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日本人爭相留學中國,千年後,中國人爭相留學日本

2020-12-11 指點江山

「留學生」這個詞是由日本人創造的。

唐朝時,日本政府為了吸取中國的先進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來中國。遣唐使因為是外交使節,不能在中國停留時間過長,所以,日本政府從第二次派遣唐使時,同時派遣「留學生」和「還學生」。所謂「留學生」,仍然留在中國學習的學生。「還學生」則在遣唐使回國時一起回國。

後來,「留學生」這個詞便被一直沿用了下來,凡留居外國學習的學生,都稱「留學生」。

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教育的提高,現今的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到海外留學,甚至,中學時期就已經在國外學習了。早在一百多年前,清末民初之際,中國社會也曾發生過一股留學浪潮。但是,跟我們現在的留學不同,當時的留學主要是以留學日本為主。

千年前,日本人爭相留學中國,千年後,中國人爭相留學日本。

為什麼會是日本呢?

主要受兩個因素的影響:

一、了解了日本在經歷了明治維新後,突然強大起來的原因;

二、留學日本所耗費的金錢,相較於歐美比較少。

因此,在清末至民國這幾十年的時間裡,中國共派出了上萬名學子到日本留學,更是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地分析一下,清末學子喜歡扎堆留學日本的具體原因。

經歷了甲午戰爭以後,中國人前往日本不再需要籤證等一系列繁瑣的手續,使得中國人去日本像去北京、上海一樣方便。此外,到日本的船票也非常便宜,頭等艙最高不過五十四銀元,最低的六銀元。另外,張之洞等大臣大力支持國內學子前往日本留學。

所以,中國每年有數萬學子前往往日本的福岡、長崎和東京進修。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日本有足夠多的學校支撐中國眾多學子前去留學嗎?很多中國留學生根本沒有學習過日語,怕是很難在日本生活吧?如果,這些留學生真的去了日本,是不是應該先上語言學校呢?

雖然,這些問題可能會對中國留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對於日本商人來說,只要有錢,什麼都不是問題。如果,中國留學生要上語言學校,那麼,他們就開設一個語言班,將中國學生的名單記錄下來,其餘事項則與他們毫無關係了。

因為,在這些商人看來,中國留學生大多是因為父命難違或追趕社會潮流,才來日本留學混日子的。即使這些學生在日本什麼都沒學,他們日後回到老家,也會受人尊崇,前途無量的。所以,日本商人只需管收錢就行了,其它的則與自己無關。

然而,當中國青年一窩蜂地扎堆日本留學之時,端方則向朝廷上奏了一封奏摺,他說道:「中國人在了解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突然強大起來的緣故後,紛紛選擇去日本留學。但是,日本的學術卻是從歐美學來的,歐美國家的教育體系嚴謹,教師認真負責,容易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可是,國人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看不到長遠利益,這樣很容易造成繼往無人的局面,學不到西方的精髓。」

1902年,端方接任了張之洞的職位。任職不久後,端方斥巨資送二十多名兩湖學子前去歐美國家留學。不久後,清政府下令命各省選出一些優秀學子,統一送到西洋學習。這個時候,清政府已經不同以往,其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立章程,就連官府出資派遣學生留學都不例外。

在章程中,官府規定:如果,留學生不懂西方語言,那就選十四五歲、聰明伶俐、通曉文理的學子;如果,懂英文或者法語,那十五到二十五歲的學子都可以入選。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教管過留學生的各國使臣一致認為:人過了二十歲以後,舌根就基本形成了,很難再學習其它語言,並且,年長之人喜歡討論時事,經常欺負年齡小的人,難以管教。

那麼,清政府為什麼不直接挑選那些通曉西方語言的學子呢?

