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減貧組織東非負責人認為中國減貧經驗為非洲提供有益借鑑

2020-12-15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楊瓊):習近平總書記在6日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就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非洲相關減貧組織東非地區負責人表示,中國脫貧經驗為非洲提供有益借鑑。中國的成功給全球脫貧事業帶來信心。

多琳·尼尼納哈茲維是減貧組織「統一行動」的非盟及東非區域負責人。她參與減貧工作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多琳稱,她一直關注著中國脫貧工作的最新進展,「在非洲,我們可以了解到很多關於中國已經實施的脫貧計劃和其他目前正在顯示成效的計劃。我認為其中的關鍵,是中國制定了一項明確的計劃。當有了一條擺脫貧困的清晰道路時,就更容易衡量所取得的成功。(中國)他們已經確定了(脫貧的)關鍵領域,這將有助於消除貧困。」

多琳表示,中國在農業、衛生、教育等方面推出了具體的脫貧舉措,這對非洲國家來說具有借鑑意義,「如果你看中國消除貧困總體規劃的首要任務,就會發現它是可以在非洲大陸複製的。制定計劃並確定優先事項是在任何地方都可能發生的事情,建立一個強大的數據系統也是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此外,問責框架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東西。所以我們可以從中國的經驗中學到很多東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歡迎與中國人民的夥伴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今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中國將有1億左右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對此,多琳表示,中國實現脫貧目標給全球減貧事業帶來了信心,「中國的例子讓我們看到脫貧減貧肯定是可以實現的,我認為我們有理由對非洲大陸抱有希望。我們有非常豐富的能源,我們的可耕地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我們目前擁有最年輕的人口。」

