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瘋狂牛油果愛好者,不管如何料理的牛油果我都喜歡,甚至可以直接挖著吃,不加其他配料也可以,但當然也可以搭配其他食材一起,像是做成加州卷,跟蝦子搭配做成鹹食小塔,跟牛奶布丁一起打成果汁等等,(牛油果牛奶算是我的啟蒙,但現在很少這樣喝了,覺得布丁太搶味),除了細緻的滑潤口感,它的滋味也滿特別,熟成時間抓的剛剛好的話,可體會有入口即化的美妙!
這幾天放了牛油果早餐照,其中一張照片是我把切片牛油果捲起來,像是一朵牛油果花,其實我經常這樣玩吔,切一切卷一卷,再弄成抹醬配麵包卷好玩的,那牛油果花卷怎麼做呢?
首先,要有一顆好牛油果!這是很殘酷的條件,雖然牛油果是我的愛,但摸著良心還是必須說,『這是一個相當詭異的食材』
完全就是戳中我們日日去摸去等待,那個短暫的黃金時刻,漫長的等待,只為了剛好的瞬間,不小心錯過就立刻變難吃,沒有中彩票那麼誇張,但如果剛好抓到也會很開心的。牛油果的品種不少,有些熟了會從綠皮變黑 (像我手中的Hass),有的綠色熟了還是綠色,除非知道自己買的品種會如何變化,光看外皮變色不算很安全的判斷方式。自己有種牛油果,但要追產季,進口牛油果比較沒有產季的問題,像是costco從美國和紐西蘭進貨,一年都能買到(只是一次要買五顆)買了幾年都買到 HASS的品種,特徵是表皮粗糙,大概手掌大。
我習慣用按的,按那裡呢?『按蒂頭周圍的部分』買來的時候通常很硬,完全沒有按下的感覺,繼續放在常溫裡,隔一天按按看,還是硬的就繼續放....隔天再按按看,還是硬的就繼續放......(如此循環 當作手指的每日晨間運動),等到某一天去按的時候,稍微大力就能有按下去的感覺,這時候就要注意了,通常再放一到兩天就是黃金時刻!
(會感覺比較輕鬆按下去,但也不是軟趴趴喔,如果毫不費力過熟,切開裡面果肉出現褐色的線,沒熟還可以小補救,過熟就沒辦法了。)
刀子從頭卡進去,沿著長邊切一圈,兩手各抓一邊左右旋轉,就可以把牛油果打開了,一邊有種籽一邊沒有,先吃沒有種子的那半邊,如果有籽那邊沒有吃,籽留著不要拿出來,比較容易保存。剝皮後的牛油果,綠油油的光滑臉蛋好美啊。拿刀把牛油果切成薄片,我大概是切1mm的厚度,儘量啦,不要太厚比較好卷。
輕輕把牛油果用滑的方式,沿著切面推展開,彼此還是相連的喔,像是一條長長的棍子。然後,就可以開始卷了。朝哪個方向卷,逆時針還是順時針,要怎麼卷都可以喔,每次的感覺也不見得一樣。
不管怎麼吃,牛油果都是我的菜!這天搭配烤過的酸種麵包,灑上一些黑胡椒和撕碎的巴西利,牛油果自帶油脂剛好是天然抹醬,超簡單的早餐卻怎麼都吃不膩。
順便來說一下我怎麼保存吃剩的牛油果,(每次都會用掉一半,不喜歡剩下像是1/4少少的份量),牛油果切開後,先吃沒有種籽的那半邊,剩下的半邊,連同種籽喔不要挖掉,切面用保鮮膜全部貼緊,避免與空氣的接觸,然後用廚房紙巾整個包起來,綁一條橡皮筋稍微固定,再放到冰箱裡面。
這東西叫做 avocado keeper,長的一看就知道是放牛油果的,中間的凹洞剛好符合牛油果的種籽,剩下的牛油果放進去後呢,可以用上面那片有彈性的包覆帶,包住後拉緊,旁邊扣好,再送入冰箱囉!
前面說過了,牛油果的個性有點奇妙,剛剛好的黃金瞬間很短,切開最好馬上吃完,再怎麼包怎麼冰,時間過了還是有痕跡,用保鮮膜密封或用avocado kepper,都只是稍微嘗試抓住瞬間尾巴,冰越久牛油果顏色越差越難吃。
來自球小球說精彩的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