對此,章程這樣解釋道:邊境地區和中部地區民風淳樸,百姓的思想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很難選出精通西方語言的人。因此,想學習西方語言,就要選擇年幼者。同時,為了防止留學者忘記了自己的母語,清政府還規定這些人的中文水平一定要好。此外,政府選出留學者後,將以省為單位進行分類。

各個省必須派一名熟悉當地語言的「幫教習」(即領隊)帶領留學者出國、租屋和辦理入學手續等。如果實在找不到幫教習,那德國留學用英文翻譯,俄國留學用法文翻譯。在這些留學幼童中,如果有不聽話、無心向學、有損國家顏面的人,就要被強制送回,並向他們追討留學費用以作懲罰。

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留學歐美國家的費用是多少呢?

在遣送留學幼童之初,留洋學生由各省自行遣送,最低的一年七八百兩銀子,最高的上千兩。如此一來,百姓不僅有喜有憂,還有失公允。於是,在調查以後,朝廷決定留洋學生每人每年享受一千二百兩銀子,即每月一百兩銀子。其中,二十兩交學費,八十兩是學生在外食宿的開銷。

然而,各個學校的情況不同,留學費用的發放方式也有所差異:若是學校提供住宿和用餐,由使臣統一交費,然後每月定時給留學生十兩銀子作為零用錢。如果學生家裡比較貧困,他們可以申請政府每月補貼十兩銀子給家裡。當時,湖北是第一個實施這個政策的省份,以此免去留學人員的後顧之憂。

那麼,當時的一兩銀子大概是多少錢呢?

在那個時候,「當十錢」(也就是二十文錢)可以買到一個雞蛋,而一兩銀子可以買到七八十個雞蛋,人們上酒館吃飯才二十枚銅元(大概是七分之一兩銀子)。如果換算成人民幣,一兩銀子大概是2009年的三百塊。這樣算的話,一個留洋學生一年可以享受一千二百兩政府補貼,也就是三十六萬。

當時,國內對於西學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各省每年至少派出十名留洋學生。因此,地方在教育上的支出很大。於是,為了節儉開支,出使過比利時的大臣提議:「比利時的學制與歐美相當,它的路礦製造技術十分高超,且學費和住宿費都比留學歐美國家便宜了三分之二的費用,一年只需一千六百佛郎。與其在法德美俄花重金培養一個人才,為什麼不用同樣的錢在比利時培養三個人才呢?」

一時間,許多大臣都被這個奏摺打動了。

此後,清政府多次調整派學生去留學的政策,留學比利時的學生數量逐漸增加。根據記載,兩湖在1903年和1904年裡派去美國十一名學子,德國二十四名,俄國四名,法國十一名人,而比利時則有四十八名。以上這些,都是官府統一派送的留學生。

那麼,一些沒有被官府選上的學生呢?

如果他們想出國留學,就要自己出錢。而自費留學,日本的費用是最低的。

比如:日本最著名的私立大學早稻田大學,其專門為中國人設的「留學生部」,一年學費不過三十六元銀元,本科四十八銀元。如果,學生想繼續攻讀「大學高等預科」和「大學部」,就要交與日本學生相同的學費——高等預科三十七元五日銀,大學部三十三元日銀。

在當時,一元華銀等於兩元日銀,相當於七錢白銀。也就是說,早稻田大學高等預科的學費每年才十七兩銀子而已,如果在歐美留學,那一個月就要二十兩。相比之下,日本留學顯得經濟實惠多了。更加重要的是,日本留學生不比歐美差。

根據張之洞1903年制定的章程,凡是留學生學成歸國,都可以被授予進士和舉人。1905年,朝廷第一次舉行回國留學生考試。因為,當時的歐美留學生還沒有回國,所以,參加考試的都是日本留學生。考試內容大致分為五類:國際公法、法律訴訟、商業財政、機械學和化學五類。

可見,考試的題目並不算太難。

比如:「商業財政類」出的三道題是這樣的:

一、銀行作為一個國家的財政樞紐,它分為哪幾類?有什麼作用?

