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情商不高

2020-12-23 法治連連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然而在絕大多數父母的眼裡,成績就是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但實際上"智商"並不能體現孩子的全部,"情商"才是決定孩子的高度。

很多時候,優異的學習成績可以通過不斷努力來獲得,而高情商卻是先天決定的,有些孩子從小開始就表現出了超乎同齡人的情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育兒講座,而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講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家長該管就得管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指出: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情商不高,若是發現了,就及時糾正。

1、喜歡發脾氣

有些孩子平時很喜歡發脾氣,有時候一點點小事情就能讓他們崩潰,甚至自己玩著玩著就生氣了。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這樣會加以指責,但是這麼做只會讓情況加重。

正確的做法是孩子發完脾氣以後,父母柔聲細語地安慰孩子,並且分析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讓孩子明白這並不是一件值得發脾氣的事情。

2、喜歡說"閒話"

有些孩子的表現十分早熟,總是喜歡在背後議論別的小朋友,有時候甚至會評論大人。

有這種情況多半也是受到環境影響,父母這時候就應該反思自己是否經常在小朋友面前做這件事,自我檢討必不可少。

一個人的情商有一半是先天決定,但後天的環境也很重要。爸媽們在關注孩子言行舉止的時候,也要多多反思自己做得夠不夠好,雙方面找原因。

3.佔小便宜、不懂得分享

高情商的孩子往往能夠很好地處理人際關係,而情商低的孩子往往和朋友之間會鬧得很尷尬,而朋友之間相互分享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有這麼一部分孩子從小就喜歡佔便宜,只接受朋友的分享,卻從不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朋友。

