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福利房衝動:部委公務員月入3000元租房都困難

2020-12-15 網易新聞

公務員住房「新通道」

在中國停止福利分房10餘年後的今天,部委公務員是否還能享受到特殊的福利分房待遇?政策通道是什麼?

實際上,機關部委在建房、分房問題上一向態度謹慎,目前大多數部委均能做到「有法可依」。

以稔熟住房政策的住建部為例。「新7號樓」的建設可以從一系列的相關政策中找到支撐。199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建設部等單位關於《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進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廳字[1999]10號文)中提出,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職工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可以多渠道並存:

一是「在一定時期內,國管局、中直管理局可統一組織建設經濟適用住房,按建造成本價向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職工出售」;

二是「有建房土地或相對產權有危舊住宅小區進行改建的單位,在符合城市規劃的前提下,經有關部門批准,近期可利用本單位現有土地自建住房,按不低於同等地段經濟適用住房價格向本單位職工出售」。

這項政策明確了部委公務員住房的兩個出口:一是由「兩局」統建統分,是為「主通道」;二是利用自有用地改擴建。

住建部的「新7號樓」 的依據顯然是後者。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利用自有用地改擴建,正在成為「後福利分房時代」部委公務員的「新通道」。 「在 後福利分房時代 ,部委之間的強弱差別,就在於你有沒有自己的大院。」一位對部委公務員住房現狀比較了解的學者說。

據了解,與住建部在自有用地上拆宿舍、建高樓做法類似,同樣以「危舊房改造」、「增加容積率」、「低層變高層」方式興建福利房的部委還包括鐵道部等單位。

鐵道部在海澱區的羊坊店舊房改造工程,於2009年實現了竣工入住;交通部在2000年以後,陸續對東城區和平裡中街10號院的宿舍進行了翻建。

按照相關政策,利用自有土地建房,「在報批時房源的10%要交給國管局,由國管局統一調整分配給部委公務員」;此外,在土地變性、更改規劃和容積率過程中,部委還要與地方政府進行溝通。如果溝通不暢,則會給日後的產權證辦理留下麻煩。

對於那些沒有「大院」的部委,其福利房路徑則通常是向地方政府積極爭取新劃撥土地,打政策擦邊球、集資建房。

以「團購」的名義,分享城市公共住房保障資源也成為部分部委省地省力的做法。

一年多前,有內部人士發網帖爆料,稱農業部團購「金隅景和園」限價房3棟樓,戶型從60到95平方米不等,團購價在6400元~6700元/平方米,不及周邊商品房價格的三分之一。隨後,曾有消息傳出農業部已暫停團購。但記者實地走訪發現,3棟樓仍然屬於農業部的定向團購房。

6月29日,記者來到位於北京東五環外側的「金隅景和園」。在施工現場,多位工人均表示知曉此事,並且向記者指出3棟樓所在的位置。其中一位甚至還表示:「剛才還有農業部的人來看房。他的房子在5層。」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科技部也已加入了「團購」福利房的行列。北京市豐臺區六裡橋東南部的經濟適用房項目首科花園,「大部分房源都定向銷售給了科技部員工」。

在這股「福利房回潮」的衝動中,央企的動機似乎更強烈一些。

有熟悉內部規則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央企屬於經營性機構,可以不斷產生企業利潤。「這個利潤怎麼花?一是對外擴大投資,二是對內增加福利」。由於當前對央企紅利上繳的問題還存在不同意見,現實中,難免傾向於「自肥」,提高員工住房福利即是一種主要表現。

2009年,中石油曾斥資20.6億元團購北京市朝陽區「太陽星城」8棟住宅樓和2棟商用樓,外加2個地下停車場。

今年5月,國家審計署公告顯示,在17家資源壟斷型央企的財務審計結果中,發現了超發住房補貼、墊付住房集資款等諸多涉及部門住房福利的違規違紀問題。其中,三峽集團2007年曾為職工購買經濟適用房墊款2.25億元。

