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谷歌等四大巨頭壟斷?為啥美國狠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

2020-12-16 和訊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的各大科技巨頭可以說過的相當不順心,因為反壟斷調查又一次來了,而且這次來的比以往還兇猛很多,我們看到在美國經濟史上無數巨頭倒在反壟斷調查之下,如今蘋果、谷歌再次遭到反壟斷調查,大家都在問了為啥美國的反壟斷調查是啥都不放過呢?

一、美國四大巨頭的頭疼日

央視新聞10月15日消息,在經過長達16個月的調查之後,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對臉書、亞馬遜、蘋果、谷歌的反壟斷調查迎來實質性進展。早在10月7日,美國國會公布了一份針對四大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報告。報告認定,谷歌、蘋果、亞馬遜和 Facebook在關鍵業務領域擁有「壟斷權」,確實濫用了其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這是一份長達440頁的調查報告,其中描述了多個公司濫用市場壟斷權力的例子,建議對反壟斷法進行廣泛地修改。

眾議員立法者為了完成這份調查報告,共耗費了16個月時間。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所屬律師對外表示,反壟斷委員會小組從這些公司收集了超過100萬份文件,並採訪了學者、商業領袖及包括《財富500強》在內的大型科技公司的競爭對手們。

報告總結,那些曾經是鬥志昂揚、地位低下、挑戰現狀的初創公司,現在已經成長為壟斷企業。這樣的壟斷行為類似過去的石油大亨和鐵路大亨。報告提到,與曾經的鐵路大亨不同的是,現在的美國科技巨頭們在例如搜尋引擎、應用商店和社交媒體上積累的巨大市場份額,能夠令高科技公司利用它們在某個業務領域中積累的數據,為擴展到相關業務領域獲取巨大的優勢。

對於這樣的狀況,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建議,將四大科技巨頭的業務進行「結構性分離」,不應同時控制和競爭相關業務。不過,調查報告並未明確建議分拆這幾家公司。

報導稱,美國司法部已經向谷歌代表通告,其關注的重點是谷歌瀏覽器的搜索導向問題:用戶在使用該瀏覽器尋找信息或商品時,搜索結果將會優先導向谷歌自家產品,包括商業服務、旅遊出行預訂以及地區商業清單。

而手機巨頭蘋果則表達了非常明確的反對聲音,蘋果表示:「強烈反對報告中涉及蘋果的結論,蘋果在公司從事的任何業務類別中並不佔據主導性市場份額。」在這方面,亞馬遜則顯得比較謹慎,亞馬遜發帖回應稱,亞馬遜參與競爭的全球零售市場規模驚人,競爭也異常激烈。亞馬遜在25萬億美元的全球零售市場中所佔份額不到1%,在美國零售業的份額也不到4%。亞馬遜的競爭對手包括塔吉特(Target)和好市多(Costco)等老牌大公司,以及雜貨領域的克羅格(Kroger)、家居裝修的家得寶(HomeDepot)和電子行業的百思買(Best Buy)等許多其他家喻戶曉的公司。

其實無論是谷歌、亞馬遜還是蘋果和Facebook,即將面臨的境遇與20年前的微軟高度相似。2000年4月3日,美國地區法官託馬斯.傑克遜認定,微軟公司在個人電腦作業系統方面具有壟斷地位,並利用該地位擅自將IE瀏覽器等產品與其作業系統進行捆綁。就在微軟面臨著拆分之際,微軟是涉險過關最終逃過一劫,不過只要把歷史的時間線再往前推一推,許多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名字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都沒能躲過反壟斷法的大棒,最終分崩離析。

二、為什麼美國的反壟斷什麼都不放過?

看到四大巨頭面臨著反壟斷的生死考驗,而之前多少巨頭在反壟斷的大棒之下煙消雲散,很多人都在問為啥美國的反壟斷什麼都不放過?這我們就必須從美國反壟斷的歷史邏輯開始說起:

首先,為什麼要有反壟斷。我們從經濟的發展歷史開始說,在最早期,無論是美國還是世界各國其實都是處於農業文明社會之中,在農業文明之中其實並沒有壟斷的概念,這是因為對於農業文明的核心生產要素是土地與勞動力,而無論是中國的皇帝還是歐洲的君主都不可能一個人擁有所有的土地和勞動力。而當人類文明進入了工業文明時代之後,在生產力尚不發達的時期,人類的生產方式還是以勞動分工為核心的家庭作坊式的小生產方式,所以也不存在壟斷,之後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以蒸汽動力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人類開始全面進入工業化大生產時代,企業的生產規模開始不斷擴張,之後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在電力和內燃機的帶動之下,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於是企業的競爭也變得日趨激烈。逐漸從原先自由的市場競爭開始形成市場的集中,很多工業的核心門類開始出現了超級巨頭,這些巨頭通過自己的規模經濟優勢不斷吞併小的生產企業。

