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jxtvdsxc)綜合連雲港臺
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
近日,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又接診了一例被皮皮蝦扎手後感染「海洋創傷弧菌」的兇險病例,幸運的是,經過醫生全力救治,這名患者最終脫險,保住了性命
7月22號凌晨4點多,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新院區突然來了一位危重病人,這位病人一入院就被送到了搶救室。
康醫生說,患者當時腿上的創傷情況著實把他們都嚇了一跳。通過進一步檢查,他們發現患者的情況比他們想像的還要糟糕。我就追問他的病史,他說有B肝的病史,然後有過皮皮蝦的損傷,洗皮皮蝦的過程中讓皮皮蝦扎傷了,這個我們就高度懷疑是一種弧菌的感染。
醫生所說的弧菌,其實就是「海洋創傷弧菌」。回想起半個月前灌南大媽的經歷,再看看眼前的患者,所有的醫護人員都不由得為他捏了一把汗。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劉素霞:因為他來的時候大面積的感染,包括這個休克,甚至死亡率能達到八九十以上。
10天後,奇蹟發生了,一直徘徊的生死邊緣的患者生命體徵突然有了變化。15天左右,患者不僅腿部開始慢慢消腫,腎臟功能、血液系統、血小板多項指標也逐步恢復到了正常值。
海洋創傷弧菌」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細菌?死亡率怎麼會那麼高呢?
「海洋創傷弧菌」一般生存於近海、海灣的海水及海底沉積物中,分布極廣。一旦感染上,發病急,病情發展很快,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時內因多臟器功能不全而死亡,被稱為「海洋中的無聲殺手」。
近年來,海洋創傷弧菌感染致死致殘的事件偶有發生。
2017年1月10日傍晚,妻子買回一條太陽魚,丈夫在處理魚的時候,右手不慎被魚刺扎了一下。沒想到,第二天就突發高燒、右手發腫發黑。12日晚,確診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並於次日凌晨進行了緊急截肢手術。
2018年7月26日,家住連雲港灌南的王大媽在家裡清洗海蝦時,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蝦尾刺破了,兩天後開始發燒,並且雙下肢腫脹,以後,病情迅速發展導致其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海洋創傷弧菌雖然兇險,但健康人並不容易感染。像灌南的王大媽,以及正在治療的這位中年男子均患有肝部疾病。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說:大部分正常的人一般不會發病,主要是在肝功能受損的時候,包括肝硬化,慢性肝炎等等這個時候,如果接觸到這個菌,容易造成致病。
抵抗力差、本身有慢性疾病的人也可能是高危人群
生活中,如果突然出現皮膚發紅局部出現水泡,又有吃生海鮮、皮膚被海鮮剌破或海邊作業的病史,要儘早到醫院診治,不要等到皮膚小泡出現紫癜才去就診,後者往往皮下已大片壞死,搶救就會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