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谷歌構建病毒追蹤系統被批無用 市場壟斷地位成最大阻礙

2020-12-14 騰訊網

騰訊科技訊 5月16日,據外媒報導,蘋果和谷歌在今年4月份宣布,將通過智慧型手機聯合追蹤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這在公共衛生官員中引發了一波興奮情緒,他們希望這項技術將有助於提醒他們潛在的新感染病例,並繪製出疫情的傳播地圖。

但隨著兩家科技巨頭披露更多細節,官員們現在表示,這款追蹤軟體的實際用處不大。由於這些公司實施的嚴格規定,如果智慧型手機用戶可能接觸到感染者,該系統將通知他們,但不會與衛生官員分享任何數據,也不會透露這些導致感染的會面發生在哪裡。

美國北達科他州等州以及加拿大、英國等國的當地衛生機構表示,他們已經懇求這些公司給予他們更多的控制權,控制他們的應用程式可以收集的信息類型。如果沒有這些公司的幫助,許多人擔心他們的接觸者追蹤系統將繼續處於危險的緊張狀態。

但蘋果和谷歌拒絕了這些請求,他們辯稱,讓這些應用程式收集位置數據或放鬆其他智慧型手機規則將破壞人們的隱私。兩家公司還擔心,放鬆對應用程式藍牙使用的限制會耗盡手機電池電量,這可能會激怒客戶。這種堅定不移的立場導致有些衛生機構放棄了開發一款功能齊全的接觸者追蹤應用程式的希望。

保護隱私與挽救生命之間的碰撞

在生命處於危在旦夕的情況下,有效的數字接觸者追蹤的鬥爭正在重塑關於隱私和公共健康之間權衡的辯論。政府官員說,迫切需要了解病毒是如何傳播的,為社區是否可以重新開放的決策提供信息,並幫助檢測未來的疫情。

但科技巨頭抵制讓公共衛生官員訪問人們的數據,不讓個人信息落入政府手中。蘋果和谷歌表示,在該軟體宣布之前,他們聯繫了數百名公共衛生官員,徵求他們對該軟體的意見。

儘管這兩家公司首次推出這一努力時稱其為「接觸者追蹤」系統,但公司高管現在表示,它的設計初衷並不是為了做這樣的事情。他們說,他們打算在本月中旬全面發布該系統。公司高管表示,公共衛生部門已經請求幫助,因為依賴藍牙的接觸者追蹤應用程式在沒有他們幫助的情況下將遇到技術挑戰。他們說,他們的努力不是為了將接觸者追蹤數位化,也不是為了取代公共衛生中的人類因素。

但康奈爾大學信息學教授、數字生活倡議(Digital Life Initiative)組織主任海倫·尼森鮑姆(Helen Nissenbaum)稱,蘋果和谷歌利用隱私為其拒絕允許公共衛生官員獲取智慧型手機信息技術進行辯護,是「炫目的煙幕」。她說,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兩家公司多年來始終容忍大規模收集人們數據的行為,但現在卻阻止將其用於「對公眾健康至關重要」的目的。她說:「與其讓谷歌和蘋果擁有數據,我更希望醫生和公共衛生當局擁有關於我健康狀況的數據,至少他們受到法律的約束。」

蘋果和谷歌的系統使用智慧型手機中的短程藍牙天線來記錄兩個人在短時間內接觸的情況,但不會記錄接觸發生的地方。如果其中一個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檢測呈陽性,就會發出警報,但這些信息不會與公共衛生官員或接觸者追蹤小組共享。蘋果公司表示,最近對作業系統的修改改善了用戶隱私,但有些立法者認為這是為了排擠競爭對手。

這一限制導致有些衛生機構試圖在蘋果和谷歌設計之外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式。但是,世界各地試圖構建自己系統的開發人員都遇到了功能性問題。例如,蘋果限制所有非蘋果製造的應用程式在「後臺」追蹤藍牙,以避免電量耗盡和隱私問題。這意味著用戶必須保持一個由衛生部門開發的應用程式打開才能工作,這讓大多數用戶會感到非常不方便。例如,任何時候,當用戶打電話、閱讀電子郵件或將手機放入口袋時,這款應用程式都不會運行。

