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無聲告白》教育的根本是讓孩子做真正的自己

2020-09-05 陽光有味

題記: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的作者伍綺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長大,是香港移民第二代,本書耗時六年寫就的長篇處女作,一經出版便廣受好評,擊敗史蒂芬金、村上春樹等99位大牌作家,橫掃歐美所有榜單,不僅躍升為《紐約時報》暢銷書,還獲得包括美國亞馬遜網站在內的無數媒體評選出的2014年度圖書。

《無聲告白》本書的開頭是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圍繞這個故事的開頭,父親母親和哥哥妹妹引用回憶的方式一步步地走進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莉迪亞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父母深信只有她能實現父母的夢想,哥哥和妹妹在父母世界就是「隱形的存在」,最終,莉迪亞不堪重擔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母親天塌一般地心情尋找死亡的真相,父親也難受至極,哥哥一味認為是隔壁家的不良少年,但我想,只有妹妹是看得最清楚的,她默默地觀察著這個家裡的每個人,她可能最先知道真相。最後一家人在回憶的路上,漸漸地明白了,其實我非常愛你,但我卻沒能告訴你,這是我們從未互訴的秘密,猶如書名《無聲告白》。

看完這部書,我才真正覺得作者真的很厲害,塑造的每個角色都有它可憐和可恨之處。我本該非常討厭甚至厭惡這樣的父母,但卻恨不起來,在我了解他們的原生家庭後,覺得他們也是受害者,在這種壓抑的心情下,卻警醒自己,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不給孩子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孩子應該是獨立的個體,不依附在我們身上,不得強求;應該愛孩子但不捆綁,願自由!同時,也引發了我對三方面的深刻思考:

原生家庭的根源在於我們的父母

為什麼會出這樣的事呢?如同任何事一樣,根源在父母。因為莉迪亞的父母,因為她父母的父母。因為很久以前,她的母親就失蹤過,她父親把她母親找回了家。因為她的母親最希望與眾不同,她父親卻最想要融入人群,而這兩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當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就可以看出,莉迪亞的父母有著不一樣想法的人,這源自他們的生活的家庭環境不同,母親瑪麗琳生活在一個被父親拋棄和母親相依為命的家庭,母親是一位家政老師,母親希望她能嫁給一個優秀的男人,過上家庭主婦的日子,可是,在瑪麗琳心裡她希望甚至渴望,成為和母親不一樣的人,最後她選擇攻讀醫生職業,認為這是離母親的設想最遠的職業,殊不知遇見並愛上父親詹姆斯,一切都改變了。因為孩子,她學業被擱置一邊,但心裡的夢想一直未熄滅,甚至一度離家出走進修醫生職業,最後也因為第三個孩子的到來,她不得已又重新回到了家庭,後來如她的母親一樣,每天圍繞著丈夫孩子房子,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母親瑪麗琳鬱郁不得志的心情一直籠罩在這個家裡的每一處。

父親詹姆斯是一位中國人,他的父親因為假冒其他人的名字來到加州的,他一直被無法融入人群所困擾。在當時,他是第一位就讀這所學校的東方學生,他從來不去參加任何活動甚至有時也會遭來恥笑,沒什麼朋友,也習慣了擔驚受怕的日子隨時有人要轟他走,父親詹姆斯即使待了很多年,依然沒有歸屬感。

或許母親瑪麗琳希望與眾不同,便選擇膚色和自己不一樣的父親,而她的父親卻最想要融入人群,融入母親的世界裡,便下定終生,組織起家庭,然而卻把自己經歷的一切延續到他們的孩子,這才是是悲劇的開始吧!

在前段時間熱播的《我家閨女2》,讓我印象深刻的張佳寧和王鷗的家庭生活,或許都來自於單親家庭,但是,發現真的完成不同的家庭氛圍,所以,張佳寧樂觀開朗,積極向上,撮合媽媽的婚姻生活,希望媽媽生活得開心一些,都是非常正能量的信息,但王鷗不一樣,談及自己的家庭數次落淚,在那一集回老家和媽媽相處的時間,兩人的相處聊天,有點溢出來的尷尬。雖然原生家庭都有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但父母經營出來的家庭氛圍,往往就決定了孩子的模樣,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流露出來,有種與生俱來的感覺。

家庭教育中應把決定權交還孩子

在和家長聊及孩子的事情時,有一件事讓我覺得非常有趣,孩子不僅遺傳了我們的容貌,而且「遺傳」了我們行為、我們習慣等,就如,一面鏡子在眼前。因為看著小朋友的樣子做的事情,就覺得和父母非常相像,這也是,我們一直關注的家庭教育,我們應該怎麼學著做父母呢?而在這個家,母親瑪麗琳和父親詹姆斯又是怎麼做的呢?孩子又是得到怎麼樣的家庭教育?

