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退變是怎麼回事 膝關節退行病變怎麼治療 骨科百科

2020-12-23 騰訊網

人類是直立行走的生物。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雙腿,承受了普通四足動物兩倍的重量和壓力。

人類的膝蓋不只保證雙腿能夠曲彎自如,還必須承擔彈跳奔跑時的大力衝擊。

而人的膝關節,如同一對「軸承」一般,在運動時承載整個上半身和大腿的重量。

一旦「軸承」損壞,身體就無法活動,心臟等器官因身體缺乏運動也會受到波及,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研究發現,人類由於直立行走,在20多歲時,重力就可能使得膝關節的軟骨發生退變,這也是很多人年紀越大,腿腳越不便的主要原因。

可關節軟骨又是個「越用越少」的身體部位,長期不用吧,又容易「生鏽」,難伺候得很。

怎樣才能讓關節長長久久地服務於我們,而不是早早罷工呢?

今天就告訴你,關節損傷的原因,以及減緩膝關節「報廢」的辦法。

關節退變分「4階」

50歲以上人群中,骨關節炎發病率為50%!!55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為80%!!

關節炎在我國發病人數超1億以上,而且逐漸年輕化。

如何保養關節是每個人的必備課程,而首要的,就是了解膝關節病變的過程。

第一階:成長期

18歲之前是關節的成長期。

這一階段的疼痛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骨骼發育帶來的生長痛,二是活動量過大引起的關節損傷。

由於這時關節還沒完全生長完成,因此也是容易發生損傷的時候。

階段二:黃金期

18~30歲時,關節迎來黃金期。

雖然處於「巔峰狀態」的關節自我修復能力強,但這個階段也是人最忙碌,使用關節最頻繁的時期。

如果過度使用,也會造成關節提前損耗,出現劇烈疼痛。跑步姿勢不當、長時間保持關節彎曲坐姿、上下樓梯或者走坡路時帶來的疼痛;身體及大腿猛然內旋,半月板撕裂帶來的痛,都可能是關節受傷的表現。

階段三:脆弱期

到30~45歲,關節軟骨產生早期輕度磨損,酸痛的頻率增加,關節步入脆弱期。

比如軟骨磨損,會影響關節活動,磨下來的碎屑還可能刺激關節周圍結構;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膝關節也往往更容易受傷。

階段四:退變期

假設每天走1萬步,45歲以後膝關節大約要經歷1億次以上的機械磨損。

磨損下來的碎屑在關節裡越積越多,會進一步加重關節的退變。

這一時期,骨質開始逐漸流失,關節的堅固程度隨之下降。中年後關節持續退變,稍微受到不良刺激,就會產生一系列病症。

如何保護我們的膝關節 關於關節養護的幾點建議

我們的關節就像汽車的軸承,人老了骨關節出現問題就如汽車跑了幾十萬公裡,軸承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要想延長自己身體這部「老車」的使用壽命,只有加強對身體的養護,才能減緩、減輕骨關節的磨損速度和程度。防治關節疾病的最佳辦法就是節省使用退變關節,養成良好的鍛鍊和生活習慣。

-負重鍛鍊少參加-

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增生性骨關節炎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鍛鍊的方式方法。在項目的選擇上,應少參加對骨關節衝擊力大的運動項目,少做半蹲與下蹲位鍛鍊,也不要到健身器材上做半屈膝位的蹬腿運動。

不少老年人喜歡爬山,或將爬樓梯、下蹲起立等作為經常性鍛鍊內容,這種做法是極不適當的。這些運動會加重各個關節的磨損程度,使病情加重。此外,老年人也不適合進行增加關節扭力或關節面負荷較大的鍛鍊,如打高爾夫球等。

-關節負荷要減輕-

在生活中,老年人應儘量避免下蹲時間過長,勞動時最好準備一個可以坐的小木凳;站起時可以藉助周圍物體緩慢起身;上下樓有電梯時不要走路;出門或旅遊時應儘量減少長途步行,中間多休息;特別要避免力所不能及的身體負重,包括身背、扛抬和提拿重物等。

-體重超標須減肥-

研究表明,人在走路時每一步對下肢關節,特別是膝關節造成的壓力,相當於4倍的自身體重。所以,體重越大,對關節的壓力也就越大。可以說肥胖是損害關節的重要「殺手」,易加速關節的退行性病變進程。所以,老年人要控制體重,肥胖者更要及時減重。

-防溼保暖要重視-

寒溼氣往往會加速肌肉關節的病變。所以,老年人要防止在寒溼氣較重的地方坐臥休息;避免涉水淋雨;女性在天氣寒冷時儘量不要穿裙子,注意膝、踝部保暖;夏季不可貪涼,不要讓電風扇和空調對著身體關節直吹。

-高跟鞋儘量少穿-

高跟鞋除具有增加女性身高作用,還可極大地提高女性魅力。愛美無可厚非,但50歲以上的女性最好少穿或不穿高跟鞋。穿高跟鞋時身體重心會向前移,對膝關節造成更大的壓力。

-關節病變忌硬撐-

有許多老年人並不重視自身的骨關節不適症狀,往往會帶病勞動,這是極為錯誤的。自己身體有病痛該休息時最好不要硬撐,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積極治療,以延緩關節的磨損進程,避免因關節過度受損影響正常生活。