就以石油產業為例,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集團擁有了幾乎全美國的石油公司,在這樣的情況下,小企業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從而形成了巨大的託拉斯生產體系,在這個生產體系之中,託拉斯巨頭完全可以藉助自己的市場支配地位操縱市場價格,老百姓(603883,股吧)無論願不願意接受都必須接受,於是就形成了高額的壟斷利潤,壟斷讓市場沒有變得更好反而變得更壞。所以,在1890年,美國頒布了歷史上第一部反壟斷法《謝爾曼法》,禁止壟斷協議和獨佔行為。之後在1914年頒布的《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及《克萊頓法》是對《謝爾曼法》的補充和完善,從而形成了美國的反壟斷體系,在反壟斷體系的幹預下眾多壟斷巨頭被拆分,市場又恢復到了競爭的狀態。

其次,美國的反壟斷為啥誰都打?其實,美國的反壟斷法是非常明確地打擊大企業對於市場的壟斷行為,在反壟斷法體系出臺的一百多年中,有很多大企業被肢解拆分,比如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帝國」因壟斷市場在1911年被肢解為30多個獨立石油公司;曾壟斷美國電話市場的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在1984年被分離成一個繼承母公司名稱的電報電話公司(專營長途電話業務)和7個地區性電話公司。反壟斷法的出臺直接對美國的企業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為了規避反壟斷法的限制,美國著名的CPU巨頭英特爾無論自己發展的多牛,都會不惜一切代價給自己培養一個競爭對手AMD,目的就是避免自己被反壟斷法所波及。美國的反壟斷法之所以讓人有一種見人就打的感覺,這是因為對於美國來說,壟斷企業不僅沒有給社會帶來足夠的好處,反而給社會帶來了一系列的負效應,在這樣的情況下,反壟斷法的目的非常簡單從保護民眾的角度出發,反對一切市場的壟斷行為從而避免壟斷帶來民眾福利的損失。

第三,四大網際網路巨頭會被拆分嗎?我們看到從一百多年的反壟斷歷史來看,大部分被判定為壟斷的企業,其下場幾乎都是被拆分這一條,那麼谷歌、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會面臨被拆分的下場的嗎?答案其實大概率是否定的,我們看到在工業生產領域大量的工業企業其實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壟斷,對於這樣的企業來說由於證據確鑿,一般情況下都沒辦法逃脫被肢解的下場。但是,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之後,我們看到大多數網際網路企業說其是壟斷其實總會讓人有些證據不足的感覺,姑且不提我們前面說的英特爾自己專門養狼的例子,就是用我們這次看到蘋果為例,蘋果雖然在自己的iOS系統裡面是所向披靡,但是問題是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還有一個遠超蘋果的安卓陣營,這個陣營裡面有三星、華為、小米等眾多手機品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說蘋果是壟斷總覺得證據有限,再加上一般情況下網際網路公司都會花大價錢聘請非常資深的律師團隊幫助自己辯護,所以網際網路巨頭大概率被反壟斷調查的結果都是賠錢了事、花錢免災,這是這些年來網際網路巨頭的普遍玩法。