科技巨頭市場壟斷地位堪憂

圍繞病毒跟蹤應用的緊張關係,反映了科技巨頭與政府衛生官員之間的重大權力失衡。這些官員認為,蘋果和谷歌的技術決定削弱了他們對全球衛生緊急情況的反應能力。它還突顯了科技巨頭對數十億部智慧型手機如何工作施加不受約束的控制的能力。

致力於減少壟斷力量的智庫美國經濟自由項目(American Economic Liberties Project)的研究主管馬特·斯託勒(Matt Stoller)說:「這些科技巨頭在行使國家權力,這簡直太瘋狂了。蘋果和谷歌已經代替全世界做出了決定,這不是一個由公眾做出的決定。」

大多數美國人不願意或不能使用追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應用程式,這對大型科技公司減緩疫情傳播的計劃來說是個問題。有些在自己的接觸者追蹤應用程式中遇到功能問題的開發人員向這些公司尋求幫助。但他們被告知,只有使用蘋果-谷歌系統才能繞過這一規定,該系統將禁止他們記錄位置數據或與接觸者追蹤團隊共享信息。

在北達科他州,開發人員開發了一款名為Care19的接觸者追蹤應用,它可以將人們的智慧型手機位置數據記錄下來,作為一種記憶工具:如果此人的病毒測試呈陽性,公共衛生工作者可以請求他們允許審查前兩周的數據,以拼湊出他們去過的地方軌跡。他們一直希望蘋果-谷歌系統將進一步提高其準確性。

但蘋果對與衛生機構共享數據的限制迫使那裡的開發人員從頭開始。他們現在正在開發兩個獨立的應用程式:一個用於接觸者追蹤團隊,另一個在蘋果和谷歌的系統上。不過,他們擔心這會導致公眾接受率降低,更大的困惑和挽救生命的數據被更長時間延遲。

北達科他州接觸者追蹤的聯絡人弗恩·多施(Vern Dosch)說:「每過一分鐘,可能就會有其他人被感染,所以我們希望能夠盡我們所能儘快推出追蹤系統。然而我們發現,他們有自己的品牌需要保護。」

新冠病毒對世界各地的接觸者追蹤來說都是個巨大的挑戰,有些專家表示,公共衛生團隊需要他們能得到的所有幫助。約翰·霍普金斯健康安全中心的研究人員估計,美國將需要招募和培訓10萬名接觸者追蹤人員,以幫助識別感染者並隔離接觸者。

今天的接觸者追蹤人員使用電話和面談來追蹤人們的行動,並且幾乎完全依賴於人們的記憶。有些官員認為,人們手機每分鐘記錄的位置記錄可以提供一種更精確、更自動化的方式來跟蹤新的疫情傳播情況,從而減輕這一負擔。耶魯大學醫學院和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生泰勒·謝爾比(Tyler Shelby)正在研究接觸者追蹤軟體,他說:「我們已經到了無法進行傳統接觸者追蹤的地步,沒有足夠的人力。」

但是,試圖使用應用程式幫助追蹤接觸者的美國各州團隊受到了科技巨頭規則的阻礙。加拿大艾伯塔省的開發人員開發了自己的接觸者跟蹤應用程式,由於蘋果的藍牙限制,該應用程式在iPhone上的可靠性方面存在困難。艾伯塔健康公司信息管理執行董事奎恩·馬赫(Quinn Mah)說,他懇求蘋果公司提供幫助,但遭到拒絕。艾伯塔省的衛生官員現在正在討論是否放棄這些計劃,轉而使用蘋果的接觸者追蹤系統,儘管這可能會大大降低他們追蹤感染的能力。

馬赫說:「有些人在問:『既然谷歌和蘋果已經開發出了接觸者追蹤系統,你們為什麼不採用呢?』『為什麼政府會認為他們可以做得比蘋果和谷歌更好?』」

蘋果谷歌系統沒太大作用?

