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試卷常出現的古詩詞意象與典故!為學子而發,防止丟分

2020-08-29 爭當學霸的先生劉


文言文與古詩詞中有許多經典的意象和著名的典故,作者通過意象的選用和典故的借用表達出不同的情感,託物言志。隨著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文言文、古詩文在高考語文中的分數佔比也在增長,每年高考語文中的文言文和古詩詞閱讀裡常涉及到這樣的考題。

而平時學生也欠缺對這類文言文知識點的總結,因為學科眾多,分配到語文學習的時間幾乎放到寫作之上了,那麼掌握這些文言知識,在閱讀時,有利於讀懂文言含義,也更利於解答試題。篇幅有限,僅列出50條常見的典故,點擊我頭像私信回復我「領取」就可以獲得免費的word電子版完整文言用典,那麼有哪些常用的意象和典故呢?下面我們共同來瀏覽一下。

用典解釋


50個常見意象典故

1、杜鵑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春夏季節,杜鵑徹夜啼鳴,喚起人們多種情思。又因杜鵑口舌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古代有「望帝啼鵲」的神話傳說。望帝,是古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哭,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悽悲,動人肺腑,名為杜鵑。杜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繫在一起。李白詩云:「楊花飄落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文天祥《金陵驛二首》:「從今別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愁鄉思,宋代範仲淹詩云:「夜入翠煙啼,晝尋芳樹飛,春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2、鷓鴣 「落照蒼茫秋草明 ,鷓鴣啼處遠人行 」,「江晚正愁餘 ,山深聞鷓鴣 」,其鳴聲悽咽,極易勾起旅途艱辛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 別緒。

3、鴻雁 《漢書蘇軾傳》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後來就用「鴻燕」、「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單訊。如晏殊《清平樂》:「生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不,惆悵此情難寄。」李清照詞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另一首詞云:「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大雁在這裡是傳書的信使。


鴻雁傳書


4、連理枝、比翼鳥 作恩愛夫妻的比喻。連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裡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有了這些句子,難怪人們把結婚稱為「喜結連理」。

5、青梅竹馬 出自李白的《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後來用「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

6、鴻鵠 鴻鵠飛得很高,常用來比喻志氣高遠的人。《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7、猿啼 出現在詩歌中常常象徵著一種悲傷的感情。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酈道元《小經注·江水》中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李端《送客賦得巴江夜猿》:「巴水天邊路,啼猿傷客情。」他們都藉助於猿啼表達這種傷感的情緒。

8、菊花 傲霜之花 ,贊它堅強品格 ,賞它清高氣質。元稹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表達詩人對堅貞 、高潔品質的追求 ;「寧可枝頭抱香死 , 何曾吹落北風中」,菊花已是詩人人格的寫照.

9、蓮 「水面清圓 ,一一風荷舉 」,寫荷花亭亭出水 ,迎風搖動的淡雅清新 ;「當年不肯嫁東風」,託物言志 ,寄寓自己不同流合汙的氣節 「低頭弄蓮子 ,蓮子青如水 」,「蓮 」與 「憐 」諧音 ,「青」 即「清」,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男子的純潔愛情.

10、梅花 「以花貴,自戰國始」,到梁、陳時期,出現了大量的詠梅詩。這一時期的梅花詩大都是對花本身的描寫或用于贈別,尚無明顯的象徵寄託。到了唐宋時期,梅花已成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張耒:「何以伴高潔,清曉頌《黃庭》」;張澤民:「一白雪相似,獨清春不知。」「肌膚姑射白,風骨伯夷清。」蘇軾:「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陸遊:「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他們都在對梅花的描寫中寄託了一種高潔的品格。

11、竹 修長,勁節,空心,君子形象。「未出土時現有節,到凌雲處還虛心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冰霜 」,都寫出了竹子不隨流俗 、不畏風霜的孤高剛勁的風範。


梅、竹


12、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如「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賢相及其業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黃鸝白白髮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13、芳草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喻離恨。《楚辭·招隱土》:「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歸,不免引起思婦登樓佇望。樂府《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以「青青河邊草」起興,表達對遠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以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

14、芭蕉 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悽涼之音。李清照曾寫過:「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對芭蕉為怨悱。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葛勝衝《點絳唇》:「閒愁幾許,夢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來就夠悽愴的,夢魂逐著芭蕉葉上的雨聲追尋,更令人覺得悽惻。


