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然而在絕大多數父母的眼裡,成績就是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但實際上"智商"並不能體現孩子的全部,"情商"才是決定孩子的高度。
很多時候,優異的學習成績可以通過不斷努力來獲得,而高情商卻是先天決定的,有些孩子從小開始就表現出了超乎同齡人的情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育兒講座,而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講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家長該管就得管。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指出: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情商不高,若是發現了,就及時糾正。
1、喜歡發脾氣
有些孩子平時很喜歡發脾氣,有時候一點點小事情就能讓他們崩潰,甚至自己玩著玩著就生氣了。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這樣會加以指責,但是這麼做只會讓情況加重。
正確的做法是孩子發完脾氣以後,父母柔聲細語地安慰孩子,並且分析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讓孩子明白這並不是一件值得發脾氣的事情。
2、喜歡說"閒話"
有些孩子的表現十分早熟,總是喜歡在背後議論別的小朋友,有時候甚至會評論大人。
有這種情況多半也是受到環境影響,父母這時候就應該反思自己是否經常在小朋友面前做這件事,自我檢討必不可少。
一個人的情商有一半是先天決定,但後天的環境也很重要。爸媽們在關注孩子言行舉止的時候,也要多多反思自己做得夠不夠好,雙方面找原因。
3.佔小便宜、不懂得分享
高情商的孩子往往能夠很好地處理人際關係,而情商低的孩子往往和朋友之間會鬧得很尷尬,而朋友之間相互分享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有這麼一部分孩子從小就喜歡佔便宜,只接受朋友的分享,卻從不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朋友。
智商決定人生下限,情商決定人生上限
如果你也想讓自己的孩子提升人際交往能力,擁有超乎同齡人的情商,為以後打下基礎,推薦大家品讀《口才三絕》系列。
書中都是一個個淺顯易懂的小故事,可以讓您的孩子提高自我認知、情緒管理和語言藝術的能力。
曾有智者說:「情商是一種認識自身的情緒,只有充分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