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潮流,老來得子自然也就成為了一種常態。
由於種種原因,在生活中有不少父母都是老來得子,尤其是在如今二胎開放以後,高齡父母拼二胎的越來越多。
老來得子雖然可以讓父母感覺幸福,但巨大的年齡差距是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隨著時間的流逝,弊端會逐漸顯露根本躲不掉。
王阿姨和丈夫在年輕的時候不小心流過一個孩子,從那之後懷孕就非常困難了,直到46歲才通過試管生了一個兒子。
由於年輕時一直沒有孩子,夫妻倆存了一大筆錢,只要不買一些昂貴的奢侈品,可以說是孩子一輩子都能吃穿不愁,夫妻倆為了孩子可真是早就做好了準備。
但世事難料,當初再多的籌謀也是沒有用的,在丈夫去世不久後王女士也毫無預兆的暈倒了,醒來後就發現自己被兒子送來了醫院,懂事的兒子一直在旁忙前忙後。
主治醫生看見兒子不辭辛苦的樣子忍不住誇讚道「你這孫子真孝順,果然是誰養大和誰親」,聽到這話兒子剛想反駁,但卻被王女士按住了。
母子被認為是祖孫,王女士心裡很不舒服,但卻不想多做解釋,此時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將自己所有的錢都告訴兒子在哪裡,不過兒子可聽不了這些,此時他最想要的不是錢而是一個健康的媽媽。
老來得子就是這樣,娃長大後父母才能明白,有錢也不行,準備的再充分也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父母過早離去對孩子傷害很大。
1)孩子成長路上聽到一些不好聽的話
老來得子一般都是用來形容中年或以後得子的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差距很大,幾乎等同於隔輩。
這樣巨大的年齡差距不可避免的會讓孩子在成長路上聽到一些不好聽的話,至於到底會不會影響到孩子,則是要看父母如何教育了。
2)無法陪伴孩子到中年
年紀大了,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
父母離去對子女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不管子女年紀有多大,到了中年可能還好點,有了自己的孩子,為了自己的孩子也能儘快走出來。
但老來得子的父母可能真的無法陪伴孩子到中年,很可能在孩子還無法承受這種傷害的年紀就離去,讓孩子早早就明白生離死別。
1)保證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老來得子的父母最好要讓自己身體健康,這樣才能陪伴孩子很長時間。
秦昊和伊能靜就屬於晚育,伊能靜在47歲那年生了女兒,這也就意味著女兒18歲成年的時候,媽媽已經65歲了。
對於這年齡差距,伊能靜夫妻倆早就做好了準備,開始吃營養品保證身體健康,讓自己有更多時間陪伴女兒。
普通人可能沒有太多錢去買那些營養品,但可以鍛鍊身體,保證讓自己的身體健康,這樣將來既不會給孩子造成負擔,也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2)準備好日後開銷
年紀大了,收入來源就有了限制,可能沒有那麼多機會掙大錢了。
父母要早日準備後日後的開銷,避免孩子因為父母沒錢而過上比較拮据的生活,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可以存下一筆錢,即使不能留給孩子太多,但至少在發生一些緊急情況的時候,也不會讓孩子太焦慮。
3)思想與時俱進
老來得子,不僅讓父母和孩子年紀差距大,思想也是有一定差距的。
晚育的父母思想最好能夠與時俱進,就算不太潮流但只要也不要過於落後,防止因為和孩子聊不到一起去而缺乏溝通,不然對父母對孩子來說都是一件遺憾事。
什麼時間生孩子決定權雖然在於父母,但不管何時父母都要為孩子的人生負責,儘量不要成為孩子的負擔,也不要讓孩子因為自己而出現什麼創傷。
今日話題:你是怎麼看待老來得子的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