和規範基層群眾...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持續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決策部署,近日,經國務院同意,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於改進和規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 丁小強:帶著感情解決好群眾反映的每一個問題
    12月15日,市委書記丁小強到市信訪局接訪,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現場協調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他強調,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著感情、帶著責任、依法依規解決好群眾反映的每一個問題,切實維護好群眾的合法權益。市領導鄧雁平、郭尚禮參加。
  • 司法建議:社會治理問題的司法審視
    司法建議是人民法院針對審判執行工作中具體案件反映出的問題,從司法的視角向有關單位提出改進和完善建議,是人民法院能動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參與、助力社會治理系統工程的重要路徑和手段,是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方式。
  • 司法建議:社會治理問題的司法審視
    ,從司法的視角向有關單位提出改進和完善建議,是人民法院能動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參與、助力社會治理系統工程的重要路徑和手段,是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方式。司法建議是人民法院針對審判執行工作中,具體案件反映出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等在制度建設、職能發揮、工作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或者針對類型案件審判中梳理出的特定區域、特定行業、特定組織等隱含的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從司法的視角提出改進和完善建議,是人民法院能動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參與、助力社會治理系統工程的重要路徑和手段
  • 始終堅持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
    在3月20日舉行的研討班座談會上,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指出,做好信訪工作是對領導幹部社會治理能力和工作作風的重要檢驗,並反覆強調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  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傾聽群眾呼聲的窗口、體察群眾疾苦的重要途徑。在座談會上,舒曉琴聽完學員發言後表示自己的看法。  國家信訪局在調研中發現,絕大多數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信訪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樹立了發展是政績、解決信訪問題維護社會穩定也是政績的理念。
  • 為什麼要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暢通和規範市場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等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
    對此,《建議》提出,「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暢通和規範市場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等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其重要性、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是我國社會治理不可忽視、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 中央政法委:越級上訪不利解決問題 應逐級反映
    因為對巡迴接訪組授予了一定的權力,其組成人員都是素質較高,特別是對人民群眾有深厚感情的業務骨幹。接訪組既可以就地受理案件,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拍板解決問題,還可以督促基層政法機關把應該由基層解決的問題處理好。對特別重大疑難的問題,為保證質量,可以及時轉回中央政法機關妥善處理。  5、問:寫信也能解決問題嗎?  答:可以。
  • 「善治」要在讓群眾「心氣順」 ——青島社會治理的一大看點
    從這個角度講,與青島既有的眾多訴求渠道一樣,「三我」活動固然也是一個「反映問題-解決問題-反饋評價」的工具——截至11月底,「三我」活動已受理各類訴求226萬件,辦結率99.57%,滿意率95.69%——但更是新理念下搭建的一個全新民意碰撞平臺:立場不同的各方在這個平臺上平等對話,讓多元互動真正成為社會治理的起始點。
  • 「三我」活動:青島社會治理「新名片」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開展4個月,共接到群眾訴求80多萬件,投訴類來電辦結率97.66%;群眾反映問題渠道更加暢通,處理機制平臺更加完善——「三我」活動:青島社會治理「新名片」□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戴謙 餘博
  • 密切聯繫群眾 改進工作作風:山東農業大學:找問題 工作做到學生...
