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分的影片:無聲的反抗是最致命的存在
最開始看到《死亡詩社》這個名字,小編還以為是一部恐怖片。但其實它是一部關於教育方面的影片。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的威爾頓預備學院,這個學校用古板傳統的教學方式,取得了很高的升學率。許多家長讓自己的孩子來到了這裡。這裡的老師都是笑眯眯的小老頭,在教學的時候也很古板,甚至很少微笑。但學生們也都習慣了這樣的老師,直到有一天,來了一個叫約翰基汀的老師。這名老師曾經也是這裡的學生,但基汀的教學風格,卻和其他老師有著很大的區別
在基汀的課堂上,他會帶著學生去參觀學校的榮譽教室,會讓學生幽默的叫自己船長,會告訴學生們要活在當下,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死記硬背。更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去用新的視角看世界,讓學生們學會釋放自己突破自我。
學生們在基汀的帶領下,做了許多沒有做過的事情。甚至在發現基汀曾建立了一個叫「死亡詩社」的組織時,學生們在山洞中復活了這個「死亡詩社」。在詩社中,男孩們可以做各種學校禁止的事情。慢慢的學生們打破了束縛,其中一名叫尼爾的學生,甚至是想要去演話劇。但是這件事卻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父親一直在操控著尼爾的人生,怎麼會允許尼爾自己做決定?最終父親讓尼爾轉學去軍校,成為一個優秀的醫生。尼爾想要反抗卻發現,反抗沒有任何意義。家人們根本就不會尊重自己的想法,於是尼爾選擇了自殺。尼爾自殺之後,尼爾的父母並沒有清醒,甚至還將錯怪在了基汀身上,而有一部分學生也認為,是基汀打破了學生原本的平靜,導致大家最終都釋放了自己。所以基汀成為了替罪羊,最終被開除。但是在臨走的時候,名叫託德的學生卻主動站在了課桌上,為基汀送行
死亡詩社是基汀學生時代的秘密團體,詩社的誓詞是「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的精華」。這也是基汀回到這所學校的原因。基汀曾在學校中受到了束縛,而在長大後他離開了學校,感受到了自由生長的美好,於是他回到了學校,想要將孩子們從束縛中帶出來。雖然基汀被開除了,但他留在學生們反抗的種子卻被種在了他們心中。在電影中個性鮮明的學生託德、尼爾都有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對人生獨特的見解。你是選擇服從命運安排,還是聽從內心的召喚?在基汀到學校的那一天起,基汀就在給學生灌輸自由的種子。而在他離開的那一天,也是看到了有個性的學生最終也會走上第二條路
尼爾的離去讓人不舍,託德的悲傷讓人潸然淚下,基汀的離去令人惋惜,但同時人們也看到了教育的另一條路。
好啦,今天的電影分享就到這裡啦。如果喜歡我的解說,記得點擊關注哦,如果有什麼特別喜歡的電影,也可以安利給小編,小編來給你解說,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