二、世界各國都發行公債,請用洋論列出公債的類型,並闡述政府發行公債的好處;

三、對比國稅和地方稅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科學類的題目更簡單,可能考官也不太懂。

比如:「化學」題是這樣的:

一、化學與國家富強之間的關係;

二、石油生成的原理;

三、安全火柴的前景和製造方法。

考完筆試後,就要進行「殿試」,這一關最讓留學生頭疼,考的是國學:

一、楚莊王每日訓申儆的軍實論;

二、漢武帝舉薦人才出相入將論。

其實,對於國人來說,這是從小必須學的知識,非常容易。可是,對於那些十四五歲就已經出國留學,六七年才回到國內的學子們來說,這些題目十分有難度。但幸好的是,考試只是走個過場,成績和評職稱並無關係。另外,無論是公費生還是自費生,都可以參加朝廷舉辦的考試。

比如:陸宗輿就是早稻田大學的自費生,回國參加考試後,他考了一等第二名,被授予舉人。

從1905年開始,朝廷對留學生進行考試和任用逐漸成為常態,直到1911年,朝廷共舉辦了七次留學生考試。其中,參加考試的歐美留學生一共有一百三十六人,留日學生一千二百五十二人,且在每次考試中,排名靠前的幾乎都是歐美留學生。

但可惜的是,留洋生剛剛畢業回國,端方就去世了,而清政府也即將走到盡頭。

最後,我們來說一說留學女學生。

隨著留學熱的發展,一些女性也積極投身於留學事業。不過,由於學費和語言等原因,留日女學生的數量比留洋女學生的多出很多倍。起初,到日本留學的女性都是「陪讀」。她們被封建禮教束縛,漫無目的地追隨自己的父親、兄長和丈夫到日本學習,再一同回國。

後來,赴日留學的逐漸增多,陪讀女性數量也漸漸增加,給日本發展留學女學生帶來了商機。1899年,下田歌子創立實踐女校,當時許多中國留日女學生就讀於此。比如:1904年,秋瑾賣掉自己的妝嫁湊學費,獨自前往日本進修,她讀的就是實踐女校,直到現在學校還保存著秋瑾親手摘抄過的詩集。

注意,以上所說的都是自己出資留學的。如果,要問政府從什麼時候開始出資選派女學生留學,那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那年,湖南省率先派二十名女子前去日本。同年,奉天省派熊希齡去日本公幹,並與下田歌子約定:從1905年開始,奉天省每年將選送十五名女子到實踐女校學習。

可見,以政府為主導遣送女學生出國進修,使得清朝末期女學生留學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1907年,中國有上百名女留學生在東京學習;

1908年,留日女學生共有一百二十六名;

1909年,留日女學生已有一百四十九名。

此外,在女性留學日本發展起來後,留學歐美也逐漸興起。

但起初,女性留學歐美仍以自費為主。這些女留學生大多出身於官紳富豪或買辦家庭,並在出國前已經接受了正規的初等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素養。1907年,江蘇省通過考試選了三名女學生前去美國留學,由此,便開啟了官費支持女性留學歐美的新篇章。

參考資料:

【《留美幼童與天津》、《留美幼童:中國最早的官派留學生》、《大清留美幼童記》】

相關焦點

  • 清末掀起了留學浪潮,但為何中國人紛紛前往日本留學?
    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教育的提高,現今的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到海外留學,甚至,中學時期就已經在國外學習了。早在一百多年前,清末民初之際,中國社會也曾發生過一股留學浪潮。但是,跟我們現在的留學不同,當時的留學主要是以留學日本為主。千年前,日本人爭相留學中國,千年後,中國人爭相留學日本。
  • 去日本留學哪個城市好?
    日本留學選擇哪個城市?本文蔚藍留學老師為大家介紹一下: 一、東京 提起日本,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它的首都東京。東京作為日本最大的城市和知名度最高的城市,是不少赴日同學的夢想目的地。
  • 選擇日本留學的理由——給猶豫不決的你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改革開放的又一個十年伊始,而新中國開放留學也同樣走過了四十個年頭,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留學國,從數據來看留學生的數量依舊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無論是出於提升學歷,接受更好的教育還是其他目的而選擇走出國門,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們除了展現蓬勃發展的新中國實力之外,留學生們的現狀及今後的留學趨勢,也成為影響中國未來發展道路的影響因素之一。
  • 日本留學裡的中國人「內卷」大戰
    今天呢,我們一起聊聊日本留學裡的中國人「內卷」問題。我們以前經常會聽到一些來日本留學的考學逆襲神話,有中專生逆襲慶應的,還有三本生逆襲到東大的,這些逆襲故事也激勵著一批又一批國人來日本留學,試圖改變人生,實現學歷和人生上的雙突破​。
  • 幾千年前,一個中國人逃亡日本,幾千年後,此人讓中國受盡了屈辱
    晚清時期的留學生應該說是中國「睜眼睛看世界」的代言人,尤其是在晚清時期,清政府出資送出一大批的留學生到國外學習先進位度以及考察各國工業化程度,這些留學生的腳步遍布西方各個國家,但是在數量上卻遠不及留學到日本的中國青年。這又是為什麼呢?
  • 濰坊日本留學 日本留學主要城市及其知名大學
    日本有很多的城市,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這也會體 現在不少大學裡,對於要出國留學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城市來選擇相對應的學校,大家可以看看。 二、大阪 大阪市位於日本本州西部,坐落近畿平原,面臨大阪灣。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工業生產規模及其產值僅次於東京而位居全國城市第二位,經濟繁榮,亦為世界前十大都市經濟體之一 推薦大學:大阪大學、近畿大學、大阪市立大學。
  • 後30萬人時代,日本留學成為疫情後「新風口」?
    隨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詩詞大會」火爆微博,拉進了我們與一衣帶水的日本人的距離。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順利進入「後30萬人留學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也有不少想去日本留學的同學開始心存疑惑:後30萬人時代,日本留學會變得更困難嗎?事實上,在這日本留學風潮盛大的後30萬人時代,新的機遇前所未有。
  • 5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要選擇日本留學!|深圳大學留學服務中心
    日本很美、很乾淨、很精緻,很會過日子。日本人很討厭,但非常聰明,總是能將別人的東西化為己有、化為己用。公元7世紀,日本派遣大量留學生來唐求學。公元21世紀,中國大量留學生前往日本求學!觀光資源非常豐富,多溫泉,溫泉數量和湧出泉量居日本第一位。京都府是人口較多的自治體之一,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是日本文化的源點,是日本的文化象徵之地,被稱為「千年古都」。
  • 留學日本 | 中國人最喜歡留學的日本城市居然是……?
    約日本的大學生出門不會像約中國學生一樣,一直在鹿上,他們很準時,正是日本的教育鑄造了他們守時的良好品質。其中奈良的大學有奈良教育大學,奈良女子大學,天理大學,奈良產業大學等等。三京都有人說京都才是真正的日本,它在公元794年仿照中國長安城建造,由於古建築維護得很好,至今倖存17處世界文化遺產,1600多座寺廟和400多座神社,是世界上最有文化氣息的城市之一。
  • 日本留學行前空白期如何規劃?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人選擇赴日留學,首先是因為日本留學的優勢眾多,學費又相對低廉,對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但去日本留學畢竟是要在日本生活的,如果能夠在赴日前加強日語學習,則能更快的適應留學生活,而且日本是允許留學生打工的,日語口語能力強,在工作的選擇上也更加有自主權,在學習上也至於那麼吃力,可以爭取早日考入理想的大學。因此,出國前努力學習日語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 日本定「國際化戰略」 短期留學成為留學新熱潮