-運動方式選擇對-

對於增生性骨關節炎患者,運動鍛鍊並非都是「禁區」。山東省立醫院骨關節外科專家袁林表示遊泳、散步、騎自行車、平躺在床上做向上空蹬腿的動作、仰臥直腿抬高以及骨關節不負重的屈伸活動等,都是較好的鍛鍊方法,對骨關節疾病可起到防治緩解作用。如果骨關節出現了嚴重病變,且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進行關節置換。

-吃對營養保健康-

為了延緩與防止骨關節病變的發生與進展,老年人還應對自己的飲食進行調整。老年人應該在保證均衡營養的基礎上,增加富含抗氧化營養元素和礦物質鈣的食物的攝入,增強骨骼強度。鮮姜、洋蔥、茄子、辣椒等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此外,您還可以多食用牛奶、雞蛋、藍莓、紫甘藍、紫甘薯、葡萄、紅莧菜、茄子、紅辣椒、南瓜、黑米、紫蘇、血橙、櫻桃、紅橙、紅莓、草莓、桑葚、山楂皮、枸杞等食物。

相關焦點

  • 膝關節軟骨損傷的原因 怎麼預防膝關節軟骨損傷?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林表示:膝關節軟骨磨損,又稱膝關節退行性變、骨關節炎、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等,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疾病。
  • 膝關節退變究竟是怎麼回事?好治嗎?
    半月板=緩衝墊避免大、小腿骨互相摩擦「膝關節」指的是大腿和小腿中間的關節,平常走路時大腿骨和小腿骨會互相磨來磨去,因此膝關節除了要負責承重以外,膝關節內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軟骨構造「半月板」,半月板就像是塊緩衝墊一樣,負責隔開你的大腿骨和小腿骨,避免它們硬碰硬互相摩擦,導致損傷。
  • 膝關節骨關節炎怎麼辦?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健康百科
    在骨科門診,我們經常會碰到遭受膝關節炎疼痛困擾的病友,當告訴他/她需要做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時候,他/她會問:醫生,我是否可以做微創關節鏡手術?有沒有不手術的治療方法? 今天,我們分享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病例,供各位病友參考。幫您判斷您是適合膝關節置換術還是關節鏡手術!
  • 一變天膝蓋疼是怎麼回事?患者在家如何緩解膝關節疼痛?
    膝關節痛是一件很常見的情況,可能會由於運動過度後關節炎發作或者關節受到外力撞擊下受到損傷,因此膝關節會出現疼痛的症狀。但有的人在下雨天或者變天的時候也會感覺到膝關節突然出現疼痛,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一變天膝蓋疼是怎麼回事?
  • 注意:膝關節疼痛千萬不能忍-健康百科
    注意:膝關節疼痛千萬不能忍-健康百科[山東省立醫院袁林]最近氣溫降得厲害,身邊很多中老年朋友出現這些症狀:他們平時雙腿不紅不腫,似乎一切良好,只是爬樓梯感覺吃力,可隨著近期氣溫下降,膝蓋開始隱隱作痛不舒服;早上起來下床步子也邁不開,但等一會兒又好了……很多人都覺得沒多大事兒,忍忍不用管,其實他們不知道這些都是骨關節炎的症狀!什麼是骨關節炎?
  • 老年性膝關節退變如何保養?做好這些措施,或許冬天也不怕膝蓋疼
    有研究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四分之一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被膝關節疼痛困擾,>60歲 患病率高達50%,大部份人認為膝關節疼痛與年齡有關。其不然,膝關節疼痛多數是由於關節炎而引起。很多人對膝關節炎的認識還存在誤區。
  • 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怎麼辦?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疼痛怎麼治療?
    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怎麼辦?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疼痛怎麼治療? 許多中老年人都會感到膝關節疼痛,上下樓、買菜、做家務、散步、上廁所等,都非常不方便。 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因為膝關節軟骨磨損、關節損傷引發了膝骨關節炎!
  • 青島膠州市人民醫院骨科成功完成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
    魯網12月18日訊(記者 孫強 通訊員 馬洪濤)為進一步提高醫院骨科的醫療救治水平,促進科室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青島膠州市人民醫院骨科定期邀請專家來院進行手術及查房
  • 上樓梯膝關節疼痛是怎麼回事?了解具體的原因,別搞錯了
    大部分的人出現膝關節疼痛的現象,都不知道是何種原因造成的,容易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膝關節疼痛不及時治療會使病症加重,給身體帶來多種傷害,生活質量下降,還會使人的心情低落。膝關節疼痛有哪幾種?隨著年齡的增大,有些老年人的骨質疏鬆,骨骼開始退化,上下樓梯時都會有膝關節疼痛的症狀,給人帶來諸多不便。膝關節疼痛是怎麼回事?