兩家公司辯稱,限制應用程式使用的數據可能會提高它們的採用率,因為人們可能不信任或不使用記錄自己位置的應用程式,以便公共衛生機構以後使用。《華盛頓郵報》和馬裡蘭大學上個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更多的美國人表示,在確保信息安全方面,他們更信任公共衛生機構,而不是蘋果和谷歌。

許多隱私權倡導者對這些公司在匿名和安全方面的立場表示讚賞。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的人工智慧和技術研究員阿莫斯·陶(Amos Toh)表示,他擔心政府可能會迫使這些公司修改條款,以便收集數據並用來壓制人權。他還稱:「這開闢了一條危險的新戰線。這些技術未經驗證,我們對它們的準確性和對最脆弱群體的影響存有疑問。」

但美國某些地區,包括蘋果和谷歌總部所在的州表示,這些限制實際上已經讓這些應用程式變得毫無用處。在加州,負責接觸者追蹤的流行病學家忽略了蘋果-谷歌的方法,並決定接觸者追蹤的最佳路線是培訓數千人從事這項工作。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助理教授邁克·裡德(Mike Reid):「這類應用的局限性很大,我不認為對大多數人來說,它們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裡德還說,接觸者追蹤人員將使用Salesforce和埃森哲(Accenture)製造的軟體來幫助通過電話聯繫感染者,並接受如何保護感染者敏感信息的培訓。他表示:「我們不遺餘力地儘量減少從人們那裡獲取的數據量,並徵得我們在電話中交談的人的同意。我們不遺餘力地確保有強有力的技術控制,以確保我們平臺的匿名化。你能對這些大型科技公司說同樣的話嗎?我不確定。」

許多安全研究人員還質疑,這些公司對公共衛生官員和技術方法的限制是否構成了它們自己的挑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前首席技術專家阿什坎·索爾塔尼(Ashkan Soltani)說:「通過使用蘋果和谷歌的方法,我們對隱私進行了過度補償,但仍然帶來了其他風險,而沒有解決問題。如果它是個我能信任的健康機構,在數據的使用上有法律保護,而且我知道它是由一個專門的安全團隊運營的,我個人會更放心。」

德國、義大利和荷蘭等國表示,他們將使用蘋果-谷歌的系統,但包括挪威和英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正在開發和測試更集中化的應用程式,希望能繞過這些公司的限制。法國數字部長塞德裡克·奧(Cédric O)上周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表示,蘋果在危機期間未能幫助該國的努力令人深感遺憾,官員們會記住這種輕視。

但一些公共衛生專家認為,推動未經驗證的病毒跟蹤應用程式的努力浪費了時間,沒有抓住要點。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前主任湯姆·弗裡登(Tom Frieden)現在與衛生組織「重要戰略」(Vital Strategy)合作,他說蘋果和谷歌提出的近距離追蹤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

弗裡登在周三的一次採訪中說:「人們對它的可行性和在充分尊重隱私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的能力提出了嚴重質疑,這讓實際需要發生的事情變得混亂了。這是一種沒有太多人理解的方法,而且有很多言過其實的地方。」

弗裡登的團隊目前正在與紐約州官員合作開發三款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以解決更基本的問題:幫助被隔離的人進行遠程醫療訪問和食品遞送,以及幫助接觸者追蹤人員完成他們的工作。他說,開發者努力應對蘋果-谷歌系統將產生更大的影響,將重點放在地方衛生部門更簡單的鬥爭上,而不是追求「神奇的思維」。(騰訊科技審校/金鹿)

