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身份憑證——玉圭

2020-12-10 玉見卓恩

周天子為便於統治,命令諸侯定期朝覲,以便稟承周王室的旨意。為表示他們身份等級的高低,周天子賜給每人一件玉器,在朝覲時持於手中,作為他們身份地位的象徵。

比如,通過不同尺寸的圭,顯示了上至天子、下到候位的不同等級,同時不同尺寸的圭加以不同的名稱(如鎮圭、桓圭、信圭、躬圭)等,也顯示了周室安邦理國的信念。

不同名稱的圭是賦予持有不同權力的依據,如:

大圭——周天子所用之物,長三尺,作用跟紡很類似,作記事備忘之用。

鎮圭——古代朝聘所用的信物,為六瑞之一。《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執鎮圭。」(註:「鎮,安也,所以安四方。」)鎮圭者,蓋以四鎮之山為事球飾,長尺有二寸。

桓圭——帝王授給大臣的玉圭。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

躬圭——帝王授給大臣的玉圭,命圭七寸,謂之躬圭,伯守之。

日圭——長五寸,用於祭日,故名。

玄圭——黑色的玉圭,帝王舉行典禮時所用。

土圭——用於測定 土地和四時日月。《周禮·春宮,典瑞》:「土圭以致四時日月,封國,則以土地。」《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定日影。」

珍圭——召守臣回朝,派出傳達這個使命的人必須手持;珍圭作為憑證;遇自然災害,周天子派去撫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也為珍圭。

