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層?考研?浙江首批全科醫學生畢業後去哪了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早上8點,吳麗萍從溫州蒼南縣錢庫鎮中心衛生院出發,騎上從同事那借來的電瓶車,來到村裡隨訪一位剛生產一周的產婦。

  而她下一級的學弟陸南(化名),正走出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的宿舍,趕去實驗室做實驗,為自己的學術論文做好準備。

  吳麗萍和陸南都是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定向培養的全科醫學生。按照規定,他們畢業後都將前往當地基層醫療機構服務。

  但畢業後,兩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前者紮根基層,履約做了一名全科醫生;後者繳了違約金,考上浙大醫學院外科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提出建立健全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成立全科醫學教研室、全科醫學系或全科醫學學院。

  2010年起,溫醫大仁濟學院就率先開展本科層次全科醫生定向培養工作。作為浙江首批本科全科醫學生,他們畢業後選擇了怎樣的職業道路?吳麗萍和陸南的選擇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答案。

  我國全科醫生有50萬缺口

  定向培養壯大全科醫生隊伍

  看美劇、英劇時,經常會聽到劇中的人物說,我的醫生告訴我怎樣怎樣。這裡「我的醫生」就是指在社區內長期、持續提供醫療服務的全科醫生。他們通常十分熟悉病人的身體情況,能解決日常的健康問題和保健需求。

  全科醫生是做好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關鍵。但在我國的醫療衛生體系中,全科醫生還遠未成熟。

  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每萬人約配備8~10名全科醫生。但國家衛計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註冊執業的全科醫生共有20.9萬人,佔執業(助理)醫師的6.6%,每萬人口僅擁有全科醫生1.51人。

  此次印發的《意見》提出了全科醫生培養的工作目標:到202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到203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

  這意味著,要實現2030年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全科醫生的目標,還有50萬的缺口需要填補。

  為了加快全科醫生培養,提高全科醫生素養,從2010年開始,教育部聯合五部委啟動實施了訂單定向免費醫學教育。

  這項政策為中西部的鄉鎮衛生院定向培養了4萬多名本科醫學生,實現了中西部每一個鄉鎮衛生院都有一個本科學歷的全科醫生的目標。

  我省率先試點「縣管鄉用」

  超過75%畢業生履約回基層

  在浙江,溫醫大仁濟學院率先開展定向培養全科醫生工作,於2010年面向溫州地區招收了首批51名全科醫學專業學生。此後,其他院校也陸續開始定向培養全科醫學生。

  學生在入學前就與相關基層衛生部門籤訂相關協議,接受五年制本科的學習後,再經過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然後去當地的基層醫療機構服務。

  浙江省衛計委數據顯示,浙江通過院校教育、定向培養、繼續教育、規範崗位培訓等多種途徑,已培養全科醫生共計3.4萬餘人,但註冊到全科的僅有1.51萬人。

  那這些省內首批本科層次的全科醫學生,是否願意履約註冊成為一名全科醫生呢?

  溫醫大仁濟學院副院長李章平告訴錢報記者,加上2012年、2013年從臨床專業定向分流到全科的兩屆學生,目前已有5屆共524名全科醫學生畢業。

  為了進一步改善「下不去」、「留不住」的問題,溫醫大仁濟學院率先聯合蒼南縣和文成縣試點推行「縣管鄉用」。

  「縣管」,就是學生畢業後,人事關係先掛靠在縣裡的全科醫生管理服務中心。「鄉用」,就是規培後,從高分至低分依次自主選擇各家社區醫療服務機構。服務滿5年後,優秀的全科醫師可以選調至縣級醫院全科醫療科工作。

  這一政策給全科醫生的發展和晉升帶來了希望。學院統計,「縣管鄉用」實施前,2012、2013兩屆畢業生畢業1~2年籤履約率僅40%;實施後,2015、2016兩屆畢業生1~2年履籤約率上升至75%。

  潘霓目前是學院大三的學生,離畢業還有兩年時間,但她已經決定要回老家蕭山當全科醫生。在諸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她少了幾分猶豫,多了一些堅定。