一位研究央企問題的學者認為,央企超發住房福利,比部委公務員分房更加體現不公平。據他調查,早在2007年,一家央企的中層管理人員年薪就已達20萬元水平。「如此高的收入,還要給他分房,顯然不夠合理」。

部委公務員的住房苦惱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獲悉:今年初,住建部會同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下稱「國管局」)啟動了「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的住房怎麼解決」的相關課題研究。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研究結論披露。

一位曾在國家發改委任職的學者表示:目前部委公務員中,「科級以下的年輕公務員每月只能拿到3000元左右,租房都困難,根本承受不起買房的壓力。如果不給這部分年輕人提供住房保障,他們會覺得沒有希望」。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姜玲在論文中曾援引一組數據:2008年,中央國家機關住房制度改革辦公室進行的關於「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住宅保障和需求水平調查和研究」報告顯示,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無自有住房戶的比例為21.1%,且主要集中在處級以下級別的公務員中。

其中,1999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的新職工比例佔到了無房職工的73%。因為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結束福利分房和公房出售之後,新入職的公務員未能參加住房實物分配,其基本住房需求最為突出。

上述調查還顯示,大多數公務員尤其是副處級以下的公務員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北京市商品房房價。2007年,由於房價高漲,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對北京市商品住房的房價收入比甚至達到了12.74:1。(所謂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國際上公認的房價收入比合理區間,是3:1到6:1之間。)

上述住房困難的部委公務員中,絕大多數又不符合北京市購買市屬經濟適用房的條件而無法購買。根據2008年的一項調查,當年購買了北京市的經濟適用房人群中,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只佔0.4%。

據了解,目前機關部委中的低級別年輕公務員的住房現狀是,由單位提供含有租金補貼的宿舍。這種宿舍一般是老舊的公房,內部稱為周轉房,入住者每月繳納幾百元租金。如果單位宿舍緊張,年輕公務員可去市場上自己租房,單位提供一部分租金補貼。

年輕公務員獲取住房的另一條渠道是「升職」。「比如處長升為司長了,他原來住的房子是90平方米的,現在要調整為120平方米的;那90平方米的就可以調配給繼任者。」靠這種模式解決住房問題,「訣竅」只有一個:「慢慢排隊」。

熟悉部委住房現狀的學者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據其觀察,自1998年房改叫停福利分房以來,實際上各個部委零散的福利分房、建房活動仍在進行。但分房的對象僅限於「核心公務員團隊」,部委附屬的事業單位「基本沒戲」。國土資源部某下屬事業單位一位處長也向記者證實了這一點。

