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腹痛3年,身體逐漸消瘦,原來是腸子先天不會正常「旋轉」

2020-12-20 順德區婦幼保健院

近日,一位6歲的男童從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順利出院。

該男童今年6歲,從3歲起,孩子上腹部及臍周反覆疼痛,持續時間不定,疼痛劇烈時嘔吐,疼痛多在進食後發生,但一段時間後能自行緩解。由於反覆腹部疼痛及嘔吐,孩子營養狀態不太好,身體逐漸消瘦。爸爸帶著孩子在多處求醫,但一直找不到病因。

近日,家屬帶著孩子來到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兒科就診,經過消化兒科陳澄主任詳細的檢查,初步考慮為先天性腸旋轉不良,並邀請小兒外科胡偉來副主任前來會診。

經過B超、消化道造影、腹部CT等檢查後,確診為先天性腸旋轉不良。

消化道造影結果

CT見旋轉的腸管(箭頭所指)

胡偉來副主任及張玉勤副主任醫師親順利為孩子實施腹腔鏡拉德術,該手術僅需在腹壁開3個小孔即可完成,術後恢復時間短,疤痕小。

術後,孩子逐漸恢復飲食,且腹痛逐漸消失,進食後再也無嘔吐了。爸爸看著日漸恢復的孩子,喜上眉梢,對著醫護人員連聲道謝。

據小兒外科胡偉來副主任介紹,小兒腹痛原因複雜,部分需要手術才能解決問題。該孩子為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兒童期的先天性腸旋轉不良,一般表現為頑固性腹痛及嘔吐,用藥物難以解決;嚴重者出現急性腸扭轉,可出現腸管壞死等嚴重併發症。

醫生介紹

胡偉來,副主任醫師,外科副主任,小兒外科負責人,畢業於廣東醫科大學,從事臨床工作十八年,曾在廣東省人民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小兒外科進修學習。廣東省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腔鏡組委員, 順德醫學會外科分會委員。熟練掌握小兒外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斷及治療;專長於新生兒外科手術、小兒普通外科手術、泌尿外科手術等,如新生兒腸閉鎖、肛門閉鎖、臍膨出、腹裂、腸旋轉不良、十二指腸閉鎖及狹窄、食道閉鎖、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先天性巨結腸、小兒腎積水、尿道下裂、陰莖下彎、小兒闌尾炎、小兒腹股溝斜疝、隱睪、鞘膜積液、包皮手術等,熟練掌握腹腔鏡技術。

張玉勤,副主任醫師,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廣東省中醫藥男性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泌尿生殖協會男性生殖醫學分會委員,順德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常委。擅長小兒及成人泌尿外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治,尤其擅長利用腹腔鏡,手術顯微鏡,尿道膀胱鏡等微創技術,鞘膜積液,隱睪,精索靜脈曲張,隱匿性陰莖,膀胱腫瘤,前列腺增生等小兒及成人泌尿系統疾病,應用中西醫結合及微創技術診治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礙、泌尿生殖道感染、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腫瘤、急慢性前列腺炎等男女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來源:小兒外科;編輯:欣英、實習生廖麗儀;編審:盧敏;審核:汪周豔