  全科醫學生最關心的事》》》

  學的是臨床幹的是公衛

  有時候覺得不像真正的醫生

  2016屆的吳麗萍就是其中一個履約回到基層的學生。高考填報志願時,剛上二本分數線的她想讀醫,但分數又不太夠。有人向她推薦了仁濟學院的全科醫學專業,既可以學醫,工作還「包分配」。於是,對全科醫生毫無概念的她填報了這個專業。

  當時,不光吳麗萍不了解全科醫生,連學校一些老師也有點搞不清。剛去實驗室上課時,實驗室管理器材的老師一臉疑惑:全科是什麼專業?學校什麼時候開始招全科啦?搞得學生也挺尷尬。

  吳麗萍說,他們學的東西大都跟臨床專業的學生一樣,只是臨床醫學生在選擇專業方向後會學得更深、更精。相比於以前的全科醫生,他們在專業素養上更勝一籌。

  除了大臨床的醫學知識,全科醫學生還要學習社區康復、健康教育等特色課程。學院和多所國外大學合作,開設「醫患溝通」、「社區精神疾病管理」等課程,學習發達國家在全科醫學上的經驗。

  一般來說,畢業生要經過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才會真正下到基層服務。但由於某些原因,吳麗萍畢業後先在蒼南縣錢庫鎮中心衛生院工作了一年,隨後才開始在溫州附二院的規培。

  雖然大學期間就在社區醫院實踐過多次,但來到衛生院後,吳麗萍才真正了解到在基層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衛生院,她負責產前門診,每天給周邊的產婦做產檢,包括聽胎心、量宮高腹圍,測血壓、體重等。除此之外,她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整理資料,為孕婦建檔、做報表……時不時還要下鄉隨訪高危孕產婦。

  吳麗萍坦言,讀了五年本科,最後做的都是公共衛生相關的工作,很少接觸臨床,總覺得自己不像真正的醫生,無法施展學校學到的技能,「有時候確實覺得挺憋屈的。」

  儘管如此,她還是決定「先幹著看看」。尤其看到相關的政策、文件出臺,她覺得全科醫生整體發展趨勢還是值得期待的。在溫州附二院結束3年的規培後,她將回到錢庫鎮中心衛生院,繼續當一名全科醫生。

  提高收入和提升業務

  才能留住全科醫生

  但也有部分學生,因為不同的原因放棄了全科醫生這條道路。2017屆的陸南是杭州蕭山人,本該在醫院規培的他,現在是浙大醫學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

  陸南高考那年,是全科醫學專業首次在蕭山招生。他同樣是受「包分配」的吸引,報考了這個不熟悉的專業。

  學了兩年後,他對醫學越來越感興趣,尤其是外科領域。但全科醫學生學得「全而不精」,畢業後無法到上級醫院工作,在基層很少有臨床實踐的機會,很難發表論文。所以畢業前,他就暗暗下定決心考研。

  還有一個很現實的顧慮是收入。他了解過杭州地區全科醫生的收入情況,「其實整體還行,但我覺得對男生來說還是低了一些。」吳麗萍在衛生院工作時,每個月3000多元的工資(不包括五險一金),勉強夠負擔日常開銷。

  陸南代表了很多全科醫學生的想法。溫醫大仁濟學院曾在畢業生中做過一個調查問卷,問卷顯示,畢業生對基層工作不滿意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基層收入低(38.33%)、基層工作阻礙專業發展(31.67%)、基層硬體設施差(16.67%)。

  此次出臺的《意見》,也明確指出全面提高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如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改革,包括把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費作為全科醫生的收入來源等。

 