不過,因為有明確的政策制約,如今部委分房「肯定不像房改之前那麼確定」。「能否分到房,取決於部門的強勢或弱勢,還有領導敢不敢承擔政策風險。」記者 王玉光 特約記者 郎雅瓊 實習記者 於言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考上這3類公務員,就有「福利房」待遇,你知道嗎?
    別的不說,光福利待遇方面就很多,公務員的各項福利連一隻手都數不過來,比如住房公積金、職級並行、車補、醫療保障等大小二十餘項福利政策。其中最大的福利政策就是考上公務員後,單位給予的福利房。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待「福利房」的,反正在圖圖的印象中,公務員享「福利房」至少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也就是說現在能享受「福利房」政策的都是老一輩的公務員,現在的公務員根本無法享受「福利房」政策。
  • 多地現違規操作經濟適用房為公務員福利房
    中廣網北京6月2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導,京城媒體報導,在北京東四環大郊亭東南角一個名為「廣華新城」的在建經濟適用房項目,被曝定向銷售給中央部委和中石化等央企,而未來其售價可能只在1萬元/平方米左右,但是現在,這一區域商品房價已經達到5萬元/平方米。針對此事,中央臺《經濟之聲》做了調查。
  • 利益倒錯和權力僭越下的「福利房」
    今年5月,深圳馨海苑進入公眾視野。深圳海關這個超低價分配的福利房,因在市場上高價出售,而受到廣泛關注。在北京東四環大郊亭橋東南角,一個名為廣華新城的大型經濟適用房項目,被曝定向銷售給中央部委和中石化等,擬售價格只有市場價的五分之一。此前,鄭州市三分之二的經適房都被相關部門拿走,面向社會公開搖號分配的只有三分之一。
  • 我從公務員辭職了,且是國家部委!
    ,差距就越大); 四是悲催硬撐著,試算兩個35歲副處公務員夫妻,月收入12000,房租5000(差不多的二居恐怕都不夠,生小孩、接父母,你敢嗎?這點和政治、道德無關,你個人作公務員可以安貧樂道,但是你忍心父母養老醫療只能最差、家鄉還是老房子沒有暖氣、北京沒有房子而遠離子女嗎?你忍心自己女朋友老婆(她學歷才識氣質容貌又不比她的女同學差)跟著租房居無定所、吃飯只能路邊攤、買衣只能淘寶、上班只能擠公交嗎?你忍心自己子女吃國產的三聚氰胺奶粉、穿淘寶沒有質檢的服裝、上不入流的託兒所小學中學嗎?
  • 月入3000的公務員都是什麼學歷? 很多人不知道
    網友一: 月入三千的公務員。目前考取公務員基本就靠國考,省考兩批考入。國考公務員年收入大多在十萬左右。工作地點以地市級單位以上。對學歷要求起點一般為本科。省考公務員工資收入主要看各地級市效益。經濟發達地區的工資福利待遇自然就高。
  • 6月5日:"深圳海關福利房"讓人"羨慕嫉妒恨"
    不僅現有職工有房住,且將未來3年新入職職工的住房都準備好了,價格非常實惠。以該海關的海馨苑為例,一套111平米的房子,如果職工從該海關的舊小區搬過來,僅需交納20萬元購房款;否則,也只需要交納60萬元購房款。而這樣一套房子,市價約500萬元。(6月4日《每日經濟新聞》)
  • 公務員福利再升級, 全面落實福利房, 鄉鎮公務員: 為什麼我們沒有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說到最穩定、薪資待遇最好的崗位,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公務員。公務員的薪資雖然不高,但是勝在待遇好。公務員的福利除了車補、公積金、年終獎之外,再次「升級」,圖圖看了都眼熱,不過這項福利並不是所有的公務員都能享有。
  • 河南新鄉公務員年入7.5萬,早午飯1元,這就是真實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選擇工作都說有三要素,錢多事少離家近,從排列順序上就難看出三者的輕重緩急。只要錢到位,996?007都能接受。雖然說得很誇張,但是這是事實。公務員也是一份工作,想要了解公務員的收入也是正常情況,今天就接到了一位關於河南新鄉公務員收入的諮詢,下面就來看看吧。
  • 一些部委、央企利用政策通道重新「福利分房」
    但總體而言,住房市場化改革只能完善,絕不能完全倒轉回去  福利房與商品房之間巨大的價差,正成為一種強力的刺激和驅動,將已被房改政策封存多年的福利分房衝動,重新喚起。在停止福利分房10餘年後的今天,一些部委、央企甚至於高校,通過各種或明或暗的政策通道,進行帶有福利性質的分房和建房;一些地方城市「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低價房,也被質疑為向特定人群輸送利益。