相關焦點

  • 兩齡男童腸子打結 醫生妙手省去開刀煩惱
    閩南網3月28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黎斌 文/圖)今年2歲多的男童君君(化名)腸子打結,情況危急,醫學影像科醫生連夜實施空氣灌腸整復治療,使腸道恢復暢通,從而避免了一次外科手術。  3月27日18時許,家住漳州薌城區高坑村的君君,突然出現以肚臍周圍疼痛為主的腹痛。
  • 男童腹痛1年,醫生檢查後怒斥父母:沒有肛門,竟現在才發現
    醫生指出,這可能與董女士年齡較大有關,也可能是身體長期受致畸物的影響。原來,路路雖然沒有肛門,但在靠後的位置有一個小瘻口,能排出一點水樣大便,家長們誤以為那就是孩子的肛門。路路長期肚子脹痛,家長以為是便秘,只好拿手給他按摩肚子。最終,大量大便無法排出,堆積在腸道裡,形成不全性糞石梗阻,必須接受手術。
  • 焦慮→腹痛、腹瀉:我的腸子經常被激怒!
    疼痛:多在進食後出現腹痛症狀,通常發生在腹部任何部位,以下腹部和左下腹最為多見,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排便或排氣後症狀得以緩解。腹脹:以白天最為明顯,腹圍一般不會增大,夜間睡眠後有所減輕。腹瀉:常見於餐後排便,尤其以早餐後多次排便較為常見,可達10次以上且量少,夜間不宜發生。
  • 4歲兒童便秘長達3年 原來他的腸子比別人長一倍
    3年來,小強每次便便不是用開塞露就是到當地醫院灌腸後才能排便,嚴重影響了他的正常生活。今年2月,小強腹脹疼痛,拉便困難,當地醫生建議進行手術治療。隨後,家人帶小強來到了南寧一家醫院就診,終於找到了病因——患的是結腸冗長症,須進行手術治療。但手術後出現感染,隨後他被轉到廣西婦幼保健院。
  • 別小看腹瀉:28歲姑娘腹痛腹瀉 腸子都爛穿了
    腸子都爛穿了  28歲患上克羅恩病,4年中與病抗爭,今年終於生下健康寶寶。就是不斷地腹痛、腹瀉,人非常消瘦。沒想到此後的人生,我要和這個病打一輩子交道了。所幸現在小孩順利出生,很健康,這對於我們這樣的人,算是奇蹟了。」  半年腹痛腹瀉  腸子爛了一長截  4年前,28歲的李小姐生活多姿多彩,是一個快樂的白領,有一個即將談婚論嫁的男友。
  • 女嬰老是吐奶原來腸子「打結」 醫生:警惕病理性吐奶
    廈門網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見習記者 林雅 通訊員 夏雨晴 蔡一葦)嬰兒吐奶,一般被視為正常現象。
  • 女嬰老是吐奶原來腸子「打結」醫生:警惕病理性吐奶
    福州新聞網10月27日訊(福州晚報見習記者 林雅通訊員 夏雨晴 蔡一葦)嬰兒吐奶,一般被視為正常現象。不過,12天大的女嬰昕昕(化名)卻因為吐奶,在醫院動了手術。原來,她因為患有「先天性腸旋轉不良」,腸子「打結」導致一吃奶就吐。「這種疾病在新生兒中並不罕見。」
  • 女嬰老是吐奶 原來腸子「打結」醫生提醒:家長應警惕嬰兒病理性吐奶
    福州晚報訊 嬰兒吐奶,一般被視為正常現象。不過,12天大的女嬰昕昕(化名)卻因為吐奶,在醫院動了手術。原來,她因為患有「先天性腸旋轉不良」,腸子「打結」導致一吃奶就吐。  「這種疾病在新生兒中並不罕見。」
  • 患者腹痛難忍竟是腸子「打結」 送醫時小腸已呈黑紫色
    姚露露 攝  中新網寧波1月14日電(記者 李佳贇 通訊員 姚露露)長期腹痛難忍,原來竟是腸子「打結」……近日,在連日腹痛的劉阿姨腹腔內,竟有一根粘連性束帶似一枚「戒指」套在小腸外,被卡住的小腸因供血不足,早已變成了黑紫色。  45歲的劉阿姨是浙江寧波人,最近一個月,她時不時地出現肚子痛的症狀。
  • 六旬大爺術後反覆腹痛,排便、放屁都成難題!原來是腸粘連所致
    醫生連忙詢問許爺爺相關病史並進行身體檢查。 原來許爺爺從六年前闌尾炎手術後開始反覆腹痛、腹脹和便秘。自發病開始,許爺爺四處求醫,診斷為腹部手術後並發腸粘連,腸子和腸子粘在一起導致粘連性腸梗阻。 每次過不了多久就復發,在多家地市級醫院治療效果都不理想。
  • 困擾8年的「腸胃炎」 竟是「腸子拴胃」
    昨天上午,市二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解小宏向記者講述了這個特殊的病例,經過治療,困擾患者張莉(化名)長達8年的「腸胃炎」終於得到根治,目前,她恢復良好,明日就能出院了。理清結節 讓患者腸道歸位「我從小就比較瘦弱,一直以為是腸胃不好,沒想到病情這麼嚴重。」張莉說,自己一直很注意飲食,但胃部卻一直反覆不適,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覺得胃部脹痛,幾年前還因為胃出血做了介入手術。
  • 4歲兒童便秘3年 竟是患上結腸冗長症