智商決定人生下限,情商決定人生上限

如果你也想讓自己的孩子提升人際交往能力,擁有超乎同齡人的情商,為以後打下基礎,推薦大家品讀《口才三絕》系列。

書中都是一個個淺顯易懂的小故事,可以讓您的孩子提高自我認知、情緒管理和語言藝術的能力。

曾有智者說:「情商是一種認識自身的情緒,只有充分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證明情商高,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孩子吃的、用的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正常孩子基本上智力不會有太大的差距,但是當孩子進入社會之後,能否吃得開,那就要看一個人的情商了,而從小情商就高的孩子,長大之後也差不了。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而情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就會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情商和智商,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東西。一個人長大後是否有作為,和其情商與智商的高低分不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僅佔20%,80%靠情商」。「網紅教授」李玫瑾,曾在多次公開講座中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階段孩子情緒控制得好,長大後性格多比較溫和,情商也相對較高。同時,李教授也在講座中總結道:小時候有這些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都不高。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關注到小孩子的一些很細微的小行為,但是李玫瑾教授一直堅持認為,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不加以注意,長大後的孩子多半智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 李玫瑾:小時候有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不高,你家孩子中幾條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教授,28年來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致力於兒童教育,不斷到全國各地開展教育講座,比較出名的課題:為馬加爵心理畫像、花季少年為何成社會「荊棘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
    李玫瑾教授是有關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專家,最近在網上看到李玫瑾的一段教育視頻,內容是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喜歡埋怨有很多孩子喜歡抱怨,在平時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若是失敗了,就會打開「抱怨模式」,一個勁地抱怨這個沒做好, 那個沒做對,就不知道從自己的身上找毛病,將全部的責任都推卸給別人,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都很低。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成為每個國家、每個家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離開了教育,國民素質和個人素質都無法保證,各個領域和經濟也無法發展。正因如此,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常聽講座的家長對李玫瑾教授應該不會陌生。作為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向家長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在家長十分關心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的問題上,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上表達過自己的觀點。
  • 李玫瑾:從小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所以,在這個時期內,如果孩子有這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對孩子嚴加管教,否則,孩子長大後的情商不會太高。4個特徵分別是什麼。而如果孩子一旦有這種壞習慣,就代表他內心深處已經覺得這是一種正確的情緒宣洩方式,如果任由他這樣的話,孩子長大步入社會後,將會嘗到許多苦頭。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由於長期對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讓她在育兒領域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而她的育兒理念更是受廣大家長朋友們的追捧。李玫瑾教授也曾在一次育兒講座上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其實小時候就能看出來,而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都有出息
  • 李玫瑾教授直言:吃飯時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作者/小苗編輯/小苗李玫瑾教授平時對於育兒這塊有著非常深厚的理解和經驗,她曾經就在一個節目上直言:吃飯時有這四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但為什麼李玫瑾教授會說&34;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有這四種表現呢?
  •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時候符合3個「特徵」,長大後情商令父母堪憂
    而這「一念」或許就是情商所決定的。對於事情本身來說,沒有好壞之分,認為它是好的,你就能從中吸取教訓;若認為它是壞的,那「絕望」就會湧上心頭。所以,情商對每個人的成長來說,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李玫瑾教授是我國犯罪心理學的「頂尖人物」,她從多年的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一個孩子,如果小時候符合這3個「特徵」,那他長大後的情商,可能會令父母擔憂。
  • 李玫瑾教授坦言:長大後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大多是這樣長大的
    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其他小朋友嘴巴都非常甜,一看到自己就阿姨,阿姨地叫,但自己兒子面對同樣的情況卻不會嘴甜,不討長輩喜歡。
  • 李教授坦言:長大後情商不高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3種行為
    李教授坦言:長大後情商都不高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3種行為大多數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分優秀,將來成龍成鳳,不單單是智商方面,我們也更希望孩子擁有很高的情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社會上過得順風順水。可是近期作為教育專家的李教授卻發現了自己孩子情商方面的一個難題。
  • 李教授坦言:長大後情商都不高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3種表現
    李教授坦言:兒時的幾個行為表現,看出你長大後的情商高低 大多數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分優秀,將來成龍成鳳,不單單是智商方面,我們也更希望孩子擁有很高的情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社會上過得順風順水。
  •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有3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在我國基本上所有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夠有所出息、有所成就。 對這種為自己不教育孩子找藉口的父母,李玫瑾教授給出了滿意的回答: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家長不盡興管教,那麼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他聽不進去。3歲的時候你管他,他可能會哭鬧一場,等到15歲後再想管他,他能跳樓、能服藥自殺。
  • 李玫瑾教授:小孩在餐桌上有這3種「行為」,以後情商多半高不了
    前幾天在視頻軟體上看到一個點播量非常多的育兒視頻,,講師就是家喻戶曉的李玫瑾老師,她告訴我們,小孩的成長過程有好幾個塑造期。學前階段是塑造小孩性格的最佳時期,在這個階段如果小孩在餐桌吃飯有這三種&34;,將來成人大都是低情商,父母應該立即引導且改正。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
    文/小熊育兒日記情商高的孩子,處理事情比較睿智。其實每個青少年背後隱藏著很多的問題,比如說他們為何會做一些,家長沒有辦法理解的行為。家長從李玫瑾身上,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一次講座中,他提及了孩子的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家長需要從情商上培養孩子。
  • 李玫瑾:孩子小時有4種「特徵」,長大後情商不高,家長及時糾正
    心理學家李玫瑾老師在多年對人的心理研究中發現:但凡能當領導的,業務能力不一定強,但情商一定特別高,有人格魅力,會和人相處,人際關係處理的非常好。所以,情商高低對人的影響非常重要。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既聰明又情商高,對孩子情商的培養越來越重視。但李玫瑾老師也說:人的心理表現往往具有滯後性,成年後的情商高低,其實與早年的心理撫養密切相關,而孩子的心理成長具有幾個關鍵期,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 李玫瑾:高智商的孩子,從小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家長們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智商更多,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從這句話中我們能看出,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就有徵兆。
  • 李玫瑾:這3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卻沒出息,父母要警惕
    大家肯定都聽說過李玫瑾教授,她一直在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是這方面的教授,除此之外,李玫瑾教授在育兒領域也極為突出,很多家長們無法解決的育兒難題,被李玫瑾教授一句話就解決了。李玫瑾教授還曾說過:「這3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卻沒出息
  •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情商高不到哪去
    :吃飯時孩子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情商高不到哪去小寶有一個對他有求必應的奶奶,雖然平時小寶被奶奶養得白白胖胖的,但是小寶也被奶奶慣出了不少小毛病。小寶媽媽嚴肅地說,孩子的習慣要從小養成,就連李玫瑾教授都曾經直言,孩子吃飯時有吃獨食,愛講話,夾菜時亂翻菜這幾種表現,長大後情商高不到哪去。小寶媽媽堅持要從此以後好好給小寶「立規矩」,讓小寶改正在餐桌上的這些壞習慣。