芭蕉


15、梧桐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種悽苦之音。白居易《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葉上,好不令人悽苦。李煜《相見歡》:「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可見秋雨打梧桐,別有一分愁滋味。

16、松柏 《論語·子罕》中說:「歲寒,然後知松柏後凋也。」後世詩歌常用松柏象徵孤直耐寒的品格。劉禹錫:「後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李山浦:「孤標百尺雪中現,長嘯一聲風裡聞。桃李謗她真是佞,藤蘿攀爾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徵高潔的品質,桃花象徵美人,牡丹寄寓富貴,楊花有飄零之意。


17、關山 關塞山河。關,關隘要塞;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梅花落」為曲子名。意思是請問笛聲飄到哪裡去了呢?風吹著悠揚的笛聲一夜間就間就飄滿了邊塞大地。

18、長亭 是陸上的送別之所。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很顯然,在中國古典詩歌裡長亭已成為陸上的送別之所。


長亭送別


19、羌笛 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出的是一種悽切之音。唐代邊塞詩中經常提到,如王之渙《涼州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軍置酒宴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範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羌笛發出的悽切之音,常讓徵夫愴然淚下。

20、明月、白雲 望雲思友,見月懷人,是古代詩詞中常用手法。杜甫詩《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這兩句也是借白雲明月,寄託對友人的懷念。劉長卿《謫仙怨》:「白雲千裡萬裡,明月前溪後溪。」寫別後相隔之遙與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雲,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帶給千裡萬裡之外的友人。至於對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謝莊《月賦》:「隔千裡兮共明月。」張九齡:「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等等。

21、水 在中國古代詩歌裡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李煜詞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用東流之水來比喻綿綿不斷的愁思。秦觀《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以流水與離愁關合,也是古典詩歌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式。

22、琴瑟 (1)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出川。」

23、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琴瑟友之


24、彭祖。傳說故事人物,生於夏代,至殷末時已八百餘歲,舊時把彭祖作為長壽的象徵,以「壽如彭祖」來祝人長壽。

25、肩背 背,離開。謂父母去世。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見背。」

26、雞肋 雞的肋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比喻沒有多大價值,沒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見於《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27、嬋娟 嬋娟,姿態美好,多用於形容女子;因人們常喻月為美女,故稱月亮嬋娟。

28、紅豆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南州記》稱為海紅豆,史載:「出南海人家園圃中」。《本草》稱其為「相思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生於南國的紅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懷汪進士煜》:「安床紅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樹下,日日思念汪進士。在唐時甚紅。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

29、豆蔻 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30、精衛 古代神話。炎帝的女兒在東南海淹死,化為精衛鳥,每天銜西山的木石來填東海(見於《山海經北山經》)。後來用精衛填海來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報;也比喻不畏艱難,努力奮鬥。


精衛填海


31、青鳥 青鳥,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一隻選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隻隨西王母而來,並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商隱詩云:「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青鳥在此已成為信使。

32、烏鴉 按照迷信的說法,是一種不祥的鳥,它經常出沒在墳頭等荒涼之處。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繫在一起。李商隱《隋宮》:「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馬致遠小令《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33、口碑 典出《五燈會元》,比喻眾人的口頭稱頌。

34、壁還 敬詞,典出《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還別人的贈品,或指毫無損傷地歸還借用別人的物品。

35、西席 典出《稱謂錄》,代指老師。

36、三味典出《邯鄲書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義)。

37、洗耳典出《琴操河間雜歌箕山操》(漢蔡邕),原指厭聽世事,今比喻聆聽、恭聽。

38、斧正 典出《莊子徐無鬼》,指請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39、抱璞 典出《韓非子和氏》,比喻堅持美德(也有作懷才不遇之意)。