相關焦點

  • 蘋果谷歌發布新冠密接追蹤系統:不用填手機號,23國有興趣
    蘋果谷歌發布新冠肺炎病毒接觸者追蹤工具測試版。蘋果和谷歌聯合開發的新冠病毒密切接觸者追蹤系統初始版發布。5月20日,蘋果和谷歌表示,已經有5大洲23個國家的政府機構,尋求使用兩家公司共同開發的新冠肺炎接觸者追蹤技術。兩家公司在發布該系統初始版本時宣布了這一消息。但使用這種技術,就要求各國政府必須按照蘋果和谷歌的要求,停止讓用戶提供電話號碼和GPS位置信息。
  • 蘋果谷歌壟斷 社交APP創始人:趕快從iOS換到安卓
    最近風雲變幻,蘋果、谷歌以違反政策為由下架了Parler應用,在海外市場這意味著一款APP幾乎死亡了,因為正常的安裝渠道都被蘋果、谷歌的應用商店控制了。俄羅斯社交應用Telegram的創始人Pavel Durov也被問到了同樣的問題,那就是一旦蘋果、谷歌封殺,應用還能使用嗎?Telegram是否能在應用商店之外正常訪問、下載?
  • Cydia起訴蘋果:蘋果的App Store阻礙競爭,涉嫌壟斷
    打開APP Cydia起訴蘋果:蘋果的App Store阻礙競爭,涉嫌壟斷 萬南 發表於 2020-12-11 14:55:53
  • 蘋果、谷歌等四大巨頭壟斷?為啥美國狠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
    報告認定,谷歌、蘋果、亞馬遜和 Facebook在關鍵業務領域擁有「壟斷權」,確實濫用了其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這是一份長達440頁的調查報告,其中描述了多個公司濫用市場壟斷權力的例子,建議對反壟斷法進行廣泛地修改。眾議員立法者為了完成這份調查報告,共耗費了16個月時間。
  • 蘋果為什麼要研發自己的搜尋引擎來對抗谷歌?
    蘋果搜尋引擎將作為一個高度個性化的數據中心發揮作用。它將類似於安卓系統上的谷歌助手,但又有所不同,因為它(最初)不會有廣告,將是完全私有的,並與作業系統有明顯更深層次的整合。獲得用戶的認同將是很容易的,因為他們受益於隱私,再加上他們的iCloud數據的無縫整合和個性化。
  • 開發商抱怨應用商店壟斷 美國重點調查蘋果谷歌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政府開始對科技行業展開廣泛的反壟斷調查,再次引發了人們對蘋果和谷歌在應用商店中的主導地位及其向開發者收取費用的質疑。圖示:谷歌應用商店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各個執法機構最近對美國最大的幾家科技公司進行了分類監管,而司法部的重點是蘋果和Alphabet旗下的谷歌。
  • 蘋果壟斷了嗎?
    蘋果創造出新的壟斷形式           提及技術壟斷時,我們可能會想到谷歌的搜尋引擎,它執行的網際網路搜索估計佔所有搜索查詢的93%。然而,你可能不會想到蘋果,它的行動作業系統控制著美國市場不到一半的份額,控制著全球不到四分之一的市場。就銷量而言,谷歌的安卓系統仍是市場的領頭羊。
  • 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集團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只有競爭環境公平,才能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和企業優勝劣汰,而壟斷阻礙公平競爭、扭曲資源配置、損害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利益、扼殺技術進步,是監管者一直高度警惕的發展和安全隱患。自線上經濟誕生以來,我國始終支持和鼓勵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2019年8月,《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提出了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和保障力度等措施。
  • 科學家揭示蘋果-谷歌接觸者追蹤API項目的啟動過程
    據外媒AppleInsider報導, 瑞士數據科學家的一份資料提供了更多關於蘋果和谷歌聯合運行的接觸者追蹤項目的信息,包括該團隊如何獲得這些科技巨頭的關注。蘋果和谷歌開發的接觸者追蹤API被用於幫助追蹤COVID-19的傳播,世界各地的衛生機構在應用程式中使用該API,旨在安全監測病毒的傳播。雖然它仍在全球範圍內推廣,但一份關於項目如何產生的報告顯示,這要歸功於瑞士的一群數據科學家。
  • 傳蘋果谷歌跟英國NHS就應用集中式數據追蹤問題產生分歧
    據外媒報導,據稱蘋果和谷歌跟英國國家醫療服務(NHS)陷入僵局,原因是後者計劃對手機用戶進行追蹤。當地時間周五,這兩家科技公司宣布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他們將建立一套旨在保護隱私、基於藍牙的開發框架。該框架可以讓衛生組織拿來開發用來追蹤和遏制新冠病病毒傳播的應用。