穀圭——持有者行使和解或婚娶的職能。

琬圭,持有者行使嘉獎的職能。

琰圭,持有者行使處罰的職能。

相關焦點

  • 西周時期玉圭尺寸長短,代表官品等級
    玉圭早見於新石器早期,它是由當時的石斧演變而來的。石斧是在、勞作和部落戰爭中所使用的工具,逐漸演化為了圭。西周玉圭一般為尖首長條形,製作精良。這時候的玉圭已經作為權利的象徵出現。手繪拿著玉圭的古代帝王。天子為便於統治,命令諸侯定期朝覲,以便稟承周王室的旨意。為表示他們身份等級的高低,周天子賜給每人一件玉圭玉器在朝覲時持於手中,作為他們身份地位的象徵。
  • 玉圭符號確證殷人到達美洲?
    這組文物由16個小玉人和六根玉圭組成,其中5號、6號玉圭上刻有清晰的字符。範毓周仔細研讀,發現5號玉圭上豎刻著7個以直線和稍彎的斜線構成的文字,其形體結構與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正相一致,對照甲骨文可以清楚地釋讀為現代漢字「十示二入三一報」,依照甲骨文語法文例可以斷句為「十示二,入三,一報」。6號玉圭上刻寫兩個字,對照甲骨文可以清楚地釋讀為「小示」。
  • 玉出崑岡,如圭如璋……你好,小崑山
    玉出崑岡,如圭如璋……你好,小崑山 2020-05-04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家想要複製泰山溫涼玉圭,真的不簡單,要全力克服三個難點
    凡是去過泰山遊覽的遊客,幾乎無一例外的都要到岱廟一觀,苗內「鎮山三寶」之一的溫涼玉圭總是最吸引眼球的珍品。30多年前,文物專家為了複製溫涼玉圭,他們還遇到了三個難題。複製玉圭的過程有多麼艱難?溫涼玉圭的複製工作最難也最精細,其真品原是乾隆在母親80大壽時所賜,玉圭上半部分為海水江崖圖,下半部分為乾隆御筆「乾隆年制」字樣。不僅如此,溫涼玉圭上下部溫度也各不相同,即上半截略溫,而下半截微涼。溫涼玉圭的複製計劃被提上日程後,專家們開始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可是一開始,專家們就遇到了3個難題。都有哪些難題呢?
  • 《詩經》中的玉文化:兩周時期,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的象徵?
    玉之所以成為文化,和《詩經》是密不可分的。在詩經中,僅僅和玉有關的詩篇就有37篇。在這37篇中,玉有用來祭祀的,有用來佩戴的,還有用來代表身份和德行的。那麼,玉文化為什麼在《詩經》時期有了充足的發展呢?為什麼我們把君子比作玉來形容品行高尚呢?詩經女孩帶你來窺其中一二。一、玉的前世今生玉,全稱玉石,是一種美麗的礦石。
  • 西周定玉禮 春秋重玉德
    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玉圭是扁片狀、長條形,一端方頭、另一端多呈尖角狀的玉器,類似後代大臣上朝時所持的笏板。地位越高,作為身份代表的玉圭就越長,王所執的鎮圭長一尺二寸,公所執的桓圭長九寸,侯所執的信圭和伯所執的躬圭長七寸。在會見諸侯時,天子執「冒」。「冒」也是玉器,方四寸,下部有三角形缺口,與圭之上端相合,天子執此以檢驗王公侯伯所執之圭,如合符節。
  • 美玉失敬:從《詩經》中的玉文化看見當代人匱乏的精神世界
    《詩經》這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內容豐富,給我們留下了有關周代社會的諸多方面的信息。其中和玉有關的詩句,也很好的反映了幾千年前玉文化的發展情況,可以說是除了考古出土玉器以外,最直接也最早的能反映中國人愛玉惜玉的文字材料了,其價值意義不言而喻。
  • 玉文化與喪葬傳統的碰撞,葬玉有哪些講究?
    在隨葬品中,除了日用的陶器、銅器、石器及牲畜等等以外,作為隨葬品的玉器最引人注日,其玉器不僅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高規格的禮遇,也是祖先和鬼神觀念產生之後,人們對喪葬制度的態度和要求的直接體現。西晉葛洪在《抱樸子》中寫到:「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不朽」,句話寫出了當時人們使用葬玉的目的。
  • 古玉的種類有哪些?各朝各代都有什麼不同?
    在我國古代,石之美者謂之玉,古玉泛指古代的美石,只要是美麗漂亮的石頭,都可以稱為玉;雖說古玉的指代非常廣泛,但是古代玉器的劃分卻是非常嚴格的,正所謂無規矩不方圓,不管是祭祀、佩戴、軍事,哪怕政治方面的需求,都有不同的規格和標準,這也造成了古玉的名稱和種類繁多。
  • 古玉玩味(9):方寸宇宙呈王道 符信天下龜與瑁
    玉版上面的圖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八卦」,而龜甲又進一步讓人聯想到商代流行的龜佔,於是人們便紛紛猜測墓主人的身份一定是古代凌家灘部落中的一位高級神職人員,這樣的推測並非沒有道理。那麼,凌家灘87M4號墓所出於的玉龜甲和玉版究竟含藏了怎樣的歷史文化信息呢?
  • 玉圭能賣180萬元但得先租網絡商鋪?百餘人詐騙團夥被搗毀