40、染指 典出《左傳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應得的利益。

41、射影典出《苦熱行》(南朝宋鮑照詩),比喻說此喻彼,別有用心。

42、仁人 典出《論語衛靈公》喻指有博愛思想、以天下為己任的人。

43、塗鴉 典出《堯山堂外紀》(明蔣一葵撰),比喻書畫或文章不像樣子。

44、城府 典出《宋史傅堯俞傳》,比喻令人難以揣測的深遠用心。

45、玉成 典出《西鉻》(西晉張載),比喻為人成全好事。

46、物色 典出《後漢書嚴光傳》,本指形貌,後指按照一定標準去訪求人才。

47、春秋,典出《詩經魯頌》,比喻年歲、歲月或借指古代史。


陶朱公 範蠡


48、陶朱 春秋時越國大夫範蠡的別號。相傳他幫助勾踐滅吳後,離開越國到陶,善於經營生計,積累了很多財富,後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來稱富商。

49、神器 指帝位、政權。《老子》:「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50、南浦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南浦是水邊的送邊之所。屈原《九哥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縈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範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相關焦點

  • 高考語文古詩詞意象寓意順口溜
    考試大綱對詩詞鑑賞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鑑賞古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並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下面把高考中經常出現的意象以一首「小詩」方式進行總結,以助考生記憶,從而更好地解答詩詞鑑賞題。一、小詩: 松梅竹菊寓高潔,借月託雁寄鄉思。杜鵑鷓鴣啼悽悽,梧桐葉落透悲意。別時長亭柳依依,落花流水傳愁緒。
  • 高考語文常見十五種丟分題型
    高考語文常見十五種丟分題型 1、字音字形題,耗時過多而丟分。字音字形題耗時不要超過1分鐘,否則既降低了答對的機率,還擠壓了其他題的時間。俗稱&34;。高考語文選擇題多為複查負效題,不複查還好,越查越易改錯。  【對策】選擇常見100個多音字和100個常錯形近字,遵循&34;原則,適度聯想發散,逐一記憶過關,每天一題,適當訓練。
  • 高考語文常見的丟分現象和方法
    高考語文常見丟分現象及方法 多個方面,認真細細領悟,最好做好筆記 一.字音字形題:糾結導致丟分。 字音字形題耗時不要超過1分鐘,否則既降低了答對的機率,還擠壓了其他題的時間。
  • 古詩詞常用意象集錦
    下面我將這些沒有過時、現在依然可以用的意象集中起來,以供大家寫詩詞時參考。1、月亮在古詩詞中,月亮一般是代表思鄉、思念親人的載體,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李白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又如蘇東坡的「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
  •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如何得滿分?除了技巧外,你還差這一步!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如何得滿分?除了技巧外,你還差這一步!快來看看詩詞鑑賞,是初中語文試卷中的常考題型,但是很多抱怨自己明明知道這道題的答題技巧,為什麼就不能滿分拿下。首先,我們來談一下何為「鑑賞」?做詩詞鑑賞題不僅要技巧,還要對詩詞的時代背景、意象、典故、主題有所了解,今天,小編要重點講一下。
  • 川大學子分享,高考語文備考秘籍:作文、閱讀、文言文……收藏!
    近年來隨著教育部對高考的改革,語文在高考中的地位越發重要,難度也在不斷增加,總體趨勢表現為閱讀量不斷增加、題目更加靈活。語文不再是僅靠背誦就能取得高分的科目了,高考的同學們需要對語文的做題技巧有一個熟悉的掌握才能在高考中制勝。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高考語文備考的乾貨吧。
  • 高考語文複習:語文古詩詞鑑賞10大規律
    在高考語文複習中,離不開古詩詞鑑賞,由於古人與我們的說話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賞析古詩詞時,總會出項這樣那樣的一些錯誤,下文為各位考生和家長總結了語文古詩詞鑑賞的10大規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高考語文 助你成功----古典詩詞鑑賞易錯題型例析(原創)
    古詩詞閱讀理解是語文教與學之重要板塊之一,也是鑄就語文能力與素養的&34;之一,因而成為歷年高考必考內容然而,由於古詩詞畢竟去今甚遠,加之語言特點與現代漢語有較大的差異等等,令絕大多數學生對之敬而遠之,致使教學效果總不盡如人意,反映在高考試卷中,就是學生答題錯誤頻出,得分率偏低。基於此,小編就近年來高考語文試卷中古詩詞易錯題做一歸類,並從錯誤原因以及糾錯方法等角度試予以簡述。
