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朋友的爸爸曾說:「如果我的女兒能讀書讀成一個書呆子就好了。」這話包含了多少孩子的辛酸啊?
從古至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多少家長的期盼。即使到了現在,仍然有很多的家長因自家孩子的高智商而引以為榮。
大家也公認為一個人的智商決定一個人未來的發展,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上個世紀可能真的是如此,那些年有多少人為了得到一個鐵飯碗,拼命學習,只為了成為「萬眾矚目」的人,而這一類人除了勤奮還有一個重要的秘密武器,那就是他們的智商。
可是如今,時代變了,祖國需要的人才也越來越多樣化,智商縱然是一個關鍵因素,可情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智商固然重要,可情商也是決定個人發展的重要一環。
情商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交際能力,更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能力,但這些能力並不是人人都具備的。
當然了,人人都想自己很完美,擁有雙商都很高的人,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註定要有一些人的夢想要落空。
如果真的用智商決定孩子的未來,那是不是就等同於提前給那些智商普遍不高的孩子判了死刑?
除了智商之外,還有一種東西可以決定一個人未來的發展,那就是勤奮、努力,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乏高智商的人,缺的始終是努力的人,不努力的人,才會找各種藉口去搪塞自己的失敗。
只有那些努力過的人才能體會到成功不易,才會懂得珍惜。
就如《奇葩說》的一個選手傅首爾,她說過一句這樣的話:「你們的段子來自知識,而我的段子不過是因為我結了個婚」。節目中,她的段子頻出,讓人捧腹大笑,她不屬於高智商群,可她也活出了她自己最好的樣子,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領域,這難道不是一種智慧嗎?
父母給予孩子過高期望的同時,也會給孩子增加各種無形的壓力,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人中龍鳳,可這個世界總是要平衡發展的。
難道我們能說一個老師的職業不偉大嗎?還是說醫生不偉大?每個職業都有每個職業的光輝,任何時候都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任何職業的人。
前段時間,抖音一個視頻火了,視頻中一個農民工下班之後在人行道上哼著歌,蹦著跳著。經採訪,叔叔說他本來就很快樂,而且每天開開心心的,這樣才能看著更年輕。這難道不是所有人每天都期望的樣子嗎?
所以,不要因為智商就給人打上句號,智商也許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但它絕對不是決定一個人的一切。
同時,父母也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施加一些讓他們倍感壓力的事,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享受他們應該享受的童年。
沒有童年的孩子,很孤單,也不要過早地給孩子貼上一個以智商評價孩子的標籤。
父母也不要覺得自家孩子不聰明就對孩子更加嚴厲,讓他們做回孩子比讓他們成龍、成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