    2012年3月,日本大阪當地政府(簡稱:大阪府)為強化大阪的國際競爭力而策定了「大阪國際化戰略」計劃。與金吉列合作的大阪ECC國際外語專門學校受大阪府的委託,開設了「美國留學課程」。  大阪府攜手大阪的各大高校推薦了200餘名在校學生參加這次「美國留學課程」,於2012年3月25日在ECC國際外語專門學校進行了第一次考試。經過ECC國際外語專門學校的2次筆試和1次面試,共合格了48人,將於4月15日至7月15日期間進行短期留學的學習。  日本大阪府ECC國際外語專門學校於2003年開始成為金吉列出國留學諮詢服務有限公司的留學交流合作項目。
  • 日本留學行前指導
    日本留學是很多學子最為關心的事情,那麼你是否了解日本留學準備情況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日本留學生準備事宜的介紹。  高中生去日本留學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1.語言日本留學準備  建議高中生在出國留學之前,應該做好語言準備,使自己一踏出國門就可以和不同國度的老師、同學們暢通交流,互相促進。
  • 高考後的日本留學靠譜嗎?
    2.適用人群(1)英語低分:如上所說,英語成績不好,或偏科嚴重的同學(英語成績在80分以下)(2)特長藝術生:學習美術,音樂,舞蹈,體育等特長生由於自身需要特訓的安排,選擇日語更加有利(3)出國留學:高中畢業後選擇出國留學(日本),學習日語可以更好的幫助申請到好學校,以及適應留學生活。
  • 為什麼要去日本留學?——淺析日本留學就業前景
    大家為什麼要去日本留學呢?理由不外乎是:日本距離中國近、留學日本所需的費用相對便宜、可以學習到先進的科技與知識吧! 日本也採取了一系列新政策,日本留學的大學生或碩士生,只要取得了N1日語能力等級證明,畢業後若從事主要使用日語的服務業等行業,就可以獲得以「特定活動」為名義的一年在留資格,並且這個資格更新次數無上限。 除了上面的政策外,日本留學畢業後未就業的學生,可以延期一年籤證,讓你在日本繼續找工作等等。
  • 高考後的日本留學靠譜嗎?
    日語入門快是公認的,因為咱們中國人自帶這個認字的屬性,加之日本流行文化和動漫的對青少年的影響,日語無疑是除了英語之外中國人最熟悉的語言了。當然囉,這個每門功課都一樣,但我不覺得所有學生都這樣,所以學習習慣差的人,學日語依然差。如果你是高考後的同學,請往這裡看高考後留學,不是退路,是出路。
  • 中國學生留學日本有競爭力嗎?日本大學喜歡招收中國的留學生嗎?
    今年11月底,一個名為大澤昇平的日本男性以東京大學大學院特任準教授(準教授相當於副教授)的名義,在推特上發表了「不錄用中國人」等歧視言論,引發極大爭議。事發之後,東京大學在其官網掛出聲明致歉。這名準教授發表歧視中國人的言論,無非是覺得日本人更優秀,中國人不如他們,但是馬上就發生了「打臉」這名準教授的事情。
  • 中國富人爭相購買日本溫泉旅館 日媒:為顯示身份
    日本的旅遊景點一派熱鬧景象,不過在其背後,某些變化正悄悄發生。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7月29日報導,溫泉勝地的旅館和酒店的經營者一個接一個的變成了外國人。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對「觀光立國」付諸了巨大熱情,另一方面,深受經營困難和後繼乏人困擾的地方旅館和酒店的衰退不斷加劇,不少經營者被迫出售產業,而買方基本是外國人,中國人更是佔據了大多數。
  • 2020日本留學報告:中國內地學生為日本國際學生最大生源
    【環球網教育報導 記者 吳婷】2020年4月25日,啟德教育在線發布《2020日本留學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日本留學生人數(包括大學院、學部/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專門學校、準備教育課程、語言學校)已連續7年保持增長,達312,214人,相比上一年漲幅4.43%。
  • 中國「老寶貝」日本藏千年
    中國「老寶貝」日本藏千年 2019-09-04 16:34:05「老寶貝」日本藏千年中國收藏元代繪畫,多為文人畫,這種名家的釋道繪畫是不可多見的珍品。《蛤蟆鐵拐圖》早在明代就已經流入日本,影響很大,很多日本著名畫家都研究臨摹過這兩幅作品。到後來劉海蟾所代表的甚至成了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前幾年日本的流行漫畫《火影忍者》(Naruto)裡就大量使用蛤蟆仙人的概念,獲得了很大成功。
  • 留學在日本丨告訴你真實的日本留學之為什麼去日本留學?
    地理位置優勢日本領百土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國等四個大島跟三千九百多個小島組成。與中國山東、浙江等地隔海相望,我們的魔都上海,距離日本九州島約690公裡。而我們留學選擇最多的城市東京距離北京約 28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