  • 語文老師:小學常考80首古詩詞填空練習,收藏給孩子假期練!
    語文老師:小學常考80首古詩詞填空練習,收藏給孩子假期練!小學語文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字、詞、句、古詩詞等知識的積累。這些積累需要孩子花費很長的時間去記、去背,只有孩子花了時間去記這些知識,孩子的成績才會不斷提高,孩子才會越走越遠。
  • 古詩詞常見意象寓意順口溜
    在古詩詞的創作和發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觀感情被逐漸固化下來,用以表現特定的場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覆出現的。
  • 語文考試兩類六大丟分現象分析,語文老師告訴你提分策略!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語文考試的丟分現象,以及如何突破高分的策略。一、避免非智力性丟分:1、時間安排不合理,導致作文時間不夠,倉促完成,導致作文失分嚴重。正式考試,開考鈴聲響起之前,一般有5分鐘的時間,這5分鐘是用來快速瀏覽試卷的。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部分高考語文作文不符合文體要求
    南國都市報6月17日訊(記者 黃婷/文 陳衛東/圖)6月17日,南國都市報記者從我省高考網上評卷場獲悉,截至17日下午,我省高考網上評卷工作已完成
  • 高考語文古詩詞寓意順口溜:「杜鵑」「鷓鴣」啼悽悽
    高考語文古詩詞寓意順口溜:「杜鵑」「鷓鴣」啼悽悽 2013-01-28 16:11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2014高考語文試卷最易失分的八大題型
    2014高考語文試卷最易失分的八大題型 2013-10-07 12:28 來源:北方網 作者:
  • 高考語文重點,高考作文中常見的丟分情況有哪些?
    網校導讀:高考語文作文考試分數佔據著語文高考考試分數的大頭,許多情況下都是作文方面考試分數高則考生語文課考試成績同樣的是高,所以要想在語文高考考試科目中獲得相應不錯的考試分數,那麼針對作文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視起來,為了更好地幫助各位更好今年高考備考,下面網校小微就高考語文作文常見的幾個丟分情況和大家說說。
  • 乾貨整理:北京大學學霸談語文閱讀心得
    關鍵詞:古詩詞就古詩詞,我推薦《唐詩小札》、《宋詞小札》(劉逸生),讀這兩本書,要精讀詩詞後面的解釋,一方面是幫助理解這類詩詞,一方面是積累關於古詩詞的各種基本知識,比如各種意象、典故之類的,非常重要的是,理解平時你所記背的名詞的意義。我是讀了兩遍的。
  • 語文老師:小學生常考古詩詞75首,貼牆上背熟,腹有詩書氣自華
    語文老師:小學生常考古詩詞75首,貼牆上背熟,腹有詩書氣自華古詩詞的學習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文學底蘊,還能在生活中運用起來。在小學階段,古詩詞都非常基礎,不會太難。主要是要會背誦記憶,因為小學語文考試古詩詞就是考默寫,默寫前提就是要會記下來。
  • 考試必備: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基礎知識梳理,熟練掌握考試不丟分
    考試必備: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基礎知識梳理,熟練掌握考試不丟分古代詩歌的初中語文考核中是必考的題型至關重要!因此,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這部分知識。當然,在考試中不單單是考核對古詩詞的記憶默寫,還要學會解釋詞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古詩詞大多是詩人們用來表達心境、情緒的,雖然有些更像是在寫景、寫人、寫事,但其中都包含著作者當時的心境和情緒。
  • 300字,4句古詩詞、4個成語,難怪學霸高考語文拿146分
    從古時的「宮商角徵羽」,到西方的「哆來咪發唆」,人們對於音律、和弦、節奏等等的要求與體驗是具有普適意義的。音樂本身就是一門美的藝術,那些渾然天成的規律是自然賜予世間的禮物,更是人類自身智慧的結晶。這篇文章出自2020年湖北理科高考狀元唐楚玥之筆,是《以樂怡情 以樂育人》的節選,曾發表在楚天都市報上。
  • 小學語文必須會默寫的80句古詩詞,給孩子收藏,避免期末考試丟分
    小學語文必須會默寫的80句古詩詞,給孩子收藏,避免期末考試丟分!古詩詞的考查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是比較重要的今天,老師為了幫助小學生更好的記憶古詩詞名句,老師特意將小學語文最重要的80句古詩詞名句進行了整理,家長可以列印出來讓孩子做一做,孩子考試的時候就不會丟冤枉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