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今天來說一說三角形全等判定證明條件之三:運用ASA、AAS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的一些運用思路過程及細節。
【知識梳理】
①兩角及其夾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為「角邊角」或「ASA」;
②兩角分別相等且其中一組等角的對邊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成「角角邊」或「AAS」;
③特別注意:「AAA」不能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
④幾何符號語言:
【範例精講】
例1.如圖,已知,∠C=∠E,∠1=∠2,AB=AD,求證:△ABC≌△ADE
【解析】:利用∠BAE內存在數學典型模型:「共角模型」求出等角,再依AAS證全等;
【解題過程】
∵∠1=∠2,∴∠1+∠DAC=∠2+∠DAC,即∠BAC=∠DAE(共角模型),在△ABC和△ADC中,∵∠C=∠E,∠BAC=∠DAE,AB=AD,∴△ABC≌△ADE(AAS)
例2.如圖,CD⊥BD,AB⊥BD,CE⊥AE,且AB=DE,求證:CD=BE.
【解析】欲證邊相等,首先考慮所在的三角形是否全等,由題目條件可知全等條件已有一條一角相等,只需再證一角相等,即可用「AAS」或「ASA」證全等。
【解題過程】
∵CD⊥BD, CE⊥AE,∴∠C+∠CED=90,∠CED+∠AEB=90,∴∠C=∠AEB,在△CDE與△EBA中,∵∠D=∠B=90,DE=AB,∠C=∠AEB,∴△EDE≌△EBA(ASA),∴CD=BE.
例3.已知:點D在AB上,點E在AC上,BE、CD 相交於O,AD=AE, ∠B=∠C,求證:BD=CE
【解析】利用∠A是△ABE、△ADC的共角及全等判定條件:AAS可證△ABE≌△ACD,得AB=AC,再利用等式性質可得BD=CE
【解題過程】
在△AEB與△ADC中,∵∠A=∠A,∠B=∠C,AD=AE,∴△AEB≌△ADC(AAS),∴AB=AC,∴AB-AD=AC-AE,即BD=CE.
例4.如圖,已知AC平分∠DAB、∠DCB,求證:∠AEB=∠AED。
【解析】:欲證∠AEB=∠AED,需證所在三角形全等:△ADE≌△ABE,理順手上已知條件,已知一邊一角相等:AE=AE、∠DAE=∠BAE,故只需再找一邊AD=AB,利用「SAS」證全等,利用ASA證△ADC≌△ABC即可得AD=AB。
【解題過程】
∵AC平分∠DAB、∠DCB,∴∠DAC=∠BAC,∠DCA=∠BCA,∵AC=AC,∴△ADC≌△ABC(ASA),∴AD=AB,又∵∠DAE=∠BAE,AE=AE,∴△ADE≌△ABE,∴∠AEB=∠AED.
例5.在△ABC中,∠B=∠ACB,點F為AC延長線上的一點,D為邊AB上的一點,且BD=CF,求證:DE=EF.
【解析】:欲證DE=EF,需證所在三角形全等,但DE、EF所在的三角形大小不一,肯定不全等,故需要添加輔助線構造三角形全等,由於DE所在的△BDE更大,故可以採用「割」的方法,構造一個三角形與EF所在的△ECF全等,作輔助線DM//CF,證△DBM是等腰三角形、△DME≌△FCE即可解答。
【解題過程】
過點D作DM//CF交BC於點M,∵∠DMB=∠ACB,∵∠B=∠ACB,∴∠B=∠DMB,∴△DBM是等腰三角形,∴DB=DM,∵BD=CF,∴DM=CF,∵DM//CF,∴∠MDE=∠F,在△DME與△FCE中,∵∠MDE=∠F,∠DEM=∠FEC,DM=CF,∴△DME≌△FCE(AAS),∴DE=EF.
例6.(1)△ABC和△DEF中,AB=DE,∠B=∠E,要使△ABC≌△DEF,則下列補充的條件中錯誤的是( )
A. AC=DF B. BC=EF
C.∠A=∠D D. ∠C=∠F
(2)如圖,AB//CD,欲證△AOB≌△COD,可補充條件_______.(填寫一個適合的條件即可).
【解析】:(1)題目已知證明△ABC≌△DEF的條件是一邊與一角,我們可以利用「SAS」、「ASA」、「AAS」證全等,所以補充的條件必須符合以上三個全等判別條件,即選項C、D是符合的,選項B中,AB與BC的夾角是∠B,DE與EF的夾角是∠E,若BC=EF,正好符合「SAS」;而選項A中,AB與AC的夾角是∠A,DE與DF的夾角是∠D,即題目已知條件中的等角:∠B=∠E,不是等邊AB=DE、AC=DF的夾角,「ASS」是不能證明兩三角形全等的,故選A.
(2)由題目已知條件可知,在△AOB與△COD中,三組對應角都相等:因平行線性質可得:∠A=∠C、∠B=∠D,由對頂角性質可得:∠AOB=∠COD,故欲證△AOB≌△COD,只需補充一個條件:等邊即可,所以補充的條件:AB=CD或AO=CO或OB=OD,即可利用「SAS」或「ASA」或「AAS」證全等.
歡迎點評留言,探討與辯論,會讓數學更具魅力!請繼續關注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將為你呈上更豐盛的數學大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