    密切聯繫群眾 改進工作作風:山東農業大學:找問題 工作做到學生心坎上視頻來源: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    齊魯網9月13日訊 據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導,在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山東農業大學多種形式聽取意見,解決師生反映強烈的問題,把工作做到師生的心坎上
  • 線上線下群眾路線連民心聚民意 融媒體助推市域社會治理的臨沂實踐
    「民呼我應」解決訴求9月2日上午,羅莊區盛莊街道花埠圈社區專職網格員配合公安民警抓捕盜竊嫌疑人的現場畫面,通過群眾「隨手拍」將鏡頭信息上傳至街道社會治理中心平臺。當日正在該中心調研座談的山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林峰海看到後,對羅莊區利用群眾「隨手拍」發現和解決基層矛盾問題給予高度關注和讚賞。
  • 從「方便管理」到「方便群眾」!青島社會治理讓老百姓「心氣順」
    從這個角度講,與青島既有的眾多訴求渠道一樣,「三我」活動固然也是一個「反映問題-解決問題-反饋評價」的工具——截至11月底,「三我」活動已受理各類訴求226萬件,辦結率99.57%,滿意率95.69%——但更是新理念下搭建的一個全新民意碰撞平臺:立場不同的各方在這個平臺上平等對話,讓多元互動真正成為社會治理的起始點。
  • 陸豐市潭西鎮創新社會治理方式
    中國發展網 聶金秀 記者羅勉報導 漫步在廣東省陸豐市潭西鎮潭圩村,條條村巷的水泥路平坦堅實,別墅式農家新居錯落有致、庭院乾淨整潔,燈光球場上少年們散發著青春活力,休閒廣場上傳來村民的歡聲笑語……這一安祥和諧的場景,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潭西鎮創新社會治理的成功實踐。
  • 論文精選|姜曉萍: 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治理體制創新
    「二者是同一政治過程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有了良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國家的治理能力;反之,只有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3]社會治理是以實現和維護群眾權利為核心,發揮多元治理主體的作用,針對國家治理中的社會問題,完善社會福利,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推動社會有序和諧發展的過程。
  • 增強社會治理主體的協調性
    幾十年來由於我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抓經濟建設上,對於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常常未能及時予以解決,積累到今天這些問題已經給國家和社會穩定帶來了較大隱患,容易引發各種社會矛盾和衝突。在此背景下,有效實施社會治理,以規範社會行為,協調社會關係,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就顯得迫切而需要。
  • 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基層面臨許多複雜矛盾的問題,諸如環境、物業服務、停車、治安、鄰裡關係等,涉及到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等部門的關係,通常解決起來比較棘手,這就需要最大可能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協調引領作用。黨建引領激發社會活力,就是要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重視協同治理,形成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的良好氛圍,促進基層社會和諧運行。
  • 群眾反映問題,鄲城縣長熱線處理!
    承辦單位:南豐鎮 辦理結果:經查,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實。高店行政村張樓村的村內道路,是2018年底規劃,計劃在2019年7月份開工建設,屬於扶貧項目,由鄲城縣公路局負責實施,不存在資金撥付問題,鎮政府正在和部門溝通,爭取儘快施工,解決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回訪結果:滿意2.
  • 安徽肥西豐樂鎮:推進社會治理創新,擦亮群眾幸福底色
    一雙雙雪亮的「天眼」織密「天羅地網」,360度無死角全天候守護小鎮;加大技防建設投入,消除治安防範亂點、盲點;覆蓋全鎮的一支支夜間巡邏隊,默默守護著萬家燈火的安寧……近年來,安徽省肥西縣豐樂鎮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工作,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加快推動符合地域環境、人民滿意的社會治理創新工作,實現轄區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雙提升」。
  • 王俊秀:社會情感治理是社會治理的切入點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司法改革、社會治理、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中國政治思想史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系統的頂層設計必須把司法公正、司法權威、司法效率、司法便民四個元素作為基準,並通過它們之間關係的不同組合方式的探討來鎖定符合國情的司法體制改革目標,並確立其實施績效的評價標準。從這些年各地司法體制改革的實踐經驗來看,在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方面卻還有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所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重點就是司法責任制和員額制。
  • 陽光照進議事廳 清風吹入村民心 | 社會治理
    「遊客太多影響村民日常生活怎麼解決?」……安徽省寧國市港口鎮山門村的聽證會議上,村民代表、黨小組長、村民組長熱火朝天地討論著。這是推行「陽光議事廳」以來,寧國市常有的場景。近年來,寧國市以「五維共治」基層治理新模式為抓手,圍繞人民群眾關切點,探索具有當地特色的社會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