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高三期末已經結束!這次期末英語考試,同學們表現如何?
考試結束之後,精華教育考試研究院高中英語教研組長何士權老師第一時間為廣大考生評析了本次考試。一起來看一下,這一次試題有什麼變化與特點?本次試題難度適中與期中和2020高考基本保持一致,改革之年,在「傳承」和「發展」中體現立德樹人,結合社會發展、生活實際,積極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識和能力考查並重。
其中,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是區分度較大的幾個模塊,也是對核心素養考查體現較突出的版塊,亦是改革形勢下學生複習應該重點突破的版塊。
此次期末考試試卷整體結構和期中基本保持一致,部分版塊有一些調整。
此次期末考試沒有聽說考試版塊,學生統一使用1月7日考試院公布的第一次高考聽說考試成績計入期末總分。
筆試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試卷整體由知識運用(30分)、閱讀理解(38分)和書面表達(32分)構成。具體包括完形填空(10*1.5=15分)、語法填空(10*1.5=15分)、閱讀理解(14*2+5*2=38分)、閱讀表達(2+2+3+5=12分)和作文(20分)。
完形填空題型位於第一題的位置,期末考試在期中考試的基礎上對試題的分值進行了調整,由原來的每小題1分改為每小題1.5分,共10小題,總計15分。話題為「人與社會」主題下的「友善」。
試題設置主要聚焦動詞、名詞、形容詞和副詞等實詞,突出對主體知識的考查。話題情境符合學生年齡水平和認知,通過做題,學生既可以感知周圍優秀的同齡人也是對自己類似品格的褒獎和認可。
閱讀表達新題型延續,但是對試題的數量和分值分別進行了調整。題量為4小題,總計12分。最後一小題分值為5分,增加了「40詞左右」的字數限制,既體現了一定的開放性也引導學生注意段落結構布局以及內在的邏輯關係。
文本選材為環保說明文,通過「變廢為寶」的「升級再造」來減少垃圾排放量從而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文章條裡清晰,主題明確,試題設置基於文本但在部分試題的設置上又稍高於文本,需要學生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寫作部分保持期中的20分分值,但對字數進行了調整,改為「詞數不少於100」。
此次話題為「人與社會」主題下的社團介紹,體裁為介紹信。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屬於校園活動類範疇。內容要點包含簡介、具體活動內容和收穫,詞數要求不少於100字,答題卡依然是20行,給高分學生提供足夠的展示空間,各分數段的學生對該題字數變化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儘量提高有效表達的字數。
完形填空部分試題語篇為340詞左右,要求學生準確把握文章整體的故事線和情感線,有一定的難度和區分度。從解題層面來講,建議還沒有完全適應該題型變換的學生先解答語法填空部分。
語法填空部分難度不大,突出對核心知識(時態語態、非謂語、從句)的考查。文本較期中考試字數有一定減少。話題覆蓋海鷗生活習性,加州海岸以及書籍介紹。值得一提的是該書籍標題The Fault in Our Stars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來自莎士比亞的詩劇:The fault, dear Brutus, is not in our stars. But in ourselves. 該書籍也被拍成同名電影。小說講述了兩位身患癌症的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明明是十七八歲最為青春朝氣的年紀,卻因為癌症有著時時被痛苦和死亡縈繞的恐慌和絕望,但是主人公們並沒有因此而向命運妥協,超乎尋常的成熟與孩童般的執拗,大概就是青春期該有的樣子吧。
閱讀理解整體上對閱讀速度和詞彙量要求較高。體裁包含記敘文、應用文、議論文和說明文。話題涵蓋雜誌訂閱,人際交往、「the psychologically rich life」、 「EEG」以及孤獨和睡眠之間的關係,貼近生活和時代。閱讀速度依然會對該部分的整體表現有較大影響。
閱讀理解部分在題型的設置上,較期中試題有一些變化。數量上由原來的15小題縮減成了14小題,B篇記敘文閱讀理解減少了一道試題,試題設置上引導學生挖掘具象事物的情感內涵,是一種新型提問形式,對學生能力要求提高。C篇 文本選材來自Scientific American,D篇文本來自於The Economist。話題相對陌生,有一定的難度。總體上,詞彙和語篇把握是閱讀理解板塊考查的重點。
新的試題布局前提下,合理分配各版塊解題時間依然是近一段時間的較大挑戰,需要加強練習來磨合。
後期備考中,建議學生夯實核心語法和詞彙知識,並有意識地訓練在語境中掌握詞彙的能力;
與此同時,多關注試卷的新題型,仔細分析答題要點,重點注意需要提升的版塊;
最後,將閱讀常態化,涉獵不同話題不同體裁的文章,培養「語篇意識」,提升整體閱讀速度。如果有條件和興趣,適當閱讀主流外媒報刊雜誌,培養英語思維。
來源:精華教育考試研究院
作者:何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