    4歲兒童患上便秘3年,原因竟是他的腸子比別人長一倍,學名上稱為「結腸冗長症」。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4歲9個月大的小強(化名)竟然就經歷了病危和康復的人生大悲大喜。5月5日下午,他和媽媽走出廣西婦幼保健院的病房,出院回家了,小傢伙臉上的笑容十分燦爛,因為他不再為便秘發愁了。
  • 高二女生腹痛難忍,子宮竟被擠偏!治療後一次排出8斤…
    妙齡少女腹痛難忍  腹部竟有條狀腫塊  小柳向接診的賀曉旭醫生介紹了自己的情況。原來,吃過晚餐後,她就感覺到隱隱的胃絞痛,後來肚子脹脹的,想吐吐不出,想拉也拉不出。賀醫生有些想不通,正常情況下,子宮位於盆腔中央,在膀胱與直腸之間,怎麼會跑到右下腹去?  帶著疑問,賀曉旭趕快看了一下全腹部CT平掃——確實是腸梗阻,但還有更嚴重的問題!
  • 不明原因的消瘦 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
    消瘦是指各種原因造成體重低於正常低限的一種狀態,廣義而言,體重低於標準體重的10%即可診斷為消瘦,成年人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對於在6-12個月內體重下降≥5% 的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就要引起注意了,因為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
  • 男童一周內反覆發燒腹痛 原來是腸道中有這樣異物
    這個新年,來自雙陽的李先生一家在膽戰心驚中度過……3歲男童一周內反覆腹痛近日,李先生3歲的兒子經常腹部疼痛,在當地多家醫院就診一直未見好轉。2017年12月27日,李先生帶孩子來到長春市兒童醫院就診,經過檢查發現,孩子的腸道中有異物,醫生決定為孩子實施手術取出異物。1月2日,對於李先生一家是個不眠之夜。他坐在手術室外等待,表面安靜,內心卻幾乎崩潰,一分一秒都是煎熬。此時,長春市兒童醫院小兒普外科、新生兒外科正在為這個3歲男孩實施開腹手術,醫生發現讓孩子肚子疼痛不已的竟然是一個瓜子皮!
  • 男童得「怪病」反覆發燒腹痛,醫生進他肚子取出了這東西
    近日,一名6歲男童因誤吞牙籤1個多月被家屬帶到柳州市工人醫院就診。經該院消化內科和麻醉科醫生聯合診治,男童轉危為安。 誤吞牙籤,腹痛不止 男童今年6歲,1個多月前曾因發熱、腹痛被送至當地衛生院診治。治療過程中,男童發熱反覆,且伴有陣發性腹痛,家屬只好將他轉到當地縣人民醫院治療。在縣人民醫院治療十幾天後,男童發熱和腹痛的症狀仍得不到緩解,男童父母又將其帶至柳州市區治療。 輾轉一周後,男童於8月1日進入柳州市工人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 4歲男童腸子被切除1.5米!只因飯後做了這件事,家長們千萬注意?
    4歲男童腸子被切除1.5米!只因飯後做了這件事,有孩子的家庭千萬要注意!肚子痛、噁心、嘔吐,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這只是普通的腸胃炎,棒棒(化名)的父母也是這麼認為的,卻沒想到,最終孩子長達1.5米的小腸壞死,還出現了休克症狀,隨時有生命危險。
  • 1歲男童愛哭鬧不停,怎麼哄都不管用,原來患上這個病……
    楚天都市報5月31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馬遙遙)紅安1歲男童經常哭鬧不止,每次哭時,左側陰囊還會鼓起雞蛋大小的包,家人將其帶到武漢就醫才知,孩子竟得了腹股溝嵌頓疝,經過及時的微創手術,避免了腸子壞死。
  • 男子3次腹痛,均診斷胰腺炎,會不會癌變?
    男子3次腹痛,均診斷胰腺炎,會不會癌變?會不會癌變呢?醫生給出了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2個問題。 1. 為什麼會發生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大家聽說過了,急性發生的腹痛、腹脹,查腹部CT和抽血化驗澱粉酶、脂肪酶等就能明確是否有急性胰腺炎。
  • 8歲男孩腹痛3年查不出原因 原是他多長一截腸子
    8歲男孩小峰(化名)腹痛3年,卻一直找不到原因。盲腸炎?有蛔蟲?胃炎?都不是。原來是他的肚子裡多長了一根8釐米的小腸!近日,小峰在溫醫大附二院小兒外科接受了腹腔鏡手術,把這多餘的小腸給切除了。小峰是麗水龍泉人。3年來,小峰一直訴說肚子痛,偶爾還會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