父母一直視莉迪亞為實現他們夢想的唯一人選,而莉迪亞因為害怕母親的再度離開,一直對母親言聽計從,母親把醫生夢寄托在莉迪亞身上,從那開始莉迪亞活在母親的計劃裡,一整天做算術,然後又開始買各種書籍,坐在莉迪亞床前為她讀,周而復始的日子,就這樣,題目、算術、遊戲越來越複雜,母親享受著自己的成就喜悅,卻不知莉迪亞越來越吃力,在這個家就一直圍繞著莉迪亞為中心,莉迪亞為了能讓父母開心一些,利用各種方式學習,只要父母說的,她都去做,學會讓自己假裝快樂,每年聖誕禮物母親是人體解剖學即使討厭也依然笑著接受,因為想讓這個家和諧平靜。

終其一生,她都能聽到母親的心跳堅定有力地叫囂:醫生、醫生、醫生。她母親是如此渴望實現這個夢想,莉迪亞明白,她根本不需要說出來,她的心願一直擺在那裡。除了當醫生,莉迪亞無法想像自己能夠擁有別樣的未來和不同的人生,那好比企圖設想太陽圍著月亮轉、自然界沒有空氣這種東西一樣荒唐。

書中這段話,更像是莉迪亞內心的吶喊,哥哥內斯非常同情並理解莉迪亞的壓力,哥哥也成為莉迪亞的精神支柱,哥哥能傾聽她的心聲,直到哥哥收到哈佛錄取通知書,準備離開這個家,莉迪亞的心裡就像最後的一根線也斷了,內心已經到崩潰邊緣,莉迪亞已經開始厭學,但母親一點都沒察覺,即使答案莉迪亞早於背好,只是希望母親開心就好。

而父親在15歲這年的聖誕節,送的是《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這是父親的願望,父親面露喜色,可莉迪亞還是強忍著開心。因為父親,她還要假裝和朋友很友好相處,而且假裝有很多朋友,假裝在家裡和朋友電話聊天,只有內斯知道,其實她是孤單的,沒有朋友,平時在學校都是哥哥內斯留位置給她。

莉迪亞,一個為了父母的夢想而存在的孩子,一個被愛的名義綁架的孩子,和哥哥妹妹被當「空氣」一樣悲傷。在這個家沒有孩子被真正疼愛,但孩子害怕失去父母的愛,隱忍著,默默接受父母給予的一切。

父母相愛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在父親送莉迪亞去考駕照的路上,莉迪亞發現,父親的助教路易莎是他的情人,想著自己的母親還在家裡洗衣做飯,父親卻這樣對待自己的父親,她心裡非常憤怒。所以,駕照她根本就不想考,便草草交卷。回到家裡,母親早於做好慶祝考試的蛋糕,母親儘量壓住自己的生氣,母親趕緊去抹平一些字,雖然看不見,但還能看到痕跡,但莉迪亞還是假裝開心拍照,但妹妹漢娜看清姐姐的心情,心如死灰。父親的出軌,在莉迪亞的心裡又狠狠地加重一筆。

父母的情感也需要好好經營,母親被困在這個房子裡,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漸漸失去了自己的光彩,早已和父親失去了交流,好的情感應該是互相進步,共同成長,父母的幸福的模樣,才能讓孩子嚮往美好的事情,內心美好的孩子足以抵擋未來的「千軍萬馬」。

結束語:在尋找莉迪亞死亡的真相,每個人都做了無聲告白,每個人都愛著莉迪亞,也漸漸接受,她永遠地離開。母親選擇原諒出軌的父親,父親也不再見情人,父母和哥哥以及妹妹恢復了往常的日子,但有了更多地表達如書裡寫的:

在這個夏天剩下的日子裡,以及以後的很多年,詹姆斯和瑪麗琳說話時會選擇真正能表達自己的意思的措辭,無論是對內斯,對漢娜,還是互相之間。他們需要說的太多太多。

是的,原來說得太少太少,才讓每個人都築起一道道高牆,慶幸,最後高牆都化解了,也帶給我們讀者更多的希望,讓所有的愛都能大聲表達出來;讓為人父母的我們傾聽孩子的想法,不操控他們的人生,讓孩子做自己!