  • 基層公務員網上曬工資 稱公務員最容易被誤解
    女兒的工資交完房租只剩500元  記者:是什麼最終促使您寫這篇文章?  鼓臺山:最終促使我下決心動筆來寫的還有一件事。今年元月的一個晚上,在中央某部委機關工作的女兒打電話給我,很沮喪地說,這個月打到存摺的工資才2790元,比以前少了將近500元,每月交了房租剩下不到500元了,還怎麼生活啊,只能另找工作了。
  • 北漂福利房來了:20平米房租最低2500元/月 有多少人能受惠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北漂福利房來了 20平米房租最低2500元/月 有多少人能受惠到2021年底,北京市將提供1000公頃集體土地用於租賃房建設,可建造約47萬套長租公寓,滿足約70萬人的租房需求,但相比八九百萬的租房人口,這些新增供給仍然遠遠不夠
  • 中鐵諾德「集租房」變身內部福利房
    來源: 中國網地產只對中鐵集團內部員工出售、一次性繳納50年的「租金」、與中信信託籤訂優先租賃合同,本來是為了解決社會租房難而推出的「集租房」,在中鐵諾德手中卻搖身一變成為了企業的福利房。同時,中鐵內部員工為了福利房,還集體向多家銀行同時申請個人消費貸,用來一次性付清房款。
  • 「租房論」的現實基礎在哪裡
    各種各樣的理由都在力挺「租房論」的可行性和實惠度。那麼,在年輕人看來,「租房論」果真如代表委員們所說的那樣有堅實的現實基礎嗎?    不妨現實地「計較」一番。在一些二三線城市裡,租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一個月租金大概在500~700元。如果按揭購買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20年期限的房貸每個月還款大概也就是1000元左右。
  • 中央部委公務員:單位分房9000元 吃飯6元
    孩子已經接近上學年齡的劉峰最近剛在北京郊區買了一套二手房,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我們夫妻都不是北京戶口,之所以買房就是為了讓孩子儘可能去公立學校就讀,我周圍有小孩的朋友基本上都買了房子。」對於感覺是否已進入中等收入群體之列,劉峰稱,自己年收入20萬元左右,買房找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每個月還要還房貸,生活壓力很大,肯定不能算是中等收入群體。
  • 公務員這些隱形福利真讓人羨慕
    你為什麼會去選擇考公務員呢?很多人都會異口同聲的說:有編制啊!工作穩定啊!有面子啊!這些都是大實話!你們說的都很對,這些理由都是我們選擇考編的重要原因。當然,考公務員除了這些看得見的福利,還有很多看不見的隱形福利。想知道有哪些隱形福利嗎?這就聽鴨弟弟跟你們說道說道!
  • 傳公務員通州 租房10元/平米
    深圳特區報訊 針對網傳的「通州將建設2萬套公租房,公務員通州租房10元/平方米」的消息,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了解到,並未出臺相關文件,此流傳版本僅為專家建議方案之一。 網上近日開始流傳一份拍攝的「文件」圖片。
  • 深圳海關新建千套福利房 業內嘆其媲美開發商
    「福利房」走了!「保障房」來了?    深圳海關建造的位於華強北商圈的福利房項目海馨苑入住尚未滿5年,有些海關職工已迫不及待地以每套400萬元以上的價格進行出售,有的戶型估價已接近千萬元,而他們當年付出的購房款只有20萬元。
  • 新盤300套「福利房」 聲稱售罄卻被轉手兜售,開發商屬變相捂盤
    買過房子的人都知道,一般情況下,同一樓盤相同單元、相同樓層、相同戶型的房屋,價格每平米差價通常會在一千元以內。但武漢市東西湖區天縱半島藍灣三期,同樓層、同戶型的房屋,公示出來的價差接近3000元。可偏偏這價格低的那些房源,售樓人員稱「賣光了」。
  • 月入3000元的打工族,什麼時候才能買得起房?
    事實上月入3000元的打工族,數也數不盡。即使收入再低,也有買房的目標。就有人問了,月入3000元的打工族,什麼時候才能買得起房?對於打工一族而言,收入高低是最不願提起的事情。現在這個社會,消費誘惑實在太多了,加上各種營銷節日,只要一時不注意,工資就一分不剩了。甚至有少部分不自律的年輕人,花光了工資,還要超前消費,負債變成了常態,更別提有存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