    他在「國玄藝術網」上想出售自己收藏的一個玉圭及一個青銅器。網站負責人對他表示,其收藏的玉圭十分值錢,至少可以賣180萬元,但要先在網站上租一個鋪面展示藏品。上述負責人聲稱,租用的鋪面越高級,就能成為網站的優質會員,交易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之後,該負責人又以網站搞活動為由,慫恿尹先生支付活動費,並承諾會安排優先交易。
  • 玉璜的前世今生:從切割工具到祭祀禮器再到裝飾品的華麗轉身
    直至今日,中國人始終對玉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而這種超乎「喜愛」的情感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周禮》中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意思就是說,用玉做成六種禮器,用來祭禮四方神明,這六種玉質禮器分別是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以及玉璜」,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玉璜這種器物。
  • 商代羽人玉佩飾:最早的玉「羽人」
    新華社南昌12月7日電 題:商代羽人玉佩飾:最早的玉「羽人」  新華社記者袁慧晶  1989年被發現的江西新幹大洋洲遺存,被中外青銅專家譽為「中國長江中下遊青銅王國」。人們對大洋洲出土的雙面神人青銅頭像、伏鳥雙尾青銅虎、立鹿耳四足青銅甗或許耳熟能詳,卻不知道這裡其實還有玉——出土了迄今發現最早的玉「羽人」。  館藏於江西省博物館的商代活環曲蹲羽人玉佩飾,通高11.5釐米、身高8.7釐米、背脊厚1.4釐米。葉臘石類質,色呈棗紅。羽人造型,作側身屈臂蹲坐。
  • 考前每日練 | 圭表
    安徽蚌埠2017屆高三二檢圭表(圖1)是世界上最早的計時器。直立的標杆為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刻板為圭。用其測量正午表影長度,可確定節氣、劃分季節和制定曆法等。據《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日冬至,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八尺之景,修徑尺五寸(tan31.6°=0.62;tan79. 40=5.3;tan58°=1. 6)。
  • 這是中國最早的毛筆字!
    在40多個祭祀坑內出土玉、石質盟書5000餘件片,絕大多數為圭形,最長者32釐米,另有圓形及不規則形。辭文多以硃筆書寫,少數為墨筆。文字可辨識者有656件,多則200餘字,少則10餘字。侯馬盟書,春秋戰國時期。山西博物院藏。書寫於玉石的這些文字不但是中國現今考古發現最早的毛筆字,也因運筆嫻熟流暢,字形活潑多變,有其藝術價值。
  • 遠古時期玉人的身份和作用
    高古玉中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有部分人面的玉人出現,是部落酋長、巫師,還是神?現特意將這個問題詳細整理出來,新石器時代的獸面是氏族公社的族徽,是部落的圖騰。玉琮是古人受管狀植物化石啟發的創造,玉璜則是仿圓體柱狀瓜果剖面形態的產物。在新石器時代,玉器的藝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展起來的。
  • 從出土古玉看洛陽厚重的歷史文化
    玉器在古代是貴族階層的專屬品,可以說凡出土古玉多而精的地方,都曾經有過它的輝煌。洛陽出土的一件件精美古玉,見證了她從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到漢晉、大唐不同階段的輝煌歷史。一是洛陽出土的經典夏商古玉。洛陽偃師二里頭出土的夏代古玉十分經典。
  • 「健保局」:健保卡僅就醫憑證 不宜做身份認證
    東南網1月2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民眾辦理手機門號、銀行信用卡開戶等手續時,常使用健保卡作為身份辨別,不過,「健保局」承保組長洪清榮今(24)日表示,由於健保卡可選擇不使用照片,僅作就醫憑證用途,且就算有照片也可能因時間長期變化,與本人容貌或有出入,因此不宜做身份識別使用。
  • ...得變瘦了|小室圭|痴情|秋筱宮文仁|真子公主|國際基督教大學|真子
    他神色憂愁地表示,自己「同意」女兒真子與平民小室圭的婚事,但同時也說,自己知道,「這將不是一場能得到大多數人理解與祝福的婚事。」日本社會輿論認為,這是老父親拗不過「恨嫁」的女兒,不得已做出的讓步。自2017年宣布訂婚以來,真子和小室圭的婚事波折不斷、一拖再拖,關於小室圭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許多日本媒體和民眾都不看好這門婚事。然而3年過去了,公主對小室圭還是痴心不改。
  • 中國最早的航行,海外遷徙之旅,「殷人渡美尋仙問藥」的故事
    猛然間,一片玉圭引起了他的注意。原來,這塊1956年在墨西哥出土的玉圭上刻有四個符號,與三千多年前的中國商代文字一模一樣,陳漢平甚至可以讀出這四個豎排符號的大意。有人會問:這是怎麼回事?古老的中國與美洲文明有什麼聯繫呢?這就要從殷人東渡的傳說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