來源:浙江在線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除了檢驗科,檢驗醫學生還能去哪?
    作者:楚門一位師弟通過其他人找到我,加了我的微信,開門見山地問我,自己作為即將畢業的檢驗醫學生,未來除了走檢驗科的道路,是否還有其它出路。這個問題也是很多檢驗醫學生所需要面對的問題。檢驗專業相比臨床專業,要求不高,要進醫院不難,但難就難在將來的發展,而且晉升道路也可以說是一眼就望到頭。對此,很多檢驗醫學生就萌生了找其他退路的想法。
  • 定向醫學生真的與研究生無緣了嗎?
    而非全日是指學生可以選擇固定的時間去學校進行學習,凡是在規定期限內滿足畢業要求的便可以畢業。但是報考這種類型的學生擁有很多的自由時間即可以邊工作邊學習,畢業之後同樣也可以拿到學業證書。廣東省於今年4月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訂單定向醫學畢業生就業及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規定定向本科醫學生畢業當年經原籤約行政機關或定向服務單位同意後可以報讀全科專業臨床碩士學位研究生。但是多數地方並不允許,這可能與協議中規定的「定向生不可報考全日制脫產研究生」有關。但是全日制全科醫學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在畢業後三年內可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和規培證書,與畢業後規培的時長一致,並不影響政策的執行。
  • 哪15所醫學院考研最難?為什麼說醫學生考研壓力更大?
    本文全網版權保護,違規轉載洗稿必究!一般而言,醫學院大多實行本碩連讀,甚至本碩博連讀,醫學院招收碩士博士的指標相對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研的難度。國內最難考的醫學院分成兩大層次,一個是相對要容易一點的醫學院,主要是中國藥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蘇州大學醫學院、山東大學醫學院和吉林大學醫學院。
  • 二本醫學院的醫學生畢業除了考研還有哪出路?
    我有幾位學醫的朋友,畢業以後工作方向都有所不同。學醫並不容易,那二本醫學院的醫學生,有哪些就業出路呢?一、讀研深造醫學行業,對學歷要求比較高,而且工資待遇差距很明顯。要想以後能有不錯的就業,有些醫學生繼續讀研深造。在很多市級醫院,最基本的也要是本科學歷,剛進去也只做基礎工作。
  • 定向醫學生註冊全科醫師將與研究生同等對待
    《意見》明確,對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並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定向醫學生,註冊為全科醫師後,在職稱晉升、崗位聘用等方面與臨床醫學類(臨床醫學、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同等對待。
  • 甘肅|定向醫學生註冊全科醫師將與研究生同等對待
    《意見》明確,對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並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定向醫學生,註冊為全科醫師後,在職稱晉升、崗位聘用等方面與臨床醫學類(臨床醫學、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同等對待。《意見》指出,定向醫學生畢業後,應在就業協議書規定的時限內,持就業報到證、畢業證及其他相關材料到定向服務所在地的縣市區衛生健康部門報到,服務期自報到當月起計算。
  • 定向全科醫學生職業規劃的現狀以及影響因素
    定向全科醫學生的職業成熟度是較低的,專家調查顯示職業成熟度低者所佔比為62.0%。1613名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中,666名未制定相應的職業規劃,指出該群體對職業規劃的重視程度相當薄弱。定向全科醫學生職業規劃的影響因素1.興趣愛好與家庭經濟情況的衝突專家曾對805名定向全科醫學生問卷調查,96.9%學生家庭經濟情況一般,可見許多學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選擇定向專業並非自己興趣愛好,而是家庭經濟能力決定的。
  • 重慶市首批小學全科教師畢業了
    重慶市首批630名小學全科教師今年畢業了,重慶第二師範學院有243名全科教師已奔赴16個區縣的小學,開啟他們嶄新的教育人生。    近日,在重慶第二師範學院教師教育學院2017年師範生技能匯演上,2013級小學全科教師漢語言文學二班班長馬灼武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將十八般武藝用到一線教學工作中的。
  • 首批定向培養醫學生遭遇就業尷尬:編制沒解決 合同延3年
    原標題: 首批定向培養醫學生遭遇就業尷尬:編制沒解決 合同延3年  東方網8月8日消息:為解決農村看病難的問題,從2010年起,國家連續3年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在校期間,免學費,免住宿費,還提供生活補助,和免費師範生類似。當年招收的5000人今年已經畢業。  免費醫學生實行單列志願、單設批次、單獨劃線,也就相當於降低了入學門檻。