  • 谷歌系統霸主地位危險了!微軟放出大招:Win10運行安卓應用
    【12月15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全球PC產品、手機產品中,作業系統一直都被美國科技巨頭所壟斷,微軟作為PC作業系統領域的絕對霸主,而谷歌則是手機作業系統領域中的絕對霸主,雖然微軟也一度推出了手機版本的Windows Phone系統,但最終在行動作業系統市場上,還是失敗了,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更是直言
  • 打破蘋果、谷歌壟斷地位!新版華為鴻蒙系統來了:掀起國產替代潮
    【12月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華為發布了鴻蒙OS系統以後,作為全球首款可以打通所有智能終端設備的作業系統,也是讓大家充滿著期待,尤其是在蘋果發布了基於M1晶片的Mac電腦以後,蘋果全新推出的自研M1晶片+MacOS Big Sur新系統組合,更是可以通吃X86/ARM架構,不僅僅可以繼續運行
  • 谷歌率先發布新系統,意在截胡華為鴻蒙?
    世界上第三種系統近年來的華為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在前行的道路上,被安上了路障,然而強大的華為每次都能夠將其擺平,打破了壟斷性的局面。比方說在系統這方面,全球的系統基本沒老美所壟斷,蘋果的ios系統,以及谷歌的安卓系統,這兩大市場瓜分了整個市場。
  • 蘋果稅又成「被告」:日本樂天在歐盟指控蘋果用壟斷行為打擊對手
    知情人士告訴英國媒體稱,Kebo認為蘋果公司的壟斷做法導致自己損失了商業機會,因為為了避免蘋果的三成佣金,他們必須推薦消費者到自己的官方網站購買數字圖書。目前,許多iOS應用軟體都在規避蘋果稅,比如亞馬遜公司不允許顧客通過其iPhone軟體購買有聲讀物或數字書,而是將他們引向自己的網站。蘋果公司也有一個叫「蘋果圖書」的數字書服務。
  • 蘋果和谷歌研發的新冠聯繫人追蹤程序「CA Notify」加州正式上線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報導,在大學校園進行了一個月的測試後,加州州長紐森宣布,美國時間12月10日星期四向公眾發布其新冠病毒聯繫人追蹤應用程式。這款應用名為CA Notify,它的發布使加州成為第18個發布聯繫人追蹤應用的州(包括華盛頓特區)。
  • 外媒:蘋果,谷歌與英國NHS在集中聯繫追蹤方面存在分歧
    在上周我給大家報導過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範圍擴大,谷歌,蘋果聯手推出可追蹤新冠病人的App!受到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就在今天這個問題出現了小摩擦!據報導,由於蘋果和谷歌針對移動聯繫人追蹤的具體計劃,它們與英國國家衛生服務局(National Health Service)處於對峙狀態。Apple和Google的聯繫人跟蹤API依靠分散的方法來收集數據。
  • 快速構建鴻蒙HMS生態:打破谷歌壟斷已成定局
    APP服務,例如谷歌地圖、谷歌應用商店等等,對於海外用戶而言,在缺少了這些服務以後,無疑華為智慧型手機就如同「老年機」一般;對此,華為也是緊急推出了鴻蒙OS系統以及HMS Core服務,其中華為HMS服務(Huawei Mobile Services,華為移動服務),擁有類似於谷歌的GMS服務框架,同時還能夠讓用戶在手機、電視、平板、車機等眾多終端設備上實現協同
  • 谷歌開發網絡跟蹤新技術:AdID將取代第三方Cookie
    據悉,谷歌這麼做可能是為了標準化追蹤系統,以及跨界(在手機、平板等不同設備上)追蹤用戶行為。目前的Cookies技術還存在缺陷,無法很好地追蹤用戶在手機上行為。而隨著用戶越來越多地開始習慣於在行動裝置上瀏覽網頁,谷歌顯然需要更好的追蹤用戶行為的工具。谷歌目前佔據了全球在線廣告收入的大約三分之一。作為最大的在線廣告載體,會產生新的用戶偏好追蹤工具不足為奇。
  • 谷歌遭美國司法部起訴 四大科技巨頭或遭強制拆分
    多年來,谷歌佔據了美國所有搜索查詢的90%,並利用反競爭策略維持和擴大其在搜索和搜索廣告領域的壟斷地位。根據司法部的起訴書,谷歌讓用戶籤訂了一系列排他協議,通過要求將谷歌設置為全球數十億臺行動裝置和電腦的預設通用搜尋引擎,從而鎖定了用戶訪問搜尋引擎,進而訪問網際網路的主要渠道。甚至在許多情況下,禁止預裝競爭對手的產品。
  • 谷歌再次出擊智能家居 推出Brillo系統
    谷歌在2015年度I/O開發者大會上宣布了新的作業系統——Brillo,再次出擊智能家居市場,旨在減少物聯網應用生態系統的碎片化程度,讓設備間的互聯互通變得更為簡單。  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智能家居的普及,基於物聯網下的智能家居才能真正實現平臺化,構建一個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