圖片源自網絡,所有權歸作者。

相關焦點

  • 豆瓣8.2《無聲告白》:放他飛吧,別讓愛成枷鎖
    可是,每個孩子獨一無二,有他自身的成長曲線,家長過度地幹涉不但無法使孩子更優秀,反而會害了他。美國華裔作家伍綺詩的《無聲告白》,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無聲告白》是伍綺詩的處女作,出版以來,廣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8.2分。
  • 《無聲告白》:如果不能擺脫他人的控制,也請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可是,每個孩子獨一無二,有他自身的成長曲線,家長過度地幹涉不但無法使孩子更優秀,反而會害了他。美國華裔作家伍綺詩的《無聲告白》,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無聲告白》是伍綺詩的處女作,出版以來,廣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8.2分。
  • 逼死孩子的,可能正是父母的期待丨讀《無聲告白》得3點育兒啟示
    小說《無聲告白》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花樣女孩,最終自殺,死因竟然是父母對她的期待。那個最被父母重視的女孩,死在了期待裡。整本書的主題就是:「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伍綺詩《無聲告白》《無聲告白》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 豆瓣高分推薦的8本治癒書,原來溫暖心靈這麼簡單,莫錯過了
    現象級全球暢銷書第二種強力暖心劑命名為《北野武的小酒館》他是由日本作家北野武所編,豆瓣評分8.2分。從生死、教育,人際關係、規矩、電影五個方面,直指現代社會病灶,喚醒大眾逆位思考主人公生活在內外焦灼的惡劣的環境下第七種強力暖心劑喚為《無聲告白》他是由美國作家伍綺詩所書,豆瓣評分8.2分。
  • 好書推薦:《告白》,老師的另類教育
    《告白》,老師的另類教育。《告白》是日本推理小說家湊佳苗於2008年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她的處女作。由這本小說所改編的電影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反響,在中國豆瓣上取得了8.7的高分(超53萬人評分),在豆瓣電影top250中排名第119,當然,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與原著小說是分不開關係的。《告白》主要講述了班導師森口悠子的女兒被自己所在班上的兩名學生以一種極為可笑的動機所殺害,但是森口卻沒有報警抓人,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向兩位學生復仇。
  • 豆瓣評分8.2的電影,戳中了多少中國父母的心
    上學是我們每個人必須面對的事情,然而,有多少父母,為孩子上學而拼盡全力。在孩子的教育上,沒有誰勸自己「量力而行」,而都是「不自量力」。富豪夫婦裝窮人、住貧民窟,騙學校名額讓孩子上學豆瓣評分8.2分的印度電影《起跑線》,講述白手起家的服裝店老闆正門走不進、走後門送孩子上學的經歷。服裝店老闆拉吉夫婦,靠自己的奮鬥一躍到富豪階層。拉吉的妻子要讓女兒皮雅上印度最好的私立學校。
  • 豆瓣8.2分懸疑片,只負責美的楊穎,又因哭戲熱搜
    豆瓣8.2分懸疑片,只負責美的楊穎,又因哭戲熱搜之前小女子發現一部由anglebaby楊穎主演的懸疑劇《摩天大樓》被發現,分數為8.2。雖然我幾乎被大寶貝的名字勸阻了,但我發現楊穎在這齣戲中真正負責美的。
  • 《無聲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無聲告白》探索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並且,這本小說沒有任何一處落筆是粗疏的。深情力透紙背,刺痛你心,用詞精準而克制,文風溫婉而細膩。故事背景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的美國,父親詹姆斯一直都活在對自己的身份不認同中,因為自己是中國人,從小就會受到很多的歧視。故事梗概開頭第一句話,莉迪亞死了。
  • 《無聲告白》:別讓你的愛和期待,害了孩子
    父母便把這種獻媚當成果,將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投射到孩子身上,滿心歡喜地讓孩子背負著他們的期待,努力長成他們希望的樣子,而忽略孩子。這樣的做法往往造成了悲劇,就像《無聲告白》裡的莉迪亞。《無聲告白》開頭便是: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莉迪亞是誰?莉迪亞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她是品學兼優的乖乖女,父母深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