  • 老年人膝關節骨質增生怎麼辦?老人膝蓋上長了骨刺怎麼治療好?
    老年人膝關節骨質增生怎麼辦?老人膝蓋上長了骨刺怎麼治療好?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說的就是膝關節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一些中老年人在上下樓梯時經常會覺得腿發軟,如果不趕緊用手扶著支撐物,好像不由自主地要跪下去,並且感到膝關節疼痛,尤其在半蹲位時疼痛難以忍受。 有的長時間下蹲後不能站立,有的走平路時也出現疼痛,去醫院一拍片,膝關節長骨刺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人醫技術】「腿變直了,膝關節也保住了!」創傷骨科開展微創精準...
    直到聽說我院創傷骨科開展了微創保膝技術治療關節炎,趕緊來到我院就診。入院後,創傷骨科醫生立即對李某進行了詳細查體,查體影像顯示患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非常嚴重,尤其內側間室嚴重磨損,外側間室和髕股關節完好無損,膝關節內翻明顯。簡單地說就是左腿單腿變羅圈了。
  • 淺談膝關節痛的治療方法及保養
    3.膝關節骨質增生。這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以關節軟骨和鄰近骨的退行性質病變為主要特徵,最終引起關節疼痛和僵硬,甚至不能下蹲等。 4.膝關節骨炎。膝骨關節炎也叫退行性膝關節炎,發病機制與關節和關節軟骨發生老化、磨損,後期繼發骨質增生有關。這種病症多見於中老年人,並且女性居多。
  • 膝關節疼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需要手術治療嗎?
    膝關節,可以說是人體運動量最大,也是損傷機會最多的一個關節,生活中,由於種種因素導致的膝關節疼痛讓不少患者為之而喪失了正常行走的能力,那麼,膝關節疼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它是否需要手術治療呢?3大因素可致膝關節疼痛1.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關節也會隨之慢慢發生退化,據統計,超過50歲的人基本上膝關節都有退變,超過60歲的人,有70%以上的人存在膝骨性關節炎
  • 膝關節置換手術 為患病膝關節「補牙」
    本報訊  膝關節是人體滑膜最多、關節面最大、結構最複雜的關節,當我們走動時,會牽動大、小腿骨的運動造成膝關節磨擦。隨著年齡的增加,膝關節長期磨損、創傷,會導致膝關節退變、畸形。
  • 4個原因,讓你年紀輕輕,膝關節就發生退行性病變!
    在這些疾病裡,最為突出的就是關節退行性變了。關節退行性變,很多人會問:這是什麼病?其實這種病只是一個統稱,它包括了骨質增生和骨刺等等疾病。這種病的發生其實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很難避免,就像皮膚長皺紋和人變老一樣,就算採取再多的措施去預防,都不可能阻止它出現,一般的措施都是都是延緩這種病的出現。但是,只有年齡大才是這種病唯一的原因嗎?
  • 膝關節疼怎麼回事?保護膝關節怎麼做?日常小事要注意
    許多人都出現過膝關節疼的情況,一般是酸痛或刺痛。膝關節在所有關節中,佔重要地位,不僅結構複雜,也是支撐身體的關鍵部位。人的運動能力,很大程度上受膝關節的限制。一旦膝關節出問題,輕則難以行走,重則要臥床休養,不能進行日常活動。
  • 年紀大了容易出現膝關節退行性病變?6個好方法教你如何預防!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是骨科常見的慢性疾病,大多數患者為中老年人,其女性患者多於男性。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嚴重時還容易影響患者的行走功能。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年紀增長之後,就必須要預防膝關節出現退行性病變。
  • 氣溫下降膝蓋就疼是怎麼回事?一到大冷天膝蓋就疼怎麼辦?
    氣溫下降膝蓋就疼是怎麼回事?一到大冷天膝蓋就疼怎麼辦? 天氣轉涼了,小夥伴們肯定免不了被家長們叮嚀:多穿點,小心關節炎! 最近,醫院骨科接診的患者多了不少,他們平時雙腿不紅不腫,似乎一切良好,只是爬樓梯感覺吃力,可隨著近期氣溫下降,膝蓋疼的也是越來越厲害,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是膝關節骨關節炎在作祟! 什麼是膝關節骨關節炎?
  • 增效膝關節置換術 清華長庚骨科採用最新關節假體
    增效膝關節置換術 清華長庚骨科採用最新關節假體清華長庚醫院11月14日電(通訊員 孫長鮫)膝關節疼痛是很多老年人的通病,全膝關節置換術(TKA)已成為治療終末期骨性關節炎的優選方案,可有效緩解膝關節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且該技術已發展非常成熟。
  • 骨科專家解讀前交叉韌帶損傷手術是怎麼回事?
    今天我們就跟隨瀋陽市骨科醫院渾南分院運動醫學科專家來一起解讀一下: 前交叉韌帶手術說起來總共分為以下幾步: 關節鏡檢查膝關節內部,看下前交叉韌帶是否完全斷裂,是否鬆弛,以及除了前交叉韌帶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損傷的需要修復的組織如半月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