相關焦點

  • 「中國減貧經驗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鑑」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外國專家學者充分肯定中國脫貧攻堅的創新舉措和以民為本的發展思維,認為中國的脫貧攻堅經驗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值得各國學習。「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扶貧道路」    在改革開放和扶貧開發的良性互動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減貧道路,是中國帶給世界的一大貢獻。
  • 綜合消息: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借鑑...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4日在北京開幕,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的200餘位代表通過視頻參會。海外人士表示,中國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許多國家學習和借鑑。
  • 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寶貴減貧經驗(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
    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寶貴減貧經驗(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日報  作者:  2020-12-15 國際人士認為,中國讓數億貧困人口擺脫貧困
  • 中國精準扶貧經驗幫助東南亞國家減貧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西援助寮國版索村種母黃牛養殖示範戶40戶,共分配120頭種母黃牛。其中,60頭種母黃牛已懷小牛犢。「現在我們有了更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和村莊工作經驗,還學到許多新技能和實用知識,確保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坎佔·布維奈說,中國援助項目為村莊帶來許多新理念,還建立了村級項目管理組織。
  • 中國減貧為世界樹立典範
    埃及《今日中國》雜誌副主編伊斯梅爾也認為,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城鄉差別巨大,能讓全國人民都脫離貧困、逐步走上致富的道路絕非易事,而中國共產黨做到了。  「中國在減貧領域的創新做法,對於全球減貧事業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今後3年中國還有3000萬左右貧困人口要脫貧,而且越往後遇到的越是難啃的硬骨頭。  「中國精通減貧的藝術。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我們需要為貧困人口提供更多工作機會,讓他們掌握更多專業技能。提供獎學金、住房補貼,為失業人群提供就業機會等舉措,有助於這一目標的實現。我們正與歐盟加強合作,通過擴大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包括加強基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等,幫助貧困地區擺脫貧困。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我們需要為貧困人口提供更多工作機會,讓他們掌握更多專業技能。提供獎學金、住房補貼,為失業人群提供就業機會等舉措,有助於這一目標的實現。我們正與歐盟加強合作,通過擴大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包括加強基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等,幫助貧困地區擺脫貧困。   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
  •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在當今...
    他提到,在2020年9月16日召開的「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與中國減貧經驗」線上研討會上,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中國非凡的發展進程在全球範圍內為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作了重大貢獻;在新冠疫情全球流行、不確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人類在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中國的作用不可或缺。
  • 上合秘書長:中國如何創下「世界減貧記錄」?
    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認為,中國之所以成為「減貧領域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得益於長期經濟穩定快速增長、因地制宜的扶貧政策和扶貧產業、教育和健康水平提升、創新技術的應用,以及自然環境改善等。中國可以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中國減貧經驗值得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鑑。
  • 「感謝中國為非洲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
    西迪貝讚賞中國近年來在防控愛滋病方面取得的成績。他指出,中國高度重視防治愛滋病,在相關領域的實踐和努力有目共睹。中國愛滋病總體感染率不足0.1%,遠低於國際0.8%的平均水平。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出,中國對高危人群的預防幹預等許多防治工作為其他國家作出了榜樣。
  • 王曉輝:攜手推進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的知識分享
    圖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總編輯王曉輝作總結髮言。中國網 李佳/攝王曉輝說,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殊為不易,是國內國外各主辦機構,以及來自發展中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私營部門的專傢伙伴們共同支持和努力的成果,由於疫情影響,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但空間距離並沒有阻隔大家為全球減貧事業分享智慧的決心和熱情。
  • 地球最大的疤痕:東非大裂谷,若沒了它的存在,非洲的魅力減一半
    東非大裂谷原始的灌木生長在山谷的懷抱中,大小不一的湖泊倒映著高聳的山峰和巖石,再加上這裡大大小小的火山點綴著它們,從而使得這個地方變得更加神秘和奇怪。毫不誇張地說,雖然東非大裂谷是地球上最大的疤痕,但如果沒有東非大裂谷的存在,整個非洲的美和魅力將要減掉一半。
  • 比爾·蓋茨:中國減貧經驗值得世界借鑑
    【百名外國人看中國】比爾•蓋茨:中國減貧經驗值得世界借鑑  作者:王林豔  在中國,比爾·蓋茨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是微軟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同時也是知名的慈善家、致力於抗擊全球貧困和疾病問題的楷模。
  • ...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戰勝貧困的有效方略——訪寮國國立大學...
    新華社萬象12月14日電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戰勝貧困的有效方略——訪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方院長阮維萊新華社記者章建華 波奇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方院長阮維萊日前在寮國首都萬象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 【非洲 | 社會人文】從印度洋到大湖:古代東非的海陸互動|中國投資
    中國古籍中也有不少關於東非沿海城邦的記載。宋人趙汝適所撰《諸蕃志》講桑給巴爾「產象牙、生金、龍涎、黃檀香」,外商以「白布、瓷器、赤銅、紅吉貝為貨」交換;明代曾隨鄭和下西洋的人士留下的記錄記載了多種產自非洲的動物如「花福鹿」——斑馬、「駝雞」——鴕鳥之類,也記載了外商用「土珠、色緞、色絹、金銀、瓷器、胡椒、米谷之屬」與非洲人貿易的事實。
  • 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許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2020年實現國內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為世界減貧事業增添信心和動力,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可供借鑑的經驗。
  • 綜述:埃及政商界人士期盼借鑑中國先進經驗加強減貧合作
    新華社開羅12月2日電 新華社記者吳丹妮 馬哈茂德·富利 馬爾瓦·葉海亞埃及政商界人士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埃及期待借鑑中國先進經驗,加強兩國在減貧領域的深度合作
  • 非洲觀察 | 非洲觀眾愛看中國的電視劇嗎?
    文章的主基調顯然是將信將疑的,一方面承認中國電視媒體正致力於開發非洲市場,並取得了不少「落地」成果,另一方面則援引該報記者的話稱「東非幾個國家和我聊過的人及其認識的人中一般沒人看」中國電視,暗示原因是「新聞枯燥無味且迴避敏感語言爭論」,認為中國電視節目不論新聞類或電視劇類,較其它外國同類節目都「頗為遜色」。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我們需要為貧困人口提供更多工作機會,讓他們掌握更多專業技能。提供獎學金、住房補貼,為失業人群提供就業機會等舉措,有助於這一目標的實現。我們正與歐盟加強合作,通過擴大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包括加強基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等,幫助貧困地區擺脫貧困。  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
  • 「中國那些事兒」多國學者點讚中國減貧成就 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
    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復甦過程中,中國扮演著穩定器和生力軍的角色。「中國願意同那些希望加快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國家分享中國的知識和經驗,幫助他們根據自己的國情和要求選擇發展道路。」他說,「非洲希望並願意借鑑中國在許多領域的發展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