  • 《三十而已》播放量破44億,但豆瓣評分卻從8.2分跌到7分!
    不僅收視火爆,口碑也十分出色,豆瓣評分一度衝上了8.2分,《三十而已》在剛開播之時,口碑和收視雙豐收。截至8月5日,《三十而已》的總播放量已突破44.5億次,實在太火。《三十而已》由江疏影、童瑤、毛曉彤三大美女主演,基於三十歲這個年齡節點,講述三位女性的都市情感故事。
  • 徵服歐美文壇的80後華裔女作家《無聲告白》中文版面世
    截至發稿,《無聲告白》已經在各大新書排行榜飆升至前5名。或許人們早就想一探究竟,這本一上來就宣布主人公死亡的小說(故事的第一句話為: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究竟蘊藏著怎樣的魅力,又是如何俘獲一批又一批說著不同語言、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的?
  • 豆瓣8.2又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片」 看完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豆瓣8.2又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片」 看完跪!
  • 2018年排名前十的豆瓣高分國產電影,你都看過了嗎?
    NO. 7 《暴裂無聲》豆瓣評分8.2分 電影票房5500萬人民幣故事發生在偏僻貧瘠的山村之中帶著兒子的照片,不會說話的張保民踏上了尋子之路,途中,他遇見了大資本家昌萬年(姜武 飾)的爪牙,兩方人馬起了衝突,昌萬年騙張保民自己知道他兒子的下落,實際上,他隱藏了一個黑暗的秘密。
  • 豆瓣8.2分,這是今年最火的同志電影!
    今年,又一部同志電影火了,片名叫《愛你,西蒙》,豆瓣8.2分。這部電影不僅口碑好,而且票房也是相當火爆。這還沒完,讓他傷透了心的則是在他生活分崩離析之際,他所深愛的Blue「永遠下線」了,Blue選擇了保全自己。
  • 【中國新聞周刊】亞馬遜最佳圖書作者伍綺詩:《無聲告白》講了一個...
    但對於它的華裔作者伍綺詩來說,自己的這本處女作大獲成功這件事也是她在早餐桌上偶然得知的。套用小說開頭的那句話來描述可以是這樣描述:「伍綺詩火了,可她自己還不知道。」其實《無聲告白》的英文版去年6月底由企鵝出版社在美國正式出版之前,看到樣書的評論界已經有不少叫好聲,但伍綺詩心裡還是沒底,直到6月24日早上。「那天我正在餐桌前陪兒子吃早餐,邊吃飯邊刷推特,突然有人發來一條簡訊:恭喜恭喜!
  • 豆瓣9.0分的影片:無聲的反抗是最致命的存在
    豆瓣9.0分的影片:無聲的反抗是最致命的存在最開始看到《死亡詩社》這個名字,小編還以為是一部恐怖片。但其實它是一部關於教育方面的影片。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的威爾頓預備學院,這個學校用古板傳統的教學方式,取得了很高的升學率。
  • 豆瓣8.2韓劇《Voice2》,看看網友們是如何評價的吧
    豆瓣8.2韓劇《Voice2》,看看網友們是如何評價的吧網友@Alicia:看了前兩集,感覺還不錯,節奏緊湊,喜歡這種直接進入主題的故事,隨著劇情事件交代的都很清楚,看著不費力也過癮,第一部也很好看,推薦去看!
  • 《無聲告白》:10歲的孩子有多傷心?能說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
    世間的每一個孩子,生下來都是被愛的。可是境遇的不同,使每個人的命運顯影成不同的顏色。在《無聲告白》中,就有一個被父母視為透明的孩子--漢娜。因為不被期待,所以她一直得不到父母的青睞。她是家裡最小的孩子,有一個哥哥漢斯,一個姐姐莉迪亞。按理說,家裡最小的孩子,應該是最受寵的。
  • 2015年豆瓣高分電影排行榜 豆瓣高分電視劇推薦
    還不到一周2015年就要結束了,豆瓣電影也在此時送上年終大禮——2015年度榜單!希望這份榜單,能幫你回顧過去一年電影生活裡的點點滴滴(點擊)。2015豆瓣評分最高的外語電影荒蠻故事  1.
  • 《無聲告白》:那個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孩子,她的心裡到底有多痛苦
    文/黎庶《無聲告白》這本書,是作者伍綺詩花費六年時間,完成的長篇小說處女作。它是一本能引起讀者對自己婚姻愛情和家庭教育的拷問之書。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讓處於婚姻,為人父母的我不禁反思:本來是濃烈的愛,為什麼卻成了枷鎖?本來因愛建立的共同家園,為什麼最後卻成了彼此恐懼和拼命想要逃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