  • 亦教亦學:醫學生可以讓全科醫生學到什麼?
    其不僅代表了大學畢業後的持續職業發展,也代表了要不斷學習多樣化的新技能,包括運動、音樂、藝術及其他領域。雖然這條座右銘非常明確地強調了我們要成為學習者,但卻並沒有告訴我們應該從哪裡去學習、一個人的學習偏好是什麼、教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天性和素質。我是一位終生學習者,也是一位長期教育工作者。
  • 畢業以後你願意到基層去做一名全科醫生嗎,為什麼?
    如果不信,我舉個例子,你說一個醫學生畢業了,有幾家單位選擇:一個當地省份最好的醫學院的附屬醫院,一旦當地不錯三甲醫院,一個去基層做全科醫生。我想所有人的選擇都是一樣的,最先選擇醫學院的附屬醫院,之後是三甲醫院,最後才是基層的全科醫生。為什麼是這樣的?
  • 二本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畢業之後一般會到哪就業?答案有點現實
    二本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畢業之後一般會到哪就業?二本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畢業之後一般會到哪就業?答案有點現實。很多學生去學醫學,畢業之後更多的時候都是從事著跟醫學相關的工作,當然現在醫院對於醫生的需求還是很大的,但是這需求大並不代表著這工作很好的,想要一個滿意的工作也是很難的,一些學歷高的人都很難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那麼這二本醫學院畢業的學生,畢業之後到哪去就業呢?一般就有以下幾種選擇。
  • 免學費、畢業後有編制,公費專科醫學生2019錄取情況分析
    報考人群:《實施辦法》規定,自2019年起,實施公費專科醫學生培養工作,在省屬醫學高等院校實施訂單定向專科醫學生公費教育,重點為鄉鎮衛生院及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才。公費專科醫學生為3年制。培養專業主要是臨床醫學、中醫學專業。
  • 免學費、畢業後有編制,公費專科醫學生往年錄取情況分析請收好
    報考人群:《實施辦法》規定,自2019年起,實施公費專科醫學生培養工作,在省屬醫學高等院校實施訂單定向專科醫學生公費教育,重點為鄉鎮衛生院及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才。公費專科醫學生為3年制。
  • 湖北醫藥學院龍華區人民醫院教學基地迎來首批全科醫學生
    籤約後,龍華區人民醫院將於2020年開始每年接收湖北醫藥學院全科醫學本科生至醫院學習2.5年,也將與學校在學術科研、資源共享方面展開深度合作。為了給學生們打造一個規範、安全、舒適、獨立的學習環境,龍華區人民醫院在1980文化產業園建成了集教室、宿舍、餐廳、休閒活動於一體的教學基地。為確保教學質量,所以師資都經過了嚴格選拔、培訓和考核。基地建成後,每年可容納222名醫學生在此學習和生活。
  • 訂單定向培養醫學生該何去何從
    2010年,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印發《關於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2011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這一系列國家層面相關文件的出臺,為培養高素質的基層醫院全科醫師指明了方向。其中,基層定向醫學生培養是我國構建全科醫師培養體系的重要環節。
  • 免學費,畢業後有編制,快來看公費醫學生的政策
    《實施辦法》規定,自2019年起,實施公費專科醫學生培養工作,在省屬醫學高等院校實施訂單定向專科醫學生公費教育,重點為鄉鎮衛生院及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才。公費專科醫學生為3年制。培養專業主要是臨床醫學、中醫學專業。
  • 二本臨床醫學專業的醫學生發展前景如何?出路在哪?
    1、參加3年社會規培(就是畢業後沒有找工作籤醫院 ,自己去考規培),規培完再找工作籤醫院,這是大多數醫學生會走的路!特別是普通本科這一類!本就是為基層醫院培養人才的!985,211的培養目標是科研人才和高層醫院醫生!兩者培養方向完全不一樣!一般來說二本臨床本科畢業規培完籤個二甲二乙問題還是不大,但你想去三甲?那就只有兒科急診了。
  • 免學費、不限科目、畢業後有編制,受熱捧的公費專科醫學生
    那麼接下來就趕緊一起學起來吧~政策實施背景2018年底,《山東省專科醫學生公費教育工作實施辦法》出臺,明確自2019年起,山東實施公費專科醫學生培養工作,重點為鄉鎮衛生院及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才。
  • 2018屆本科生考研率排行:醫學生最「愛」考研!
    考研,無疑是近些年教育界非常火爆的一個詞,在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的浪潮中,國內學子對於研究生學歷的熱情是越來越高了,每年都有大量的學子投入到考研的戰場中。編者通過對近些年個高校畢業生的考研率的一個分析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在近些年的考研中,醫學生的考研率是非常之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