雖然網際網路巨頭們被拆分的概率不大,不過反壟斷的意義我們還是有必要多了解,從而對保護中國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時間給你最全資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江瀚視野觀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谷歌遭美國司法部起訴 四大科技巨頭或遭強制拆分
    四大科技巨頭或遭強制拆分) 美國司法部當地時間周二正式宣布,將聯合11個州的檢察官,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對谷歌提起民事反壟斷訴訟,以阻止谷歌利用其在搜索和搜索廣告市場上非法獲得的壟斷優勢進行反競爭行為。
  • 谷歌遭美國司法部起訴 麻煩才剛剛開始?四大科技巨頭或遭強制拆分
    谷歌遭美國司法部起訴,麻煩才剛剛開始?四大科技巨頭或遭強制拆分 摘要 【谷歌遭美國司法部起訴 麻煩才剛剛開始?四大科技巨頭或遭強制拆分】美國司法部當地時間周二正式宣布,將聯合11個州的檢察官,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對谷歌提起民事反壟斷訴訟,以阻止谷歌利用其在搜索和搜索廣告市場上非法獲得的壟斷優勢進行反競爭行為。這是自上世紀90年代美國司法部起訴微軟以來最重大的反壟斷訴訟。此外,未來將有更多的州加入此次司法部的聯合起訴當中。
  • 為什麼美國知名媒體axios說,美國四大科技巨頭不像公司,像國家
    日前,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將「市場權力」聽證會日期更改至了7月29日。此次聽證會針對美國四大科技巨頭。參考這四家企業在全美民眾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蘋果CEO蒂姆·庫克,以及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都如數出席該聽證會。早從幾年前開始,美國國會下屬反壟斷小組就要求谷歌、臉書、亞馬遜和蘋果提供公司通信和財務等信息,美國多地的檢察部門要求陸續展開了對這四家企業的反壟斷調查。
  • 合眾國訴微軟 :如何才能打破科技巨頭的壟斷呢
    當司法部與微軟達成和解,微軟逃脫被拆分的命運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政府在科技強權面前妥協了。但其實這種說法低估了這個跨世紀訴訟的歷史意義。   事實上,在幹掉網景之後,IE瀏覽器曾一度佔領98%的市場份額。年輕的谷歌曾經十分擔心網景的厄運發生在自己身上。
  • 美國四大科技巨頭的聽證會:有五大問題值得中國企業思考……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美國四大科技巨頭的聽證會:直擊靈魂的「拷問」還是「政治秀」?有五大問題值得所有中國企業思考……作者:陳永偉美國東部時間7月29日,蘋果、亞馬遜、谷歌、臉書這四大科技巨頭的CEO罕見地亮相於同一場會議。
  • 反壟斷影響美國科技業:谷歌、微軟、Facebook等巨頭被緊盯
    上個月底,英國政府批准了一項針對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的單獨監管計劃,並賦予新監管部門罰款權力,以控制大型科技公司的主導地位。此外,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也宣布,將調查「GAFA」(谷歌、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的壟斷行為。
  • 開發商抱怨應用商店壟斷 美國重點調查蘋果谷歌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政府開始對科技行業展開廣泛的反壟斷調查,再次引發了人們對蘋果和谷歌在應用商店中的主導地位及其向開發者收取費用的質疑。圖示:谷歌應用商店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各個執法機構最近對美國最大的幾家科技公司進行了分類監管,而司法部的重點是蘋果和Alphabet旗下的谷歌。
  • 蘋果谷歌構建病毒追蹤系統被批無用 市場壟斷地位成最大阻礙
    蘋果公司表示,最近對作業系統的修改改善了用戶隱私,但有些立法者認為這是為了排擠競爭對手。 這一限制導致有些衛生機構試圖在蘋果和谷歌設計之外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式。但是,世界各地試圖構建自己系統的開發人員都遇到了功能性問題。例如,蘋果限制所有非蘋果製造的應用程式在「後臺」追蹤藍牙,以避免電量耗盡和隱私問題。
  • 【美國民主黨認為蘋果谷歌等企業壟斷 要求實行結構性分離】經過16...
    【美國民主黨認為蘋果谷歌等企業壟斷 要求實行結構性分離】經過16個月的調查,民主黨認為蘋果、亞馬遜、Facebook、谷歌享有壟斷權力,應該受到國會和執法部門的約束。在長達450頁的報告中,民主黨多數派成員從聽證會資料、訪談和130萬份文件著眼,最終提出自己的看法。
  • 谷歌申辯反壟斷指控:沒強迫別人用谷歌搜索,沒有壟斷
