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類似文章呢?
答:只需點擊上面的Directindustry關注即可
文章開始前,小編先跟大家說句悄悄話。
因為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我們的推送了!
如果不想錯過DirectIndustry的精彩內容,就趕緊添加星標⭐吧!
周末,外匯市場並不平靜,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創下了近兩年半的新高,換10萬美元可以比半年前節省7萬人民幣。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創兩年半新高
換10萬美元節省近7萬人民幣
4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日內漲超100個基點,報6.5252,續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
5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進一步刷新近兩年半的新高,一度觸及6.5023。
半年左右的時間內,離岸人民幣從5月7日的7.1964的低點迅速反彈,漲幅約9.6%。這意味著,與半年前相比,現在換10萬美元可以少花6.941萬人民幣。
人民幣匯率相對於美元大幅升值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中國抗疫成效顯著,經濟復甦速度也領先全球,人民幣匯率有強勢基本面的支撐。此前,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還提到,中國2020年GDP預計突破100萬億元。但美國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1500萬例。
2、美國不斷放水刺激經濟,美元指數走弱。上周,美聯儲埃文斯表示,預計零利率水平將在更長一段時間內維持。近期,拜登和其指定的新財政部長耶倫也曾多次表示應該加大刺激政策的力度,拜登還提及了「撒錢」計劃,他表示,「如果救濟法案包括1200美元的援助會更好。」
3、11月15日,東協十國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5個國家正式籤署RCEP,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這將吸引各國來中國投資、增加各國對人民幣的需求。
4、全球資本積極配置中國。高盛、橋水等知名機構近期均曾表示看好中國資產。中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若宏近期在演講中指出,中國債券市場已成為全球大類資產配置必選項。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技術總監曹源源對金融時報表示,中美利差再度走闊吸引全球資本加大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構成近期人民幣延續升值趨勢的主要原因。
5、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逐漸加深。近期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當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特點,一是人民銀行退出常態化幹預,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決定;二是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三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經受住了多輪衝擊考驗,匯率彈性增強,較好發揮了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四是社會預期平穩,外匯市場運行有序;五是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促進了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
從5月底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半年升值幅度超8%,我國外貿出口企業雖然採取多項應對措施,但還是遭遇巨大匯率損失風險,稀薄的企業利潤因此被抵消殆盡。
從5月底至今,人民幣匯率一路上漲,甚至邁入了「6.5時代」。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1月25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5749。若按5月27日的最低點7.1775計算,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達8.3%。
對於外貿出口企業來說,人民幣的升值對進口企業有利,而對於出口企業影響則較大。
11月26日,據官媒《新華網》報導,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經濟學家丁孟表示,對於外貿出口企業來說,除了財務人員需要對於匯率走勢做出前瞻性判斷外,對於期權和遠期等匯率風險對衝工具的選擇也很重要。
廣東省佛山鏘城五金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服裝輔料(紐扣、拉鏈等)出口的公司,該公司負責人左倩儀11月18日告訴官媒《環球時報》,在11月10日前,隨著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一周都沒有接到外貿新訂單。
福建尚飛製衣是一家生產並主要面向海外市場的戶外服裝企業,公司相關負責人梁女士說,人民幣升值對公司的業務影響比較明顯,整個行業也普遍感受到人民幣匯率快速上升帶來的影響。
東莞一家主要生產桌布、浴簾等產品的企業負責人葉晉峰說,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企業影響很大。「主要體現在價格漲了,訂單少了,利潤也少了」。他補充道,中小型企業沒有任何對衝計劃,只能自己消化匯率差額。
訂單減少以及結匯損失是這些外貿出口企業普遍受到的挑戰。一些企業在收到外方貨款進行結匯時,由於人民幣匯率上升,實際到手的人民幣大大縮水,直接影響企業效益甚至導致企業虧損。
一家紗線外貿企業的工作人員坦承,出於競爭的要求,他們的價格通常被客戶壓到非常低的程度。當企業遭遇人民幣匯率損失,再加上原材料上漲以及海運運費上漲的壓力,企業的經營壓力就會大增。
據《第一財經》報導,安徽省服裝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孟卓表示,該公司在這個旺季(7月~10月)的出口額大約為1.5億美元,結匯時間一般會比出貨時間再滯後一個月或45天,按照每美元匯兌損益0.2計算,損失就達3000萬元人民幣。
孟卓表示,雖然公司平時會對部分訂單採取鎖匯舉措,但這不足以衝抵這波原料及運輸成本上漲帶來的損失。
廈門一位外貿業者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5月時出口一批貨物,按照7.17的實時匯率進行報價,現在到結算時匯率已升至6.57,回款會有明顯「縮水」。比如半年前接到一筆紡織物訂單,貨款100萬美元,按當時匯率就是717萬元人民幣的收入,但如今交貨收款後,100萬元美元最低只能換到657萬元人民幣,一下少了60萬元人民幣。
人民幣升值對以出口業務為主、外幣資產高的企業衝擊較大,特別是紡織服裝,農產品加工等低附加值、低利潤出口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大,怎樣應對成了考驗企業的最大難題。
廈門市湖裡區一家外貿企業的負責人李小姐表示,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壓力下,她已經多次和客戶溝通提價問題。「如果漲價4%,我們的利潤空間會比較有保障,但客戶一直不同意,最終達成了提價2%」。她說,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提價減小匯率帶來的影響,但也讓她們的價格優勢變得沒那麼誘人。
為了能穩住客戶,廈門一家企業主動將自己的毛利降低,負責人方先生表示,「匯率影響,出口商品的成本結構發生了變化,以前10%毛利的商品,我們內部已經將毛利下調至3%,就是為了避免漲價丟失客戶。」
再看網上外貿人的吐槽,匯率波動的影響可見一斑:
「年初匯率7.1,現在6.5,外貿企業辛苦一年,白忙活了。這可比貿易戰殺力還大。」
「我是拿提成的外貿人。提成結算時按照當日匯率折算成人民幣發給我,公司一年零三個月沒發我提成,眼看著從7.1跌到了6.55,提成蒸發了一部分。真是哭暈在廁所。」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譚雅玲認為,我國外貿出口半壁江山是由民營企業撐起來的,相較於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他們抵擋市場風險的能力比較弱。人民幣快速升值,確實對這些民營企業帶來很大的挑戰。「一家企業掙回100萬美元,在人民幣匯率是7的時候能換回700萬元人民幣,現在只能換回650萬。要知道這些企業的利潤率很低。人民幣匯率上漲一下子就超過他們的成本線,對這些企業甚至形成生存挑戰」。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中國基金網、第一財經、臺海網等
鄭重申明:Directindustry所轉載的文章都會註明來源(若有失察之處,敬請諒解,我們無意冒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所轉載文章均來源於網絡,若原作者不同意轉載,請第一時間聯繫刪除,我們予以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