    谷歌表示,司法部訴訟針對的所有行為都是合法的,並構成「善意的競爭活動」。人們使用谷歌搜索是自己選的,而不是被迫的,也不是因為他們不易在網際網路上找到其他信息搜索方式」。同樣在周一,美國地區法官Amit Mehta批准了允許開始搜集證據的命令並把庭審日期定在2023年9月12日。
  • 《天乩》:藥師宮「小醋王」上線,許宣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
    導語:《天乩》:藥師宮「小醋王」上線,許宣狠起來真是連自己都不放過紫宣(任嘉倫飾)和許宣的差別果然很大,白夭夭(楊紫飾)明白許宣就是許宣,他跟千年以前的紫宣不能相比,個性相差甚遠,一切都是她自己的幻覺。
  • 蘋果壟斷了嗎?
    規模較小的應用程式開發商別無選擇,只能遵守蘋果的規則,並與蘋果自主開發的類似應用競爭,而蘋果自己的應用不需要支付佣金。4. 蘋果平臺比谷歌的開放程度低得多。與競爭對手不同,蘋果不允許iPhone上安裝除自家應用商店以外的任何應用商店。5.
  • 美國疫情告急 矽谷關門!蘋果、谷歌等巨頭讓員工在家辦公!對A股...
    社交媒體巨頭推特公司也敦促其全球大約5000名員工在家辦公,以減少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與此同時,多場科技展會也被取消。英偉達表示,由於考慮到健康安全,原本計劃於2020年3月22日至3月26日在美國加州聖何塞會議中心舉行的GTC2020取消,改為線上發布。
  • 美國四大科技巨頭都造晶片 BAT能否解中國「缺芯」困局?
    4月16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對中興的出口禁令,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出售零部件。這個禁令喚起了潛藏在中國通訊、計算機廠商內心最深處的恐慌——如果美國人不賣晶片了,我們怎麼辦?雖然還有許多零部件進口會受到禁令影響,但是晶片始終是最核心的一個。
  • 蘋果谷歌亞馬遜在英國漲價:「數字服務稅」最終由人民買單?
    近期,蘋果、谷歌和亞馬遜三大科技巨頭宣布,他們將提高英國企業客戶的服務價格。蘋果公司表示,英國開發人員在應用商店中的成本將會增加2%;谷歌公司將英國客戶的廣告購買費用提高了2%;而亞馬遜公司更是針對平臺上英國第三方商家和客戶,將多個渠道的費用都提高了2%。
  • 貓躺在地上跟尾巴打架,模樣兇狠,網友: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
    估計大多數人的想法跟我是一樣的,那就是貓特別乖巧可愛,性格也比較溫順,最重要的是它還特別活潑,而且還喜歡整天黏在人類的身邊,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人都喜歡養貓的原因。不過隨著現在養貓的人越來越多,漸漸有很多人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貓雖然看起來比較溫柔,但實際上卻特別的鬧騰,而且還總是會幹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事情或者動作來,甚至換有人說道:這哪是什麼貓啊,明明就是哈士奇附身嘛!
  • 美國行業專家:谷歌不會被分拆 反壟斷沒有觸及核心問題
    他認為美國政府的反壟斷訴訟沒有觸及谷歌業務核心,也不會分拆谷歌。由於中美競爭的關係,美國政府不會拿科技巨頭開刀,只會對行業競爭進行結構性調整。美國司法部指控谷歌壟斷行為的核心證據是谷歌每年向蘋果、三星、LG、摩託羅拉等智能設備廠商以及Mozilla和Opera等瀏覽器廠商支付數十億美元,將谷歌搜索設置為默認搜尋引擎,並且阻止他們與谷歌的競爭對手達成合作。
  • 瘋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美國又找到一個「甩鍋」對象
    如今的美國,看到事實證據擺在眼前,聲討中國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於是又將矛頭轉向了世衛組織,認為其在抗疫方面偏向中國,沒有對美國進行實質性的幫助,甚至揚言要斷供世衛組織。最近,美國的風向又開始轉變了,指向了本國的機構。
  • 中信證券:監管不足以影響科技巨頭長周期壟斷優勢,但亦會推動科技...
    科技巨頭諸多業務具有天然的規模效應,邊際成本較低,業務增長天花板亦顯著高於傳統行業企業,同時目前歐美反壟斷立法,亦更多關注壟斷帶來的不公平競爭,而非壟斷本身。科技巨頭藉助壟斷優勢形成的非公平定價、用戶數據使用、捆綁銷售、業務排斥等潛在問題仍需關注,同時科技巨頭亦在通過主動創新、開放透明等方式積極應對政府監管。
  • 谷歌再被美國38個州提起反壟斷訴訟?巨頭谷歌到底有沒有錯?
    來源:江瀚視野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當地時間17日,美國多達38個州的總檢察長對谷歌公司提起訴訟。該訴訟稱,谷歌在在線搜索和搜索廣告市場上存在非法壟斷的做法。當地時間16日,德克薩斯州和其他9個州也起訴谷歌,指控它在廣告技術上存在反競爭行為。誰也沒想到谷歌最近節成為了大家全部關注的焦點,那麼為什麼谷歌會被美國那麼多州提起反壟斷訴訟呢?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網際網路巨頭難不成真的會有壟斷原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